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一个瑞士老教授带你游瑞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编辑
天数:23 天 时间:6 月 人均:18000 元 和谁:和朋友

认识Christian教授已经12年了,作为一名研究古建筑的资深教授,Christian每年都会受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论坛邀约,这十几年间无数次的往返于瑞士---中国。他热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痴迷于中国的古代建筑。作为他的好朋友和导游,我也很荣幸地和他一起,走过了中国许多的古村落,看到了许多的古建筑。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见证了我们十二年的友情,那时和Christian约定好,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来瑞士看他。2018年的初夏,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风景迷人的瑞士,再次见到了老朋友Christian教授。

这次见到了他2岁的外孙Luca

Christian教授现居在乌斯特,一个离苏黎世20分钟车程的城市。那天他亲自到乌斯特中心火车站接我们,之后带着我们驱车到离市区不远的格里芬湖边。晚餐我们就在这湖光山色中,品尝瑞士特色的芝士牛柳配土豆饼。

湖光山色餐坊
芝士牛柳配土豆饼 

Christian邀约我们到他的房子小坐,他的好友Alake女士也一起前往。这是位于乌斯特市里的一套公寓,一房一厅的格局,阳台特别大。Christian把这些年从中国带回的老物件,都放在这里,非常细致地摆设。每一件物品他都能记得出处,都能说出它的故事。

给Christian带来了中国的礼物
客厅
阳台
我们在参观Christian的“中国博物馆” 

相比,我更喜欢Christian在Oetwil乡村的房子,传统的斜屋顶,2层楼,周围被茂密的植被环绕。自从他太太过世后,便搬到Uster市区,这里留给了他儿子和孙子。

美丽的花园小楼
屋内多是传统的木质家具
还有这种老式的传统火炉

中午,Christian带我们到他经常光顾的餐厅,一家位于乌斯特市中心,主要贩卖咖啡,面包,简餐为主的小餐厅,瑞士的高消费也是出了名的,简单的一餐基本都在人均100+, 食物只能是果腹,谈不上什么味道。

Alake在给我解释菜单

餐余和Christian聊起我们在中国的旅行,他兴致勃勃,回味无穷,他对中国的热爱,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他喜欢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建筑,中国的食物,还有他许多的中国好朋友。

闲聊中 

下午,我们乘坐火车到苏黎世游湖,身后就是即将要搭的游船。瑞士的交通费用和日本一样,非常昂贵,我们买了4天,1600+元的瑞士通票,可以无限次数地乘坐火车,电车,游船等交通工具。但是乘坐少女峰,马特洪峰这种旅游景点的索道是要另补费用的.

湖边的天鹅,鸽子一点都不怕生人,正悠闲自得与人类一起共享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湖边的小精灵们 

游船开得很慢,Christian指着岸边的建筑跟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他们的历史,对面两位美国女士也听得津津有味,主动加入我们的聊天中。游船上的座位是随便坐的,有舱外,舱内两种,服务生会推销一些饮料,大家一般都会随意地帮衬一些。

美好的游船时光

看到岸边许多玩耍的孩子,好奇问Christian:他们不用上课吗?Christian解释道:他们国家的小学教育是过渡式的,在小学一般不会安排太多的课程,一周大概课堂学习的时间是2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玩的。他外孙也在上小学,老师关心他玩的比关心他成绩要多。在瑞士的小学,无论天气如何,夏天的大热太阳天,还是冬天的大雨寒风,老师都照常上户外的体验,自然课程,不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改变计划。而孩子们不管是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还是冬天穿着雨衣,雨鞋,脸上都挂满了笑容。真心羡慕这些孩子们,每天都像过六一儿童节一般。

湖边玩耍的孩子们
又看到一波
远处,点点白帆

风景宜人的苏黎世湖 下船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班霍夫大街,1.4公里长的街道两边,集合了全世界最高端的品牌。瑞士UBS银行,全世界的钱都存在这里了。班霍夫大街是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齐名的瑞士最著名的旅游、购物街。由于限制汽车驶入,我们乘坐电车来游览这条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

街道两旁,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建筑
著名的UBS银行 

沿着这条蜿蜒的小道上去,就是苏黎世有名的林登霍夫山公园

喜欢墙上的壁画 

这个小山丘位于苏黎世旧城区中心,说是公园,还不如说是一个小广场,市民休闲散步,游客驻足赏景的好地方。这里曾是古罗马时代的关税之地,因其居中至高的位置,成为监视河岸四周的要塞。我们坐在石阶上,头顶上有阴凉的菩提树遮挡,眼前的利马特河绕着城市流淌,Christian如数家珍地指着一栋栋不远处的建筑物告诉我,这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那是市政厅,他们的办公室就在那栋老房子的一角。那个最显眼的细高绿顶建筑就是普雷迪格教堂,双峰的苏黎世大教堂,还能看到苏黎世大学的主楼圆顶。 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就这样聊着,看着这些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斜斜的屋顶,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上个世纪,那个属于Christian,风华正茂的年代。

我认真听着Christian的介绍

日落时分,利马特河上,一座古老的石桥,不远处是双峰耸立的苏黎世大教堂。一对男女相对而坐,我在走过的一瞬间,按下了快门,定格这幅美好而浪漫的画面。

爱在日落黄昏时

今天,我们来到了瑞士中部的一个旅游热门小城,避暑胜地卢塞恩,又名琉森。湖光山色的琉森历史悠久,有着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官邸。还有许多百年老店,老街古巷。 从琉森火车站出来,就能看到卡佩廊桥,又叫水塔花桥,教堂桥。这座开满鲜花的木桥始建于1333年,全长200米,不是一条直桥,有两个小转弯,廊桥的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色壁画,多与宗教有关。桥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八角形的水塔,当时是一个瞭望哨所。水塔与花桥,一个矗立,一个横卧,与清澈的河水岸边的老城,形成了绝妙的自然画卷。

6月的琉森,气候其人,身旁的卡佩廊桥
廊桥的内饰
在桥上,看着右岸的老城

出了桥,就是琉森老城区,正好碰上当地的周末集市,小贩们从村子里带来了各种新鲜的土货,精美的手工艺品,有好多没见过的物产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东西,就算是奶酪,都有好几十种。每到一个地方,都很喜欢逛周末集市,很多的新鲜,好玩的东西,也是最接地气,最能品到人间烟火的地方。

周末集市闲逛

看到照片,不禁有些疑惑:如此发达的国家,城市里为什么还拉这种电线杆?这与满大街的豪华敞篷跑车一点都不搭。空气好,又干净的地方,真合适开敞篷!我们的鞋子走了这么远的路,居然连灰尘都没有。

满大街的跑车
又是跑车
还是跑车

美丽的琉森湖,因为连着四个州的水域,也叫四州湖。游览琉森湖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坐游船。就像公车一样,游船会在每个码头靠岸,可以随时随便上下,我们和前面的两美女一起等船中。

码头等船中 

船靠码头,船员认真负责地提醒每一位客人,是否有落下的东西;并祝旅途愉快!游船每一站都有人上下,所以并不会拥挤,很多空位置。

认真工作的船员
天气格外的给力,晴空万里
处处可见的红白十字国旗

 湖面波光粼粼,三面环山,风景怎一个美字了得。这时最适合放空思绪,遗忘时光,把自己融入这自然山水中,不禁感慨: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真幸福!

美到窒息的琉森湖
风景怎么看都不够

 本来想找那只“垂死的狮子”却走到了冰川公园,居然在山脚看到了那只狮子,真是有缘怎么都不会错过。爬上冰川公园的山顶瞭望塔,视野极佳,可以看到远处烟雾缭绕的阿尔卑斯山脉。

远处的阿尔卑斯山

山脚下,便是这只出了名的“狮子纪念碑” 国人喜欢叫它“垂死的狮子” 想知道它的故事,必须了解一段瑞士的老历史。在中世纪1792年8月10日,786名瑞士雇佣兵为了保护在杜乐丽宫里的法国王室路易十六家族,而英勇战死的故事。这只沉睡的狮子,是那么的疲惫,身上插着半截折断的箭,头上方的盾牌十字代表瑞士,前爪压着的盾牌上有法国王室的鸢尾花,还有瑞士雇佣兵常用的长矛和斧枪。 中世纪后期,瑞士的雇佣兵就以忠诚、骁勇善战名震欧洲,因为贫穷,他们只能接受他国的雇佣,为他国卖命。经过几场惨烈的战争后,瑞士人渐渐意识到不能再为金钱而为他国牺牲,直到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明令禁止向国外派遣和输出雇佣兵,正式终结了瑞士长达数百年的雇佣兵传统。但是,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梵蒂冈教皇护卫队,直到现在,仍是坚持雇佣瑞士军人。

在石阶上静静欣赏这只安静的狮子
守卫梵蒂冈大教堂的忠诚瑞士雇佣军

 这两天有Christian的陪伴,我们得以从当地人的角度去了解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度,因为身体的原因,教授做了几次手术,行走都要带拐杖。不忍他陪伴我们四处游走,在苏黎世依依不舍地跟他告了别,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才能再见,说起又不免有些伤感。我们还得继续坐火车南下,完成我们的旅程。接下来,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以准时,高效,干净,人少著称的瑞士火车
车站里,遇上一群超嗨的年轻人,一路高歌

我所了解的瑞士人和他们的生活:

1.社会福利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他们工作之余的时间更多地花在度假,陪伴家人,户外运动上。经常看到一家老少,背着大背包,到山里徒步或露营,还有各种户外极限运动,像攀岩,滑翔伞,蹦极,皮划艇......我们在阿尔卑斯山的民宿老板两夫妻,除了日常打理一下房子,没事就去山里徒步一下,或者在山间骑行,对他们来说,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目标。

2.衣着简单,朴素,但质感要好。在街上很少看到在瑞士人会穿有鲜艳颜色和花俏设计的衣服,除了传统,和他们低调内敛的性格有关,但品质是他们绝对要求的。

3.高度自觉,瑞士的火车站没有安检,更没有查票。一切都靠自觉,火车通卡之类到期前会自觉充值;垃圾也会分类处理,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了他们的五脏六腑;也不会在阳台晾衣服,以免影响市容。

4.不买对自己无用的东西,Christian来中国无数次,他只买他喜欢的一些老物件,从来不会乱花在他觉得不需要的东西上,包括对他的孙儿,也不会轻易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小孙子的衣服是捡大孙子的,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觉得没有买的必要,这也说明了他们用的东西品质都特别好,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代人。

5.生活节俭,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煮鸡蛋的故事:瑞士人喜欢煮鸡蛋的时候在锅里放一厘米深的水,水开后关火,利用剩下的热能把鸡蛋煮熟,这样可以节约一半的电费。他们还会修储水池,接雨水来冲厕所。瑞士钟表的发明,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就是发条技术,发条可以收紧,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释放出来,推动运行装置和指针。瑞士人的节俭美德就好比这种能量,多年来积聚于瑞士民族之中,穷的时候那样,富裕了还一样,这就是推动瑞士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一个瑞士老教授带你游瑞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