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宿
因为是好友出行,所以我们在西街附近租了一个小院——“三五小筑”客栈,3间房,有厅堂、有茶室、有天台、有小院,适合三五好友,位置绝佳,去哪里都方便。
从第一餐就开始被惊艳到的舌头
8月刚开始的泉州,是有点暑气的,所以这趟姐妹游主打一个随心所欲,有行程但随时都可以改变。
去任何一个地方旅游,我习惯打开各大美食软件查看所到之处评分较高和评价比较真实的美食,于是落地第一顿是在承天巷的“59号闽家膳”,吃了一顿相当美味的午饭。
后续几天我们随走随吃,泉州的食物新鲜便宜,基本上没有踩雷,张林阿山姜母鸭确实不错,随便一家早餐店的面线糊都合胃口,西街巷子里的生蚝也是相当美味,南音艺苑对面的那家卤水鹅肝更是惊人的美味,不用特意寻找,随处都是惊喜。
沉稳的开元寺与西街的日与夜
开元寺与西街在一起,也是挺有趣。开元寺里还有弘一法师的纪念馆,原来泉州是他圆寂之地。寺院里的两座石塔值得慢慢看,有许多浮雕,有许多故事。
清源山的寺庙和早茶
其实说是游清源山,但是一个景点我们都没走到。
清源山闻名于一座老子石像,但我们的心里惦记着山上的早茶,怕去得太晚人家收摊了,于是舍弃旁边的登山路,买好门票就叫车直奔山顶。台风“杜苏芮”刚刚席卷过这里,好多倒伏的树木堆放在路边还没来得及清理,司机师傅说他在泉州这么多年从来没上来过,今天托我们的福也来山顶转转。到达山顶停车场后,我们往上转了转南台岩,庙里的师傅们和信众在准备早课,轻声低语不敢打扰神仙们,在殿后林间享受了一会宁静和蚊子包后,我们就往下走去喝早茶。
喝早茶的地方很显眼,就在南台岩山顶停车场附近,一个大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挑了一张树下阴凉的桌子后,我们有人奔向档口买茶食,有人安排炉子茶具。茶食很丰富,肉丸猪红鸡脚豆干青菜花生甜汤,还有各种炸物,每样都来一点。在好茶好景好食物中,我们在稀稀落落的树影下喝茶聊天,也做了一回悠闲的泉州人。(但是山上交通不便,打车比较困难,公交车只有一班,有摩托车但比较贵,脚力足够的可以步行下山。最后我们是付了一些车资搭了本地人下山的车走的)
南少林寺的寂静
因为同路的姐妹有来自河南的,所以我们临时决定,让北少林所在的人儿见识下南少林的模样。果然天差地别,可能因为我们到的时候临近中午,人很少,表演也没有开始,倒是得到一个安静的寺庙禅院。
泉州的眼睛与耳朵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地方就是博物馆,所以泉州博物馆自然是少不了要去的,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里,有空调的地方都是宝藏区域。泉州博物馆是围绕着海上丝绸之路展开的,港口和航运,文化和信仰,我们顾着看,谁也没怎么拍照。
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一定要来泉州看木偶戏和听南音,所以早早就关注了木偶剧院和南音艺苑的公众号,买好了票,确实物超所值,却很难用语言描述观看时的感受,木偶戏是对高超技艺的赞叹和戏谑剧情的欢笑,南音是虽然听不懂,但是某个瞬间某个音乐片段就同时打动了所有的同行人。
洛阳桥的奇幻世界
这天的行程本来要去浔埔看簪花女,再往洛阳桥,但是天实在太热了,所以我们美美地睡了一个午觉,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才互相打气出门,“再不去就看不到落日了。”“来了不去又挺可惜的。”从泉州老城打车到洛阳桥,差不多一个小时,见证了一场奇幻的梦幻的天空大秀。
洛阳桥,也曾叫万安桥,附属文物很多,现存的有2座塔、2座亭子、3个祠庙、4 尊武士石像、 20方历代碑刻,桥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的功劳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 》,记述建桥过程。我们到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走在石板桥上有种莫名的感受,想象着以前人们从这里经过的场景,可能那时候也有孩子在祠前的石板上滑滑梯吧。这时候夕阳在山边还有一半,天空还是稀松平常的蓝灰色带点霞光。我们沿着桥慢慢走,桥下是一片滩涂和一处处水洼,滩涂上有一大片红树,上面停留了点点白鹭,有人在滩涂水洼里收割生蚝,不断地翻动着长满贝壳地石条。我倚在栏杆上拍照,旁边的阿婆对我笑了笑,询问了才知道退潮了,晚上水才会再涨起来。这个时候,天空已经开始有点不像样了,夕阳完全落到山里,漫天金黄,丝丝缕缕的云像丝绸般,滩涂被映照着像波光粼粼一般。白鹭在空中飞来飞去,天空慢慢变得一片金黄一片蓝紫。这时候,有人念了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心有戚戚然。还未走到桥尾,天空已经很难用语言来描写,一个色谱的颜色都在其中,热热闹闹地绽放着,直到霞光完全消散,天空恢复了深蓝深紫,间中漂浮着深灰色的云朵和点点灯光。
走过大街上的每一座庙
泉州古城区不大,而且有电瓶车随叫随停,去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方便,而且泉州遍地是庙,所以我们走进一座又一座,向神明们许下一个个尘世俗愿。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那些不可不看的标志性景点 18352
- 一日玩遍百味泉州,一天带你穿越刺桐城 116123
- 泉州旅行 | 住在晋江河畔,寻找这个宝藏城市里的闽南古味 1737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