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有小龙坎的南澳首府,有祥子拉车的阿德莱德,超长吃住行游娱全攻略

发表于 2019-04-30 20:13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在我的游记里出现过好多次,从高中之后就不再走寻常路,一个人去了马来西亚。高中时咱们的手机还不是智能的,导航查公交都不那么便利,那时我还不敢自己在北京到处跑,直到高中毕业还是看纸质的地图,查好了公交车,中间绝不增加目的地,不然就不知道怎么回来了。而她却能在遥远的国家上学,话都不能畅快沟通,听不懂考不及格不急死?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儿。

大学更要命,她居然去了澳大利亚,经常看她朋友圈,不是晒太阳,就是跟同学戴着头盔郊游骑车,总是那么享受。初中的时候我比她瘦,后来每一次见她她都比之前瘦一点,直至我胖了好多,她比我瘦的时候还瘦……

她上学的地方就是阿德莱德




澳式风情混合动力脚踏车 EcoCaddy Tours

2019年春节后我与朋友几人一同飞往了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这是我第二次踏上澳洲的土地。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原本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宁古塔”。南澳和之前建立的其他殖民地不同,自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1834年南澳大利亚法令》允许设立“南澳大利亚州”起就没有流放犯,而是完全由自由移民殖民,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自由殖民地。1901年南澳大利亚州加入澳大利亚联邦,正式成为了南澳大利亚州。

阿德莱德有个别称,叫“20分钟城市”,城市的规划及架构很集中,观光客可以徒步游览,交通状况非常好,不堵车,20分钟内你就可以开车到海滩或山脉。就是这个被《孤独星球》列为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世界十大最宜居城市”的阿德莱德,有个尴尬事,城市虽小,交通虽好,去哪儿常会遇见走路太远,坐车又太近,等车坐车的时间可能都到了。于是就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旅行方式,被我称为澳洲祥子的“三轮车”。

北京有人力三轮车带你走街串巷遛胡同,“当代祥子”们边骑边为乘客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在阿德莱德也有祥子!一种混合动力三轮车一辆可以坐俩人,是快速、轻松浏览阿德莱德最好的体验方式——“澳式风情混合动力脚踏车之旅(EcoCaddy Tours)”。

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担任驾驶员,车比城市中其他任何公共交通方式都要快速、环保、好玩儿。车身是竹子做的,用混合动力科技(hybrid-electric),就是人+机器的方式驱动它,所以骑起来并不费力。我在什刹海坐过一次纯人力三轮,上坡的时候真的很不好意思,大哥们非常辛苦,如果这种环保省力的三轮车能够引进北京就好了。

车时速约20-25公里,澳洲延续英国的方向,右舵,即便开得很慢,拐弯儿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悬,总觉得在逆行。

5澳币就可以到中央商区,再加5还能去到北阿德莱德城区,10澳币就能到达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地点。这种旅行还有不同的主题,比如有当地人向导带你参观城市角落的涂鸦墙、特色咖啡厅。

我们坐的是大约1-1.5小时的城市游览行程,短暂的概览让我们更加喜欢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城市。中国的街头遍布着共享自行车、电动车,阿德莱德的街头则是滑板车,同时还提供头盔。

路边的市政工人正在维修道路,当我的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好像马上进入了状态,回报给一个异国游客最真诚的微笑,这就是默契,一份给游客记忆里种下的种子,友好的和善的种子。在澳大利亚,人工非常昂贵,修水管子的,修理电器的可要比白领挣得多,都是按时长收费。

友好的情境可不止这一个画面,在我们游览的途中,其实我只是想拍下这个雕塑,恰巧经过的市民却特别欢欣鼓舞地向我们打招呼,做欢迎的搞笑的动作让我们拍照。

市内有许多保存完整的老建筑物,整个市中心都被公园绿地包围,英国圣公会大教堂和罗马天主教大教堂等古迹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毫不突兀。过去阿德又叫“教堂之城”,传说每造一座新教堂,也会为不那么虔诚的人造一座新的酒店。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Square)在市中心,有现代化喷泉,由出生于阿德莱德的雕刻家设计。站在广场就可以同时看见新、旧两个时代的建筑,近代南澳政府大楼、圣弗兰西斯?沙维尔大教堂和最高法院,黄色砖墙与树影交叠的这座是个老邮局,至今依然沿用。

1900年阿德莱德开始使用电灯照明,1909年市内开始使用有轨电车。战后南澳州政府在战时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使用战时留下的工厂作为生产场地帮助阿德从一个农业服务中心改变为一个20世纪的新城市。

从1947年到1973年共有21.5万不同国家的人移居南澳州。1970年州政府开始了“文化复兴”的政策,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并把阿德莱德改造成了一个艺术中心。

坐在三轮车上看着这个新旧融洽交叠的城市,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艺术二字在城市中的分量。充满历史的老建筑,维多利亚时期的市政厅,路边甚至路中央树立的雕塑,以及桥梁下充满创意的涂鸦,都用自己的姿色装点着这个城市。

途中车会停靠多次,让大家拍照,驾驶员用英语介绍周边所见。只有景点值得停靠,可以游览?NO,阿德莱德好多面墙都是打卡地。现在市政府已将街头涂鸦合法化,艺术家想画就可以申请在市区内涂鸦,这让阿德莱德的艺术气氛更浓厚了。比如著名的蓝道购物街(Rundle Street),酒吧街德利街(Hindley Street)和市区东部的埃比尼泽街( Ebenezer Place )都是街头涂鸦遍布的地方。

坐在三轮车上经过了两旁图书馆、学校样子的老建筑,那就是建于1874年的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在阿大和南澳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的周围有好多颜色鲜艳、带有几何图案、满满原住民风格的涂鸦。

在停车场的一面墙上布满了大面积彩色的动画、动物形象。我的目光却放在了穿趿拉板儿、戴墨镜的帅哥们身上,景物因为有了人更加灵动,人也是风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光将要落下的时候我们在阿大旁的路上逆光前行,穿行在圆圆的光圈下,穿越时空,感受着澳洲历史上的第三所大学,澳大利亚常春藤名校联盟“澳大利亚八校联盟”之一,澳洲五星级大学带给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从创校以来它就一直位居澳大利亚顶尖大学之列,位居世界前1%的优秀大学之列。截至2018年,已经培养了5个诺贝尔奖和108个罗德奖获得者,新加坡两任总统都是阿大毕业的。俺初中同学也是,我对她刮目相看。

资料说,阿大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葡萄酒专业,跟很多酒庄有合作,上学期间就有机会去酒庄实习,还能完成一瓶自己的酒,连葡萄都是自己种。只因为不属于移民专业,所以很少有中国人选择。

ECoCaddy公司

地址:178 Wright Street, Adelaide SA 5000



阿德莱德街头

当我第一次来澳大利亚走东海岸线的时候,就发现澳洲中国人太多了。路上、商店里,随便进一个小药店,服务人员都是中国人。

这件事在阿德莱德恐怕要加个更字。

阿德也有一个中国城,一个挨一个的中餐馆,那些熟悉的店名让我觉得没有出国。鲜牛记、巴国布艺、小龙坎、水井坊、黄记煌、云南味道,“有面儿”和“好面儿”估计是北京人开的,还有冒牌儿的喜茶,logo不一样,更不用说什么麻辣烫、川菜之类,中国人超级爱吃的家乡味儿,难怪国人不回来也不觉得胃难受。

我们还惊讶地发现连王胖子都有,据说是98、99年最早那批来阿德莱德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为自己解馋开的。那时候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到了03年以后,人就慢慢多了,如果没有微信,就不知道谁是谁。现在整个儿阿德莱德有六七万华人。(不过这个王胖子貌似是海鲜烧烤,并非驴火)。

晚餐我们几个人在点评上评价很高的稻香海鲜酒家吃的饭,牌子上还有个东海海鲜,并没有弄清这两个是什么关系。不过不要紧,好吃是最重要的。据朋友说这家在当地很有名。的确,我们饭点儿去的,不一会儿就座无虚席了。除了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来。

餐厅是做粤菜的,有很多茶点,可以来喝早茶。菜品的味道跟国内一样,在国外能吃到那么地道的中餐,就跟见着亲人一样。一桌子菜我只拍了两道,其余都匆匆忙忙下肚,慰藉了刚刚离开祖国就想念祖国味道的胃。特别喜欢口水鸡和四拼里头颜色最重的那个,脆甜,超好吃。

导游说白天路上人很少,到了晚上——然后就停住了,大喘气之后让我们爆笑——比白天还少。

餐毕我们走着回不远处的酒店,夜色中绝大多数的商店都关门了,人们忙着回家陪家人,我们三个姑娘,异国的游子就逡巡在酒店周围的商街。

中国人在国外的生活习惯好像还保留着国内的样子,一条街恐怕只有这一家中国食品超市开着门。里边售卖的小吃真全,佳宝杨梅小桶装的在中国都没见过,还有中华丹,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看见那叫一个亲,我们还跟寂寥的中国店员小帅哥侃了几句,每当这时候总觉得我没有出国。

行走在路上的世界各地模样的市民也是一道风景,他们说笑着,静默着,一群正在路边喝啤酒聊天儿的人们,看到马路对面的我在拍照,特别大方配合默契地举起了酒杯向我示意,如同市政工人那般友善,这便是地球村吧。

一会儿一阵马蹄声传来,我们惊愕地看着阿德的巡警居然是骑马的,而且里边还有潇洒的女巡警。

稻香海鲜酒家Star House Chinese Restaurant

人均:110块人民币

地址:Shop 1, 31 Gouger Street, Adelaide 5000 SA




澳大利亚美食之旅

民以食为天,一个宜居城市,必然也是美食之都。近年来,菜市场一跃成为境外游不是景点的景点,电视里的真人秀节目也往往要去菜市场过滤一遍,增加生活气息。

可巧,南半球最大的生鲜市场就在阿德莱德,旅游公司眼尖地看中了这个商机,有专人,甚至中文导游可以带领游客游览、品鉴这个近150岁的超级市场。

澳大利亚美食之旅从市中心的阿德莱德中央市场(Adelaide Central Market)开始,菜市场变身的另类“景点”有点儿让人目不暇接。品类繁多的新鲜水果、蔬菜、干酪、干果、咖啡豆、鸡鸭鱼肉、欧式肉制品、有机产品、甜品、护肤品、纪念品、药妆,甚至各种小零食等,还有可以在这里就餐的餐厅。

其实菜市场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食材市场,还记录着南澳移民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是南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缩影。1869年德国的移民来到南澳创立了这个菜市场,后来,世界各地的移民陆续来到了南澳,也把自己熟悉喜爱的食物带进了市场里。生活在阿德莱德的各肤色、各人种、各国家、各民族的人们,都可以在这儿找到烹制喜爱食物的原料作料,胃稳住了,心不再漂浮,异国他乡也变成了家的味道。

市场里好多摊位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大老板亲自在柜台里为顾客提供服务。招手的这位就是之一,他正在招呼我们小小旅行团的人品尝他的椰枣。可我刚吃完早饭没有一粒米的空隙,想起2018年2月突尼斯买的椰枣,一年后的现在还没吃完,也是服了自己。

我们很有幸赶上美食之旅公司的老板当向导,图片中刮了个灯的那位就是。他带着我们如数家珍似的从第一家在这里经营的pizza店开始说,兴致勃勃地讲着市场150年的沧桑历史。他的翻译是一位在阿德莱德上学的中国姑娘,本职是营养师,业余为家乡父老做翻译,方便了我们更加透彻准确地领会陌生城市的新鲜故事。这种翻译服务只需要在预订这个tour下单时备注下就行了。

这个布满了糖豆,挂满了零食的档口是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售卖复古小吃的摊位,那些小玩意儿着实让我们瞬间返回到童年,那是个买椟还珠的年纪,可以为了一个小瓶一张糖纸,一个包装里的玩具买上一堆零食,乖乖、彩笛卷,泡泡糖的赠品到现在我还留着。各种塑料造型包装的糖,我还记得那是牙膏味儿的,长大后明白了其实就是薄荷味儿;金币巧克力是小时候春节二姨会给我们几个小孩儿买的“犒赏”,大小不同,现在想想真是吃下了不少反式脂肪啊……那些国内难寻的东西,竟然在南半球的菜市场里发现了,感激涕零。

如果你想买礼物或者自用,这家是我在南澳和塔斯马尼亚见到东西最多最全的一家Maine Beach专卖店。Maine Beach是阿德莱德南边袋鼠岛的牌子,澳洲本土有机天然材料制的,里边有袋鼠岛产的蜂蜜,护手霜非常棒,还有唇膏,蜡烛、香薰,玫瑰、椰子、血橙、薰衣草味儿的为主。岛上居然没有这么大的专卖,价格倒是差不多,从墨尔本回国的时候机场也有,品种特别少,价格和中央市场的这家一样,所以喜欢就在中央市场买。在淘宝查了下,代购都特少,真是后悔没多买。

灯老板带我们品尝了鲜活的蚝,火腿、水果,还有一种酸酸的植物,好像以色列犹大沙漠里可以吃的那种,饱含水分,不知道叫什么。

最奇怪的一种东西是绿蚂蚁酒!原来不是只有咱们国家的人爱往酒里放稀奇古怪的东西。澳洲土著吃绿蚂蚁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说绿蚂蚁的营养价值高。后来阿德莱德山(Adelaide Hills)一些手工酿酒厂都开始用绿蚂蚁来酿杜松子酒。这些蚂蚁来自澳大利亚北部,说是放一把在酒里就让人倍儿精神。

这家做了好多漂亮翻糖的就是旅游公司灯老板自己的店,我说怎么那么随便就走进去了,还给我们拿甜品吃。店里两个漂亮姑娘是她的店员,活泼开朗,特别配合我们拍照。

中央市场的很多店并不是生产者,而是采购者,可以说是买手店,他们从各地采购好的食材拿到这儿来分享给客人,同样一个苹果,味道与一般的店铺就是不一样。品质好价格还很诱人,据网友告诉我,如果星期六下午三点前去买蔬菜水果,是超便宜的。

穿过中央市场就到了中国城,China Town很大,各式各样的中餐馆可以一解乡愁了。

阿德莱德中央市场(Adelaide Central Market)

地址:Adelaide SA 5000

开放时间:周二7:00-17:30;三四9:00-17:30;五7:00-21:00;六7:00-15:00



Press Food & Wine餐厅

简单记录下在阿德莱德吃过的餐厅。这家餐厅的名字很直白,主厨叫Andrew Davies,使用的是当地时令的食材,烧烤是他的拿手菜品。餐厅有两层,生意红火,二层坐满了,一层喝酒的人更多,是个喝酒吃小烧烤的好地方。南澳的小烧烤可不是烤串儿,是用烧烤的方式做的菜。十几天里通过我们吃过的小烧烤餐厅来看,这边的烧烤味道非常重,像这道烤鱿鱼便是,看样子有些过火,吃起来相当棒。

我最喜欢的是那道面条!酱汁浓郁,面质软韧。芝士拼盘不要错过,超好吃!

Press Food & Wine餐厅

地址:40 Waymouth Street, Adelaide SA 5000



汉多夫酒店Hahndorf Inn

这个景点有一次体现了阿德莱德20分钟城市的特点。

澳大利亚现存最古老的德国殖民地汉多夫(Hahndorf)小镇,从市内开车过来只需要20分钟。1839年,一群为躲避普鲁士宗教迫害的路德教派成员来到这儿,建立了这个村庄,他们用乘坐的那艘船的船长Hahn的名字命名,多夫在德语中是村庄的意思。普鲁士人和东德人到此定居至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汉多夫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必打卡的旅游胜地,小路旁种植着百年悬铃木、榆木和当地的胶树,那些充满异国风情超过百岁的巴伐利亚小木屋,变成了各式各样的餐厅、工艺品商店、专卖店和画廊,可以在这儿买到奶酪、玩具、古董、灯饰、皮具、糖果等,是个采购的好地方。11月到4月可以摘草莓,这边的酒窖产优质葡萄酒,同时还是风景很棒的餐厅。

如果你去阿德莱德山,那下山来这儿吃午餐或者晚餐很合适,可以吃到地道的德国香肠、猪肘、啤酒等传统德式大餐。

我们就餐的餐厅叫汉多夫餐厅,据说是小镇最火的餐厅,大众点评星级果然好高,肯定是中国人去的多,服务人员有好多位都是中国人,沟通无障碍。餐厅食材大部分来自阿德莱德山,也是南澳大利亚唯一一家提供Arobrau啤酒的餐厅。Arobrau是一家拥有500多年啤酒酿造传统的家族酿酒厂,水都是矿物质山泉水。尝了两款啤酒,最烈的不如黑啤好喝,小麦啤不错。

汉多夫酒店(Hahndorf Inn)

人均:190人民币

地址:35 Main Street, Hahndorf SA 5245



2KW Bar & Restaurant

自打黄晓明被任命为南澳大利亚州全球旅游形象大使之后,他走过的地方也成了一众国人的打卡地,比如我们去的这家可以俯瞰阿德莱德城景的屋顶酒吧餐厅。

2KW Bar & Restaurant餐厅在阿德莱德CBD的威廉国王大街一个历史建筑的顶部,露天的部分有高高的玻璃墙挡风围栏,自由式站立开放区,店里座无虚席,其中不乏气质超级好的老阿姨和大爷,非常养眼。

我们去的时候是星期六周末,晚上人特别多,尤其室外区域人挤人,当地人特别爱去。服务人员会在一楼门口查看你的着装和预订,不够夜场范儿,太休闲不可以进去,所以一定记得穿嗨一点。

室内是现代风格,光线暗淡。生蚝的质量相当棒,还带着海水的鲜味儿,比我们后来在塔斯马尼亚吃的还好。

发现澳大利亚的鱿鱼都愿意烤成比较糊的程度,有烧烤的味道很好吃。最后有一道土豆块拯救了我们,那个更棒。

2KW Bar & Restaurant 餐厅

营业时间:周一至五 10:00-00:00,周六日 12:00-00:00

地址:2 King William Street, Adelaide SA 5000



阿德莱德梅费尔酒店 Mayfair Hotel Adelaide

我们在阿德莱德都住在市中心的梅费尔酒店,上哪儿都特别近,走着就到了中央市场了,还有维多利亚广场以及周边的购物商街。

酒店的大楼就是一栋经过翻修的精美罗马式建筑,外观看起来有历史感,而里边是现代化舒适的客房。

我住的房间带有独立客厅,经过长长的过道来到卧室,保留了私密性。洗漱用品为欧舒丹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70%以上高档酒店使用的Appelles,北京的瑜舍也用的是个牌子。

缺点是网络不太稳定,优点是小冰箱里除了葡萄酒都免费!复古小玻璃瓶的无糖可乐、奶啊,各种小吃零食。早餐还算丰盛,满足我喝个水饱和吃够水果的意愿。

梅费尔酒店

地址:45 King William St, Adelaide SA 5000



奔富玛吉尔庄园

南澳是唯一与澳大利亚大陆所有州都接壤的一个,以山脉、草地和山谷为主的地形,沙漠广布,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生态,构成了特有的大自然景观。又因盛产奶制品、葡萄酒和小麦,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从一开始阿德莱德就吸引了很多国家的移民,尤其是德国受宗教迫害的移民,他们带来了种葡萄和酿葡萄酒的技术。二战后意大利人、希腊人、荷兰人、波兰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也陆续移居阿德莱德。越南战争后很多亚洲人也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也随之而来。

我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稿子中读到,澳大利亚是全世界最爱葡萄酒的英语国家,人均年消费26瓶。在牧羊、牧牛、种小麦之前,澳大利亚人已经在种葡萄了;在小镇有干净的饮用水之前,人们已经在酿葡萄酒了。葡萄酒一直在澳大利亚人的血液里,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而已。

1788年1月26号,英国的阿瑟.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舰队”在悉尼湾登陆澳大利亚,船上有1000多人,大约四分之三的770人都是犯人。这开启了英国人把澳洲作为流放地的历史,至今澳大利亚仍将这一天定为国庆节。

随之而来的还有菲利普船长从故乡,从途径地带来的农作物。他从里约热内卢和好望角剪了葡萄枝,保存在潮湿的沙子里,同时还带着咖啡豆、苹果、香蕉、草莓、橘子、梨、竹子、柠檬、番石榴、温柏树、橡胶树……第一棵葡萄藤就是这么来到的澳大利亚。

南澳的葡萄酒和食品享誉全球,出口到世界各地。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取代了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中心。南澳是澳洲最大葡萄酒出口地,出口量仅次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澳大利亚42%的葡萄园都在南澳,出产的葡萄大部分用来酿酒,一小部分制作成葡萄干儿。

阿德莱德是南澳最早种植葡萄藤的地方。1836年,George Stevenson在阿德莱德开辟了一个葡萄园,1841年开始酿葡萄酒。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喝的第一款澳大利亚葡萄酒就来自这个产区。

阿德莱德郊外的葡萄园酿造着澳大利亚最好的美酒,其中以奔富玛吉尔庄园(Penfolds Magil Estate),奔富酒庄(Penfolds),杰卡斯酒庄(Jacob’s Creek),禾富酒庄(Wolf Blass),沙普酒庄(Seppeltsfield)所产葡萄酒最为著名。我们探访了其中奔富的精神家园“奔富玛吉尔庄园”。

创始人克里斯多佛·洛神·奔富(Dr 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生于1811年,是家里11个孩子中最小的,1838年毕业于欧洲最早的医院之一——伦敦著名的圣·巴塞洛缪医院。

1844年8月8号,33岁的他和另一位医生的女儿,他的妻子玛丽(Mary),以及朋友、佣人,带着当时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藤,,大部分是南非带过来的,不远万里举家从英国登陆澳洲。1845年两口子在阿德莱德的市郊玛吉尔(Magill)种下了这些葡萄树苗,这便是日后享誉世界、有着“澳洲酒王”之称的奔富葛兰许系列(Penfolds Grange)的诞生地——奔富马吉尔庄园。

真正的酿酒师并非奔富医生自己,而是他的太太。延续法国南部的葡萄种植传统,他们也在葡萄树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并把这小石屋称为Grange,英文是意思为农庄,也是奔富太太在英国住的地方的名字。最富盛名的葡萄酒Grange系列之名由此而来。

葛兰许口感优雅、充满果香,由于稀少,在如今的市场中是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宠儿。曾被权威杂志《Wine Spectator》称为二十世纪最顶级的十二款葡萄酒之一,又一次次刷新葡萄酒拍卖的记录,Grange1998曾在2003年被拍出71040澳币,约32万人民币的天价。

后来为了拓展商业规模,奔富酒庄又在“葡萄酒之都”芭萝莎建立了奔富酒庄,它的名字如今已经超越了奔富玛吉尔庄园,成为奔富葡萄酒制造业的焦点。

其实这位有着“诗人的面孔和钢琴家的手指”的奔富医生的原意只是想研究葡萄酒的药用价值,在简陋的石屋内建立了医学实验室,为病人制造加强性葡萄酒-波特(port)以及雪利酒(sherry),治疗贫血,以及白兰地,并非干红、干白。这可能是最成功的无心插柳吧。

奔富玛吉尔庄园是世界上离首府最近的酒庄,市区开车往东9公里就到了阿德莱德丘陵。这里风景和视野超好,一百多年前的石头房子依旧坚实地矗立在庄园之上,门楣处还标有1890地下酒窖的字样。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集游览、售卖、体验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景点,在城市中很少见到的中国游客,在马吉尔能见到一队一队地到来。每天下午三点,还有一个专门的中文导游服务,图中那位短发的姐姐就用蹩脚的香港口音掺杂外国人说中文的话口儿带我们参观一百多年历史的生产车间、酒窖,为我们讲述了奔富的故事,那些超过一百年的橡木桶还完整地保存在地窖里,上边的花纹依旧。

参观酒窖的价格是每人25澳币,其中10澳币是品酒的费用,可以尝11款呢。在柜台我们赫然发现用中文写着的“奔富品鉴室提供直邮中国服务”,并且可以银联、支付宝付款。很多国内买不到的珍藏版酒都可以在这儿买到。

奔富玛吉尔庄园

时间:每日10:00-17:00

价格:25澳币,含10澳币的品11款葡萄酒费用

地址:78 Penfold Road, Magill SA 5072



黛伦堡酒庄 d'Arenberg

1912年,禁酒主义者和赛马主约瑟夫·奥斯本(Joseph Osborn)卖掉了马厩里的所有马,在南澳麦克拉伦谷(McLaren Vale)建立了黛伦堡酒庄。

如今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切斯特·奥斯本(Chester Osborn)掌管葡萄园和酿酒厂,从1984年他接手酿酒师职位后,就使用传统方法酿造品质出众的葡萄酒,把人为影响降到最低。

麦克拉伦谷有两个葡萄园,这个地区的酒庄盛行收购其他葡萄园的葡萄酿造,黛伦堡依然坚持自己种植。从不用肥料,最低限度灌溉甚至不灌溉,用开放式发酵、人工脚踩破皮、篮式压榨等经过时间考验的酿酒技术提升了酒的品质,黛伦堡酒庄也赢得了国际知名度。葡萄园里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有西拉(Shiraz)、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歌海娜(Grenache)。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机械采收,其余都用人手,而一些稍高端的葡萄酒会进入橡木桶中陈酿。酒庄不仅被James Halliday评为红五星级酒庄,是当地最早酿产葡萄酒的12个家族之一,酿造的葡萄酒多次被列入澳洲兰顿分级 (Langton’s Classification)。

酒庄每年产27万箱葡萄酒,其中既有物美价廉的,也有昂贵的系列,最著名的是Dead Arm系列。“Dead Arm”意为“死亡之臂”,这名字是酒庄主人用来戏称那些受到真菌感染的老葡萄藤。葡萄藤受到感染后有一部分就不长葡萄了,像断了一只手臂,而另一半却不受影响继续生长,且长出来的葡萄果香更浓郁,酿出来的酒酒体更强。

在不那么懂酒的人们心中,以及游客眼里,黛伦堡酒庄的建筑远远“红”于酒的颜色。从奔富玛吉尔庄园往南50公里的就可到达这座神奇的网红新地标,2017年12月9号开业的黛伦堡酒庄“红酒魔方”(The Cube)。南澳大利亚州全球旅游形象大使黄晓明的这张照片就是在魔方前拍的。

魔方历时14年,耗资1500万澳币,共5层,外墙是双层钢化玻璃及铝制品,内部运营着兴盛的 Willy Wonka 葡萄酒厂,站在顶层就可以俯瞰整个麦克拉伦谷和葡萄园的壮观景象。

魔方的三层是一个提供米其林式餐点的餐厅,仅有周四到周日开放,由两位世界级的一直从事南非菜的南非厨师主理。二层是顾客体验学习的葡萄种植台和大师品鉴班。除此之外还有360度电影室 (360 Degree Video Room)、四面八方都覆盖着水果的水果室 (Fruit Room),以及艺术博物馆,展示酒庄的酿酒理念和历史故事。

酒庄可以品尝体验超过25种葡萄酿造的60多种葡萄酒。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在室内休闲区跟着老师配酒。先品尝三款不同的酒,认为好喝的多放,不好喝的少放,依照自己喜欢的比例调配,贴酒标,签名,750毫升属于自己的“Blending Bench混酿酒”,独一无二。我做的这瓶一直收藏着,不知道最后会落在谁的手里。因为悲催的是,我不爱喝红葡萄酒,我觉得三款都不好喝,所以混合起来也那样,不好意思送人……

体验加酒的全套费用是一人95澳币,大概需要2个小时,需要中文服务可以备注。我们的向导老师就是中国人,还带我们参观。另外在官网上看到还有直升机和观光飞机加8道菜品品鉴等行程。

震撼是从刚一进门开始的,大胆的用色和室内设计,让你觉得是在一个快闪装置展内,整个儿就是一个另类超现实主义红酒艺术博物馆。

最有意思的居然是厕所,向导告诉我们这儿是厕所,但我们就是不知道门在哪儿,门把手其实隐藏在绿色的弧形绿色植物之中。向导神秘地告诉我们,男厕比女厕有意思,在确认里头没人之后,我们进去一探究竟。果然,小便池居然是超级大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造型,它们张着大嘴等着喝……

黛伦堡酒庄 (d'Arenberg)

地址:Osborn Rd, McLaren Vale SA 5171



克莱兰德野生动物园 Cleland Wildlife Park

阿德莱德是英王威廉四世皇后的名字,她是一位德国公主,生于1792年,26岁时嫁给了53岁的威廉四世,那时威廉还不是王位的假定继承人。他们幸福生活了20年,直到威廉四世去世,只可惜当年为了要一个合法子嗣的威廉四世,最终也没有一个孩子留下来,阿德莱德皇后的两个女儿都夭折了,还流产了三次。

而阿德莱德市则是威廉.莱特上校顶住上级压力的杰作。当时,约翰.欣德马什总督命令他在墨累河口附近建立一座城市,而莱特上校则决定把新城市建在96公里以外远至圣文森特湾北的内陆平原上。欣德马什总督怒了。最终城市于1836年构思并建造,是世上为数不多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依照莱特上校绘制的蓝图。也因此城市的规整程度高,不像悉尼、墨尔本的道路歪歪扭扭,因为那里是现有房子,再修的路。

清晨从市区驶出,我们看到一些慵懒的人在城市的草地上躺着,就问导游他们是睡这儿了,还是一大早就来。得到的答案是这些人是原住民,他们不工作,吃政府补贴,每天就在这儿,瓶子里灌的不是水,都是酒。

阿德莱德南北100公里,东西20-24公里,北边有托伦斯河,东西南都是绿地,足有三到四百米宽,市中心加北阿德莱德共有690公顷围绕着小城。2019年1月底百叶箱里的温度再创新高,48.6度。如果没有这些绿地,温度可以直接上50。工地超过38停工,其余的人们则没有高温假,大家都躲在办公区里不出门。如果碰到沙尘雾霾等天气,空气也会被绿地过滤。

这样的设计同样得益于莱特上校,因为他是军人,一个是当时欧洲流行方形设计,更重要的绿地其实是打仗的缓冲带,可以避免城市的建筑和人们受到伤害。

当时移民到南澳的多为手工业者和中产阶级,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才到南澳,带来的文化也更加休闲,慢慢悠悠的。所以你在路上看不到行色匆匆的路人,大家都慢条斯理儿,能走两步的,偏要走三到四步,在路上你也会发现有的车道全是车,旁边的车道空着,概不是傻,是因为人们不着急,懒得去换。

我们在路上发现有石头块儿建的房子,那些基本都是在1900年之前的。现在市中心和周边的居民区还有很多1840年、1845年的房子,人们还在继续居住。而大三角形的房子,则是是1936年一战以后建的。

19世纪时山里面有很多农民拉着农产品到市中心去卖,于是1842年公路建了个收费站开始收马车费,不过有一条例外,如果你去市中心是参加葬礼的话,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就免了过路费。这么一来很多本来去卖农产品的农民就说拉着的货物是送给亲友的,收费的人也没有反驳的证据,过了没几年,这个费就收不下去,收费站也废弃不要了。

农民有车的毕竟是少数,那些没车的怎么办?男人负责在地里工作,女人半夜12点就出发,光着脚,穿得破破烂烂,背着筐,沿着阿德莱德山的小路一直走,天亮了还没走到山下。等快到了,就从框里拿出好些的衣裳,穿上皮鞋,逐个去敲市民的门,用小麦、蔬菜、水果、奶酪和黄油换些肥皂、布啊生活用品。现在每年还有一次比赛活动,重走当年那些妇女们走过的道路,来纪念那些历尽艰辛生活的妇女们。

路上导游指着两个灯之间的黑色小网说,那是给考拉过马路用的,因为考拉不会跳,跳也只能跳10-15厘米,如果去隔壁亲戚家,要走很大一条路还过不去,每天都有被车撞死的野生考拉。

在人们的保护下南澳的野生考拉多了很多,光袋鼠岛就有45000只。几个月前新州的数量是两万五千只。但是问题来了,澳大利亚有1000多种桉树叶,它只吃20多种,数量的增多造成了食物短缺。现在很多考拉不是被车撞死,是饿死的。在维多利亚州有一次集中杀了一两百只,很多机构和保护组织投诉,政府和墨尔本大学的教授便出来解释,因为它们把桉树吃秃了,桉树死了,健康的考拉吃不饱就生病,傻掉的是生病的快要死的,为了是把食物给健康的年轻考拉。

大约20分钟后,我们抵达了730米高的阿德莱德山(Adelaide Hills),这是阿德周边的最高峰。即使是在地中海气候,南澳炎热干燥的夏季,山上也一样凉爽宜人。我们在这里的时候是2月底,清晨上山凉风嗖嗖。

沿着绿树成荫的山间小路蜿蜒前行,我们的目的地是山上远近闻名的克莱兰德野生动物保护区。澳洲仅有昆士兰和南澳抱考拉不犯法,所以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游客可以抱考拉的地方。

如果是七八点钟的时候,你会看见袋鼠就在路边跳,他们最向往的就是这个野生保护区,可谓动物界的公务员编制。因为里边的动物甜甜有吃有喝,天气热了又更多水果,天气凉了有更多草。有时你就会发现保护区的围栏外边站的全是袋鼠,它们眼巴巴地看着围栏里边的动物吃吃喝喝。有时候动物会想办法弄伤自己,就会被救进去。

考拉是音译,英文名Koala bear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需要的水分90%都是从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的,只有生病和干旱的时候才喝水,所以当地人直接就叫它“不喝水”。

树袋熊是树栖动物,每天要17-20小时抱着树睡觉,这样就能用肝脏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所以仅有4个小时来吃饭、活动、个人卫生清洁以及和别的考拉交流。它们比较笨呐,反射弧好像特别长。据说曾经有人捏它一下,它过了好久才惊叫出声儿。

保护区的成人门票25澳币,合人民币125左右。考拉懒懒地趴在树上拍照随意,如果要抱着它拍照,需要额外交30.5澳币,时间也有限制,每天下午2-3点,公共假期的话再加一个时段,中午的11-12点,剩下时间人家要睡觉。

工作人员会先让你穿上一个7分袖的蓝色上衣,有点儿日式风,然后你不能动,站着让它觉得你是个木头桩子,然后工作人员就把考拉往你身上靠,这时候也不能有动作,等它基本全上去了你再伸手拖着屁股。毛绒绒的很好玩儿,抱着不能有任何动作,比如呼噜呼噜摩挲摩挲是不行的,小心爪子伤到你。

保护区里有超过130个澳大利亚野生物种,如驯服的袋鼠、沙袋鼠、鸸鹋、考拉、鹈鹕、澳洲野狗、鹦鹉和一些爬行动物。袋鼠就从你身边蹦过去,它们很多不怕人,可以在公园入口的商店买些食物喂给它们吃。

据我们导游说,熊猫到了澳大利亚特别笨,不会繁殖,很让人着急。人们就想出个法子,给熊猫放动物AV片,结果,还是不会。

克莱兰德野生动物园(Cleland Wildlife Park)

门票:成人$25,儿童(4-15岁)$12,家庭$56

开放时间:9:30-17:00,圣诞节不开

地址:Mount Lofty Summit Road, Crafers SA 5152



索夫特羊驼农场 Softfoot Alpaca Farm

在阿德莱德我体验的所有活动中,索夫特羊驼农场(Softfoot Alpacas Farm)的经历是最喜欢的,眼见与耳闻也常常令我瞠目结舌。你说,一个农场有什么新鲜的?那您接着看。

农场在南澳南部弗勒里厄半岛(Fleurieu Peninsula)海岸线上的小镇维特港(Victor Harbor)北郊,距离阿德莱德约75公里,这是Gary先生和夫人Sandy女士为繁殖顶级羊驼和救助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而建造的私人农场,也是南澳最大的羊驼农场。老夫妇极其重视中国游客,专门请了中文翻译和导游全程陪伴,迎接我们的正是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姑娘。在澳大利亚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中国人在生活在工作,在为祖国人民服务,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天涯处处中国人啊。

她接下来告诉我们的故事相信你也会惊讶:“你们现在看到的土地仅仅是他们买下的十分之一大。”我们瞪大了眼睛看着目力所及的广袤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大得像非洲草原,心中只蹦出一个词“富可敌国”!

我们在进门小商店的后头戴好安全帽,开始坐上马力十足野性十足的越野吉普车,准备穿越崎岖的沙石,山坡,溪流,去享受激情探险的刺激。农场工作的一位胡子大爷说要是想体验更狂野的就——我以为说坐他的车,没想到是中国姑娘,她开得更猛。

一路上穿越丛林,走石飞沙,两旁奔跑着成群结队的野生袋鼠。一会儿我们在一个漂亮的湖畔停下,这个湖是老夫妇爱的体现,老夫人是一位艺术家,每天画画,但是搬到这里后并不开心,她希望能看到飞鸟,湖水。丈夫就真的为他造了一个人工湖,湖中心是迷你的小岛,不时有各种小鸟飞过,水鸟嬉戏。

不一会儿我们终于抵达羊驼的乐园,一群群米黄色、棕色和罕见的黑色羊驼在草原上游荡。最小的羊驼大约1万多澳币一只,最便宜的三五百,好毛的羊驼就会贵,最贵的30万澳币,也就是160万人民币。

向导会为客人讲澳洲羊驼产业发展的知识。最初人们养羊驼是为了看羊,因为它跟羊一样吃草,是没有成本的,比狗便宜。

我们在向导的指示下坐在草垛上,端着一盆饲料,瞬间一群羊驼伸着大脖子就过来了,长长的好像蛇颈龙,它们很有劲儿,离你特别近,甚至蹭着脸,你能端住了盆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羊驼多数都不太敢亲近人,我喜欢黑的和棕的,好多都是龅牙君,有一只特别温顺,其余的都不能摸它们的发型,千万不要弄乱,它们会怒。

农场的体验分为1小时、2小时和一天的行程,都包含港式早茶,时间越长体验的项目越多,比如2小时就会有漫步农场看考拉、参观羊驼毛制作流程,1日行程还会有澳式BBQ午餐和下午茶,以及参观生态园林、传统赶牛羊甩鞭表演。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好遗憾,真想体验下澳式BBQ。

热情的农场主夫人邀请大家来到他们住的别墅里参观,并品尝她亲手烘培的甜点和下午茶,热乎的非常松软好吃,喝的是农场自己种的纯天然蓝色蝴蝶花茶。大厅旁边的一个房间就是艺术家夫人的工作室,那里边布满了画具、艺术品、她的画作和用羊驼毛制作的迷你小羊驼。

20年前老夫妇开始了羊驼出口,羊驼毛加工和羊驼品种繁殖,以及动物保护慈善事业。农场是全球领先的羊驼“试管婴儿” 繁殖技术基地,从而可以提高羊驼品种质量,索夫特农场的羊驼已经连续四年获得全球质量最高品种的羊驼荣誉,顶级的羊驼毛赢得了这个房间满满的奖牌奖杯。

胡子大爷和一个胖乎乎的姑娘在别墅门前的草地上表演甩鞭子,特响,我们的人也上场体验了下,就是甩不响。走的时候碰到正在挖掘机上作业的大财主本人,一般人需要挖掘机都买二手的,大财主当然不必啦,就当给自己买了个新玩具。他看到我们正要离开,特别下来跟我们聊两句还合影。

临走的时候我终于下了决心,一定要买开始一进门就看上的那条羊驼绒披肩,1200块的价格让善良美丽的艺术家夫人亲手织的优质羊驼绒,在大洋彼岸温暖我的每一个清冷秋冬。

索夫特羊驼农场 (Softfoot Alpacas)

地址:594 Sawpit Road, Hindmarsh Valley SA 5211


未完待续,下一站袋鼠岛


图文:文艺范儿独立摄影师、自由撰稿人@那敢情好了

约片、约稿请联系后台

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商用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有小龙坎的南澳首府,有祥子拉车的阿德莱德,超长吃住行游娱全攻略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阿德莱德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阿德莱德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阿德莱德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阿德莱德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