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去奥森寻碑刻文物

编辑
天数:1 天 和谁:和朋友

       常去奥森健步走十公里,一年四季,看过花田野趣的向日葵、波斯菊,沉水廊道的莲花,湿地的芦苇,生态廊道桥上的山楂……最近才听说还有文物。一打听才知道是为了有效保护石刻文物,朝阳区将散落各处的石刻集中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施修复和保护。于是,和朋友约在南园西门民族团结柱,大家或自驾(这里有停车场)、或乘坐公交车(澳林春天小区或林萃路口北站下车)到这里集合,一起去寻朝阳贞石园、图海家族墓碑、海望家族墓碑、卫武家族墓碑,看碑刻,温历史。

 

朝阳贞石园
奥森南园西门附近,与民族团结柱仅隔着一道栅栏,便是碑刻集中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被称为朝阳贞石园。

 

入口处两侧并立华表,为乌雅氏家族墓华表,原立于清雍正六年(1728)。科荟路发现,石吼、云板为现今补配。

 

八棱形柱身,八角须弥座,

 

上下枭带束腰,仰覆莲,束腰浮雕“仙鹤八卦”,下枭海棠线开光,内雕“佛八宝”,底部圭角云纹。

 

道路西侧为石雕、墓碑、寺庙碑、纪事碑等。

 

石像生(马),明(1368-1644),朝阳公园桥发现。单只失配,面部残损修复。马取卧姿,前后两腿均向里部屈曲,以示驯服。背脊鬃鬣分披两侧,简饰锦铺。

 

 石供桌,清(1644-1911),金盏长店村发现。须弥座式之底部,其上之束腰及桌面轶失,底座周饰覆莲瓣及圭角云纹。

 

 石翁仲(武官),明(1368-1644)。正面残损剥蚀,朝阳公园桥发现。

 

新建丫髻山天仙圣母娘娘行宫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立。金盏北马房村发现。

 

螭首,座佚今补配。额题“万古流芳”,首题“新建丫髻山天仙圣母娘娘行宫普义门勒碑序”,碑阴额题“茶会碑记”,下为题名。

 

攒香老会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立,大屯北顶村发现。

 

 

 左安门外合村共立纪事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立。十八里店村发现。失首,座佚今补配。碑面大字记立碑年月,小字题左安门外龙树、周庄、十八里店等18个村名。碑阴述立碑原委、女性题名等。

 

 左安门外合村共立纪事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立。十八里店村发现。失首方座。碑面大字记立碑年月,小字题左安门外龙树、周庄、十八里店等18个村名。碑阴述立碑原委、男性题名等。

 

瑚宝墓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立。东坝七棵树村发现。碑螭首龟趺。龟趺首残断,修补。额篆“铭赐”,首题“原任碑螭首龟趺。龟趺首残断,修补。额篆“铭赐”,首题“原任漕运总督瑚宝碑文”。碑文满汉合璧,所记内容可补《清史稿》等史籍之缺。

 

 

朱嘛喇墓碑,清顺治十年(1653)立,东坝三岔河村发现。残碑,座佚。首题“一等阿思哈呢哈方瓦儿掐朱嘛喇碑文”,碑文满汉合璧。所记内容可补《清史稿》等史籍之缺。

 

 宣德郭恭敕命碑,立于明宣德元年(1426),通高2.5米,宽1.1米,厚0.2米。方首抹角龟趺。

 

额部起凸刻华带灵牌,内题“皇帝圣旨”。牌之两侧篆书“奉天敕命”。

 

碑身上部刻颁于明洪熙元年(1425)三月二十三日的两道圣旨,明仁宗因“推恩以报之,道其显亲之心,#劝天下之为孝者也”,追赠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郭诚亡父郭恭为承直郎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其母王氏为安人。下部为郭恭墓碑文,记述“郭氏世家顺天府之通州”,郭恭及其祖郭尊道、其父郭顺乡的生平。

 

书丹并篆额者,程南云,字清轩,号远斋,江西临川人,赐进士出身、征仕郎、中书舍人、监察御史,工诗文,精篆隶,为时所尚。奉命书长陵碑。

 

重修药王庙普济宫碑,民国八年(1919)立。浮雕满云纹。六里屯后八里庄发现。座佚今补配。额题“万古流芳”,首题“重修药王庙普济宫碑”。碑阴额题“万善同归”,碑面题名。

 

 

碑座,清,林萃路发现。龟趺,首残缺。

 

 柏林寺下院极乐禅林碑,清光绪十九年(1893)立。太阳宫发现。无首,座佚今补配。碑文记述安定城北柏林寺下院极乐禅林殿宇工程原委。

 

诰封三和碑

 

 三和墓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8)。劲松农光东里发现。墓碑通高5.3米,螭首龟趺,下承海墁。额篆“御赐”,首题“原任内大臣工部侍郎三和碑文”。碑阴额篆“御赐”,下题立碑年月。碑文满汉合璧,所记内容可补《清史稿》等史籍之缺。三和曾任工部尚书,主持参予清漪园的工程建设。《清史稿》记载:三和,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四年,擢工部尚书。三十二年授内大臣。三十八年卒,赐祭葬。

 

道路东侧多为墓碑

费扬古谕祭碑,螭首龟趺,碑文为清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十七日谕祭文。碑阳汉文,碑阴满文。东坝驹子房村发现。

 

费扬古墓碑,立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碑螭首龟趺。额篆“敕建”,首题“议政大臣管侍卫内大臣兼总管满洲火器营事一等公佐领谥襄壮费扬古碑文”。碑文满汉合璧,所记内容可补《清史稿》等史籍之缺。

 

 法尔纳诰封碑,六里屯发现。碑首断缺,龟趺首残断。碑文为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九年(1670)诰命。碑阳汉文,碑阴满文。碑文所记“九任今职三等阿达哈哈番加一级管佐领前锋统领”系指法尔纳。色黑诰封碑,清康熙六年(1667)。麒麟首,座佚今补配。额篆“诰封”,碑文满汉合璧。碑文所记”户部掌印郎中加一级“系指色黑。

 

苏尔兊衣诰封碑,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立,劲松农光里发现。螭首龟趺,额篆“诰命”,碑文满汉合璧。所记“光禄大夫副都统头等阿达哈哈番加一级佐领”系指苏尔兊衣。

 

 唐公世墓碑,螭首龟趺,居中题“皇清诰赠通议大夫沈阳唐公世墓碑”,无上下款。金盏长店村发现。

 

唐氏世墓碑,清乾隆六年(1741)立。金盏长店村发现。螭首,碑身残,修补。座佚今补配。下承海墁。首题“沈阳唐氏世墓碑铭”,碑阴题立碑年月,碑文记“员外郎兼佐领督理九江关榷使沈阳唐君”系指唐英。

 

 俄里诰封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立。和平街发现。螭首座佚,今龟趺系补配。额篆“诰封”,首题“皇清诰封资政大夫刑部郎中二等阿达哈哈番佐领俄公碑文”,碑文满汉合璧。

 

 纳琳诰封碑,清康熙四十一年(1703)。劲松发现。螭首龟趺,龟趺首残断,修补。额篆“诰封”,碑文所记“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系指纳琳。

 

阿山诰封碑,清康熙九年(1670)立。亚运村安慧里发现。螭首座佚,今龟趺座系补配。额篆“诰封”,首题“皇清诰封通议大夫阿公之碑”。碑文满汉合璧。

 

 

 吴努春诰封碑,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洼里龙王堂村发现。麒麟首龟趺,下承海墁,额篆“诰封”,碑阴额篆“永世忠恩”。碑文满汉合璧,所记“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级”系指吴努春。

 

图海家族墓碑

       穿过一道小径及植物带,可见图海家族墓碑。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秉资忠愨,砥行端勤”,清顺治十年(1653)四月任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十二年(1655)加太子太保,擢刑部尚书事,与大学士巴哈纳校订律例,曾充《太宗实录》监修总裁官。康熙初,任都统,受命为定西将军,围剿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起义军余部。康熙九年(1670)任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十二年(1673)反对吴三桂撤藩,后任抚远大将军招抚陕西提督王辅臣,稳定了西北局面。十四年(1675)三月任副将征察哈尔,五月凯旋返京。十五年(1676)八月封三等功。卒于康熙二十年(1681)十二月。谥号“文襄”。雍正初年,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五通螭首龟趺碑,均为南向,青石素面水盘,规格尺寸相同。通高5.4米,宽1.15米,厚0.55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图海上三代诰封碑;图海诰封碑;图海墓碑:图海之子诺敏诰封碑;无字碑。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兴朝开创之业端藉元勋良臣辅弼之材实资式德式遵令典用沛洪恩尔胡锡乃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之会祖父源远流长本深支茂盖积德于乃躬故发祥于奕世曾孙有庆惟尔之休兹以覃恩赠尔为光禄大夫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锡之诰命于戏一德交孚迓天休而洊至数传始大荷帝眷之方来尚其钦承式佐尔后制曰德隆宗社于开国为崇功恩及曾闈于承家为异故庸颁宠命以著殊沐尔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曾祖母觉罗氏庆衍曾孙徽流四世重伟培德乃启后人溯水木之深长用恩荣之远被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徽意邈矣佑后嗣而克昌宠贶赫然保昭融于无斁传之永远服此休祯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贻厥孙谋忠荩世识传之泽绳其祖武恩荣昭上逮之休忠厚之道攸存激劝之典斯在尔噶哈纳乃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之祖父尔有贻谋以启乃孙传至再世克勤王家褒宠之恩宜及大父兹以覃恩赠尔为光禄大夫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锡之诰命于戏再世而昌无忘贻德之报崇阶特晋用昭宠锡之因奕世垂休九原如在制曰孝子之念王毋情无异于慈帏兴朝之奖劳臣恩并隆于祖烈爰沛貤封之命用慰报本之怀尔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祖毋觉尔察氏尔有贻恩迨于再世乃孙袭庆绩懋国家嘉尔淑仪宜锡褒宠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章服式贲沛介锡于大母纶綍崇颁保昌隆于百禩永承家庆以妥幽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父有令德子职务在显扬臣著贤劳国典必先推锡用由新命以表前休而穆哈达乃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之父持身有道迪子成名加予懋绩之臣实尔传家之嗣爰褒义训用贲恩荣兹以覃恩赠尔为光禄大夫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锡之诰命于戏率行式谷泽流青史之光教孝作忠荣耀紫纶之色永培厥后益庇昌隆制曰国之最重者惟是忠荩之臣家所由兴者以有劬劳之毋特颁恩命用慰子情尔太子太傅都统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管佐领加二级图海母觉尔察氏慈能育子教可传家念慈靖共之猷实本恩勤之训母德既著渥典宜加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颁爵用以荣亲褒忠因之教孝锡隆恩于不匮表嘉誉于来兹钦服崇纶用光泉壤

 

 

 太子太傅都统三等公议政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佐领赠少保乃兼太子太傅谥文襄图海碑文

 朕抚御方夏勤求治理维兹丞弼之臣协心毗赞绥靖邦家实倚赖焉尔图海秉资忠慤砥行端勤密勿周旋历有年所敬以事上诚以持躬渊鉴沉几克膺大任自为都统时尝平荆楚西山之乱还入纶匪替襄匪懈乃逆贼吴三桂凭藉宠灵煽动南服一时群不逞之徒嚣然附合察哈尔孤负国恩造釁搆孽而以将军副信郡王祗承庙算出关征计肤功立奏东服底平继以泾原骚动西土震惊命尔为大将军以垂胜之师迥戈西向贼方肆其狂蹶思与滇逆併力惟尔以重臣建于遂得横截秦陇扼亢擣虚逆势穷戏始帖耳垂尾复来效命迩年以来尔镇抚三秦威略大著能使群贼胆寒则凡天成所指建耆定之成功者惟而劳勋为多爵以上公俾之振旅方将复烦以机务与之讲持盈保泰之理共享隆平至治讵图勤瘁之余溘焉殒逝腹心失倚深用尽伤虽恩?有加锡之嘉谥而朕轸悼元老之心则未有已也爰命伐石树之墓道使后有溯勋旧也烈者得以考焉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立

 

 

图海之子三等公都统诺敏诰封碑,碑阳额篆汉、满文“诰封”,碑文满汉合璧;碑阴无额无字。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重干城之选宣力惟人朝颁章服之荣酬庸有典爵首隆于五等命宜锡自九重尔三等公蒙古都统佐领诺敏性资忠勇器识弘通依日月之光华懋成劳于钟鼎际海山之清宴食旧德于旂常比晋秩夫崇阶益靖共于在位心存天室常抒捧日之忱贵列上公弥砺循墙之节忻逄庆泽式焕新纶兹以覃恩特授尔阶光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戏懋乃嘉猷允称腹心之寄膺兹宠奖益彰伐阅之勋祗服训辞对扬休命初任三等侍卫二任二等侍卫下尼壮大加一级三任头等侍卫下尼壮大宜都尼真加一级四任散秩大臣五任散秩大臣三等公六任散秩大臣三等公佐领七任三等公佐领护军统领八任三等公佐领刑部尚书九任三等公佐领礼部尚书十任今职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海望家族墓碑

 沿着小路继续绕行,很快就见到了掩藏在绿植之间的海望家族墓碑。

 海望,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孝友笃诚,慈爱忠懿,居家克俭克勤,与人以信以和”。清雍正九年(1731)十月任户部左侍郎,雍正十一年(1733)与直隶总督李卫巡视浙江海塘工程,请于海宁尖山塔山间建石坝以堵塞水势,并请将仁和、海宁、海塘改建大石塘,以图永久之利。后又赴西北处理大将傅尔丹虐待士卒、侵吞渔利案。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迁署户部尚书,十月裁办军机处,命协办总理事务。乾隆二年(1737)以户部尚书协军机大臣。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以精力渐衰罢军机职。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迁至礼部尚书,十四年(1749)十二月改户部尚书。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九月。

 

海望家族墓碑,螭首龟蚨碑共四通,均为南向,通高3.7米,宽1.15米,厚0.45米。由西向东依次为:海公神道碑,海望上三代诰封碑,海望父母墓碑,海望墓碑。

 

海望曾祖父母神道碑, 立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碑额篆书“海公神道碑记”,首题“皇清诰封光禄大夫海公偕妻诰封一品夫人那氏神道碑”,碑阴无字。

 

 

海望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上三代诰封碑,立于乾隆十一年(1746),额篆“恩纶宠锡”;

 

海望父母墓碑,碑文漫漶不清,立于乾隆十一年(1746),额篆“世代恩荣”,碑文为儿子海望敬表 、孙子衡位书丹,碑阴无字;

 

海望墓碑,立于乾隆二十年(1755)十一月初四日,首题“原任户部尚书海望碑文” ,额应为“恩赐□□”,碑阴无字。

 

 

卫武家族墓碑

继续绕行到劳动广场南侧,便见卫武家族墓碑。卫武,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孝恭仁皇后之父,雍正帝之外祖父,原任护军参领等职。

卫武家族墓,自西向东依次为清世宗雍正帝的外祖卫武及外祖母塞和里氏墓碑、卫武父母墓碑、卫武祖父母墓碑。三通碑都是雍正皇帝于雍正六年(1649年)为其生母家族而立的,螭首龟趺,碑文均为世宗亲撰,皆为额篆“敕建”,碑文满汉合璧,碑阴无字,碑下水盘全部尚存。最西面是雍正皇帝的外祖卫武及其妻塞和里氏,往东为卫武之父额森(碑文写作额参)及其妻,再东为卫武祖父额柏根(碑文写作额白根)及其妻。

 

 

 

 

借用群里朋友发的关系图做个总结,为本次奥森人文游画上句号。

群里朋友发的人物关系图

 由此处的奥森南园国奥村门可直接出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去奥森寻碑刻文物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