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去了一趟北京旅游,时间不长,去的景点不多,在一众“特种兵”旅游中有点反常。
先放上我的行程安排:
2月6日 邢台-北京 景山公园 桔子水晶南锣鼓巷酒店
2月7日 北京 圆明园、清华大学 桔子水晶南锣鼓巷酒店
2月8日 北京 国家博物馆 桔子水晶南锣鼓巷酒店
2月9日 北京南-滨海 国家动物博物馆 天津生态城希尔顿欢朋酒店
2月10日 天津 国家海洋博物馆 天津生态城希尔顿欢朋酒店
说明一下,这是我第四次去北京了,娃也是第二次去,所以算是查漏补缺型的。(不想看我絮絮念的,可以直接跳到北京旅游攻略的part2哈~)
可以看出,我的行程安排最大特点就是基本上每天只去一个景点。据说到北京旅游,每人日均20000步以上,而我们最多那天也才15000不到。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我们首次去北京,所以才会安排得如此轻松。但其实基本上每次旅游,我都是这个安排。之前娃小的时候,我们去云南旅游,每天中午还会回酒店睡个午觉;去泰国旅游的时候,也是每天睡到自然醒,娃在酒店玩半天(酒店里有一只猫咪,娃非常喜欢它),才出发去景点。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特种兵”式旅游时,第一反应是:旅游为什么要这么劳累?怎么旅游好像变成要完成一个KPI,几天内逛完多少个景点,打卡多少个网红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吗?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吗?也可能是,至少是体力好的体现吧~
但这有没可能是一种执念,一种关于“完美”旅程的执念呢?以前社会的经济水平不高,旅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但假期却有限,每一次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包括我,都是一件“蓄谋已久”且珍贵的事情。大千世界,何其精彩。我们多么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踏遍每一处山川,欣赏每一幅美景,尝尽每一口美食;也正是因为时间有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一座城市,每一处景点,不论我们对它有多么的喜爱怀念,可终其一生,也只会去一次。所以我们多么希望每一次的旅程,都能把该去的都去了,该玩的都玩了,该尝的都尝了,这才不辜负我们对这趟旅程的期盼啊~
所以“特种兵”旅游是不是就这样应运而生呢?千里迢迢来一趟,著名景点怎么能不去呢?网红店怎么能不打卡呢?那多可惜,多遗憾,多不划算,这趟旅程多不完美啊~于是我看到有人早上五点半起床为了挣得最先进入北京环球影城;有人在四季民福一等两三个小时为了尝一口烤鸭;有人在一天内安排国家博物馆、故宫、景山公园等三四个景点......
当然,这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我也会跟孩子说,美好的东西值得等待;也曾开车一小时去解馋。所以不论是“特种兵”旅游还是“养生”旅游都没有对错。只是我现在仿佛看到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攻略都在宣称自己一天逛完多少个景点,都在给出如何高效策划行程的方案,都在告诉你若没有去那些“must go”景点,那你就白来了。一切都在指向“更高、更快、更多”~
但这就是旅行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吗?哪里也不去只赖在酒店里就不算旅行了吗?吃饭一定要排长队才能吃到地道美食吗?没去完所有景点留有遗憾这趟旅程就失败了吗?别人眼中的美景口中的美食就一定是我们的美景和美食吗?
我的旅程是一个跳出日常,放松充电的旅程,是一个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旅程,是一个感受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不同味道的旅程。我的旅程不需要完美,也不存在“必须去”、“一定要”,因为这是我的旅程呀~
所以,会不会慢下脚步,给每个景点多留点时间,不再被网红店牵着走,不再催促孩子快点走,把留下的遗憾当成下一次旅程的期盼,才是不完美的完美旅程呢?
Part2 在这里:https://you.ctrip.com/travels/beijing1/4126126.html?isAuthor=tru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