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13

第2272回:中外历史是时间线,旅行地理是空间线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人均:3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人文

发表于 2025-04-12 23:03

第2272回:中外历史是时间线,旅行地理是空间线

我与马尔克斯有过三次“亲密”接触,一次是在2018年我去墨西哥参观他的故居,一次是2023年在哥伦比亚参观了马尔克斯的墓地,另一次在2025年的加勒比海岛。马尔克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倒是可以述说一二三。

1955年12月,马尔克斯前往法国,想看着欧洲是如何腐烂的,他搬到巴黎法兰德斯旅社居住,当时这个旅馆还住着一个古巴诗人,他叫尼古拉斯纪廉,此人是古巴国宝级诗人,“黑人诗歌”的先驱。

尼古拉斯·纪廉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其融合非洲文化、西班牙语韵律和社会批判的诗歌闻名。他的作品被誉为“古巴民族诗歌的灵魂”,深刻反映了古巴的种族、阶之级和革新精神。他的混血身份成为创作核心,主张“古巴文化是非洲与西班牙的融合”。混合西班牙语、非洲方言、街头俚语,打破传统诗歌的“高雅”界限。“我的诗像木头一样硬,像烟草一样苦,像甘蔗一样甜。”

“加博(马尔克斯)在巴黎穷得连房租都付不起,但他坚信自己会写出伟大的小说。”正是因为穷,所以马尔克斯经常到富兄普利尼奥门多萨门下蹭饭吃。

作为“拉美文学爆炸”的见证者,他的回忆录是研究马尔克斯与20世纪拉美文化的重要资料。

门多萨与马尔克斯相识于青年时代,两人共同在巴黎度过拮据但充满创作激情的日子。他们合著访谈录《番石榴飘香》(El olor de la guayaba,1982),揭秘马尔克斯的创作与生活。

在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期间提供支持,被称为“《百年孤独》的助产士”。

普利尼奥·门多萨(Plinio Mendoza,1932生)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挚友与“文学见证者”,他是拉丁美洲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也是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终身好友。他亲历了20世纪拉美文学爆炸,并以其敏锐的晸治评论和文学回忆录闻名。

马尔克斯和门多萨经常在法兰德斯旅社聊天,因为付不起房租,法兰德斯旅社的女房东将他赶到楼顶的阁楼居住,后来这个旅馆更名为三学院饭店(Hotel des Trois Colleges),2007年马尔克斯的儿子下榻这个饭店,还在门口立了一个牌匾。

这是一家充满学术气息的巴黎酒店,适合希望沉浸于拉丁区历史与文化氛围的旅客。若您计划造访,可结合索邦大学和周边文学地标,体验“左岸”的独特魅力,饭店对面就是圣米谢尔大饭店,是富人呆的地方。

后来马尔克斯所在的报社倒闭了,他领不到薪水,房东给他七楼的阁楼断了暖气,当门多萨冬天去看房马尔克斯时,发现他穿着大棉衣戴着帽子在阁楼写作,冻得瑟瑟发抖,巧合的是,

四年之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出生)也搬进了这个阁楼居住,此人是秘鲁文学巨匠,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他也认识马尔克斯。

当年马尔克斯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但法国房东拉瓜夫妇万万不会想到,当时一文不名的穷书生有朝一日会带着一大沓钱来连本带息补交房租。

1957年,他在东欧调查社会主义联邦之后,坐了51个小时的火车重返巴黎时,口袋里只剩下一个铜板,只够打一个电话。

很多人并不知道,多米尼加居然是马尔克斯的第二故乡。

《百年孤独》的早期构思就是在多米尼加完成的。

当时他因批评哥伦比亚衙门,马尔克斯被迫离开祖国,辗转墨西哥和纽约后,于1961年定居圣多明各。

他当时为报纸《El Caribe》撰稿,接触加勒比文化,影响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他经常出入圣多明各旧城的咖啡馆和文人沙龙,与当地知识分子交流。他的小说《族长的秋天》也构思于多米尼加。

1965年美国入侵多米尼加时,马尔克斯以记者身份报道美军的不良干预,谴责米国的霸权逻辑。他后期的小说《迷宫中的将军》部分场景影射多米尼加的独自裁者特鲁希略;

他在自传《活着为了讲述生活》中提及多米尼加的活力对其创作的滋养。圣多明各的比尔尼酒店曾是他流亡时常驻的写作地,现设有纪念角落。而多米尼加人视他为“荣誉国民”,其作品列入学校必读书目。

圣多明各咖啡馆也是马尔克斯经常光顾的地方,马尔克斯在多米尼加期间,因经济拮据曾兼职卖百科全书,仍坚持每日写作。他与多米尼加诗人佩德罗·米尔是挚友。

圣多明各旧城的文化长廊周边有很多古宅,外墙上长满了蔓藤,广场的咖啡馆有很多艺术家出没,16世纪铺设的原始路面,两旁是色彩缤纷的殖民时期建筑。

广场上有一个桌子,当地人说当年马尔克斯也曾经坐在哪里创作,如是我坐下来看了一会电子书,作者是侯杨方,讲的就是丝绸之路考察中发现的一些没有常识的现象。

专家说国内很多景区文创园打着“挖掘厚重历史文化底蕴,肩扛文化遗产保护重任”的口号,结果项目负责人压根不懂历史,没有常识。

匠心传承!张骞精神浸润汉中城市肌理。魔幻还是现实?汉中“张骞风情园”成了伊斯兰风情街?

2100多年前的张骞,27年间,持节荒漠探险18年,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西南夷,开拓商道,缔结友好,传播华夏文明,开通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可谓是浩瀚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博览园中绽放的一枝奇葩,被誉为“丝路开拓者”和“放眼世界第一人”,其“凿空”精神影响着世界,但张骞去西域探险时,伊斯兰教都不存在,为何“张骞风情园”修成了伊斯兰风格?这些搞文创的人完全不懂历史,颠倒黑白吗?

近年来,张骞故里陕西省城固县以更深厚情怀,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张骞精神碰撞,实施“文旅勃兴”发展战略,围绕张骞文化核心品牌,致力推进张骞墓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升级,以打造“文化旅游名县”和“丝路文化旅游区域性目的地”为目标,让丝路世界之链延续,让张骞精神之虹大放异彩,让丝路文化世界名片熠熠生辉?

侯杨方: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错误想象还有没有?当然有。我们知道张骞是陕西汉中人。他的家乡现在要发展旅游,造了一个“西域风情园”,因为张骞曾出使西域。那么他看到的西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个西域风情园竟然是伊斯兰风格的。我们都知道张骞到达西域的时候是2100多年前,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的时间是1400多年前。我也很喜欢历史,历史就是时间线,地理就是空间线,时间线和空间线都很明确,不能错乱,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的700年前,张骞在西域看到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这是绝无可能的。

陕西西安大雁塔地铁站的一幅壁画,画面中间是大雁塔,它是唐朝皇帝为玄奘造的,把从西天取来的600多部经书收藏在里面。那么大雁塔前面的这个和尚是谁?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讲,是玄奘。我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这个人是玄奘?你见过玄奘吗?玄奘有照片吗?

有当时的画像吗?都没有。那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人就是玄奘?玄奘是去西天取经,经过西域要翻越天山、葱岭和兴都库什雪山才能到达印度,背着这么重的背篓步行,他能走到吗?玄奘去的是印度,所以这幅壁画里有泰姬陵,大家都知道它是印度的象征。但玄奘的时代绝无可能有泰姬陵,泰姬陵还要晚近一千年,我们总会有一些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错乱,甚至把主人公都弄错了。

言归正传,我看完侯杨方关于丝绸之路的电子书之后,抬头看到一位少女也坐在旁边看书,非常专注,她对我说,她也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黄剑博反复强调,为何互联网上的旅游电子书泛滥成灾了,而我为何还喜欢亲临其境式的旅行呢?我们直接通过屏幕旅游不是更节省钱吗?

大家想一下,如果当初马尔克斯没有到墨西哥和多米尼加旅行,他能写出百年孤独吗?不可能的。

旅行其实更能激发一个人的阅读或写作的潜力。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出去走一走,总比将钱浪费在购物和房产汽车上强。钱可以存储,但时间不能,不能等到垂垂老矣,才想到出国旅行。

再说我离开马尔克斯经常光顾的酒店之后,我又走到海边,看到很多城堡,广场上有一个临时的书架,但没有人过去买书,我走到城墙外参观,惊叹西班牙人的铸城能力。

我在城墙外发现一处非常稀罕的纪念雕塑,走进一看,赫然写着“多米尼加日本人农业移住纪念碑(Monumento a la Inmigración Japonesa en República Dominicana)”。

二战时日本经济困难,衙门推动海外移民计划。

为了改善因驱赶海地人而被拉美其他国家及美国孤立、厌恶的个人形象,并同时实现促进多米尼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老特决定四处出击,走访当时同样被孤立或置身于西方大阵营之外的国家,

以便吸纳外国白人移民,他首先争取的对象是同样被孤立的西班牙。不过虽然与弗朗哥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但本身受互殴影响,元气刚刚恢复的西班牙人对前往加勒比海岛国务农并没有太大兴趣,碰了钉子的老特决定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此时日本进入了他的脑海。

1930年代到二战爆发前,多米尼加依靠向日本出口蔗糖曾经大赚一笔,日本人在多米尼加人心中也留下了懂规矩、勤奋踏实的印象,虽然不属于老特青睐的白人移民,但相比那些被他驱赶的海地黑哥来讲,也是云泥之别了。

二战结束后,满目疮痍的日本面临显著的经济问题,战败导致许多日本人家庭面临贫困,日本国内萧条的市场也无法满足大量归国日侨的就业需求。在当时百废待兴的日本看来,地处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似乎是一个对其国际地位有帮助的国家(日本人将多米尼加称赞为“加勒比的天堂”),与多米尼加的合作,有助于日本失业人口找到出路,如果日本移民真的能够在多米尼加站稳脚跟,也能帮助日本巩固在加勒比海的活动,改善并提高其国际声誉。

虽然大部分日本人对万里之外的岛国毫无概念,但动人的前景描绘和当下的困顿,还是吸引到了鹿儿岛、北海道等贫苦地区的一些日本移民,他们在之后几年主动报名,在获得审批后,断断续续坐船远渡重洋,抵达多米尼加共和国。1956年,首批日本移民(约250户家庭)抵达多米尼加,主要从事甘蔗、咖啡种植。但热带疾病疟疾和高温影响农业生产,当地土地贫瘠,一些分配的土地多为未开发荒地,耕作困难。而且文化隔阂,语言障碍和当地社会融入问题也极突出。

这些日本移民一共建立了八个定居点:六个在边境省,两个在拉维加省(康斯坦萨和贾拉巴科亚)。8个定居点中,7个用于农业,1个用于渔业公司(曼萨尼洛)。在安顿下来之后,日本移民迅速开始劳作,并建立了自己的学堂。多米尼加当局对此没有多加干涉,甚至直接资助了一些日侨按照日本风格修建自己的学校并保持自己的习俗。日本移民很快适应了在陌生环境中的生活,他们彬彬有礼的态度和热爱卫生的生活习惯很快获得了多米尼加当地人的好感。

日本人在他们刚抵达这些定居点时,这些地区“是一片丛林......我们在陡峭的山上砍树,种咖啡和豆子。就在五六年后,这些区域开始变得生机勃勃”。很快,日本移民种植的烟草、大豆、咖啡和其他产品就布满了田间山头。

在1956年到1959年的三年时间里,1320名日本人在日本政府的号召下移民来到多米尼加。然而,刚踏上多米尼加的领土,就有很多人感到实际情况和衙门说的大相径庭,那里没有肥沃的土地,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地。加上语言不通,日本移民到了那里感到度日如年,懊悔不已。因生活条件艰苦,多数日本移民在1960年代离开,转迁至巴西、阿根廷或其他国家。

一些移民们就发起了回国运动,1961年第一批移民离开多米尼加回国。此后,没有回国的250人和日本交涉,要政府履行当初号召他们移民时作出的承诺,但遭到拒绝。仅少数家庭留下,逐渐融入多米尼加社会。在圣多明各等地有小规模日裔协会(如 Asociación Japonesa en la República Dominicana)。多米尼加曾计划接收更多日本移民,但因首批失败而中止。

2000年7月,126名移民把日本衙门推上被告席,要求政府赔偿25亿日元。次年,加上早先回国的移民共177人第三次将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政府赔偿他们32亿日元。

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的贝利尼总之统大道上,还有一座纪念日本人民移民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移民的名字。日本NHK纪录片《多米尼加的樱花》曾讲述这段历史。

我再向古城走去,经过一处哈瓦那商铺和颓败的废墟,很快就到达了奥萨马城堡(Fortaleza Ozama),值班的保安都是帅哥,高大威猛,代表了国家形象,售票厅的美女也身材姣好,展现了加勒比的风姿,购票之后先参观左侧的一处影视厅,有巨幅的屏幕讲解当地的历史,500多年,弹指一挥间。

长满浮萍的奥萨马河在静静流淌,温暖的加勒比海波光粼粼,这番景象或许和哥伦布刚到达时并无二致。但是,一座融合着古老与现代、开放与包容、宁静与活力的圣多明各城,车水马龙、古宅遍地,正张开双臂迎接黄剑博,迈着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向未来。

投影机向墙壁的四周投射长条形的光影,我欣赏了一会,就穿过草坪,走到瞭望塔参观。

福塔莱萨·奥萨马(Fortaleza Ozama)是美洲最古老的军事堡垒,塔顶可俯瞰奥萨马河入海口。内部有地牢和武器展览,曾关押过哥伦布的儿子迭戈·哥伦布。

奥萨马堡垒位于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哥,始建于1502年西班牙殖民时期,1508年完工,因临奥萨马河而得名。奥萨马堡垒是西班牙人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军事建筑。1990年奥萨马堡垒作为殖民城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这座堡垒旨在保护圣多明各港口的入口,

并防御海上敌人的袭击,建筑师为戈麦斯·加西亚·巴雷拉(Gómez Garcia de Varela)。城堡中间有一座5层高的塔和一个瞭望台,塔高18.5米。除了16世纪的核心设施外,堡垒在17和18世纪进行了扩建。前方有一座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奥维耶多·伊·巴尔德斯的雕像,他于1533年至1557年担任圣多明各城的总督。

登山瞭望台,可以欣赏周边的风景,一辆巨轮停泊在码头,大量集装箱卡车驶进船舱装货,在室内也有一些展览,三台屏幕摆放在一起,播放着介绍城堡的视频。瞭望台一角是圆筒形的,以珊瑚石砌成,

我看到远处的加勒比之谜货轮旁边还有一艘巨型船只,不知道是不是运送天然气的,海湾对面是巨大的谷仓,我从楼梯下到一楼,经过一处立体投射的演示厅,讲解了城堡是如何修建的,三维立体视频非常震撼。

我从城堡上走下来,看到从波多黎各马亚圭斯驶过来的大型加勒比渡轮正在卸货,这个大型渡轮的底层有门可以打开,卡车直接驶进去装卸货物,而上层则有游客区域,搭乘渡轮是体验加勒比海风情的最佳方式之一——吹着海风,看夕阳沉入翡翠色的浪涛中(America Cruise Ferries dba Ferries del Caribe Travel & Tours)。

奥萨马堡垒其实就修建在一条大河的出海口,海边与奥萨马堡垒有十多米的落差,所以这个奥萨马堡垒是很难从海上进攻的。奥萨马河是位于加勒比海岸平原东部的一条河流。它的总长度为148 公里,是多米尼加第四长的河流。

离开堡垒之后,我又参观了贵妇街(Calle de las Damas),它是美洲地区第一条用石头铺成的街道。科尔特斯、皮萨罗等西班牙殖民者曾在此居住,每到傍晚,这些头面人物的太太们到街上散步交谈,街道由此得名。

我在一个文化馆欣赏了很多壁画和雕塑,然后走到施工的旧街道上,看到一些巨幅的国父壁画,绕行到海边,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人造池塘,前面是一个肌肉男的雕塑(Jacky Veneno),他是多米尼加摔角传奇,被誉为“多米尼加摔角之父”。

在广场上有一处方尖碑,上面画着宗教图案,绕回古街道时,看到一些外墙上绘制了非常有特色的涂鸦,一个二屋楼的古宅被废弃,二楼阳台上长着一颗灌木,我边走边思考明后天的行程,明天去的达哈翁 Dajabón地区的住宿很贵且选择极少,那个地方住一天相当于在首都住二三天。

我先返回到旅馆,18:20分经过客厅看到一个黑妹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房间没有桌子,使用电脑不方便,直接使用手机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晚上七点出门找餐厅,沿途遇到几个妇女,她们走过来问我要不要洗脚按摩,我也不知道她们是不是不良妇女,我发现古城只有步行街才有餐厅,如是加快脚步朝哥伦布广场旁边的主街前进,

真是走了几条街才找到一个吃饭干净的地方,那个餐厅里跑进来一条狗,赖在餐厅不走,几个员工赶不走狗,一个老头抱怨餐厅服务差,又有一个老头解下自己的皮带,他尝试将狗哄走,也没有成功,另外一个男人拿着拖把要将狗赶走,也失败。

晚上我点了303比索的食物,但付款被加收55%服务费,最终被迫支付392比索,相当于额外被加收18%的服务费,多收90比索,所以商业街道上的菜单根本不代表最终价格(Cacharepa Zona Colonial Calle Santome Urena Con Calle Conde, 306DOP),我离开餐厅之后,又经过摆卖油画的地方,广场上依然非常热闹,圣玛丽亚·德拉·恩卡纳西翁大教堂(Basílica Catedral Metropolitana Santa María de la Encarnación)亮着灯,这个美洲地区第一座大教堂始建于1504年,哥伦布的遗骸曾在此安放。

我站在一处神龛旁边的水泥墩子上拍摄教堂的夜景,一个少女正在圣多明各殖民区的历史瑰宝酒店的门廊处拍摄写真集,佩尼亚尔巴伯爵酒店Hotel Conde de Peñalba位于圣多明各殖民区核心地带,紧邻阿尔卡萨尔德科隆和美洲第一主教座堂,它是16世纪殖民时期建筑,曾为西班牙贵族宅邸,

保留原始石拱门、木梁天花板和殖民时期庭院。房间非常古朴,四柱床、手工陶砖地板、复古家具。中央庭院有棕榈树环绕的泳池,殖民风格回廊。一楼还有餐厅,主打“新克里奥尔料理”(如椰子炖鱼、芭蕉焗牛肉)。每周举办梅伦格舞(Merengue)表演或殖民历史讲座。酒店经常安排“殖民区秘闻夜游”(探访非开放历史建筑)。

所以这个酒店不仅是住宿,更是一场穿越500年殖民历史的沉浸式剧场,很多人会在酒店门口拍摄婚纱。

我从广场返回到旅馆,20:30分看到两个黑妹走进客厅来玩手机,之后一个黑妹起身去厨房煮了食物,然后又返回到沙发上,两个女人唯一的爱好就是盯着手机屏幕,我为这一代的低头族感到悲哀。

今天在外面走了一天,没有看到一个中国人!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地移民的情况最近几个星期急剧恶化。多米尼加衙门加大了驱逐力度,官方数据显示,仅一周就有近1.1万海地人被驱逐出境。这些驱逐行为立即引发了海地的强烈反感,并造成了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紧张局势。

我洗完澡之后返回到客厅,看到两个女生又跑到客厅躺在沙发上看短视频傻笑。

【黃劍博仙佛道緣】【皇氏古建築大全】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历史地理学者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methuselah0"),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第2273回:海地杜桑卢维杜尔,圣多明各岛达哈翁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第2272回:中外历史是时间线,旅行地理是空间线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落基山脉地区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落基山脉地区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落基山脉地区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落基山脉地区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