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

为何“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万年桥原是大运河最后一座桥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5 月 人均:100 元 和谁:一个人

在北京什刹海附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万宁桥。它建于元朝,距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石桥之一。

这座石桥往南约 100 米,便是皇城的后门“地安门”,因此老北京人习惯称它为“后门桥”。万宁桥不仅是中国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的交汇点,还承载着许多有趣的传说。

北京城流传着“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说法。其中,“水淹北京城”与万宁桥下的刻字有关。据说万宁桥下刻着“北京”二字,若水淹至“京”字,北京城便会遭遇水灾。这或许是万宁桥下最早的水位标志线。

万宁桥是中国大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座桥,过了它便是元朝漕运的终点码头积水潭。为了解决元大都建设中的运输问题,郭守敬在 1265 年挖了金口河,引永定河的水入元大都。但由于永定河水量过大,对元大都构成威胁,河口不久便被堵上。后来,为保障元大都的水量,郭守敬在 1291 年主持修建了白浮泉引水工程,将水从昌平山区的白浮泉引至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再引至元大都城内。

当时的积水潭是元大都内部的湖,白浮泉的水最终汇聚于此,中国大运河的终点也在这里。700 多年前,积水潭“舳舻蔽水”,来自江浙地区的船只在此停泊卸货,带动了地安门钟鼓楼地区的商业繁荣。

如今,在万宁桥两侧仍能看到 4 只石兽,它们是 1990 年考古清理桥洞时在淤泥中发现的古代“镇水兽”。其中一只被风化得斑驳不清,专家在其身上发现了“至元八年”的字样,推测它是元代的遗迹。原本万宁桥有 6 只镇水兽,另外两只在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能看到它们的真容。

万宁桥西边还有“澄清上闸”遗址,这里的闸槽和绞关石与三峡大坝的“过船闸”原理相同。明朝灭亡后,统治者放弃了积水潭商埠码头,改在北京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作为通惠河的终点,万宁桥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上世纪 50 年代,万宁桥的石桥板被铺上沥青,河道被填平盖上房子,桥身下部也被掩埋。2000 年,北京市对中轴线遗迹进行整治修缮,石桥按照原样进行了修整,恢复了“万宁桥”的名字,并清理了河道。在这次清淤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了 6 只镇水兽,专家根据文献记载将它们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

据说,“万宁”之名寓意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万宁桥见证了 700 多年前“元大都”漕运的繁盛,也目睹了今天“首善之城”的恢弘气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老的石桥,感受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为何“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万年桥原是大运河最后一座桥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