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重沐白月光-北京三日博物馆之旅

编辑
天数:3 天 时间:7 月 人均:1200 元 和谁:亲子

张爱玲说:世上每个男子都有红白玫瑰两个恋人,得到了红玫瑰,白玫瑰就是床前明月光,得到了白玫瑰,红玫瑰就是心口朱砂痣。其实对于拥有又错过的难忘,我们对城市的感情也一样。

北京于我来说就是驻留地的白月光。曾经在那里生活了七年,也一度以为它会是自己日后的长居之处,但最后我还是离开了它。在随后十几年一次次的重逢里,我对它的感情从不舍到怀念,再到没有遗憾,而它也已成为生命里特别的标识符,一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

所以这趟专门前去的出游,并不像旅行,而是一次串门,三天三个博物馆,带着娃一起去故地还愿。

 

国宝集萃:国家博物馆

 

去年我和观观一起看了马未都的文物脱口秀节目《国宝100》。“国宝100,件件精彩。”成了他那阵子的口头禅。我把里面讲述的文物用导图记录下来,发现很多都收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于是去国博打卡国宝的愿望就加入了心愿单。

 

我在北京的那些年,国博还是中国历史博物馆,03年它与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成立国家博物馆,11年新馆正式开放。我也期待着看到不一样的它。

 

下火车后坐地铁直奔国博,正赶上下午场13:30刚开门,入口处的队伍排成长龙,但安检很快。

一进门,大厅高挑的层高,以及各厅布局,让我联想起卢浮宫的内设,果然是国家博物馆的气派。

因为时间有限,只去了“古代中国”展区,以及四楼的几个小展厅。但“古代中国陈列”就足够让人大饱眼福。它以王朝更替为脉络,以珍贵文物为核心,展现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

 

看到的第一件国宝100里提到的藏品就是陶鹰鼎,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样子小巧可爱,呆萌十足。

和它一起的还有同时期红山文化的C型玉龙,这种型制的玉龙不少,但这里应该是最大的一个,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期还有这个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缸外壁的白鹳,大鱼和石斧都清晰可见。白鹳昂首挺立,眼睛圆睁,口叼大鱼,异常生动。

这里最震撼我的还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各种重器让人目不暇接。

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四羊方尊,造型独树一格,蜚声海外。

吴王夫差鉴,上博也有一件,但是它更重,铭文也不太一样。

另外还有许多从地方“上交”而来的国宝,比如

三星堆的纵目面具。

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的复刻版,选的就是九色鹿的故事,这个在《国家宝藏》里见到过。

还见到了昭陵六骏,虽然是复刻版,但也足够让人惊喜。

身中多箭的飒露紫尤其让人心疼。

按照自己记录的导图,我们还找到了钱谬铁券和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如若不是听过它们的介绍,参观时说不定就会漏掉。

看完国博,出门走过一条街就是天安门广场。时隔三年,我们又来了。

这里是祖国的心脏,全国人民的爱国朝圣地,也是最顶流的打卡地。

 

私心还愿:观复博物馆

 

第一次知道马未都还是在十几年前,老爸看过他在《百家讲坛》里的讲座,把它推荐给我,然后我就喜欢上他深入浅出讲文物的风格,也知道了观复博物馆是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后来还看过他在广西卫视的节目《收藏马未都》,相比当时央视正了八经的《鉴宝》,以及北京台用砸赝品博眼球的《天下收藏》,这档鉴宝栏目小众却值得品味。作为节目唯一的专家,马爷以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文关怀撑起全场,既讲述了知识,也能照顾收藏人的心情。

我对他的敬仰越来越深,为了和其扯上关系,甚至单方面宣称他是自己的干爹,这大概就是脑残粉的真实写照。

当时《收藏马未都》里送给获奖观众的礼物都出自观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然后我就看上了这个名字,“观观”的小名由此而来。

观观出生后,我时常给他安利干姥爷的节目,《国宝100》顺利让他路转粉。而养了一群观复猫的观复博物馆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打卡观复的愿望在这一次出行里终于实现。

观复博物馆地处北京东北角,交通并不算便利,但游客并不算寥寥。

《都嘟》片头里出镜的梧桐小院在现实里呈现,亲切感扑面而来。

观复北京馆主要有“瓷器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每个展馆都不算大,但是设置得比较合理。

 

瓷器按照朝代和窑口分类,与国家博物馆的安排很像。

家具馆布置得很满,各式黄花梨,紫檀的明清家具。国宝100里提到的紫檀大画桌也被我们找到了。

 

工艺馆主要是一些漆器,玉雕,百宝嵌以及掐丝珐琅器。

门窗馆展示了明清两代的门窗、隔扇、围栏等建筑构件。这个题材的展馆倒是不多见。

去的时候正赶上油画馆的特定主题展“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览把古画里的人物都换成观复猫,并根据画里有关起居的细节,讲解了中国古人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演变。

用观复猫再次演绎的古画充满趣味,众人熟知的韩熙载夜宴图也被二次加工;

这张村医图变成猫版更加搞笑。

此外画里还隐藏了很多彩蛋:比如作者把观复博物馆里的藏品也画到了场景之中。

尽管展览很有趣,小朋友更爱的还是去看猫。

博物馆养了几十只流浪猫,它们各自都有名字和职务。观复猫名录上有它们的身份和性格介绍。

它们有的住在猫别墅里,有的住在小屋里,还有的就在院子里随意溜达休息。

性格最好的马都督可以随意任人摸,但我从来没有听到它的呼噜声。

或许它已把“被撸”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工作,完全把“你们开心就好”的职业素养融进了自己的生活。

这位毛森森,长得威风凛凛,一身霸气,不喜被碰,却愿意占据惹人注视的位置。

如今观复猫已经成为观复博物馆的文化品牌,其IP的重要程度几乎可以和馆长相媲美,难怪它们都被签约成为荣誉馆长/馆员。

从观复回来的下午,天气突变。顺着地铁去了奥林匹克公园。迟到一年的东京奥运唤起人们关于北京奥运的回忆,趁着这个热度,重温下当年让人心潮澎湃的奥运举办地。

 

相比十三年前的万众瞩目,如今的鸟巢显得落寞很多,奥运火炬也从场馆顶部挪至外面广场。

 

广场的奖牌墙上刻着当年所有冠亚季军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国家。我们真的很用心地去纪念那一场带给世界精彩,带给自己骄傲的运动会。

 

也许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而今再回头看,它绝对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历史节点。

 

风雨依旧:故宫博物院

 

九岁那年我和父母来北京玩,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去大城市,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唯一一次旅行。那几天妈妈要参加培训,爸爸带我逛了动物园,故宫长城十三陵。我记得故宫特别大,走了一天也没有走全,自己走得很累,但是非常开心。

在北京上学的那七年,我没有去过故宫,因为觉得机会还很多。

13年春节回京和十年未见的老友相聚,抽空去了下故宫,一口气从南到北走完,却发现它只有短短的一公里多。那一次对故宫的印象并不好,文物放在光线昏暗的展柜里,上面布满灰尘,像是无人照顾的老人,满面沧桑,被人忽略。

之后听说故宫换了馆长,管理升级,面貌一新。

于是带着怀旧又好奇的心,我带着观观重走了一遍三十几年前爸爸带我走的路。

 

去故宫的那天正赶上大雨,为躲雨先进了武英殿看瓷器。如果说国博最让人震撼的是青铜器,那么故宫博物院最丰厚的馆藏就是瓷器。

国宝100里提到的第一件文物就是故宫这件集各色釉彩于一身的瓷母大瓶。它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每种都需要不同温度烧制,虽然满身亮点的造型有炫技浮夸之感,但它的确展示了中国制瓷工艺的顶峰。

北宋的定窑白釉孩儿枕,之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看到过一件。

这款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不但造型秀美,还暗藏乾坤。细看竹叶,是由四句五言诗组成:“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真是太巧妙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十二月令花卉题诗杯,又名十二月花神杯。它们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

几年前在湖北博物馆第一次看到,惊为天品,后来蚂蚁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过一套五彩的。没想到在故宫里,青花和五彩各有一套,真是羡煞我也。

馆中的小房间里展示了清代陶瓷的独创:转心瓶。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只想说:这不是天秀是什么。

在陶瓷馆看了很久,出门去往太和殿时正赶上狂风暴雨,空荡的广场大雨如注,有遮挡的地方都挤满了人,只好顶着风前行。风雨中的大殿和晴天时相比颜色顿失,但雄壮的威仪仍在。它可是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呢,这种小阵仗又算得了什么?

雨中观建筑实在为难,又去了珍宝馆避雨。

相比需要提前预约的武英殿,这里游人多了许多,但宝贝真的好看。和八年前相比,展览的环境也改善了很多,衬托得国宝更加精致璀璨。

正走着,观观发现了《国家宝藏》里介绍过的金嵌珍珠天球仪,之前只留心打卡《国宝100》,没成想连《国家宝藏》里的文物也一起get。

 

珠宝、金器、象牙犀角摆件、用各种奇珍异宝做成的盆景,金光灿灿的佛教礼器,无一不显露着皇室的奢华。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普通人永远无法想象。

都快出门了,一心想拍的红墙照还没着落,我儿冒雨帮我捏了几张。

神武门离开时,对面景山的半山腰起了雾,有种神秘的飘渺之感。

途径角楼,虽然没看到完美的倒影 ,雨中身姿也颇为清丽。

就这样吧,不够完美但也不遗憾的怀旧故宫之旅。

参观小贴士

 

北京的博物馆大都需要在各自的公众号里提前预约,周一闭馆。

 

- 国家博物馆提前七天预约,放票时间是凌晨12:00,旺季时早晨六七点左右还是可以约上的。现场查看预约码,刷身份证进入。

- 故宫门票最早提前十天预售,每晚八点放票,旺季时基本十分钟之内就能抢完,请定好闹钟第一时间购买。

陶瓷馆等展览需要单独预约,珍宝馆、钟表馆可以现场售票,也可提前买票。

故宫入园需要先关联健康码,再刷身份证验票进入。

- 观复博物馆不需要提早抢票,但是提早一天在网上购买成人票打88折,公众号可以预约参观,但现场并没有检查预约信息。

 

不说再见

 

去年是大学毕业二十周年,提早半年就开始和舍友计划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毕业旅行,结果全世界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它落了空。

别说一起旅行,就连见面都变得遥遥无期。

匆匆三日,抽空见了在京的同学,未能实现的愿望终以短暂的相聚兑现。

 

席间说起大家每次聚会似乎都是我来北京,忽然有种身份特别的优越感。

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庞,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年少初遇时的形象,

彼此见证过青春的人就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而北京也因她们还在这里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Little Manhattan》,结尾处离开初恋的小男孩说:

“Maybe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 girls there ,but she is my first love, the first girl I loved is forever her.”

 

自己对北京的感情应该也是如此:

也许我会去很多别的地方,甚至更爱那里的生活,

但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它永远是承载青春的所在,是我最初爱上的城市。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重沐白月光-北京三日博物馆之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