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庐山山中。” 庐山(匡庐)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了《桃花源记》。
庐山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今年上海的夏季高温来的比较晚,9月份连续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目前新冠疫情全国控制的也比较好,旅游也开始复苏中,去庐山是个不错的选择。
D1 牯岭镇
从上海南站出发D771火车历时7小时11分15:30准时到达 九江 火车站。
1. 九江火车站-九江汽车总站- 庐山(牯岭街心公园)。九江火车站出租车站点打车到九江 汽车总站,出租车起步价7元,一个起步价就到汽车站。汽车站坐班车去 庐,车费16.5元。有定点班车(7:50、8:50、9:40、13:40、14:40)和不定点班车(7:20-17:00),可关注 九江 汽车站微信公众号,班车先到庐山售票处,游客下车买好庐山 门票160元,再乘原来的车走环山公路上山。
2 . 九江 火车站广场57路专线车- 庐山索道下站-庐山 索道上站(牯岭镇慧远路)。57路专线车,车费3元,30分钟一班。索道单程上行80元,下行70元,往返130元(7:00-18:00)。
我们选择方式1上山,预先在携程上预定了门票和观光车票,所以在庐山售票处自助取票就可以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筹划修建庐山登山公路。1953年8月1日,全长36公里的盘山公路就正式通车。1959年6月30日,毛主席第一次登临庐山,豪情大发,次日即挥笔写下了“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著名诗句。 这次我们上山用时大概2小时不到,路途上倒不是特别险峻,就是不停的转弯不太适合晕车的游客。平时不晕车的我们,晚上坐在餐馆吃饭的时候,会时不时出现点摇晃的感觉,现在回想一下估计是这400道转弯的缘故,哈哈~
牯岭镇在江西九江庐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牯岭镇东起庐山的三叠泉景区,南至汉阳峰景区,西到铁船峰、石门涧景区、北至小天池、大寨景区,面积46.6平方公里,海拔1116公尺,常住人口1.2万人,是住宿、餐饮、交通、上下山的集散地,在牯岭镇安排住宿还是比较方便游玩的。
从汽车站坐班车再到牯岭镇已经17:25,下车就是牯岭街心公园,这次上山之行没有行李箱的拖累,所以趁着傍晚时分正好好好欣赏一下这“云中山城”。
这“云中山城”确实惊艳到我了,颠覆了以往我对山上小镇的印象,街道两旁高大的胡桐树感觉仿佛走在上海的淮海路上,小镇上设施一应俱全非常方便,环境幽雅真的非常合适小住一段时间。
沿着牯岭街一直往前前行来到了慧远路口。
再往前走就是这条幽静的牯岭街。
在尽头就是庐山索道站了,这次携程上预定的鑫缔·云境酒店就在索道边上。
办理好入住后开始寻觅美食啦,先选了一家某网上评价不错的饭店——望庐说,饭店布置的环境比较符合我的心意,招牌菜名在店中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到。第一餐点的是干锅庐山笋和庐山土豆烧牛腩,笋很嫩,传说中的土豆确实非常好吃,平时不太爱吃土豆的我把土豆都消灭了,3元一碗的鄱阳湖米饭垒得像座小山一样,两个人吃的很撑,结账还可以使用代金券不错。
这家菜色香味俱全,量也不少,所以之后两晚我们都在望庐说吃的晚餐,即使团餐菜量也不会减少。第二天团了杂鱼一锅鲜味道也不错,不是很辣,庐山小白菜看似平淡,其实非常嫩。
第三晚点了当地特色,庐山特色石鸡和石鱼,石耳以前在其他山上吃过所以就没点,不过听边上的食客评价也很不错的,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这道吊烧庐山石鸡也非常好吃,嫩滑的石鸡裹着微辣的汤汁很是入味,石鱼嫩豆腐这道菜上面撒着的就是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故又名锈花针,搭配的是鸡蛋豆腐和南瓜汁调的羹,很是诱人,口感也不错。
夜幕下的牯岭镇别有一番情趣,边上的音乐餐厅透着小资情调,有人在拍结婚照。
有人在作画卖艺
D2 西线景点-东线五老峰、含鄱口、芦林湖
第二天清晨6点不到,来到了慧远路口的清真寺吃早饭,味道不错,早上开业也够早,所以第三天的早餐也还是在这家吃的,牛肉煎包,葱油煎饼,牛肉汤粉都不错。
庐山景点分西线和东线
西线:如琴湖-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悬索桥-电站大坝(乌龙潭、 黄龙潭、三宝树)
东线:美庐-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博物馆-芦林湖-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西线游玩比较轻松,东线里的五老峰、三叠泉比较累,两条线路2天时间可以游完,但会比较累,有时间的话安排3天游完会轻松许多。五老峰和三叠泉尽量不要安排在一天内。西线悬索桥附近有个石门涧,东线含鄱口附近有个大口瀑布,这两个景点不在庐山门票之内,是另外独立收费的景点,所以不必安排在行程中。
西线、东线所有景点都是景区交通车到达,景交车70元,7天有效,这个还是非常方便的。
早餐后的清晨,沿着药房边上的坡道大林路下行,往如琴湖方向走去。
路边有个第四纪冰川遗迹——"冰桌",也被称做“飞来石”,是庐山冰川遗迹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很快就来到了如琴湖,湖岸曲线玲珑,湖面状似一把小提琴,湖名因此而来。
如琴湖有曲桥、亭榭、花径,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名。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为“花径”二字。
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
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指此地。
花径出来,对面就是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在怪石簇拥的锦绣谷中,有一块巨石,悬空伸出,宛如悬在凌空中的一座桥,人称“天桥”。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败逃至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忽然从天降下一条金龙,横卧在深壑之上,化为一石桥,待朱元璋纵马过桥后,顿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天昏地暗,只见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桥断后,云散日出,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这当然是神话传说,其实这里原来是一处巨大的断层,峰高壑深,峭壁连片,山崖上有一块褐色巨石伸向深涧,远远望去似一断桥。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美丽动人的传说,相映生辉,将游人带入了神奇的境界。
庐山上的悬崖峭壁边缘都有黄色醒目的止步标识线,提醒游客注意人身安全,不能再往前迈步啦!
好运石是庐山西线的锦绣谷中段的一个景点,整个锦绣谷的路比较平缓,但好运石附近的路比较陡峭,所以上下台阶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好运石素有从左到右转一圈,走财运,转两圈,走官运,转三圈,走桃花运的说法。
庐山巨人像眉眼口鼻下巴等五官轮廓清晰,尖尖的鼻子正是镌刻锦绣谷三个大字的巨石,当地人把这块像巨人鼻子的石头称为“猪头石”,该山峰为庐山著名的险峰。
1946年7月至9月,美国总统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曾八上庐山,为“调处”国共谈判,面见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这里是马歇尔与蒋介石晤谈之处。
观妙亭(访仙亭)原为朱元璋派使者上庐山寻找周颠仙的遗迹,早被毁,亭前小路古称“仙路”,路端的长方形石构建筑为蒋介石1930年建的“新访仙亭”。
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中之天生石洞,因其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洞高7米,深愈14米,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石雕像。洞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洞旁建有老君殿,内供奉太上老君李聃骑牛雕像。
这里偶遇一只带着仙气的豹纹猫咪,两眼放光,炯炯有神。
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 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
从如琴湖到仙人洞是西线的精华景点,徒步一路走来大概用时1.5小时。在仙人洞景交车站点,坐车去大天池。庐山景区内每个景交车站点都有调度员,事先说明一下去哪个景点,工作人员会扫码乘车卡后安排车辆,上车后再跟司机说明一下到哪个景点下车,整个景区的景交车在每个站点的调度安排下,游客次序井然,而且东线和西线是可以同一辆车互通循环运行的。
天池寺为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现已废,仅留大天池,景区内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圆佛殿外观呈圆形,直径为16米,伞顶的佛殿,殿建于1926年,原为五门,每门内塑有一尊佛像,故亦称五佛圆,后佛像被毁,将四周改成窗。相传为唐生智为其母修的佛殿。
天池寺原由此山门进入。
天池寺山门的题额“天池寺”,为近代著名政治家、学者康有为于1889年所书。
文殊台始建于东晋,历经兴废,明洪武年间重建,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此台置孤峰之巅,临壑而建,四望无倚,与壁立千仞的铁船峰遥遥相对。台型半月,连间平顶,昔塑像已毁,现存文殊台系民国初年修缮。
文殊台边上的斗姆亭,民间俗称“老姆亭”,为纪念庐山女性神“庐山老母”而建,现亭为20世纪初重建。
天池寺遗址附近有个通往龙首崖的标识,沿着这里的山路下行,到大天池主要目的就是去看龙首崖。
龙首崖绝壁陡起,拔地千尺,下临深涧。崖顶至崖脚,呈方柱形,似一硕大的撑天方柱,顶部向外突出,劲松斜覆,崖壁横矗悬垒,宛如石龙昂首,过去常有信徒在此舍身成佛,亦俗称舍身崖。
此处可观赏铁船峰全景。
游完龙首崖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返回大天池站坐景交车去电站大坝,一个是继续前行下到悬索桥,坐星龙索道到电站大坝。从龙首崖走到悬索桥用时30分钟,石门涧悬索桥建于1993年,全长105米,宽2.5米,横跨将军河面。过悬索桥右边是去石门涧景区,左边是星龙索道。石门涧不在庐山门票之内,需另外收费,这个不属于主要景点,所以不再游程之内。
乘星龙索道到电站大坝,单程30元。从月琴湖到电站大坝,整个游程大概用时3.5小时。
庐山电站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1953年始建,1955年建成,1958年正式发电,改变了当时庐山 山顶漆黑一片的状况。这个大坝现在已经不用了。
电站大坝是西线景交车最后一站,要去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的游客只能徒步前往,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们没安排在行程内,直接乘景交车去东线的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白话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要在这里巢居,以云松为家。
今天的重中之重的游程自此开启,从登峰门通往一峰是无尽的台阶,对于我从清晨出发,马不停蹄的游玩到中午11点,是个严峻的考验,开始这段阶梯是爬得有些辛苦。
走走停停爬了半小时终于来到了一峰。
一峰上有个亭子,站在亭中观景,凉风徐徐,阵阵清凉,今天天气不错,远处的鄱阳湖尽收眼底,运气不错,很多人费时费力的爬到此地,却因为天气不好,看不到这盛景。
一峰到二峰间隔不远,通往二峰的路边的鹰嘴石。
大概花了7分钟来到了二峰,但是要爬上二峰峰顶,确实有点难度,我是手脚并用,慢慢找着脚下的支撑点爬上了陡峭的岩石,一边爬一边心里忐忑怎么爬下去,幸好爬下去的时候遇到一位热心的游客,在陡峭的半路上搀扶了我一把,借力顺利通过。
从二峰到三峰大概用了15分钟左右。
路上回望二峰峰顶。
途经庐山松观景台,这边风景也很不错的。
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
到了三峰离四峰就很近了,第四峰最高,要爬上去也有一定的难度,照样慢慢的手脚并用爬上去。
从四峰往下看,这里的视野最开阔。
从四峰到五峰距离就相对比较远了,正好遇到返程的游客,说起码1小时,那边风景和四峰差不多,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登顶五峰,其实这也是大部分游客的选择。从四峰折返,下山的路当然轻松多了,尤其到了一峰往登峰门这段路上,看着上山的游客吃力的爬行,胜利的喜悦心中油然而生,O(∩_∩)O哈哈~回到登峰门听到导游对游客安排着时间表,给他们预留了往返3小时的时间。
在登峰门的对面就是景交车站很是方便,从这里坐车来到了含鄱口。从景交车站到含鄱口是要走一段捎带上行坡度的路,大约需要5分钟以上,这里为啥不安排电瓶景交车摆渡一下呢,可以缓解一下游客疲乏的双腿~~终于走到了大平台,听边上有个导游说:“你们今天运气不错,能看到鄱阳湖了!”呵呵~~是的,我们就是趁着好天气赶紧来这边观景的,心里美滋滋噢!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岭中央,海拔 1211米,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
含鄱岭是一座长达数公里的狭窄岭脊(冰川刃脊)。岭西,汉阳、五老峰两峰如两角相对,犁头尖山正界其中,这座由第四纪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块锋利的黎头,在苍天间耕耘。岭东南,为太乙峰,峰下有颇负盛名的太乙村,此处乃观鄱阳湖日出之佳境,也为观庐山云雾之佳处。
身处含鄱亭上,北可望“青天削出金芙蓉”的五老峰,东可瞰“千里鄱湖一岭函”的鄱阳湖,南可眺“峰从何处飞来”的大汉阳峰,西可观有“华夏之绝艳宝地”之称的庐山植物园。含鄱口的万种风韵、诗情画意在此处全然释放。
从含鄱亭再往前,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也是庐山观日出佳地的望鄱亭。
望鄱亭上观景。
靠近大平台这边沿着阶梯而上,在犁头尖上赏景,也是风光无限好的。
游完含鄱口看了一下时间,14:15分,就决定乘景交车在芦林停车场站下,去芦林湖、毛泽东诗词苑、庐山 博物馆(芦林一号),这几个景点是在一起的。
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这里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湖上有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居民的主要水源。
1961年夏秋,毛泽东在庐山住了1个月,他几乎每天中午11点至1点来芦林湖游泳,自1978年后,芦林湖改为饮用水库,不允许游泳了。
过了芦林大桥再往前走10分钟,按照路边的指示牌,可以进入毛泽东同志旧居、毛泽东庐山诗词苑。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1959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庐山默写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全诗。
1959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欣然挥笔默写白居易《琵琶行》全诗。
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一号别墅。别墅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院内松柏交翠,花草争芳,环境幽静秀丽。
毛主席卧室
15:30参观完庐山博物馆,在庐山博物馆站点乘景交车回牯岭镇,一天的行程圆满结束。
D3 三叠泉-庐山会议旧址-美庐
三叠泉是庐山的精华景点之一,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有“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的说法。不过要近距离完整观看必须走到谷底,可以从庐山东门出去回九江 ,多数游客还是要原路返回的,往返三叠泉需要爬3000左右台阶而且比较陡峭,所以中途放弃的老年游客也不在少数。
早上7点在正街站坐半小时景交车到含鄱口,换乘去三叠泉的景交车。大家看下面的路线图,景交车下来可选择观光缆车,这条缆车只能到三叠泉一叠的入口处,是不能省去那3000台阶的,虽然不是直接下到三叠观景台,乘坐的话还是能节省点体力和时间,如果选择步行,单程1500米左右,大概需要半小时,因为真正的考验是在返山卡购买处到三叠观景台这段台阶路,所以大部分游客还是做缆车前往的。
景交车下来后沿着这条清凉的小道走,就可以到达缆车站,道边溪水潺潺。
快到缆车站的路边,有个指示牌,标志着通往五老峰五峰的道路,估计要花1小时吧,个人建议还是把这两个景点分开来游玩比较合适,如果你时间紧迫,体力不在话下的话,可以连着一起游玩。
三叠泉缆车票价往返80元/人(单下:35元/人,单上:45元/人),是铁轨式小火车,说实话一车人装满有点像挤公交车,哈哈~~
看,小火车进站啦~~~
小火车下来的游客沿着台阶往下走就是现金购买返山卡站点,从这里进三叠泉景区。
如果还是原路返回的游客,这张返山卡可以现金退卡,也可以不退留作纪念。
考验开始啦!
差不多半小时后到达谷底, 三叠泉瀑布总落差达215米,分三级跌下,飘者如雪,断者如雾,挂者如帘。
谷底一潭清泉,很养眼,还是值得一看的。
这里划船50元/人,真是有点小贵,但是老人们兴致很高,毫不犹豫地付款畅游去了,呵呵~~~
从三叠泉站点开始,到游完三叠泉回到乘车站点,大家一般要预留3个小时。继续行程坐车到庐山会议旧址。
大约11:30分到达了庐山会议旧址,此刻天气已经开始转阴,还好一早去三叠泉了,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呢。
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它的门首的中国民族风格醒目地表现在蓝色的琉璃瓦的披檐及檐下它的一楼中间也有三个圆拱形的大门,两旁均有八角形的窗子。这座建筑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传习学舍会议礼堂。旧址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建,耗资二十万元,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托“华中公司”工程师高观四设计。蒋介石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们训话,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旧址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
庐山抗战纪念馆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
庐山大厦原为国民党中央党校“传习学舍”、军官训练团旧址,落成于1936年,由蒋介石亲笔提写“庐山传习学舍”,1946年改为“庐山大厦”。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此发表了抗日宣言。建国后中共中央曾三次在庐山召开会议,大多与会代表都下榻于此,现改建为旅游客栈。
景交车再到美庐。
美庐。庐山特有的一处著名人文景点。美庐曾作为蒋介石夏都官邸,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的房子,历史轨迹和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吸引着众多游人。
与庐山上的其他别墅相比,美庐的设计出类拔萃,它将中式园林和西式建筑完美融合。美庐的位置也极好,面朝长冲河水,背靠大月山。
蒋介石常在这间客厅召见“党国要员”,接见外国使节或者记者。1937年中共代表周恩来两次在这里与蒋谈判共商抗日大计,促使蒋在庐山发表抗日谈话,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间原是宋美龄女士的卧室。蒋介石向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时,曾以此为作战指挥室,并布置了沙盘模型和作战地图。这里陈列的家具,是蒋和宋用过的原物。
以烧煤油为动力制冷的菲赛尔冰箱。
宋美龄受过多学科的高等教育,修完文、史、哲等课程,还学习音乐美术等科,这是她在“美庐”时用的德国钢琴。
蒋介石的竹林。
庭园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铁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题”,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可以说,这块摩崖石刻,既是这幢别墅庭园的“点睛”之笔,也是蒋介石夫妇对“美庐”的钟爱的历史印迹。
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召开庐山会议,第一次登上了庐山,下榻住进了美庐。有关人士觉得“美庐”二字会给毛泽东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建议凿掉“美庐”二字。正当石工叮叮当当凿字的时候,毛泽东恰好看到,他制止了这个行动,“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凿掉而消失。”于是“美庐”二字便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了下来。
庭院石拦旁的金钱松,高俊挺拔,树高30米,为庐山最高大最古老的金钱松。
美庐出来,逛逛老别墅群。
郭沫洛别墅
陈诚别墅
这座教堂建于1910年,是当时安徽省安庆美国圣公会修建的,整个建筑面积398平米,如果从空中俯瞰,教堂就是一个十字架。整体建筑以哥特式建筑为底蕴,以青石板铺瓦,充分发挥了石构建筑的力度与雄浑之美。蒋介石宋美龄他们经常来这做礼拜的。解放后改作过舞厅,庐山会议期间,中央领导人开会间歇活动的场所,现在又改回教堂原貌的。
杨尚昆旧居
邓小平旧居
陈云下榻的别墅
位于河西路442号为1919年美国传教士歇尔曼别墅,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冲突期间,曾八上庐山与蒋介石晤谈,均下榻于此,1948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在此住过。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邓颖超在此下榻。
庐山恋电影院,每天只循环放一部电影《庐山恋》。
D4 观云亭-庐山索道下山
第四天已经预定了回上海的火车票,清早6点不到,来到了清真寺边上的窑洼路上,按照标识牌上的一路指引,打卡观云亭。
从观云山庄进入后右拐
便可看到观云亭的入口,沿阶梯而上。
经过这扇铁门
山景就在眼前了
可惜了,路上抬头望见火红绚丽的朝霞消失得很快,就这么失之交臂了。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天气因素看到云海瀑布是不太可能的。
抬眼望去远处危崖上一座凉亭,便是观云亭。边上有位比我们早到一步的当地人,也很遗憾的说错过了朝霞,他经常来此地赏景,说上个月8月份的时候看到过一次小云瀑,云瀑的概率在3~4月份比较高,需要山口、悬崖、风向,山上气压低和山下气温低等条件,才能有幸一睹云海瀑布的盛景,作为当地人的他有着这独天厚地的优势,肯定不止一次观赏过了,看样子这位大叔也是性情中人呀,非常喜爱这份大自然的风光。
大叔让我们沿着小道再下行到观云亭上去看看风光。
感觉这里的风光一点也不输给五老峰和含鄱口。
这亭前危崖面积不算小,但是有一定的坡度,再说山顶上有风,虽然在崖边画了黄色的警示止步线,我还是不敢往外多走一步,只是出了亭子紧靠着亭子的栏杆处拍摄了一下美景。
带着观云亭美好的记忆回酒店用早餐后退房,下山选择乘庐山索道,2020年12月31日前凭上海身份证乘索道实行优惠,往返80元。我们下山单程也优惠了20元/人,只要50元/人。
这个索道很高大上哦,一路上坐自动扶梯上去的。
下了索道来到对面马路上,有57路公交车站点,坐往返庐山索道和九江火车站的公交车,一般30分钟一个班次。
看了庐山美景,当然还要带走庐山记忆啦,牯岭镇正街车站的这家中号老字号——梁义隆的茶饼就非常不错,梁义隆是清真食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在店里品尝过,都不是很甜,茶饼确实比其它小店里做的味道要好,糍粑放到第二天再吃的话也不会硬非常软糯,那个三色的不知道是不是酥糖也非常不错的,法饼隆重推荐,我们山上游玩赶行程的这两天都带着它当干粮充饥,可以储存很久不会变质也不会变硬,又非常耐饥,口感上微微甜,一小块一小块的也方便食用。这家店还提供快递业务,可以轻松下山不用费力搬运了,当然快递费需要自理。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九江—庐山—南昌 酒店+美食+风景游记【超多图】 50956
- 初秋游庐山,在云雾缭绕的苍翠中邂逅三叠泉 198947
- 万里晴空神仙运,三天两晚带你,上庐山,坐缆车,下叠泉! 6195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