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浙江嵊泗大洋山岛
在家闷了二个多月真的要憋坏了,一直想和朋友在春季即将过去之际,找一附近、人少的地方聚聚。正好有朋友推荐离 上海 很近、距 上海 洋山深水港所在的小洋山岛区区只有几百米但属 浙江 嵊泗 的大洋山岛,虽说地处浙江 ,但从上海过去很方便,了解下来上海健康码绿码在这可通行,这地 方正 符合我们的要求,和朋友们一商量决定就去应该算的上是上海离岛的大洋山岛去吃吃海鲜、吹吹海风,过二天海岛岛居生活。马上联系了也是朋友推荐的岛 上海 河汇饭店的老板,据说他家的本地产海鲜做的非常地道,而且老板为人很热情,可以帮忙搞定岛上的吃住行一条龙服务。
早上将近九点钟出门,正好赶上早高峰 ,驶出市区不久就一路畅通了,嘉闵高速转沪金高速、申嘉湖高速再转沪芦高速,沿沪芦高速行驶一个多小时后驶上了全长32.67公里、如海上飞虹般的 东海大桥上,虽然海水是黄黄的,但大桥气势恢宏,沿桥旁边国内规模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也绝对是一景, 这 东海大桥目前依旧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它连接着 上海 浦东新区的芦潮港与 嵊泗 小洋山岛,是 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的交通大动脉,也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海岛之旅。
我们的车驶下 东海 大桥来到小洋山岛上,很快来到了岛上港海路中码头附近,和朋友们会合后,海河汇海鲜酒楼老板按排接我们的渔船已等在这里了,这码头看上去非常简陋,但是停靠了许多小洋山与大洋山间作摆渡生意的渔船。基本上随到随开,每船最多坐十个人,正常的价格是每次一船一百元钱。自驾的车就停在码头旁的路边,没人收费。
渔船很快就驶出码头,对面的大洋山岛历历在目,看过去其实距离并不远,而身后的洋山港的集装箱码头非常壮观,繁华港景绝对世界级,这 里永 远都在忙碌着,这个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已是世界第一,它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现代化港口建设的重要成就与典型标志,堪为难得一见的工业景观。
十多分钟后我们的船已靠近大洋山岛,四周大、小洋山诸岛相互拱围,似一幅“ 东海 千岛湖 ”的全景画卷,而被嶙峋石山包围大洋山岛 上高 楼林立,屋宇相连,整岛沧海之上明艳动人,是岛又似非岛,港景渔在此得到了完美融合,在我们停靠的码头不远有一块不足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礁石,这块海拔只有1米名为圣姑礁的礁石上有海上圣庙——圣姑庙,被称为“世界上最接近海平面的神庙”,每当大潮汛来时,海水却不会覆过庙的基座,泊船于此,登岸就能进庙,是沿海建庙史上罕见的选址,这里被称为大洋山仍至 嵊泗 一奇景。
下船后,十几分钟就来到岛上仅有的二条街上的“海河汇海鲜酒楼”,别看酒楼门面不大,却是好多户外俱乐部来岛上的定点饭店,老板已在酒店门口等我们了,老板姓毛,也是渔民后代,带着渔民特有的豪爽,他早上四点就去渔船上拿新鲜的各类渔货,就等我们来开吃了,洋山海域海水 淡水 交界,养分多,是鱼类洄游产卵必经之处,海鲜丰富,常规品类都有,其中“洋山四宝”-凤尾鱼,大白虾,海瓜子,海蜇,最为声名远播,洋山凤尾鱼带籽肥美,现在正是当季,洋山海蜇多见三矾海蜇,很是地道,是必点的海味,而最著名的是洋山海瓜子,洋山海瓜子产量极少,壳薄带粉色,是渔民在大腿深的滩涂中一颗颗摸出来的,据老板说,最贵时一斤要三百多元,令人咋舌。可惜的是另一宝洋山大白虾已过了时令季,没了踪影。
因为下午我们还准备在岛上逛逛,事先关照过老板,中午稍简单点,把重点放在晚餐上,但老板还是为我们准备了满满一大桌,好多海鲜生平第一看到,关键是新鲜,吃在嘴里,一条字鲜爽,中午让老板简单点已搞成这样,不知晚上会上什么样的海鲜了,充满期待与好奇。
午餐后老板带我们去他为我们预订的民宿,大洋山岛不大,一路上充满了海岛渔家风情,据老板说,大洋山岛很快就要像小洋山岛一样要开发了, 上海 至 宁波 的 杭州 湾第二跨海 通道 将会从大洋山岛经过,到时候交通肯定会更便捷,大洋山岛的生活肯定会变化很大,现在他也不知道以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像当初小洋山岛被 上海 开发深水港,岛上的居民二种选择,一种选择,放弃海岛生活,变成 上海 市居民,去上海 的浦东等地岸上生活,这样对小孩以后教育、工作肯定有利,而一部分居民则选择迁往大洋山等岛,保留浙江 户口,继续选择做渔民。反正看看岛上的环境,觉得选择留在岛上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是一种传承。
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六间海民宿,老板人不错,房间干净整洁,提供双早,民宿对面就是大海,因为围垦造田,海水退出形成一大片滩涂,站在民宿的阳台上,眼前正是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在民宿暂歇后不久我们开始了环岛漫步。
从民宿走出,就是大洋山岛上的环岛公路,环岛公路非常漂亮,建有慢行系统,山地车型适合环岛骑行,也可以徒步慢跑,我们漫步在环岛路上,吹着海风、听着涛声, 临海 玩山观景,伸向大海的山岬,浪花扑打着的滩礁,辽阔的海疆,缓慢行驶的巨轮,向前,一个转弯,一个岙口出现在眼前,礁石旁的枯树与野花形成鲜明对比,在波光粼粼里讲述着生命的轮回,海风肆意触碰你的脸庞,沿途的大海都在发光,一眼就动心,忍不住停下来细细欣赏。海风卷起波浪,春花繁复入海迷人眼。海岛的生机在阳光海风里弥漫勃发,正是人间草木,刹那芳华,眼前的一切构成大洋山岛动人心魄的美丽。
虽然这里的大海没有蔚蓝色,但海水在阳光里闪耀着光芒,竟然变成了一片金色,别有一番韵味,徒步二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一叫里外雄鹅的地方,这里有一小小的水库,我们决定不再走环岛公路,而是折入小道。四周繁花遮路,生机勃发,一对大白鹅曲颈向天歌,体验来自不期然的偶遇。
走走停停,不紧不慢,终于围着小岛逛了大半圈,回到镇 上海 河汇海鲜酒楼,老板说,一会儿去小梅山看日落正是时候。大洋山岛上的山最独特,这里都是花岗斑岩,山体坚硬,哪怕是绿草坚韧,也只能见缝插针点缀星绿斑驳,还是有绝大部分黄褐、青白的山体怪石裸露山海风间。可哪怕山坚石硬,也不敌千年海风吹啊!海上风来,吹去山间棱角,吹来石崖凌空......观洋山之山,尽是突兀与寂寥感,像极了瘦骨嶙峋的古法写意山水画。
因为巳经徒步走了一大圈,看着怪石嶙峋小梅山,虽山不是很高,也知道小梅山顶是大洋山岛看日落的最佳去处,但还是不想再去爬了,而是选择走到海边大堤上,迎着夕阳,背对山上的 灯塔 ,看着太阳变成鸡蛋黄色一点沉下海去,此时大洋山的日落充满着感动、壮美与瑰丽。
海边漫过步了,落日也看过了,回到酒楼已接近7点了,接下来就是这次行程中的重头戏:期待中的海鲜大餐了,毛老板真的有一手,不知用什么办法搞来了别说我们吃过,就连看都没看到过,也叫不上名字的许多本地海产,作为传统四大渔场的 舟山 渔场,这里出产的各类海产品确实好吃,不但材质好,老板家的厨艺也非常棒,让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鲜活海鲜,老板说我们来的也真是时候,现在真是海产品最多最好的时候,过了五一又要封海禁捕了,虽然也有办法搞到一些,但海产品品种还是会少许多的。美食少不了美酒相伴,大家都放开吃喝了,憋屈了二个多月的心烦气躁一扫而空。最后大家是带着三分醉意回到民宿,在兴奋中又来到 临海 露台,吹着春风,听着海浪,顶着璀璨星空,喝着啤酒继续我们愉快的岛居生活。
2020-04-25返程顺游南汇新场古镇
昨晚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一觉醒来早已日上三竿,错过了观赏海上日出的美妙时刻,吃过民宿的免费早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呆在民宿里继续开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休闲度假模式,坐在阳台上,默默看着天边的云朵变幻着形状,而民宿前的滩涂潮水还未涨上来,裸露出大片泥滩。让人忍不住想去光着脚丫感受它的柔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临近中午我们不得不告别大洋山岛,结束短暂的惬意岛居时光了,和热情的毛老板告别了。大洋山岛周边海域虽然没有漂亮的海水颜色,但来这里吃吃海鲜、瞅瞅落日、望望星空、玩玩渔家还是不错的选择。
乘坐渡船回到小洋山,大家一商量,昨天海鲜吃多了,今天中午换换口味去吃 上海 本地菜,有伙伴建议去现属浦东新区的南汇新场古镇,因为返程时正好是顺路,而且新场古镇的本地菜浦东老八样不错,关键新场古镇游人不多,说实话 江南 水乡古镇太多了,本人对于此类古镇不是太感冒,在位于大上海的浦东新区的新场古镇还真不太了解,据说这新场古镇还是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电影色戒的外景地。
从小洋山开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新场古镇,人果然不多,外表和常见的 江南 古镇都差不多,要不是电影《色戒》《叶问》在此取景,或许她还会继续隐藏在都市深处,不为人知。
因为已是饭点,我们决定先吃饭,再逛景,跟着曾来过新场古镇的伙伴,沿着弯弯曲曲两旁都是老式的 江南 民宅和店铺的窄巷,来到位于小巷深处一家门面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名叫小河鲜的饭店,看菜单点菜,所谓浦东老八样,无非是红烧鲫鱼、扣鸡、扣蹄肉、扣咸肉、三鲜、扣三丝、扣羊肉,肉皮汤,这是我们 江南 这一带平时常吃的家常菜,其中扣三丝最吃功夫,可惜今天没有,随便点了的店里有的家常菜,味道还不错,价格实惠。
吃完饭我们随便逛逛古镇,新场大街纵贯古镇,一条狭长的老街、几条水巷和小弄堂,灰瓦白墙,临河而居,木制建筑,大红灯笼,基本上就成了古镇的全部。不像许多古镇街面店铺多卖旅游纪念品,这里更为宁静与淳朴,没有被过多商业化,新场的店家大多为镇内居民服务,销售生活用品的居多。而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多是当地百姓。这个古镇,给我的直观印象就是——自然,少有矫揉造作的装饰,原生态的环境让初访的游人很快便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氛围中,
去过古镇的人都知道,水乡古镇 大同 小异,一去再去无非是为了小吃,因为新场古镇邻近南汇下沙,现在正在著名的时令小吃下沙烧卖上市季,看到有我们正好买点尝尝鲜,还有看到有当地菜农兜售自家种的蔬菜,都只有一点点,这个倒是正宗本地产,顺手也带上点。
午后的天气己有点热了,我们漫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踏过雕凿着精美图案的石拱桥,走过沧桑斑驳的石牌坊,随处能感受到春的韵味,在这里也能处处能感受到 江南 古镇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李安的一部《色戒》,估计这个深藏于 上海 市郊原南汇的新场古镇也不会开始走向前台,面对世人的眼光,展露出其古朴、迷人的身姿。
新场小镇很小,逛逛转转一个小时差不多够了,我们逛了一段后,看到游人多起来了,决定离开,结束了闷在家里二个多月后的首次出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