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一部层叠历史书 -- 葡萄牙波尔图大教堂

编辑
天数:5 天 时间:1 月 人均:21000 元 和谁:亲子

从酒店步行到波尔图大教堂,仅仅二十分钟就已经站在了波尔图大教堂前的广场上。这座始建于12世纪的粗线条建筑,用罗马式的粗粝轮廓切割着天际线,全然没有西班牙教堂的那般花哨,也不像欧洲其他大教堂那样精致讨巧,反而带着一股葡萄牙特有的执拗,坚定中又透露着沉稳

波尔图大教是葡萄牙波尔图最古老、最具象征意义的宗教建筑之一,其内部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展现了近千年历史的层叠与变迁

走进沉重的橡木门,光线就暗了下来。片刻后,等适应了光线,才猛然发现这教堂中殿的拱顶竟然也有些低矮压抑,全然没有西班牙教堂那种挑高设计,中殿保留了原始的罗马式骨架,厚重的石墙和简朴的拱顶重现了12世纪的教堂,让人想起中世纪修道院僧侣们压低嗓音的祷告。阳光从侧窗斜射进来,照见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像被惊醒的历史碎片。教堂顶部是简化的筒形拱顶,线条粗犷,与后期奢华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主祭坛通体覆盖繁复的金叶雕刻,以漩涡纹、葡萄藤和天使像为主题,金色巴洛克装饰在阴影中闪烁,那是18世纪添加的“妆容”,覆盖了原本的严肃。

据说,教堂的大范围整修开始于18世纪上半叶,内部的墙壁、横梁、柱子等都使用了大量的鎏金工艺,据统计用了大约400公斤黄金。让教堂看上去非常金碧辉煌,尤其是阳光透过玫瑰花窗照进来的时候,整个教堂充满华丽的神圣感,而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流逝,天使雕像的翅膀上金箔已然剥落,露出底层的石膏,宛如褪色的荣耀。

穿过一道小门,突然置身于哥特式方形回廊。在14世纪的石柱间,墙面全部覆盖18世纪的蓝白瓷砖,圣母生平、圣徒行传以及葡萄牙航海时代的宗教场景一一呈现,典型的巴洛克叙事,人物姿态戏剧化,背景建筑透视精确,云层与衣褶的渲染又极具动态。瓷砖的蓝色从钴青到靛蓝渐变,与白底形成素净而神圣的对比。瓷砖冰凉光滑,图案的釉彩下有几乎不可察觉的凹凸,历经百年,图案依然栩栩如生。阳光透过回廊尖拱投射到瓷砖上,蓝白色调随光线移动产生微妙变化,宛如“流动的圣光”。

波尔图大教堂内的大范围整修开始于18世纪上半叶,内部的墙壁、横梁、柱子等都使用了大量的鎏金工艺,据统计用了大约400公斤黄金。

16世纪增饰的石雕装饰融入了葡萄牙独有的曼努埃尔风格,拱门边缘缠绕着石雕绳索、锚链和海藻纹,铭记着大航海时代的荣光,柱头上甚至能发现浑天仪的雕刻,象征着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权力。曼努埃尔风格作为葡萄牙海上大帝国的产物,不可避免地随着帝国的衰落走向没落。但它留下的华美绝伦的装饰、气势磅礴的建筑还是记载着这位曾经海上霸主的辉煌。 

波尔图大教堂内的回廊本是修士默祷的场所,而瓷砖画的叙事顺序,从圣母喜乐到殉难的一系列过程却引导人沉思生死轮回

回廊本是修士默祷的场所,而瓷砖画的叙事顺序,从圣母喜乐到殉难的一系列过程却引导人沉思生死轮回。而曼努埃尔式装饰直言不讳地宣告波尔图在大航海时代的地位与野心,瓷砖画中一艘帆船桅杆顶端竟立着圣母像,暗含“神佑扩张”的野心。

16世纪增饰的石雕装饰融入了葡萄牙独有的曼努埃尔风格,拱门边缘缠绕着石雕绳索、锚链和海藻纹,铭记着大航海时代的荣光

天井花园种植橘树与香草,竟然有一只海鸥飞了进来,停在中庭的围栏上,静止不动,宛如雕像,不知道是不是被这如中世纪修道院一般静谧氛围感染了。忽然感觉这沉寂的一刻最能触摸到波尔图大教堂回廊的灵魂——既是神圣的,又是尘世的;既是中世纪的,又永远被后人重新诠释。 

天井花园种植橘树与香草,竟然有一只海鸥飞了进来,停在中庭的围栏上,静止不动,宛如雕像

重新走进大教堂,步入珍宝馆,靠墙的玻璃柜里,那支17世纪用3000克黄金铸成的圣体匣(Custódia)在灯光下闪着幽幽的光,而上面镶嵌着的从巴西殖民地带回的钻石则反射着冰冷锐利的光芒,这与旁边褪色的中世纪手抄本形成残酷对比——羊皮纸上,修士用靛蓝颜料画下的圣母像已模模糊糊,几不可见 

圣器礼拜堂内,就有那座堪称葡萄牙巴洛克银器艺术的巅峰之作、震撼人心的银祭坛。整座祭坛以纯银打造,通体闪烁着冷冽而神圣的辉光,繁复的浮雕铺满每一寸表面。中央的圣体龛形如一座微型神殿,由螺旋柱支撑,顶部饰有十字架和跪拜天使。两侧面板雕刻着**《最后的晚餐》与《基督受难》**的场景,人物衣褶动态逼真,犹大的惊恐与圣母的哀痛皆栩栩如生。

祭坛底座镶嵌青金石与红宝石,象征天堂的永恒与殉道的鲜血,而边缘缠绕的葡萄藤与麦穗银雕则隐喻圣餐的奥秘。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可拆卸结构——历史上在宗教节日时,部分构件会被取下制成游行圣器,展现葡萄牙航海时代殖民地的白银财富与信仰的奢靡表达。当光透过高窗洒落,银祭坛折射出流动的光斑,仿佛将整个小礼拜堂化为“人间圣所”。

波尔图大教堂的内部如同一部“层叠的历史书”:罗马式的厚重、哥特式的垂直感、巴洛克的炫目金饰与葡萄牙独特的瓷砖文化在此交融

波尔图大教堂的内部如同一部“层叠的历史书”:罗马式的厚重、哥特式的垂直感、巴洛克的炫目金饰与葡萄牙独特的瓷砖文化在此交融。其装饰不仅服务于宗教功能,也见证了波尔图作为航海时代重镇的财富与艺术野心。

从广场上俯瞰波尔图,才发现从这样的角度看过去波尔图其实不是彩色的,而是砖红色的,杜罗河蜿蜒流过整个城市,为波尔图增添了许多旖旎的风光

回到广场时已近傍晚,站在广场上俯瞰,阳光撕开云雾,杜罗河瞬间变成一条熔金的缎带。游客们在观景台排成一列,举着手机拍摄对岸的酒窖和路易一世铁桥。从这样的角度才发现,波尔图其实不是彩色的,而是砖红色的,杜罗河蜿蜒流过整个城市,为波尔图增添了许多旖旎的风光。旧城筑于东岸的丘陵坡地上,新城大部分在北岸。欧洲的城大抵不会破坏代表着历史沉淀的古老建筑和城镇。波尔图亦是如此,罗马建筑风格的波尔图主教堂和早期哥特式圣马丁教堂,以及圆柱山修道院和高10层的僧侣塔。还有横跨杜罗河上的六座大桥一起构成了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站在广场上俯瞰,阳光撕开云雾,杜罗河瞬间变成一条熔金的缎带。游客们在观景台排成一列,举着手机拍摄对岸的酒窖和路易一世铁桥

杜罗河边的巷子多是建在陡峭的岩壁上,石阶歪歪斜斜地排下去,好像随时会塌掉。这些向下延伸的巷道的尽头就是里贝拉广场,也就是我们的下一站...

杜罗河边的巷子多是建在陡峭的岩壁上,石阶歪歪斜斜地排下去,好像随时会塌掉。这些向下延伸的巷道的尽头就是里贝拉广场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一部层叠历史书 -- 葡萄牙波尔图大教堂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