2020.10.12

重返西藏.圆梦阿里

编辑
天数:17 天 时间:9 月 和谁:和朋友
前言

         首次自驾西藏结束已两年,此间,只要听到有人谈起西藏旅行时, 几乎所有去过阿里的人都会说“不阿里 ,非西藏 ”,听后,便开始关注;再后,认定如此;最终,决定重返西藏 ,走进阿里 。

提前适应高原

        为更好的预防、应对“高反”,特意提前两天来到拉萨适应高海拔。经两段航程的飞行,9月18日抵达拉萨 ,和发小哥们及来自上海的两位小姐姐组成了“挑战”阿里大环线中线的团队,拟于20日租车出发。

          客栈为藏式建筑,房间不大,环境尚好。

        

        “琼吉拉”客栈老板“雷子”为我们策划了此次的游程。
        任星移斗转,布宫的雄姿依旧伟岸,令人敬仰。
       网红打卡地“玛吉阿米”餐厅。

夜色下的布宫

开启环线征程

        20日,一行4人乘坐丰田陆巡踏上为期13天的环线旅程,驾驶员为正直、朴实、热情和经验丰富的曲桑师傅。从拉萨出发沿349国道经浪卡子县、 江孜县和白朗县抵达日喀则市,道路全程铺装。游览了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和宗山古堡遗址。夜宿日喀则 ,住处选择余地很大,条件尚好;夜停电,自发电供至凌晨。

                                                                

       因不确定“一措再措”应该是从哪个湖开始算起,便决定就把“羊湖”做为此行的第一“措”吧。
满拉水库
       卡若拉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
挺进珠峰

        21日,沿318国道、515省道经拉孜县抵达定日县,道路全程铺装。游览珠峰108拐、绒布寺,远观珠峰。夜宿定日县城,条件尚可;夜停电,自发电供至凌晨。

        318国道上的网红打卡地
       丰收景象
         在海拔5210米的加乌拉山垭口眺望落差约为800米、著名的108拐,蔚为壮观。
      在加乌拉垭口观景台可以远望4座8000米级雪峰,莫大遗憾的是我们到此时云层太厚,根本无法看见山峰。
        朝思夜盼的珠峰始终躲在云雾中,就是不肯露出真面目。
        征服

   

         绒布寺游客栖息的地方,条件很简陋。

       在凌冽的寒风中,我们苦苦等待了近三个小时,希望能一睹珠峰“尊容”,最终因云层太厚,没能实现愿望。无奈中,在仔细观察了云层、研判了风向并根据行程上时间的安排,更是考虑到高反哥们“痛苦不堪”的状况,安全起见,不得不被迫、不舍的下撤。

转战萨嘎

        22日,沿318、219和216国道经聂拉木县抵达萨嘎县,道路全程铺装。夜宿萨嘎县城,住宿选择有限,尚可找到有独立卫生间的住处,但室内环境较简陋;夜停电,自发电供至凌晨。游览佩枯措和措戳龙。

   途经希夏邦马峰,又因云层太厚而无法观清全貌。

 

      第二措— 佩枯错,珠峰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
         远观山体上的图案,据说为释迦牟尼头像。
           第三措——措戳龙(据谷歌地图),具体信息不详。
勇闯阿里   

         23日,沿219国道经仲巴县进入阿里地区,道路全程铺装。途中游览了马泉河、五彩沙漠、公珠措,远观藏野驴和黑颈鹤;沿364国道环游玛旁雍措和“鬼湖” 拉昂措,最后到达冈仁波齐神山脚下的塔尔钦镇。夜宿藏民家庭“客栈”,说是客栈,其实很像过去内地农村的谷仓,很小、很乱、很脏,床上用品也很“邋遢”,故大多游客会选择和衣而睡,可因自己无法“入乡随俗”,又有轻微高反相伴,便始终无法入睡,辗转反复,痛苦至极。越是如此,心里越是焦虑,直至凌晨3点都还无比清醒。煎熬中,甚至提醒自己“没人逼你来,这是自己的选择”,想用心理暗示聊以自慰,达到静心、入睡的目的,但无果。无奈之下,考虑到天亮后还有繁重的“任务”等着自己,只好向自己妥协,起床吃下“高原安”,并不管不顾的脱去外套直面“邋遢”,也许是药物的作用,或是“随了俗”的反应,更或是两者皆产生了作用,总之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痛苦的一夜就这样过来了。

       使用公厕,无正常供水,条件非常简陋,夜停电,自发电供至凌晨。

       一直伴有“高反”的发小反应时轻时重, 游兴始终不高,令整车气氛有些压抑。

       今天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低,观景、拍照效果均不理想。

       马泉河,雅鲁藏布江源头、上游,源于形似骏马鸣嘶的口中喷流直下而得此美,主要在仲巴县,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
正式进入阿里
         第四“措”—公珠措,海拔4786米,面积66平方公里。
            首遇藏野驴,心情异常兴奋。
         第五“措”—玛旁雍措,位于岗仁波齐峰之南,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最深处达70米;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观景栈道直插湖中

        第六“措”—拉昂错,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海拔4574米,面积268平方公里,为内陆咸水湖,与玛旁雍措一路相隔,因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大多时间里风大浪急,有如大海,远观湖水绿中泛蓝,近视却黑沉沉的一片,因游客稀少,站于水边,伴着风声、涛声,略显渗人。
        被白云遮住的山峰为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
        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冈底斯山脉主峰、第二高峰,位于普兰县,被印度教、藏传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多少年来,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
        为神山献上洁白的哈达
品味土林

        24日,沿219国道和302省道抵达札达县,道路全程铺装 。游览土林,仰望古格王朝遗址。夜宿札达县城,住处有选择余地。

          荒凉的戈壁滩
笔直道路的前后两端(与下图)
          “ 札达土林”,蜿蜒曲折数十里,约1100年历史。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札达县,面积72万平方米,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 。遗址建在高300余米的山顶,有房屋、佛塔和洞窟等600余处;据记载,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王室内部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斗争,朗达玛后裔中的一支吉德尼玛衮在斗争中失败,逃避到阿里地区,建立了一个小王朝,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是其第3子德祖衮的封国,这个政权延续了700多年才在战争中覆灭。        

     

进发狮泉河

        25日,早起观古格王朝遗址日出,沿札山线、302、219国道抵达葛尔县狮泉河镇,道路全程铺装,夜宿狮泉河 ,住处有较多选择,条件较好。

       高反的哥们始终未愈,为确保安全,乘着狮泉河镇各方面条件尚可,赶紧到诊所打点滴治疗,效果颇佳。

         

游班公措

           26日,沿219国道抵达日土县,道路全程铺装;游览第七“措”——班公措,返狮泉河住宿。

         班公措,位于日土县,海拔4400米,面积604平方公里,跨中印两国,湖水奇特,东淡西咸;中国境内约占湖面的69%,印度约占31%,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

岸边“孤苦伶仃”的生长着一枝向日葵,何故?无解。

          形影不离!

   

 挑战无人区

         27日,沿317省道经革吉县抵达仲巴县仁多乡。出雄巴乡后进入非铺装路和无路状态,夜宿仁多乡藏民家“客栈”,状况与塔尔钦镇基本一致,条件极其简陋。

 第八“措”——措呐措,具体信息不详。
        茫茫荒原,根本没路。大多情况下都是沿着一条或者数条同一方向的车辙印选择行驶,但遇到分叉且手机无信号时,外埠自驾旅行的人将很难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非专业游客自驾是不太靠谱的,特别是单车自驾,存有较大风险。
           第九“措”—拉昂仁措,位于仲巴县,内陆、咸水湖,海拔4689米,面积5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
“颠簸”至措勤

         28日,沿711县道、216国道抵达措勤县城。道路几乎全程非铺装,少数路段都已不能称其为路,几乎就是在大块的、类似青石上行驶,一路遇上两辆车车胎被刺破而换胎,非“硬派”越野车或非使用全地形车胎很难顺利通过,可以说这段路是此行最艰难的一段。夜宿措勤县城,住处有一定选择余地,条件尚可。游览了仁青休布措、扎布耶茶卡和两个不知名的小措,远观了塔若措。

        第十一“措”——德阿镶措,具体信息不详。
          第十二“措”——扎布耶茶卡,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
     位于仲巴县境内,海拔4429 米,分南、北湖。南湖固液并存,面积243平方公里;北湖为卤水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偶遇狐狸

           

         因为不顺路,曲桑师傅提示我们远眺第十三“措”——塔若措。
          第十四“措”——加波措,具体信息不详。
         又见藏野驴
        初识藏羚羊
入驻文布村  

        29日,沿302省道抵达尼玛县文布南村,全程至少70%为非铺装路面;此间,我们的座驾也没躲过扎胎之灾,在换胎的过程中,幸亏有同行其他车的藏族师傅帮忙,才得以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碍于海拔高度,我们根本无力帮忙,只有在旁边干着急。夜宿文布南村,住处选择较小,条件很是简陋,公共卫生间,无冲凉房。游览扎日南木措、当惹雍错。

          第十五“措”——扎日南木措。
        位于措勤县,西藏第三大湖 ,海拔4613米,面积102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71米,周长183公里,咸水湖。
          第十六“措”——当惹雍错。
       位于尼玛县,面积835平方公里,海拔4540米,最深处超过210米,为全部面积位于我国境内的中国第一深湖,咸水湖。
         文布南村住处
       文布南村村景
体验密集的“一措再措” 

         30日,沿301省道、317国道经申扎县 、尼玛县抵达班戈县,道路全程铺装。夜宿班戈县城,住处有选择余地,条件尚可。游览了当穹错、恰规错、达则措、色林错、扎根藏布错、错愕和雍公措七个湖,体验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措再措”。

        第十七“措”——当穹措。
          位于尼玛县,海拔4475米,面积54平方公里,湖水主要依靠地表径流补给。
           第十八“措”——恰规措
          位于申扎县 ,色林错的西边,湖面海拔4558米,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

         

           第十九“措”——达则措。
         位于尼玛县,面积244平方公里,海拔4459米,水深31米。
         第二十“措”——色林错。
        地处申扎、 班戈和尼玛3县交界处,海拔4530米,面积2391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一措再措”景色最壮观、最震撼的湖泊。

        面对她,真不知用什么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苦于受限自己拍摄能力,照片实在是展现不出那种无比震撼的实景。

         第二十一“措”——扎根藏布措,具体信息不详。
          第二十二“措”——错愕。
        位于申扎县境内,处在色林错的南面,被称为是色林错的卫星湖,海拔4562米,面积244平方公里, 淡水湖。
         再遇藏羚羊

            

         第二十三“措”——雍公措,具体信息不详。

       

收官纳木错

        10月1日,沿207省道、109国道以及纳木措环湖道路抵达纳木措圣象天门,除环湖道路外,全程铺装;夜宿拉萨市。游览圣象天门和纳木措东岸。

        第二十四“措”——纳木错。

        

        位于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 、 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最深处超过了120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圣象天门,位于班戈县境内 ,纳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岛上。传说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的莲花生大师降服了念青唐拉后,把纳木措许配给了念青唐拉,成了一对夫妇,在恰多朗卡岛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礼前一天晚上,由108个神通用一夜的功夫,修建的石门,石门形状似一头圣象,专门为念青唐拉神山的过道而修建,人们把这个石门称之为圣象天门。
        高耸的雪山山峰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

              

        雨中纳木错
         旱獭

            考虑到今天行程在时间上有压缩的余地,经协商,决定提前一天完成行程,赶回拉萨休整。

       团队成员,正中位置的是曲桑师傅。
感悟

        此行,方式最为可靠。鉴于旅途的险峻程度和网络信号的状态,常人恐怕只有选择租车的方式才可最大限度确保安全的实现阿里大北环线中线的旅行。内容极为丰富。游览了壮阔、秀丽、惊艳和震撼的大小湖泊29个(有名字的24个),见识了磅礴、雄伟和险峻的冰川、雪山,体验了光怪陆离的土林,直面了藏羚羊、藏野驴、狐狸和黑颈鹤等多种稀有野生保护动物,可以说,景象既多样,更独有。时运堪称尚佳。除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因云遮雾绕未能看到全貌外,其他景点的游程可谓是“顺风顺水”;尤为幸运的是临时团队“三观”基本一致,奠定了旅程的高质量。收获相当丰厚。不仅大饱了眼福,开拓了视野,而且实操了新器材,修炼了拍摄技能,更为可贵的是战胜了身心的“不适”、“恐惧”,最终经受住了“极限”挑战。感受极其深刻。确认人们盛传的阿里大环线中线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在自己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身心受到巨大“摧残”,甚至到了想要吃安眠药催眠的地步,因此,我以为想去阿里的人,不一定是“有想法就有办法的”。感激更为真诚。美好的行程一定离不开“贵人”的鼎力相助,“雷子”老板不仅帮着协调好了临时加入哥们的同车问题,还按照我们的愿望调整了具体的行程;司机曲桑师傅缜密的实施游玩计划,周到的安排吃喝拉撒,热心的关注队员身体,忘我的、不辞辛劳的为我们提供着几乎能满足一切需求的服务,都值得我们真诚的感谢。记忆必定永久。一次艰难甚至伴着痛苦但却能给自己带来万分美好记忆的旅程,我想势必是难忘的,会久远的留在自己心间,直到老去。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重返西藏.圆梦阿里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