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颇具“海南味道”的黎族鼻萧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11 月 人均:200 元 和谁:和朋友

鼻箫,是黎族富有特色的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虽劳、屯卡、圆哈,在海南的民族市县非常流行。鼻萧音质独特,曲调优美,别具一格。

关于鼻箫,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爱了。准备结婚之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并抓了来,峒主硬迫着姑娘嫁给他。

姑娘不允,便被关起来。小伙子找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洞里。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知道后,又把小伙子抓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砍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姑娘心领意会,感动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悲痛欲绝,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小伙子墓前。以后,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箫管用白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民间多使用一根无节的细竹管,管长60厘米~70厘米、管径1.6厘米左右,在距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开在管身一侧,也可开成前后各一。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需在节隔中心开一圆形通孔使用多节竹管制作,则要打通竹节。吹孔在竹管的细端。

箫有许多固定的曲调,它们大都是无标题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义,在黎族人民中世代相传,但各地也不尽相同。鼻箫的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动听,低音犹如洞箫,但更柔和,高音微弱,运用丰富的泛音,能吹出三个八度音域,并能奏出颤音、滑音。有时由于气息较难控制,乐声出现似有若无、断续飘渺现象,听来更有仙乐韵味。

在黎族地区,人们在夜阑人静时吹起鼻箫,整个村寨都隐约可闻。鼻箫常用于独奏、对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竹木乐器”中的代表,呈现出黎族独特的音乐韵味,更承担了传播海南民族文化的重任。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颇具“海南味道”的黎族鼻萧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