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越西县举办了多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丰富节日生活,为旅游造势。刚刚过去的2023年夏季避暑旅游暨火把季活动就是最好的佐证,节日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睹水韵越西之美。
以节为媒,蹚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数据显示,今年1-8月,越西县共接待游客约73.6万人(次),其中一日游游客51.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552万元。
近年来,越西县深入挖掘自身的山水风光之秀、地方风物之味、人文风韵之厚、民族风情之彩,全力构建全域化旅游格局,在越西全域旅游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精彩轨迹。越西全域旅游新格局初现雏形,旅游业实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的精彩蝶变。
深耕农旅融合 做活乡村旅游
秀美壮丽的山川景色,醇厚浓郁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越西这座“小县优城”增添了无限魅力。
近年来,越西县锚定农旅融合,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双向奔赴”。
位于大瑞镇的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就是近年来越西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旅融合”的一张崭新名片。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越西县将一颗苹果“玩”出了农旅融合新范式。
放眼望去,便捷舒适的产业园道路、农旅结合的苹果主题公园广场、科技感十足的农业设施设备、集约化规模化的矮化密植果园,无处不彰显着越西县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园区以苹果为主题,打造了采摘观光研学、露营研学基地等多个业态,构造出一幅乡村新图景。在这里,春可赏苹果花海,夏可憩绿荫纳凉,秋可品脆甜佳果,冬可雪地中打卡,四季皆风景。苹果不仅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果,更成为越西县延长产业链条、农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果”。
园区变景区,风景变“钱景”。苹果功能被开发,价值实现跃升,园区经济和农民增收也随之打开新天地。前来园区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适时举办的苹果采摘活动,让市民游客走进果园,以苹果为媒,以节会友,欢庆丰收,尽享产业发展的魅力图景。
“越西苹果种植已初具规模,生产上主要推广维纳斯黄金、华硕、鲁丽等脆甜香、耐储运的苹果新品种。从今年早熟苹果销售来看,市场行情好,果农增收明显,苹果产业已成为越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站长张伟介绍。
据了解,今年越西苹果投产面积4.7万亩,预计产量3万吨,产值1.8亿元。下一步,越西县将强化苹果标准化管理,健全技术体系,畅通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推动苹果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蓬勃发展的苹果产业,让越西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乡村振兴号角吹响,掀开了越西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只是越西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县不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探索旅游新模式、新玩法,营造起“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玩雪”的旅游氛围,丰富内涵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越西文旅焕发崭新气象。
看田埂民族时装秀,观万亩油菜花海、品越西九大碗……丰富的节庆活动是越西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好招牌。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越西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将吸引力转化为“生产力”。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更长。这既是来自越西游客的感叹,又是当地群众的心声,更是多年来越西县大力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诠释。
景点串珠成链 文旅融合发展
翻开越西旅游画卷,“水观音”犹如一颗明珠首先映入眼帘,在淡淡雾霭中等待千年的她,静谧幽远,风景如画。
大美越西丽质天成,同样不乏后天努力。
讲文化,这里古蜀文化、文昌文化源远流长;丝路文化底蕴厚重;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不息。
说旅游,这里拥有文昌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皇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两个2A级旅游景区……
比生态,这里原始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申果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大熊猫、小熊猫、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境内河流纵横,有集奇山、怪石、幽林、溪水为一体的“高山海子”长海湖等自然景观。
历史馈赠越西众多的文化瑰宝,赋予其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越西文旅新时代的大门再次被叩开。
为了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近年来,越西县以文化铸魂赋能,锚定发展方位,巧妙地将山、水、美食与文化有效结合,各展所长、互为助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红军长征路线等旅游品牌,对沿线南箐红军长征遗迹古道古驿站、中所古镇古村、越城古街古祠、新民保安梅花古驿道站亭等文化遗存深度挖掘与保护开发。将越西五大文化元素融合旅游产品开发,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城区景区化、乡镇景点化、村居景观化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持续开展越西民俗文化巡演、越西文昌文化旅游节、“嶲城春韵 文昌古风”巡游、彝族尝新节等文化活动,创作彰显越西文化的《洞经音乐》《嶲水谣》等歌舞表演,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擦亮新时代越西文旅品牌。
——加快推进旅游全域化纵深发展,大力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加快实施大屯农文旅、南方丝路零关古道农文旅融合等项目,完成新民镇温泉康养度假、文星水街等项目招商,积极推进书古万亩田园综合体前期工作。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依托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越西正从传统资源城市向旅游城市华丽转身。在这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惬意的情怀;在这里,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作为经济转型的新动能,让越西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自信满满、越走越宽……
下一步,越西将继续把“越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深入实施“文旅+”业态创新融合,全力打造文旅特色名片,让文旅产业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打造民宿集群 文旅添加动能
近年来,越西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全域旅游以及民宿产业发展,挖掘特色亮点,融入文化元素,形成“一家一品一特色”分布格局,让来越西的游客不仅宿“山”宿“水”,更宿“文化”。
去年以来,各种大小规格、颇具特色的民宿在越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家家精品民宿,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藏身于翠绿青山间的古老村落中,让来到越西的游客置身于风景秀丽的山水间,或闭门小酌清欢,或共赴山水之乐。
悦栖民宿位于越西县中所镇零关村,每个房间风格各有不同。“我们的民宿是去年筹备运营的,已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享受乡村的慢生活。”民宿老板表示,希望用越西人的朴实和热情,让南来北往的朋友们在越西旅游带走的不只是一张张照片,更多的是一段美好的旅行记忆。
悦栖民宿老板之所以将民宿锁定在中所镇零关村,是因为零关村距离越西县城6公里,村子旁边就是文昌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零关村也因地制宜,把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
日前,零关村的周家磨坊,经过精心修缮改造提升,沉寂的石磨又转动了起来,古磨坊的修缮既是越西人对古老农耕文化的保留传承,也是对美丽零关村的持续建设,也为零关村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方兴未艾的越西民宿集群来说,越西县对民宿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围绕百里“越西画廊”建设目标,越西大力发展好乡村旅游、康养民宿等业态,结合实际,出台《越西县百里“越西画廊”特色民宿聚落建设实施方案》《越西县促进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等相关文件,制定有针对性民宿发展应对措施,明确优先发展民宿聚落区域。
今年以来,已培育度假酒店、精品民宿等13家,年内拟再新增旅游民宿7家。目前,新民镇天皇寺旅游景区、中所镇文昌故里旅游景区、大瑞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景区、普雄镇呷古村、南箐镇零关古道沿线等5个优先发展区域均已开始前期规划。
下一步,越西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旅游做足民宿文章,持续完善优化民宿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和“巴蜀气候康养地”三大气候生态品牌,加速农文旅融合,打造集民宿旅游、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后花园”,让游客喜欢来、留得住、玩得好。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乘风破浪的阿坝州。 18278
- 蓉城冬日,别样的魅力,吃货耍家的天堂 8717
- 成都的冬日,别样的魅力,吃货耍家的天堂 944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