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春天到来了,才完成了去年夏天的旅行游记,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只能安慰自己:聊胜于无,就记录一下作个念想吧。
2020孩子大考将至我就开始琢磨毕业旅游的事情,但是疫情一天一个样,去国外是早就打消念头了,国内虽然旅游已经开始复苏了,还是要仔细考量。万一刚到达就变高风险地区就不太愉快了。我在中国地图的鸡头、鸡背、鸡胸、鸡屁股上划拉了一遍,终于往中间一戳划定了祖国的大西北。综合考虑这里的疫情普遍风险低(新疆除外),而7月份南方地区多雨洪汛天气不佳,只有西北烈日高照,重点是西北有我心心念念的肥美的牛羊,好,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参照这几年参加半自助户外团队的经验,这次选了总部位于杭州的“游侠客”。订了他们的“西北传奇A线”。也许是因为旅游刚复苏,也可能是因为暑假旺季还没到来,这个产品是小车团,3-6人成团。出发前最后确认就我们一家三口一个团了。
因为西北温差大,厚薄的衣服都要带点,我们三个人的衣服就塞满了两个箱子。我觉得自己已经是轻装了,还是拉拉杂杂一堆东西。一如既往地我吭哧吭哧把东西收拾好了,家里两位大爷嫌弃地说:要带那么多东西吗……
闲话懒理,准备出发。从天气阴沉的广州飞到阳光普照的兰州,开始疫情后的第一次远行。兰州中川机场距离市区七八十公里,号称最偏僻的机场。所以这个机场沿途感觉并没有象其他城市那样发展起来,反倒有点西北特色,寸草不生那种。机场大巴到的兰州大学站离旅行社订的酒店还有段距离,我们家两个男人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往前走,我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跟随,去到酒店也没缓过来,也不知道是中暑了,还是高反前奏。下午看到心心念念的手抓羊肉也吃不下,睡了一觉才觉得元气恢复了。
7月13日 青海湖
7月13日 早上来接我们的司机是个西北小伙儿,说是小伙儿吧可能经历多,又或者西北的风沙大,瞧着跟我们差不多(又或者是我们保养得好?)开了一辆橙色的途达,一上车就给我们派发游侠客的赠品,小背包、明信片什么的。一边开着车就开始给我们介绍今天的行程呀周围的景致什么的,今天到青海湖车程要5/6个小时,想起这个曾经高反的景点我就开始头疼,张师傅说:你跟着我就不会高反!……really?到达青海湖的时候天阴小雨,扑面的风冷飕飕的,青海湖边的野花和油菜花正是盛放的时候,依然被藏民割据了一块一块,拍照付钱。我们骑个单车意思意思沿湖走了一段,又是冷风冷雨又是怕高反,我骑得小心翼翼的,照旧被两个男人嫌弃。
骑了一会儿就去附近一家旅馆参加旅行社安排的手绘唐卡活动。有一个孩子们的游学团的也在这里玩,叽叽喳喳的。看了一段关于唐卡历史的纪录片就开始给白描的唐卡填色,大家自由发挥。这个就跟神秘花园的绘图一样,不过唐卡所用的颜料用了多种植物或重金属。真正的唐卡绘画据说用舌头舔笔尖润色 >O<,那就是慢性中毒。主持人特意强调:你们不需要这么做........晚上吃了个牦牛肉的锅子,景区的饭菜吃不出什么味道,尔尔。
7月14日 茶卡盐湖
7月14日 早上起来天放晴,昨晚怕高反不敢洗澡。因为之前已经游过青海湖,所以取消了二郎剑的景点,就在湖边逛了逛就启程去茶卡了。
上次来就想去茶卡没去成。近年关于茶卡的传闻时好时坏,有说旅游杂志里都是照骗呀,茶卡已经被污染不再有天空之境了。最近又有说已经重新改造好了云云。眼见为实,那就去看看呗。盐湖区的盐果然是不要钱,在湖边吃了一顿午饭只有一种味道—咸。进饭馆的时候还天阴阴觉得要穿毛衣,吃完饭就出太阳了,马上要换夏装。昨天在青海湖还是冷冷清清,觉得自己终于赶在了旅游高峰的前面。今天到茶卡一看还是不少人,我们一路走一路疑惑:这些人都哪儿来的?现在进景区还是要求测体温戴口罩,但这里是低风险区,措施也没那么严格,大家一进景区就把口罩摘下来把墨镜戴上了。坐着景区小火车晃晃悠悠地进去,渐渐就看到两边白花花一片的盐湖。天开始放晴,那种高海拔地区的蓝天白云近在眼前,炽烈阳光笼罩在身上的感觉又回来了。景区比较大,拍照的人也比较分散,湖面还算平静,摆一下角度还是能拍出天空之境的效果。我们没有租盐湖的鞋套,脱了鞋赤着脚小心翼翼地行走。湖里有粗糙的砾石和盐粒,还有一些比较深的盐坑,只看到白花花的盐层看不到底。蓝天白云盐湖最好的搭配是红裙子,湖面湖边不时飘过。我也想拍几张美照,可惜老公还是那个老公,没有拍照的技术也没有拍照的耐心。我只好转而求助技术有待加强,耐心还算可以的儿子。在湖里玩了好一会儿再慢慢走回湖边。我是早早就防着大西北的烈日灼阳,从头到脚做足防晒。我们家两个自恃男人的男人帽子也不戴,防晒也不涂,雄赳赳气昂昂地在路上走,结果可想而知,后来真的是晒脱一层皮。
晚上入住德令哈,张师傅说带我们去吃一家做牦牛骨汤的网红点,小小的一个店面,也就几张桌,基本上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店里号称卖的是脱骨肉,就是你点几斤他就按大概端一盆带肉的牦牛骨上来,称一下,吃完了再称一下剩下的骨头,就按吃了的肉算价钱。每个人吃一块肉骨头,再喝碗牦牛骨汤,不够再加个泡汤的馍就饱饱的了。
7月15日 翡翠湖
7月15日 今天安排去一个小众的景点-翡翠湖,所谓小众景点就是不用收门票的,还没被圈起来的,都是自驾来的。翡翠湖其实也是个盐湖区,只是湖的规模没有茶卡这么大,象一个一个的海子,还有人过来拍婚纱照。我就是好奇那些盐湖里的小洞洞到底有多深。在湖边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出发去敦煌了。去敦煌的路程有点长,张师傅开始发挥他北方人能侃的长处了,我们都坐车坐得昏昏欲睡了,他还能边开车边念叨,完全不带停顿的。已经把他家庭成员介绍了个遍,又把和他老婆相识结婚再闹矛盾的过程详细道来,再把他和老丈人丈母娘的恩怨情仇描述了一番。我在想:还真是个豪爽的北方人,带过的客人走这一路不但欣赏了风景名胜,还听了不少故事,既饱眼福又饱耳福,收获加倍。
7月16日 玉门关-敦煌-鸣沙山
7月16日 今天要去参观在荒漠戈壁上的玉门关,就是春风不度的那个玉门关,也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那个关。虽然现在戈壁上已经修建了能一路畅行的高速公路,但那一路依然是无垠的荒凉。除了石砾就是小片小片能抗干旱的沙地植物。而玉门关就是身处这样环境当中的一座四四方方大概五六百平米的小土城。我们觉得奇怪,这里方圆好几百公里,为什么这么一座小土城就能成为一个从西域进入中原的重要关口,从其他地方溜进来不也容易得很吗?师傅往前一指,看到前面那一片绿色吗,那就是原因所在,因为这里有水。水源是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的商客们的生命之源,他们要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路途中顺利到达目的地,就必须要定期找到能补充水的地方,而在荒漠戈壁中水源尤为重要。只有看到玉门关才能了解到当初戎受在这里的将士的艰苦,才能体会到边塞诗里的豪壮和略带乡愁的黯然。
中午回到敦煌市,日头正高,我们在旅馆休息到下午才去了位于敦煌市区附近的鸣沙山。鸣沙山其实就是一个高高的沙堆,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是很多人都在旅游杂志上看到过的,但实际上这湾沙漠里的象月牙一样的泉水已经干涸过好几次了。据说不久前才又干涸过一次,政府又把它给“救”回来了……不过现在这湾泉水的存在也只剩下旅游景点的意义了。这会儿大家都准备爬上鸣沙山顶去看日落,爬沙山必须要租用鞋套,否则鞋子里都是沙子,而且不好走。要顺着山上铺好的绳梯一步步爬上去,如果踩着沙子,深一脚浅一脚的,不知多久才能爬上去。因此在山下就能看到两条长长的人龙蜿蜒而上。走一步停两步,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就在上面等着太阳落下去了。太阳慢慢落下去,月牙泉边上一圈的灯光就亮起来了,看着更象旅游景点了。下山倒是很方便,一路滑下去就可以了,还蛮快的。
7月17日 莫高窟
7月17日 敦煌的名字听着就让人向往,向往的最大所在就是著名的莫高窟。前几年莫高窟说是要封闭起来保护了,还让我惆怅了好一会儿,现在居然又可以参观了,我是带着膜拜的心情前往的。因为参观的洞窟还分档次,不同的票能参观的数目还不一样,虽然我们的票能看的洞窟比较多,但也跟故宫一样,有好多极具价值的地方因为保护修缮是不对外开放的,对外开放的洞窟里面也不允许拍照,所以我很认真地观看了景区观影厅里播放的介绍莫高窟历史的数字电影。人文景观务必要听讲解了解其历史才有意义,否则看着破屋朽木是没有感觉的。莫高窟经历多个朝代修建的洞窟雕塑壁画,又历经千年的风沙呈现到我们面前。敦煌在丝路上的特殊位置更决定了莫高窟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的莫高窟已经将每一个洞窟都锁上,带领参观的解说员也要一个一个门打开让我们进去短暂地观看一下。我看过关于敦煌壁画雕塑修复的纪录片,知道为了尽量保持原貌,工作人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修复,可以说是长年累月过着犹如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考古工作如果没有对历史文明的了解和热爱是很难坚持这种单调枯燥甚至有点寂寞的生活的。敦煌文化艺术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分支,我有接触的就是古典舞中的敦煌舞,仿照莫高窟壁画上伎乐形象创作的敦煌舞是现代古典舞当中特殊的存在。
上午参观完莫高窟,吃个午饭我们就前往400公里外的嘉峪关市,途中还看了两个戈壁上的现代雕塑-大地之子和海市蜃楼-无界。远远拍摄广漠上的雕塑和来参观的汽车,看上去象汽车广告。
7月18日 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
7月18日 几天行程下来天公作美,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蔚蓝的天空上一丝云都没有。蓝天下的嘉峪关就尤其显得雄伟。和前两天灰蒙蒙天空下的小土城玉门关相比,那就是乡下土屋和城里高楼的区别。时代在进步,城楼也开始逐具规模。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站在嘉峪关城楼上能看到远远的祁连雪山,周边由远及近的绿色也比玉门关多了很多,这里肯定不缺水,所以关卡的防御范围也要大得多。说是关卡更象是一个小小的城池。
从嘉峪关下来我们去吃了个藏在街市中的网红面馆,先上来一盘子五颜六色的调料配料,然后服务员一轮一轮地端着分了小碗装的各种面上来,白面、豌豆面、荞面、高粱面什么的有七八种,但一般吃三四种就饱了,其实面没有特别不同的味道,就是上面的方式有点意思就成就了一家网红。
离开嘉峪关我们前往200公里外的张掖,张掖著名的七彩丹霞在旅游杂志上就看得多了,今天终于能亲眼看到。七彩丹霞景点的观景台有好几个,要坐景交车逐个观看。虽然骄阳似火,但蓝天丽日下的七彩丹霞颜色特别瑰丽,看起来就象剖开了原石露出里面的宝石,拍出来的图片完全不用P,不知为何,我觉得这里的景色比起茶卡,跟大妈们的丝巾更配哦 >.<
7月19日 马蹄寺-花海鸳鸯-门源油菜花田
7月19日 我们今天跟师傅说好了,去参观离嘉峪关不远的马蹄寺,这个是我们临时加的景点。并不是西北环线里特别出名的景点,但还是颇有历史和特色的一个景点。其中的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有着与其他寺庙完全不同的开凿在山间岩壁上的佛塔窟龛。可惜文革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从岩壁中开凿的窄窄的岩道攀爬到放置佛像的石窟中,着实不易,胖一点都上不去。和莫高窟相比又有不同。在诸多地方看到过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过的历史遗迹,每次都觉得很心痛,比起在战争中被摧毁的更让人心痛。不过十年时间就毁掉了留存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遗产,那十年真的是我们这个千年古国的文化浩劫。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是匆匆参观了马蹄寺最经典的两个景点就继续前行了。
路上在一个叫花海鸳鸯的景点停留,我觉得那也是一个自驾的景点,一片草地,几个水塘,几群牛羊,还有远处的雪山。大家就在水塘边或者和牛羊什么的拍拍照,不过远远看去,能看到一边在下雨,一边在出太阳。
离开继续往前走就开始看到路边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了,这就是著名的门源百里油菜花。在中国只要是游客有兴趣拍照的地方,自然都是要围起来创收的,蔓延好几公里的油菜花田也不例外。我们就站在路边拍拍照看看景色就好了,蓝天和黄花是绝配,三原色之二,加上红裙就是最佳了。
看完油菜花,又开始在祁连山脉上兜兜转转,在继续领略大西北雄壮辽阔的景色之中回到了西宁。晚上又饱餐了一顿我最爱的手抓羊肉之后,就此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西北之行。游记的最后就以这次旅行中遍尝的西北美食作为结束吧,呵呵。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向往的旅途:“文艺女神”自驾UR-V打开“异界”之旅(二) 189305
- 看完这篇攻略,轻松自驾西北大环线 90834
- 大西北环线丨夏天最美的青甘大环线,一次看尽万般风景 3838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