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中线位于西藏东部,是介于川藏南线(G318)和川藏北线(G317)之间的一条由东至西、途径比如县、边坝县、洛隆县的道路,这条路虽然没有川藏南、北线那么长,影响那么大,但它路况复杂,极富挑战性,成为许多自驾旅行爱好者向往的线路。它途径的比如县、边坝县、洛隆县等县城,远没有川藏南、北线上的县城知名,不过也因为如此,它们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纯真的风貌。
川藏中线西侧是从距离那曲120公里左右的G317与G558交汇处开始,沿着G558国道向东行进约350公里到边坝县城,然后由边坝县城向东沿着G349行进约340公里到昌都帮达机场北面约15公里处的G349与G214交汇处结束,总里程约690公里。这条路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藏东横断山脉和怒江中游,汇集了雪山、冰川、草原、湿地等自然风光,更有近年来网红的萨普神山,是一条景观丰富多彩的自驾线路。
2021年11月10日,我们由那曲市经比如县前往萨普神山,途中参观了比如的达姆寺、骷髅墙和帕拉晶塔;11月11日由萨普神山前往边坝县,11月12日由边坝县经洛隆县前往左贡县,途中参观了祥格拉冰川、背水仙女山、加玉大峡谷、珠姆马鞍山等景点。
达姆寺位于G558国道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旁广场上高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经过此地,见风水上佳,便在此修建了达姆寺。
从广场往西走,首先看见的是一片断垣残壁,它们向游人们无声地叙说着达姆寺曾经的辉煌。
达姆寺的经堂位于这残壁的西侧,属于格鲁派寺庙,经堂里供奉着宗喀巴、嘉曹杰、克主杰“师徒三尊”的塑像和文成公主留下来的时轮佛、法罗、拨等以及当年修建寺庙所用的檀香木柱子。
经堂的西边有一个佛塔群,这是僧人和信众们转经祈福用的。
在经堂的后面的山坡上有数十个闭关修行用的小木屋。
达姆寺东侧山坡上有一处规模不大的院子,这就是知名的达姆寺天葬院,院子的南侧有一扇大门、西侧有一扇小门,就是所谓的“活人门”与“死者门”,顾名思义,活人走西门,逝者则由南门进入。
院子的南侧和东侧就是著名的骷髅墙,是它们吸引着无数人们走向这场灵魂之旅。北面有三间房间,门窗前挂满五色经幡、经布。
院子中间有一块四平方大小、中间有一块石板的空地,天葬师就在这里工作,西门外不远处有一个白色的煨桑塔。天藏时,那里将会点燃桑烟,有喇嘛在北面房间里诵经,升腾的烟雾代表五彩路,秃鹫作为空行母的化身,将逝者的灵魂带到天界。
怒江第一湾,我们之前穿越“丙察察”时,曾经在丙中洛附近见识了当地的“怒江第一湾”。而在比如县茶曲乡附近也有一个“怒江第一湾”,那么哪个是第一湾呢?据了解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源头至比如县茶曲乡这一段河流称为那曲河(黑河),茶曲乡一下称怒江。而且怒江之名也是因文成公主而来,怒江藏语为“嘉姆沃曲”,意为“汉地姑娘洗去汗液的圣水”,相传公主在此用温泉沐浴,并十指合拢许下了泉水带去思乡之念和身上汗液的愿望,为了纪念公主,当地人们把泉水汇入那曲河的下游流域更名为“嘉姆沃曲”即“怒江”,看来这里应该是第一湾了。
帕拉晶塔位于比如县良曲乡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离G558国道也不远。这是一个佛塔群,属于附近的贡萨寺,塔群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大大小小有一百五十多佛塔,其中有一尊水晶塔堪称奇世珍宝,据史料记载,公元1071年噶当派格西乃乌索修建佛塔时,天界降下白晶,自然形成一座白晶宝塔,帕拉晶塔因此而得名。
祥格拉冰川又称普玉冰川,位于边坝县普玉村境内,由于它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处在雅鲁藏布大拐弯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通道上,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明显,这里降水多,雪线海拔低,冰川分布集中,是地球上中低纬地区冰川之一,冰川脚下的湖泊海拔4250米。
前往祥格拉冰川途中,经过边坝三色湖景区,我们也看见了黑湖的标志牌,旁边仅有一个小水塘,附近也没有发现其他标志牌、指路牌等,只好放弃参观计划。
背水仙女山位于洛隆东面35公里的G349国道旁,此山山体颜色与周边山体大相径庭,山体形状特异,可谓独树一帜,从正、侧面看都犹如三个背水姑娘,故被称为“背水仙女山”。
加玉大峡谷位于怒江上,川藏中线在比如县城附近与怒江告别后,在加玉大峡谷附近与它再次相遇,G349国道伴着怒江加玉大峡谷中穿行了十余公里,这一段两岸山崖陡峭险峻,蔚为壮观。
珠姆马鞍山洛隆东面95公里的G349国道旁,山顶的形状像骏马背上的马鞍,传说这是格萨尔王夫人——珠姆的座骑马鞍。
————本节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