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2020.06.14

皖南呈坎、唐模古镇5日休闲游(2020.5.24-2020.5.28)

编辑
天数:5 天 时间:5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先睹为快

呈坎古村
呈坎古村
呈坎古村
呈坎古村
呈坎古村
唐模水街
唐模水街

随着新冠疫情的好转,景区逐步开始对外开放,被新冠疫情束缚住的双脚也开始蠢蠢欲动,后疫情时期的第一次出游还是以短途为主,就将目标放在了安徽的古村落,因之前已经去过西递宏村,此次就锁定黄山脚下的呈坎唐模。在携程网上预订了呈坎、唐模的酒店,定好来回的高铁车票,背起相机就出发~

D1-D2 ,2020.5.24-2020.5.25  上海-呈坎,呈坎归缘恬居民宿连住两晚

2020年5月24日  乘坐G7313,9:15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11:55到达黄山北站,经过测量体温、扫描注册申领江苏健康通行码后顺利出站,我们预定的呈坎民宿的老板已经在车站外接我们了。

黄山北站到呈坎古村景区开车需要半小时左右,因民宿在景区内,所以我们买门票有优惠,正常门票是110元,我们优惠票价95元。

此次在呈坎预定的是呈坎归缘恬居民宿,连住2晚,酒店布置温馨,服务也很周到

进门的这棵枇杷树上硕果累累,之后的两天,这就是我们的餐后水果,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

3楼有一个大露台,正对着永兴湖,视野极好

房间比较大,床品也没有一般民宿那种潮湿的感觉,而是非常干燥舒服

午餐就直接在民宿吃了,老板亲自掌勺,点了臭鳜鱼、笋尖炒肉等徽州特色菜

因为今天是周日,明天就是工作日,所以整个民宿就我们一间房是有客人的,感觉我们包下了整栋楼。

休息片刻后,我们请老板帮我们联系了景区的导游,今天我们打算跟着导游的脚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古村落的前世今生,然后再自己细细欣赏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现属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5A级景区。

呈坎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若迷宫,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从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

呈坎村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建筑,其中有4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呈坎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

呈坎有过坎文化,永兴湖畔的这个门槛,两边有一对神兽(叫DUN),神兽是呈坎独有的守护神,为进鬼吞妖之意,你触摸神兽的舌头,头部,会带走一生的晦气,留下祥瑞之气,为官者便有了一生的官运

跨坎的时候有个规定,一定要从坎的中轴线上跨过,因为坎的中轴线处刻有双鱼的雕刻,取“过坎有鱼(余),平安得福”之意。

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间,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很多综艺节目也在此取景拍摄

晒秋广场,秋天丰收的季节,村民把一年的劳作收货的农作物,或悬挂、或架晒、或铺晾,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当然这也成为摄影师最好的拍摄题材

燕翼堂,是一幢明代徽派民宅,是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的祖宅,1998年已由国家买下维修并开放。

该宅两进三层,气势恢宏,在徽州极为少见。上有天井,靠天井采光,下有明堂,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

该宅还被誉为“世界古代消防博物馆”,二楼及三楼的地板中铺了一层细沙,外叠一层小方砖,如果家中出现火灾,木板被烧掉,细沙落下进行灭火,随后小方石砖也会落下,进一步扑火,而且小方石砖即使砸到人也不至于受伤很严重

五房厅,据说是一大户人家有五房太太,为避免在一起争风吃醋,于是单独为每房太太各建一屋,互不干扰,大太太的门头最大,五太太的门头最小,可惜因为要跟上导游的脚步,这里没有拍照,想着稍后自己过来补拍,但到最后也忘记拍了。

当铺,柜台高高的,一是有高高在上之意,俯视顾客会对顾客心理形成压力,可以压低价格,另外柜台高就看不清顾客是谁,免去人情的顾虑,故有“高高在上,只见当物不见人”之说

村里的小巷大多都很窄,很多都是一人巷,即仅限一人通过,古人真的是又礼貌又聪明,发明了“礼让石”

拐弯抹角,这所房子的主人是大户人家,房子太大,拐角处妨碍了邻居的出行,于是大户人家非常大气的将房子的拐角处切掉一角,棱角变成了平面,但同时保留了上方的顶和下方的地基,房屋主人宅心仁厚,宁可损毁自己的房屋也要方便往来车轿,但地基不让,不该让的就坚决不让。

环秀桥 建于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系罗氏家族第十七代祖师罗环秀之妻捐资修建,是当时休宁县通往许村歙县的主要交通要道。

环秀桥为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是建于元代的一座五孔石桥,有两孔因河道拉直被湮。古桥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秀雅如初,桥上有亭、亭中有座,村民在此休息聊天。这座环秀桥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呈坎村有一对青年夫妇,因家境贫穷,丈夫别妻离乡踏入商途,后成为富商,却因心力交瘁客死他乡,其妻秉承夫志,捐资建造了这座横跨众川河的便民石桥,并以丈夫的名字命名为“环秀桥”。桥上的廊亭为清代罗福俊改建。

白墙黛瓦映衬在众川河里,景色非常秀美

在环秀桥边就是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照壁在祠堂的最前面,它的后面是棂星门。

棂星门由六柱五间的石牌楼组成,每根石柱的顶部都雕有怪兽“朝天吼”。

棂星门后面是由7个开间构成的仪门,正门左右次间各置边门,两旁有抱鼓石一对,正门上方高悬《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牌匾。

祠堂中门上方悬挂《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牌匾,字为国家文物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所写,原始牌匾是明代兵部尚书郭子章题,文革期间被毁。

中间两边有抱鼓耸立,民间称之为“户对”,“门当”是上面托匾的四根短圆柱。这个有讲究,你家官做得再大,你家户对都不能超过门的二分之一;门当的数量更有讲究,三品官以下建2个,三品官以上建4个,皇亲国戚家建6个,当时罗家当官当到正二品就是右监督御史,才建4个门当。

仪门后是一个由享堂和两庑合围而成的面积达400多平米的四合院,也就是东舒祠的第三进院落,中有宽阔的甬道,花圃,两边是南北两庑,一面披水流入庭院,这就是徽州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聚财思想的具体表现。甬道是行大礼的通道,非尊长不能行。甬道两边原有古树8棵,现仅存400年的银桂,枝繁叶茂。

享堂正面有22扇高大的木格子门,接缝紧密,正中照壁上方,垂挂有明代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的“彝伦攸叙”巨型匾额。享堂宽敞宏大,可容纳千人。罗氏族人不仅在这里祭先拜祖、商讨议事、举行庆典、执行族规,还定时展示祖先容像、族谱、圣旨、御赐珍品以及接待地方官员、宴请贵宾等。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色横匾,字径约1米见方,堪称古匾之最。“彝”在古代书面语中为“法度”“法规”之意,“伦”为“三纲五常”之类的伦理,“攸”指处所,攸久、攸长,“叙”为叙述也通顺序的“序”。总体意思就是在这里,罗氏家族的人必须按照一定的辈分大小,有次序地按一定的法度祭先祖,训教子孙。

原祠堂挂有70多块牌匾,但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这匾因为太大太重都没有被拿下来,后来罗家子孙用纸整块糊起来,上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得以保存下来。

享堂草架硬山顶,柱、梁均为2人合抱,梁为银杏树,柱子为金丝楠木,都是名贵木材,而且木材本身就防蛀,一根金丝楠木的柱子就价值上亿元

紧靠享堂南山墙,建有“女祠”,名曰“则内”,也就是内侧之意,是用来安放罗氏家族女性祖先牌位的地方。它坐东朝西,没有正门,面积不及男祠的十分之一,高度也只有主体建筑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罗氏家族在对女性尊重的同时,也表现出男尊女卑的伦理思想。

享堂的后面是“东舒祠”的第四进院落,它是由享堂、后寝大殿、南北围墙合围而成的,这里的天井狭窄而高深,与第三院落的宽敞明亮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凝重森严的感觉。

后寝大殿是安放男性牌位的地方,也是整座“东舒祠”最神圣、最精美的地方。殿前有三排宽阔的青石台阶甬道通向大殿,沿廊有10根巨型石柱,殿内有木柱46根,前沿的26块黑色大理石栏板浅浮雕有姿态各异的辟邪等鸟兽图案。

寝殿中的斗拱、雀替、梁头、叉手等木质构建,或为云浪花朵、或状如花瓶,或形同花丛,图案精美,典雅秀丽。

透雕的“鳌鱼吐水”雀替更是玲珑剔透,精彩绝伦。

这个蜷缩在梁架上的小动物,导游介绍后我忘记了,但形象栩栩如生

梁架上布满了极具个性的民间包袱式彩绘图案,色彩明快迷人,构图大方典雅。

包袱-抱负,暗含要求后人要有理想有远大的抱负。

宝纶阁雄踞在后寝大殿之上

话说“东舒祠”共四进四院,前三进是按山东孔庙来建的,而第四进则按北京太和殿来建,其规模、气势及建造工艺之精美,都令人叹服,所以有江南孔庙和江南太和殿的称谓。它是中国民间唯一的民间双层祠堂。

“东舒祠”分两期建,寝殿部分建成于前三进之前,后来因为前三进院落高于寝殿屋顶,徽州风俗认为这代表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要加高祠堂,但民间又不准盖两层祠堂,罗氏后人有人做官的,找来皇帝圣旨、官诰、黄榜、御赐品藏在二楼,以此体现“君在上,臣在下”的皇极思想,得以破例。

楼上的牌匾“宝纶阁”系明代徽州孝子吴士鸿所书

在呈坎的日子里,我们穿街走巷,徜徉在这些几百年的老建筑里,沉醉在当地百姓悠然古朴的生活里

区分徽派建筑的时代,有一个特征,建筑是人字墙的,是明代的建筑

因为古代徽州男主人大多在外经商,家里只有女主人,所以窗户都造的高高的、小小的,是为了防盗

而马头墙的则是清代以后的

“罗润坤宅”建于明正德三年(公元1507年),为徽商罗润坤的故居,见大门敞开,我们就走了进去,其后人还在此居住

靠窗的美人靠,随已破旧但依然精致

“罗纯夫”宅  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9年),系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陆军少将罗纯夫故居。

精致的木雕

厅堂醒目位置摆放着一张木制椅子,系德国进口,可以360°旋转

这位奶奶现在单独居住在里面,我们和她聊聊天,顺带买了酸梅汤和矿泉水

厅堂的桌子中央放着她故去老伴的照片

钟英街是呈坎的主街,因住的都是当官的人家,所以又叫官街,比其他的街巷都要宽敞,街上的钟英楼是过街楼,古时用作打更、报时、纳凉之用

有些老宅经过修旧如旧,已经变成了民宿

呈坎古村生活气息浓厚,街边有一些特色小店,出售一些当地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

这家店门口还放着“爸爸去哪儿”拍摄时的照片

安徽盛产米酒,这家是专营米酒的

当地的木雕非常有名,这位村民在雕一个菩萨像,我们问他是否要事先画好样子,他回答我们说“不用的”,原来一切皆在心中,半成品的样子真是惟妙惟肖

买了一个纯手工雕刻的莲蓬,里面的莲子都是可以转动的,小巧精美,甚是喜欢

在景区入口的对面有一个小山坡,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呈坎村的全景

位于村口的永兴湖是我们流连时间最长的地方,永兴湖:东汉至南宋时期的水口,在风水布局中为地户,有聚水纳财之意,并寓意呈坎村永远兴旺发达

想象一下,再过一个月,满池的荷花盛开,那景色有多么漂亮

永兴湖畔的澍德堂,是一个高端民宿,紧靠着永兴湖,环境绝佳,私密性也很好,适合度假

夜幕降临,澍德堂也亮起了灯,不用抢机位,舒舒服服架起三脚架就可以慢慢拍

在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清晨雨停,连忙抓起相机,又来到永兴湖旁。此时的永兴湖空气清新,远处的青山被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白墙黛瓦上漂浮着一条晨雾,梦想中的景色终于被我们等到了

这位大妈愿意做我们模特并让我们去她家看看,于是我们一路尾随着她

到了老人的家,也是典型的徽派民居,我们让老人照常做自己的事不用管我们,我们抓拍了几张生活的场景。

看看时间不早了,因为我们今天将要离开呈坎,付给老人一点心意后就告别了老人。

D3, 2020.5.26  呈坎-唐模  住唐模法国家庭旅馆

从老人家里回到民宿后,客栈老板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吃完早餐,和老板约好上午10点,我们离开呈坎,老板亲自开车把我们送到唐模

唐模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距离呈坎也就20分钟左右的车程,客栈老板直接把我们送到我们在唐模下榻的酒店-唐模法国家庭旅馆

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位于唐模景区内,入住酒店就不用再购买门票。

2008年5月,安徽省旅游集团与法国家庭旅馆联合会合作,旅馆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格调,以徽文化为基础,叠加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元素,创造性地利用新、旧组合的模式,同时运用现代科技和西方法式进行内部改造、装饰,满足国内外游客度假休闲、餐饮的需求。

酒店的餐厅

这是我们入住的院落

典雅的一楼大厅

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沿街的过道是一排美人靠,放眼望去,白墙黛瓦马头墙,典雅秀丽,让人爽心悦目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公元923年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地 程氏为妻,遂迁居该村,并利用风水原理建设家园,为表皇上对其祖先汪华及其后代的隆恩,决定仿效后唐营建标准而模范的村庄,改村名为“唐模村”。唐模村东至村东水口,西与邻村交接,景区游览线路全长750米,贯穿整个唐模村

唐模村整个水口的建筑构思独特,古树小桥呼应,亭阁牌坊矗立,檀干溪贯穿全村。溪上筑坝数座,抬高水位,调节水的流动以更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沙堤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登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这座亭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俗称“八角亭”,因属水口的标志,又称水口亭,步入水口亭,即为水口园林

同胞翰林坊,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许氏家族的许承宣、许承家两兄弟的才学功名而恩准建造的。他们分别于康熙十五年和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

整座牌坊几乎布满了石雕,石柱间刻有梅花,取“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

坊额所刻“圣朝都谏”四字,即是朝廷对许承宣的称誉。(谏音“懂”,义同“谏”)

檀干园  相传清初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但苦于年老体衰无法成行的遗憾而建造,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供其母颐养天年。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取名“檀干园”

湖中诸景仿照杭州西子湖,又名“小西湖”

村里面有一条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是临河的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

檀干溪上建有十座石桥,匠心独运,且建筑形式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十桥九貌”

高阳桥为水街的入口,是唐模水街十座石桥的主桥,石质,双孔券,为廊桥建筑模式,是古徽州地区仅存的几座廊桥之一。

高阳桥由唐模许氏建于清雍正年间,因唐模许氏来自高阳郡,所以造高阳桥,意思为不忘祖先

据村史记载,解放前此桥廊内供有观音菩萨,故又称“观音桥”

尚义堂位于唐模水街上游的显要地段,为唐模许氏祠堂三大支祠之一,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清代重修,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祠堂前庭为八字衙门式建筑,显得威严、肃立、高贵,两边各有一个大石墩,这是上马石和下马石,古时多兴骑马,凸显荣耀

仅存的这根木雕月梁,统根是精美的木雕,上面雕有199朵牡丹花,还有飞鹤和奔鹿。

明代许怀先捐资助边有功受封尚义郎,并获朝廷恩准建立尚义坊,造尚义堂。祠堂由前庭、中堂和后殿三大部分构成,前低后高,气势恢宏,为三进两院五开间祠堂

许怀显的尚义之举为全国上下所推崇,其子孙们也在商场中大展雄风,生意越做越红火,于是后代中出现了诸如在全国有36家当铺,不惜花重金在家乡挖塘造西湖娱母的富商甲贾。尚义之门能富而思教,后代英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举人10人(含武举人1名,进士3名),清代康熙时的同胞翰林许承宣、许承家,及光绪时的翰林许承尧均为尚义堂的子孙。

后殿现在是一茶室,点茶可以听黄梅戏

继善堂 唐模许氏祠堂三大之祠之一,我们去时可能疫情期间没有对外开放

许承尧故居 许承尧(1874-1946),唐模村人,是近代诗人、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许承尧的故居字号“眠琴别圃”,里面有住宅、大厅、书房,还有一个较大的花园。花园现在已改为徽州老作坊,疫情期间游客稀少,商户都闭门谢客,故居也不对外开放

唐模法国家庭旅馆在水街上也有一家分店

夕阳西下,我们漫步在水街,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村子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

D4,2020.5.27  渔梁坝  徽州大宅院  西溪南古村落 住法国唐模家庭旅馆

上午,我们包车去了渔梁坝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距离唐模开车大约半小时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拦河坝,其地位及其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

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渔梁坝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

渔梁坝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坚石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即为牢固。

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如此上下左右紧连一体,构成了跨江而卧的坚石的渔梁坝

渔梁坝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

渔梁坝北边连接着渔梁古镇老街,渔梁古街依山旁水,中间高两头低,就像一条游动的大鲤鱼脊背,因而得名渔梁村。老街往河边一侧有许多岔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

渔梁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古村,始建于隋唐,鼎盛于明清,是古徽州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商业交通性村落。

整条街道用清一色的卵石有序铺就,满街的鹅卵石是防雨防滑的,渔梁街靠着码头,在繁华喧嚣的年代,来往穿草鞋的劳动者,一路荷重踩着鹅卵石,脚底有了踏实感。

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街两旁的老房子鳞次栉比,两扇大门或洞开或紧闭,处处留着岁月的斑驳

思政堂 商贾门第,建于清末,门罩砖雕极为精致,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意在重德重义

狮子桥也叫施氏桥,建于唐代

李白问津亭

老街随拍

从练江中钓到的小鱼,油炸非常香

正是枇杷上市时

游览完渔梁坝,时间尚早,就去了包车司机推荐的“徽商大宅院”,尽管门票有点贵,要80元,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这个景点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

北有乔家大院,南有徽商大宅院,徽商大宅院位于练江之西,故又称西园

大宅院集亭、台、楼、阁、牌坊、学馆、戏台、花园、水榭、廊桥、古井、石雕、砖雕、木雕为一体,有宅第29座,房屋数百间,天井48个,柱子1580根,是徽派建筑艺术风格的荟萃地,徽派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它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散落在民间的29栋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修缮、整合而成。

明代建筑

徽商大宅院的镇宅之宝:高悬门梁上的每座约书本大小的明代13个砖雕门洞,那13扇砖门会随风开启、关闭,令人赞叹,拍案叫绝。其上下的雕刻同样精美绝伦

走进这些深宅大院、绣房闺室,惊叹于建筑的恢宏,雕刻的精细

小楼的上面是小姐的闺房,平时小姐都是深藏闺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精美的雕刻比比皆是,有的上面涂了金粉,正所谓的“千金小姐”

退思轩,取退一步海阔天空,反思自己之意

世科- 世代登科的美好愿望

戏台

亭台水榭

游览完徽商大宅院已经过了中午了,因为我们下午的安排是去西溪南古村,就让司机带我们去离西溪南古村比较近的潜口镇午餐。午餐后打车前往西溪南古村落

坐落在黄山南麓、丰乐河畔的西溪南古镇,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因丰乐河穿流而过,故又称丰溪、丰南、溪南。沿河岸生长着大片枫树林,足足有4公里长,这就是西溪南枫杨林,美得如诗如画

丰乐河绕村而下,枫杨林湿地绵延数里,掩映在着浓浓的绿林后面的西溪南宁静古朴,它没有被过度开发,这里游人不多,连着几天我们都在看老宅,现在漫步在这样一个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的地方,呼吸清甜的空气,感觉特别的舒服。

沿河的小路边有很多的民宿,我们进了一个院子,问老板要上2杯茶,一直坐到太阳落山,真的非常惬意和满足。

本想在这里晚餐,但民宿老板帮我们联系送回酒店的司机要价比我们自己打滴滴高出1倍,我们就直接滴滴打车回酒店了。

D5 ,2020.5.28唐模-上海

今天中午我们将搭高铁回上海,乘着早上的时间,我们又沿着水街走一走,再次享受这里的宁静和古朴,然后退房去黄山北站,搭乘G7320,11:48发车,2小时40分钟左右到达上海虹桥站

回顾这次皖南之行,安静古朴的古村落,浑身写满故事的老宅院,还有那些遇见的人,无论是民宿老板,饭店老板,滴滴司机,村民,都是纯朴善良的,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觉这次旅行真的很美好,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然,味蕾也得到了满足,安徽的美食也是少不了的

下次还会去安徽,还会去造访那些刻上时光烙印的老宅子,期盼着遇见的人也还是纯朴善良的,期待!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皖南呈坎、唐模古镇5日休闲游(2020.5.24-2020.5.28)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