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7月20日)
清晨5点半醒来,昨天的疲劳感尚未完全退却,今天的出游即将开始。洗漱后出门,来到昨天发现的饮食店区,一家名叫杭州小笼包的路边小店吸引我驻足。用一笼鲜肉小笼外加一碗甜豆浆,祭了五脏庙。
今天的气温一点不比昨天来得低,出门前吸取了昨日的教训,在包里带上两瓶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还是从老地方公益西桥地铁站上车,早高峰时段往中关村方向的地铁已是人满为患。不给上班人士添乱,在站台等候将近半个小时,坐一班车厢内较空的地铁前往北海北,出站无需手机导航跟着人群步行约10分钟左右即可来到恭王府。 前海西街王府入口处核验身份证,在东侧服务窗口扫码支付并领取语音讲解器后即开始王府游程。左右观望了一下,来王府游玩的旅行团队特别多,其实混迹其中听导游现场讲解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穿过西洋门进入恭王府北片的花园游玩,人是在是太多了,假山石上、抄手游廊两侧坐满了休息的游客。几个展厅内空调明显已经失去了作用,园方搬出了鼓风机意在加快空气流通,以防游客中暑。园内湖心亭附近的几栋亭台楼阁适逢修缮中,脚手架外挂绿色防尘网,把园内本不够通畅的气流遮挡得严严实实。身处这种环境,人感觉透不过气来。只得忍痛中途折返出园,留下一丝遗憾待今后有机会再弥补吧。
从前海西街出口离开恭王府,往东至前海北沿。避开客流转而进入附近的南官房胡同、大金丝胡同漫步,整个世界顿时清净了下来。
行至银锭桥口,在附近的餐食店里要了碗炸酱面外带一瓶冰镇燕京纯生,歇歇脚,让匆忙的脚步得到暂时的休整。开在热闹景点的店铺就是牛,一碗用面酱和着点胡萝卜丝、黄瓜丝的炸酱面(不足二两)可以卖28元。因为从来没吃过炸酱面,也不知道纯正的北京炸酱面是否就是这样连一点荤腥都见不着。同桌的爷儿俩点了两盘水饺、一盘炸臭豆腐外加两瓶北冰洋汽水,130大洋。看得出,当老子的有点心疼了。
凑合着吃了午饭,出店门跨过银锭桥,向西找小胡同里一路走去。
途经鸦儿胡同的敕赐广化古寺,见庙门敞着便走了进去,直至后面斋堂。正准备伸头往里一探究竟,里面迎来一位师傅,打听之下是斋堂的伙房大师傅。阐明来意后,师傅特别的客气,主动问我吃饭了没,后灶上还有剩下的斋饭。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感谢大师傅的盛情。
出了广化寺继续前行,在后海前沿柳荫争渡游船码头处折返。回程则沿着紧贴什刹海的沿岸步道,一路赏景、小坐、观荷。大热天吸引了不少中老年市民在什刹海内游泳,什刹海清澈透底的水质让人倍感羡慕。沿岸大妈出售的老冰棍比恭王府那边便宜了一半,看来地区物价差异在各景点着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天再热,网红打卡地——南锣鼓巷,还是得去逛逛。到实地一看,沿街两侧商铺林立,整体风格和豫园老城厢有些近似,但网红店明显比城隍庙要多。或许是年龄的关系吧,其中不少店铺感觉已经不太适合自己了。
匆匆逛完南锣鼓巷,时间刚过下午2点。剩下的时间如何打发?琢磨了一下,干脆就交给地坛吧。天坛公园以前去过多次了,反而地坛却从来没去过。说走就走,在地安门东大街南锣鼓巷站上了地铁,很快就来到雍和宫站。出站往北过北二环雍和宫桥,向北直走就是地坛公园南门。北京公园门票价格还是相当友好的,如昨天的陶然亭一样,地坛公园门票价2元,但是要继续参观方泽坛和皇邸室这两个去处,还需在园内购买一张5元的门票。地坛虽大,但好在道路两侧植被树木茂盛,可以起到很好地遮阳作用。
游完了地坛,天地合一,感觉圆满了。饥饿感上来了,得赶紧找地方去吃晚饭。还是从南门出来,从手机查了一下,发现了附近和平里西街的雍和宫壹中心办公园区里的美食广场。在里面吃了一顿丰盛的快餐。和上海的常见做法完全不同,这里的快餐自助取用,集中摆在托盘里上称称分量,荤素一致2.45元/两,米饭畅吃。这倒是第一次遇见,倍感新奇。自己随意挑了几个爱吃的菜,一碗米饭加一碗棒子面汤,25元解决温饱问题,干净又实惠。
带着满足的心情重回雍和宫地铁站,前往座落于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今晚剧场上演北京人艺四幕历史剧《天之骄子》。以年轻演员担纲主演的这出历史剧,将曹氏兄弟为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尔虞我诈的那段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揭示皇权争斗的残酷性之外,也叙述了一段儿女亲情,给首次观摩北京人艺话剧表演的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