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有“理”,邀您共赴非遗大餐!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理县
毕棚沟
古尔沟温泉

发表于 2020-11-05 21:26

神山净土,秘境阿坝

广袤的阿坝大地上

凝结着世代人的智慧和汗水

藏香、羌绣、羊皮鼓舞、唐卡……

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特色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阿坝州文化的魅力

而在众多地区的文化印记中

理县尤为突出

今年,第四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

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庆祝活动

米亚罗红叶温泉节系列活动

将于11月15日在阿坝州理县举办!

今年,红叶羌年节别具特色

除了传统节日——羌年

咱们理县的非遗文化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

形成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

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理想之县,魅力非遗

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国道317线和杂谷脑河贯穿全境,县城杂谷脑藏语“嘎相郎”意为吉祥之地。

理县山高谷深,风景秀丽。这里有“三千里红叶、三千里江山”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集生态游、科普游为一体的毕棚沟4A级自然景区和“西川第一汤”“仙山瑶池,灵水神泉”之称的古尔沟温泉。

有桃坪、甘堡4A级人文景区。这里是藏、羌、汉等多民族文化元素的交融地。主体民族羌族和嘉绒藏族在这里相容发展,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3项,(羌年、博巴森根、川西藏族山歌)。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6项,(口弦、碉楼营造技艺、夬儒节、羌族释比戏(羌戏)羊皮鼓舞和花儿纳吉),州级40项。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3项;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4人。

这些民族记忆历久弥新

深深融入理县儿女的传承基因

成为大家美好生活的滋养

羌 绣

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羌绣,是一种独特的纯手工刺绣,这些刺绣在羌族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

羊皮褂制作

走进羌寨,能看到身穿长衫,外套羊皮褂子的羌族男女。

羊皮褂可防寒、遮雨,是羌寨人在劳动时常穿羊皮褂子。遇到下雨的时候,羊皮褂可当雨衣用。

推 杆

推杆羌语称“吾勒泽泽”,是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的角力比赛活动。推杆源于羌族尚武传统和武士间比武较量。

三吹三打

“三吹三打”是羌族乐器综合使用的一种曲牌名。在传统习俗中,“三吹三打”是在朝山拜佛、祭祀、婚丧嫁娶或是节庆活动上表演“三吹三打”。

藏织腰带

藏织腰带属于藏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编织工具较为原始、简单。一种可长可短的换线工具,配以四根短棍,然后在地上钉四根木桩,林桩上牵四根经线,另一端系在线绳头上,拴于腰间,用力将经线拉直,即可进行编织。

川西藏族山歌

川西藏族山歌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民歌,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精神信仰、情感欲望,成为山歌产生的土壤,它反映藏族人民最真实的思想内容和生产活动状况。

藏羌剪纸

理县是藏羌民族相融共生的民族聚居之地,形成 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藏羌剪纸是流传很广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藏羌剪纸就是用剪刀将不同色彩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以表达人们的喜悦的心情。

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 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羊皮鼓舞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时,须由释比和羊皮鼓手表演的舞蹈。

羌笛演奏及制作

羌笛是羌民族的一种古老乐器。它有十余首古老曲牌,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萨郎曲》等。

口弦演奏及制作

口弦一般用箭竹制成,长约10厘米,厚约0.15厘米左右,从中分为一头宽约1.3厘米,另一头宽约0.8厘米成酒瓶形状的小竹块,再将中间雕刻成长约8厘米的形如笙管中之簧片。

羌族花儿纳吉

花儿纳吉是古羌民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花儿纳吉是曲牌名。当地群众叫“姊妹会”。一般在嫁女时女家举办的女花夜时演唱,有固定的调式,歌词随意演唱,可以因人、因事或触景生情而填写。

释比戏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有其独特的戏剧。羌语叫“刺喇”或“俞哦”。有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表演于一体的羌族民间戏剧,被称为羌族释比戏。

萨朗舞

羌族萨朗是典型的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集体育、音乐、文化艺术于一体。

当然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非遗项目

咱们理县还有

许多鲜为人知的非遗文化

↓↓↓

押 枷

押枷是少数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竟技项目,深受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押枷比赛以身体的重量来划分级别。

藏狮子舞

藏狮子舞历史悠久,逢年过节舞龙耍狮子,已经成为本民族普遍的民间活动。一般在重大的宗教仪式或其它节庆活动之前耍狮子。

米亚罗锅庄

米亚罗锅庄。嘉绒藏语称为“达尔尕”,意为“唱跳”。米亚罗地区历史上属梭磨土司管辖,又称为四土锅庄。它是当地一种普遍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方式,手牵手围圈而跳,不择时间、场地和人数。

藏 戏

嘉绒藏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嘉绒藏戏,当地叫“陆嘎尔”。嘉绒藏戏主要以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民风民俗为表演内容。在其表演中贯穿一些祈神拜佛的内容,呈现出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的特征。

吊麻线、织麻布

羌民族生活于高山深谷之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吃到穿,都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其中,吊麻线、织麻布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

火塘文化

羌族的火塘造型简单,功能明确,在过去火种采集不易的年代,羌族的火塘终年不灭,俗称“万年火”,是羌族家庭生活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逐渐演化成为具有羌族显著特征的文化载体之一。

藏羌服饰

理县藏族服饰主要可分为四个类别,一是米亚罗服饰,五屯服饰,蒲溪十寨服饰,增头、星上服饰。

情歌对唱

羌族具有悠久的歌舞文化,情歌对唱是羌族民歌的重要内容之一。羌族民歌原始古朴,民族调式,多以二乐句、四乐句构成的单调曲式结构,调性倾于明朗大调色彩,旋律流畅。

嘹亮的酒歌唱起来

轻盈的舞步跳起来

11月一起相约理县

迎羌年、感受神奇非遗的魅力

你准备好了吗!?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理县935
阿坝有“理”,邀您共赴非遗大餐!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理县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理县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理县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理县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