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曾在《从前慢》中写到过,“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作为00后的我,从小便很爱听爸妈讲过去的故事,对于以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去到洪崖洞五楼重逢1980生活街区,拍照的场景便是上个世纪的老重庆,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于是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打卡啦。
整个洪崖洞1980街区以“故城·故事、重庆·重逢”为主题,围绕重庆市井气和老巷场景文化,真实还原80、90年代市井百态。
出生于千禧年代,对于我来说过去重庆的一切都是陌生又新奇的。一进入洪崖洞1980街区,便像是坐上了时光机器,一键穿越回了80年代。
街区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主要由水果批发市场、八一路筒子楼、打铜街、太平门河街、大阳沟市场几大年代场景组成。在这里,你可以于吆喝叫卖声中穿过筒子楼,漫步于太平门河街;也可以静下来品味一杯坝坝茶,感受老重庆闲暇时光的同时,回味80、90年代特有的生活气息。
内城分为重庆站、邹容路、市中心广场几大年代场景,在邹容路设有山城照相馆,泛黄的相片带你回忆峥嵘岁月,同时还能一睹5路电车的风采;市中心广场复原了重百大楼、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原汁原味的老重庆建筑风貌,带你驶过记忆的童年,再见流金岁月。
整个洪崖洞五楼1980生活街区都充满了浓浓的复古味道,可供打卡的地方十分多,拍照也很出片,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洪崖洞1980生活街区我认为必打卡的十三个景点,一起开始一场时光之旅吧!PS.游记还附带打卡点拍照指南和美食推荐哦~
第一站:霓虹灯牌墙
这块霓虹灯牌墙是洪崖洞重逢1980生活街区具有代表性的打卡点之一。富有八十年代气息的标志性地点汇聚其中,成为八十年代老重庆的一副缩影。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光闪烁着,营造出浓浓的港风和复古感,仿佛在对来到这里的所有人说:“您好,欢迎回到1980。”
这座灯牌汇聚了80年代老重庆的所有地标性建筑和地点,是不容错过的打卡点哦!并且在这里拍摄剪影照片也十分好看,大家可以试试看!
第二站:居民楼小巷
八十年代重庆的小巷墙壁上画满了各种标识语和小广告,溢出浓浓的年代感。抬起头,能看见人们从两栋居民楼的窗口之间架起竹竿充当晾衣杆,将衣服晾晒在上面。那时候的房子不像现在有专门的生活阳台可以晾衣服,于是只有采取这种方式。微风吹来,衣物随着风轻轻摆动。透过窗户,好像能看见住在里面的人家正在洗菜烧饭,充满了平易近人的生活气息。
第三站:供销合作社
对于00后来说,供销合作社在我的脑海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爸爸告诉我,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向农村分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一种商店,可以理解为农村地区的国营商店。从新中国成立到1982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对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于现在,商店都是私营的,人们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在从前,爸爸回忆说,“当时买猪肉、白酒等,都得去找供销社领导签字。”
洪崖洞1980街区里供销社橱窗里摆放的各种老物件让我一下回到了80年代,每一样仿佛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书写着八十年代的光辉岁月和平凡生活。
第四站:打铜街
对于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我来说,重庆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解放碑商圈。但其实在以前,重庆最繁华的地方却是打铜街。打铜街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在小什字和东水门码头之间。旧时候,街道的命名往往依据所经营的行业而来,打铜街也不例外。因为重庆城里的铜匠工人都聚集于此,整条街遍布打铜铺,所以自然就被命名为打铜街。因为是连接重庆上、下半城的通道,所以打铜街成为了重庆城内非常繁华的一个街区。在当时,解放碑的名气和热闹程度远不及此。洪崖洞1980生活街区内的打铜街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打铜街,走在里面,仿佛能听到街道两旁店铺的吆喝和叫卖声,好不真实。
打铜街整条街由各式各样的霓虹灯牌构成,十分炫酷,是很好的拍照点哦!
拍照指南:
1、背靠商店霓虹灯牌,拍摄侧影
2、站在街道中央,摄影师蹲在地上仰拍
第五站:坝坝茶
川渝地区人民的生活素来以安逸自在悠闲闻名,老一代的重庆人亦是如此。不同于现代年轻人周末午后空闲时间约上仨俩好友,找一个装潢精致的咖啡厅,喝下午茶吃甜点,老重庆人们打发午后时光的方式便是来到坝坝上,摆一把竹椅,摇一把蒲扇,再沏上一壶香茶,抓一把瓜子,与街坊领居围坐于此,便能吹上一下午的龙门阵。洪崖洞1980街区的坝坝茶是一圈石头围起来的露天老茶馆,摆上了以前的老木桌和老木椅。坐在椅子上,拿起桌子上的茶盅,闭上眼,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某一个夏日的午后,知了在没完没了地鸣叫着,耳旁是爷爷奶奶拌嘴的声音,远处传来小孩子嬉笑打闹的吱吱笑声。在这里,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而自在。
拍照指南:
1、坐在木桌前,拿起茶盅假装喝茶
2、自然撩头发,抓拍瞬间
第六站:大阳沟菜市场
大阳沟,这个已经消失了的重庆地名,隐没在无数老重庆人的久远记忆里,存在于老一辈歇后语的字里行间——“大阳沟的鲫壳,不摆了”。年轻一代也许已经很少去菜市场买菜了,更多是选择像超市这样的卖场。对于我这种不会做饭的人来说,更是没有去过菜市场这种地方。虽然大阳沟菜市场已经不在了,但“大阳沟”这三个字对于许多老重庆人来说是绝对丢不掉的。曾经的大阳沟菜市场包括八一路东段、正阳街、五一路东段和中段以及依仁巷。在什么都需要票证的年代,太阳沟几乎负责半个重庆城的副食品供应。洪崖洞1980街区里复原的大阳沟菜市场同样有售卖各种食品,大家游玩累了饿了可以购买。
第七站:5路电车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依稀有着电车的影子。听老一辈说,重庆5路电车,也就是后来的公交405路,最早于1972年开通,是重庆的第二条电车线路,也是从观音桥到解放碑的第一条公交线路。2004年,在山城大街上奔驰了近半个世纪的电车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退出了重庆的城市公共交通。虽然后来轻轨、地铁代替了从前电车的地位,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重庆的大街小巷还是会不难发现一些电车存在过的痕迹。5路电车虽然淡出了重庆人民的视线,但有关于它的记忆会永远存在于老一辈重庆人的心里。来洪崖洞1980生活街区,坐上5路电车,重回八十年代流金岁月,让我这个出生于00年代的孩子有了另外一种别样体验。
拍照指南:
1、站在车头,直视镜头
2、在车站自然张望,营造出等车的感觉
3、坐在车内座椅上,目视远方,拍摄侧影
第八站:菜园坝站
在我有记忆且能独自出行以来,重庆北站已经成为了重庆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枢纽。但在从前,菜园坝站却扮演者重庆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这一角色。菜园坝站又称重庆站,是重庆最老的火车站之一。2006年重庆北站启用后,菜园坝站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但它依旧承载着老重庆人的记忆,记录过老山城的繁华,见证着重庆的发展。作为年轻一代,可能会觉得如今的菜园坝站十分破旧,与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但它依然是我们父辈心中的回忆,承载着他们的青春,纪录着他们每一次的远游和归来。站在洪崖洞重逢1980街区还原的菜园坝站门口,我也仿佛搭上了一辆回到过去的列车,回到爸爸妈妈生活的年代,体验他们的青葱岁月。
第九站:山城电影院
出生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们从小看的就是彩色和有声电影。但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他们甚至看过黑白和无声的电影。妈妈告诉过我,他们小的时候没有电影院,都是看的露天电影。后来到了八十年代,人们的文娱生活开始丰富,城市里也有了电影院。洪崖洞重逢1980街区的山城电影院里有放映邓丽君的全息音乐秀。邓丽君也可以说是陪伴了我们父辈青春年代的一位歌手。坐在山城电影院里,听着邓丽君的歌曲,感受那个年代的美好。
第十站:Disco广场
八十年代年轻人们的社交方式是怎样的呢?听老一辈说,从前,年轻人们在舞厅以跳舞的方式联谊,认识新的朋友,度过周末的快乐时光。山城电影院的旁边就是disco广场。广场内,灿烂的灯光,耀眼闪烁的disco球,仿佛能看见在舞池中央跟随音乐随心摆动身体的男男女女,营造出的热闹氛围让我也如加入其中一般。
拍摄指南:
1、站在舞池中央,甩头让头发飘起来,营造出正在跳舞的感觉
2、站在舞池正面大型收音机前,单手叉腰,拍摄正面全身照
第十一站:电视机墙
在我有记忆以来,就只有在各种影视作品和老照片中见过以前的老式电视机。这种电视机需要用手扭动旁边的转盘来换台,电视机顶端插着天线用来接收信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家户户都换成了液晶电视,这种老式电视机也逐渐被淘汰,成为老一代人和许多80后童年的回忆。洪崖洞1980街区disco广场的旁边就用以前的老式电视机组装了一堵电视墙,每台电视都播放着不同的画面内容,十分特别。在这堵电视机墙前拍照,有着一股特别的摩登复古感,也是必须打卡拍照的地方哟!
拍照指南:
1、仰拍拍摄正面全身照
2、摆好pose,拍摄侧面全身照
第十二站:山城照相馆
照片承载了人们美好的回忆。照相机快门按下的一瞬间,就仿佛定格下了永恒。在现代社会,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智能手机记录下身边的点点滴滴。但在过去的八十年代,相机还没有成为每家每户的必需品,更没有手机这种东西,拍照必须要到专门的照相馆。洪崖洞1980街区里的山城照相馆真实还原了从前照相馆的模样:老式照相机、复古的服装布景......走进照相馆,我也忍不住换上一套复古的服装,在照相馆门口照上一张照片,融入此情此景,想象过去的生活和日子。
第十三站:街机游戏厅
逃课在街边游戏厅老式的游戏机上玩经典的魂斗罗游戏,想必是许多80后中二少年童年时期最珍贵的回忆。现在的重庆早就没有了以前的游戏厅和游戏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网吧和网咖,但少年们的童年和回忆大抵上都是一样的。洪崖洞1980街区里设置了四台游戏机,我去的时候正好有两个男生在玩游戏,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仿佛十几岁的少年一般。在这里打上几把游戏,每个人都能从忙碌枯燥的成年人生活中暂时逃脱出来,享受无忧无虑的游戏时光,追忆童年的美好。
从洪崖洞1980街区出来,天已经快黑了。回到我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觉得一切都好恍惚。虽然没有真的生活在八十年代,但这个下午的时光之旅却让我突然很向往以前的生活。出生和生活在社会急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的生活都太过于浮躁。而从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简单,那样悠闲。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人们之间的交往是那样单纯而又真诚。对于年轻人来说,重逢1980街区能让我们体验到父母那一辈的生活,找寻一份不同的记忆;对于老一辈来说,这里也能让他们追忆往昔的美好岁月,拾起脑海里已许久未曾想起的记忆碎片。
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也能来到这里,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回到1980,体验或重拾那份逝去已久的平静。
洪崖洞重逢1980街区美食推荐和游览小tips:
美食:
街区内除了还原了80年代老重庆的各式建筑和生活场景,也设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摊位,大家在街区内游玩就能品尝到各种重庆美食哦!
1、巴蜀老冰厂
学校门口小摊卖的老冰粉是很多80、90后童年的回忆,夏天来上一碗,解暑又解渴。1980生活街区里就有这样一家巴蜀老冰厂,红糖老冰粉和冰汤圆都十分好吃!
2、还山创意冰淇淋
洪崖洞1980街区里有一家特别的冰淇淋店,口味和外面的冰淇淋店都不同。店主特别开发了富有重庆特色的特殊口味,例如重庆火锅和九叶花椒口味等等。路过的朋友一定要买来尝一尝哦!
3、呼啦重庆面馆
来到重庆,谁不想来一碗重庆特色的麻辣小面呢?1980街区里的呼啦重庆面馆更好可以满足你。在街区里逛累了,坐下来品尝一碗重庆小面,岂不是美滋滋!重庆小面的作料特用九种不同的调料调和而成,是一定不能错过的重庆必吃美食哦!
4、一只酸奶牛
一只酸奶牛可谓是红遍全网的重庆必打卡网红饮料店了。1980街区里也有一家,可口的酸奶配上紫米,口感非常特别,不愧是大家都推荐的网红饮品,一定要试试哦!
5、一点堂
洪崖洞1980街区里有一家专卖重庆特色小吃的店叫做一点堂。店里有卖豆腐脑、老荫茶冰粉、手工银丝卷等等。重点给大家推荐店里的山城豆腐脑,豆腐特别嫩,入口即化,再配上巴适的作料,爽翻了!
6、来串门
来串门是一家专卖重庆特色冷串串的店。菜品十分丰富,味道也是老重庆的味道,十分值得试一试!并且一串才2块钱,性价比十分高了!
交通:
到洪崖洞:
1、轨道一号线或六号线小什字站下车,从9号口出站,步行500米
2、轨道二号线临江门站下车,从B1口出站,步行900米
3、公交可根据实际情况乘至洪崖洞公交站、小什字公交站、临江门公交站
到洪崖洞五楼重逢1980生活街区:
可从十一楼或一楼入口处乘坐升降梯或走楼梯到五楼
门票:
洪崖洞景区不需要门票
重逢1980街区入场票:现价29元
邓丽君全息音乐秀门票:现价29元
套票(含入场票+邓丽君音乐秀)现价:39元
优惠政策:1.2米以下儿童免票
重逢1980生活街区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上午11:00到晚上24:00,晚上23:00停止入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