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陕西白水仓颉庙游记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6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亲子
玩法:自由行

发表于 2024-07-27 22:56

早九点从西安家中出发,出城的道路堵车严重,一个半小时左右才驶上高速,向阎良、韩城方向进发,中午到达陕西白水县史官镇仓颉庙。

仓颉庙位于陕西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境内,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

仓颉庙南临洛河水,北屏黄龙山,创建年代不详,据《仓颉庙碑》记载,东汉延熹[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六个年号]五年(162年)已颇具规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白水仓颉庙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唐代大诗人杜甫过此写下著名诗篇《彭衙行》;民国时期,国民党爱国志士于佑任先生曾为仓颉庙挥毫题写了“文化之祖”的匾额;解放战争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于戎马倥偬中亲自起草了保护仓颉庙的手令。

2001年6月仓颉庙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同类遗迹中唯一的国保单位,也是唯一兼有红色文化的单位,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就位于仓颉庙内。

仓颉墓与庙的山门。

仓颉墓与庙景区入口。

仓颉墓与庙景区门票40元,65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仓颉墓与庙现存一组以、明、清风格为主的建筑,坐北向南,四周土墙环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别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在主体建筑的两侧又分布着东、西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庙内现存古碑18通,其中的《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时大宋苍公碑》等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仓颉庙碑》为汉代名碑,1975年迁置西安碑林。《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文书法流畅,高浑飘逸,被誉为“绝品”,极为罕见。于佑任在1933年看到碑拓,惊喜异常,写下“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的诗句,并题写“文化之祖”四字,刻成大匾,悬挂于仓颉庙中。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仓颉所在的阳武部族与黄帝所在的轩辕部族隔洛河相望,阳武部族与轩辕部族联姻成盟,长期结交,共敌外患。黄帝因侯冈颉精熟记事,命为左史官,掌握四时,祭祀天地,明记攻伐,典录功过。侯冈颉成为黄帝甚为依靠的重要辅佐。

传为轩辕黄帝的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的是仓颉造字感动了天帝,为了酬劳仓颉,便为人间降下了一场谷子雨,而形成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谷雨,谷雨就成了祭祀仓颉的日子。“清明祭黄帝,谷雨拜仓颉”。

仓颉首创汉字,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中国文字的创造者。黄帝赐他“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仓颉在上面添加了草字头,意为一介草民。这个传说似乎有点夸张,仓颉创造的“鸟迹书”似乎还没有字头偏旁的划分。

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仓颉庙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共计70间。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庙的山门和山门外吓跑小偷的“护庙柏。

仓颉庙庙门“朝圣门”。

下图是仓颉庙的前殿,前殿悬挂的匾额“文化之祖”是于佑任题写的。

下图是仓颉庙的报厅和中殿,中殿的“文字初祖”是现代人题写的。

下图是矗立在前殿中的“仓圣鸟迹书碑”。

下图是“祖”字的变化历程,从男性生殖器的图形演变过来,在演变过程中,加入了祭祀的偏旁。

下图是“水”字的变化历程,水可流动,水可测平,而仓颉造的“水”字则是一条直线上有两条竖线,表示天雨,下面有两点,表示涌泉。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记事方式是“堆石记事”和“结绳记事”,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将人类的记事方式发展到“符号文字”形式。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逐步转向文明生活。

“仓圣鸟迹书碑”上刻有仓颉造的28个字,相传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是清代白水县知县梁善长摹写。“仓圣鸟迹书碑”上这些鸟迹书由小的图形和画面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书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这28个字记载了黄帝时期的一段历史。据《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黄帝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记述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记述了黄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乱,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成为天下部落首领。

实际上,仓颉只是远古时代众多造字先祖的代表。据历史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黄帝的左史仓颉、右史官沮诵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民间的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仓颉把异体殊形的文字统一起来,使它系统化、整齐化,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之后,效法仓颉推行“书同文字”,强制对文字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书同文”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思维模式的重要基础,“车同轨”则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保障。

祭拜仓圣的中殿香烟缭绕。中殿有仓颉塑像,泥胎粉身,丰满健美,四目灵光,神彩飘逸,具有唐代风韵。殿外原有杜康、雷祥、蔡伦泥胎塑像各一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文化大革命”中悉毁。

中殿后面是寝殿(后殿),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寝殿正在维修,不开放。下图“仓圣庙”门匾上面的横梁就是长16米的蒿木大檩。

寝殿后是仓颉墓,仓颉墓为一外观呈圆丘状的土冢,墓高4.5米,周长48米,墓外围所砌花墙是1939年国民党军将领朱庆澜捐资修建的。墓园外墙上还遗留着时代的痕迹。

仓颉墓花墙开有东西两个墓门,东西墓门旁各有一幅对联。

东门对联:“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虫书”,横额“通德”。意为仓颉在伏羲氏创八卦后造字成为文字先祖,改变结绳记事以新创鸟迹文字记事,功德可通天地。西门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横额“类情”。意为仓颉造字有功感动了上天,上天在灾荒时降谷子雨救民,仓颉的功绩可与黄帝相配,所造文字可类比万物情状。

仓颉庙内有46棵树龄已逾千年的古柏,它们各俱姿态,妙趣天成,为庙内的一大奇观,被专家誉为“绿色国宝,活着的文物”。在中国人的心中,对柏树充满敬意,认为它代表着正义、长寿和不朽。在祖先的陵墓前,广泛种植柏树群,希望死者长眠不朽,保佑后人安宁幸福。

仓颉庙的“镇庙之宝”是“仓颉手植柏”,相传为仓颉当年亲手所植,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与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历史同源。“仓颉手植柏”树围7.25米,根围9.3米,高17米,树裂如劈,枝柯如铁,翠叶如盖。

下图是5000多岁的仓颉手植柏。

下中图的小柏树树龄12年,是从仓颉手植柏上落下的树籽自然长出的,是仓颉手植柏的直系子孙。

下右图是仓颉手植柏树顶类似一只猴子的树结。

下图是“二龙戏珠”古柏,介绍说两枝干枝中有一类似圆球装的树结,故称“二龙戏珠”。

下图是矗立在古柏旁的石碑,上刻有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保护仓颉庙文物的命令。

1948年冬,西北野战军驻武庄村整训,通信兵驻守仓颉庙中,炊事员从古柏上折取干枝作为做饭的柴火,将“二龙戏珠”古柏的圆球攀折掉,破坏了“二龙戏珠”的生动形象。彭德怀司令员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在1949年元月30日庙内举行的军民联欢会上,严厉批评了这位战士,并用麻纸亲笔书写了一道命令,贴在“二龙戏珠”柏树树身上,以儆效尤。

彭德怀司令员题写的“仓颉庙古柏保护令”为:“仓颉庙是国家文物,凡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均需切实保护文物古迹,严格禁止攀折树木,不得随意破坏。切切此令。”

下两图是“二龙戏珠”古柏,树顶的枝杈犹如游龙飞舞戏珠。

下右图是“凤冠凤头”古柏。

庙内西南隅有一古柏,柏树中间的空洞里长出一棵槐树,槐树长则柏树裂,槐树长在柏树树身上,柏树抱着槐树生长,此景名为“柏抱槐”。柏树和槐树相依相拥,共生共长,“柏抱槐”被评为全国百棵奇树之一。

传说柏树长到两千多岁时,中间长空,神鸟喜鹊从天上文曲星处讨要来一粒槐树种,放在了柏树之间。此后,柏树抱着槐树生长,柏树和槐树不离不弃,相依相拥共同生长。

庙院内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的古柏。

下图是长到房子里的柏树,不知是先有树后建房,建房时将树包裹在房子的墙内;还是树自己长到房子的墙里。

下图是孔雀开屏柏。

下图是再生柏,这株柏树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这株柏树曾经枯死,又在清朝雍正年间复活。再生柏树干的突出部分,好像一只倒挂的猴子,故也称“猴子倒挂柏”。

仓颉庙的古柏每棵古柏都有着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仓颉庙古柏群、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与桥山黄帝陵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柏群。仓颉庙古柏树群树龄最大、古树数量最多,被称为三大古柏群之首。全国共有5棵5000岁以上的古柏,都在陕西,分别为黄陵县的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白水县仓颉庙的仓颉手植柏和洛南县的洛南古柏。

下图是西北野战军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纪念碑,1949年1月11日至23日,西北野战军在仓颉庙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也位于仓颉庙内,是仓颉庙红色旅游的一部分。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仓颉主题旅游景区广场。

景区内仓颉碑林的每个石碑展现着一个汉字的演进过程,正面是一个汉字从象形→篆→隶→楷的演变过程,背面介绍象形汉字的含义。

下图的中华汉字展馆正在建设中,未开放。

中华汉字展馆门前两侧各矗立了9个汉字演进碑,描述典型汉字的演进过程,细细领会汉字的演进进程,挺有意思。

仓颉庙的古城墙。

建筑特色。

离开仓颉庙,前往山西侯马,从陕西韩城跨过龙门黄河大桥前往山西,上次去山西运城是从风陵渡过的黄河。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白水17
陕西白水仓颉庙游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白水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白水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白水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白水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渭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渭南旅游推荐

+更多

    渭南旅游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