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

探秘槟榔谷,寻找非遗记忆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人均:300 元 和谁:和朋友

独自坐保亭到三亚的长途车,一小时左右到。景区门口人群攒动,网上订票会便宜些。下午4点多才出园区,先后游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雨林苗寨和甘什村。中午吃了30元的椰子饭,首次坐了回空中索道,感觉不错。三个村寨间有游览车通行,若时间充裕也可步行。

槟榔谷因其两边森林层峦叠嶂,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山谷,长满槟榔树而得名。两侧的山腰中,分布着黎苗族特色的房子,既有阁楼式,也有船形屋,应该是当地村民居住的地方。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创建于1998年,2015年7月被命名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北纬18度,位于保亭县与三亚市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景区坐落在万余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林海,并置身于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中。

大门口是黎族大力神图腾组成的,民族气息浓厚。进入大门正对着一很大织绵挂毯,旁边对联,上书“槟榔谷存千古情、原住民怀传世艺”,说明了海南黎苗族原住民千年历史,璀璨的文化与美丽的热带雨林相交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观赏了传统文化长廊。一个名叫胡亚玲的摄影家所拍照片,较全面的反映了黎苗族劳作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场景。其中有弓拉钻木取火、做树皮布、拉乌龟、赛牛等画面,青年骑在水牛背上狂奔,场面火爆有趣。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览,树皮布制作工艺及实品、麻纺工艺、织绣图案艺术、龙被珍品展示令人印象深刻,这些都诠释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道理,需要保护并且传承下来。

沿过道天桥步行至雨林苗寨。大门上书谷银苗家,挂有银饰品,苗族妇女喜欢穿戴银制品是民族特点。可见到几种银矿石实物、热带雨林中的大蜘蛛实体展示,苗族青年男女民族舞蹈、登刀山演出。

途中会看到俗名叫过江龙和金不换的中草药,那个过江龙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又叫鸡血藤,形状奇特,弯弯曲曲形似盘旋的巨蟒。

在甘什村,会看到黎族器乐演奏,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式的砍山栏和纹身历史介绍。叫拜扣隆的房屋是黎族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还有百年谷仓群,都建在村外,印证着黎苗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纯朴民风。

谷仓等都建在槟榔林中,靠高大树木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黑龙江的冬天若无雪,裸露的大地上的黑土也会被寒风吹光了吧。

  那么多的展示演出,认真的看下来,真需要点时间。旅游中,多处可以看到衣着整洁的黎族大妈和小女孩在手工织绵,动作娴熟,优美的劳作画面。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探秘槟榔谷,寻找非遗记忆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