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09

寻梦虞山

发表于 2009-06-19 09:17

年少时,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爬上了一座傍湖的美丽山峰,山上有庄严的寺庙;有长满灌木杂草的涧;有小巧的石桥;有参天的树林;有怪石嶙峋的悬崖;险峻的登山小道......

醒来后,老想:这是哪儿呢?

随着岁月流淌,我去过不少有湖有山的地方,都很幽美、秀丽,但怎麽也不像那梦里到过的山峰。

而处世久了,慢慢明白:许多人也做过与我类似的美丽的梦。而且,真会有人有一天来到梦里萦回的地方......

常熟离我居住的城市并不远,但我居然从没去过这座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许,她的不凡之处,在于悄悄掩藏在苏州、无锡这些比她名声大得多,交通更发达得多的邻居旁边。是的,偏离铁路曾使她失去了许多贪图方便快捷的旅行者的青睐。但现在不同了,高速公路和大巴士已能弥补过去的不足。

常熟有山有湖,又有绵长的历史文明,干吗不去见识见识呢?我动心了。

我坐上了嘉定长途汽车站7:30分那班发往常熟的大巴,很快上了沿江高速公路。车不但快速舒适,而且沿途风光基本是城市驴友偏爱的乡村面貌。太阳露脸了,大地满眼都是绿色。车过太仓,发现著名的海天禅寺竟就在高速公路旁边,那座高高的宝塔几乎近在咫尺,如果打开车窗,简直可以和宝塔上的香客握手。今天是佛寺的进香期,但见寺院上空香烟缭绕。50分钟后车已开进常熟城区的黄河路,但接下去到达常熟长途汽车站(常熟公交牌上称作男装贸易中心)的这一段路程却足足花了30分钟!实际上,急于登虞山的游客可在黄河路和海虞北路交角处的“客运站”(公共汽车总站)提前下车,乘9路到兴福寺(游寺后可乘索道登剑门),或1路先到虞山公园。客运站大楼顶部有一像宝塔似的瞭望台,游客可以把它当作常熟的一个地标辨认。

很遗憾,在常熟没有看到过叫卖常熟地图的小贩,也没有遇见上海那种到处都是的书报亭。问路很难,常熟发展太快了,公交线路连常熟本地人也不熟息。游客最好自己先上网查询,做足地图功夫,把该换乘的公交线路一一牢记在心。

匆匆赶到常熟的我是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一条马路上下的车,因为大巴司机懒得把车开进站区,所以把剩下不多的乘客提早赶下了车。结果害得我刚到常熟却不识长途汽车站的面目,问路却尽遇一些一问三不知的老头老太和与我一样的“外地人”。好在常熟的公交发达,很容易就找到附近的公共汽车站。心想,只要见有开往“兴福”的就上。也算巧,一辆120路恰好开到,于是上了这辆空座很多的空调车。投币2元后,发觉上车的常熟人也频繁使用电子公交卡。除了普通卡、老人卡,居然还有学生卡!与司机谈及上海卡是否可在常熟用,司机喃喃地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我们常熟的卡听説到上海是可以用的”。之后,我乘车就大胆使用上海公交卡,果然灵!但连续乘是没上海那种减半优惠的。

没想到乘120路乘对了。此车沿环城东路、环城北路再到虞山北路,基本走的是常熟老城景点路线,沿途有古琴川、方塔园、护城河、碑刻纪念馆、虞山古城墙、兴福寺及三峰禅寺等。对于初次到常熟的旅行者,尤其是一日游的朋友,只要找到120路汽车。基本可以满足对常熟旅游的需要。

乘120路游常熟老城区,虽属走马观花,却也可以基本了解常熟城的今日风貌。昔日的护城河两岸现今成了反映古城风情的地段。马路都显得十分干净,河边都砌有江南水乡常见的那种古朴的石堤、石栏。人行道上枝条下垂的柳树很多,小巧的街心花园也造了不少,绿化工作做得不错。常熟古称琴川,是个七溪汇流的小城,本该拥有丰富的小桥流水人家镜头。虽没见古城区深处如何,但护城河上仍不时出现古代形式的石拱桥。在路边新旧交杂的建筑物中,已难见古民居倩影,但古街道的踪迹尚未完全消失。而沿着虞山北麓伸展的海虞北路宽阔平整,质量极高。这里靠近虞山风景区,路边高级住宅区、楼台宾馆较多。

只要是寺庙附近,满眼香烛摊贩,此乃常熟一大奇观。买惯了大都市高价香烛的上海香客到此,一定会惊呼香烛价格会如此便宜公道。

进兴福寺的街道叫“寺路街”,被游客和香客的私家小车堵得水泄不通,停车位显然很难找到。一里多长的街道两边,无数香烛摊延绵不绝,蔚为壮观,似乎这天全常熟城的老太太都出动摆香烛摊了。走近兴福寺,人声嘈杂,原来寺旁边有一家素菜馆,一家老面店,烹卖原来由兴福寺和尚发明的常熟名点“蕈油面”。虽打素菜馆的招牌,却也搭卖真肉和真鱼做的“浇头”。面店生意兴隆,座椅已摆出了店堂之外。喝茶占座的也不少。食客茶客黑鸦鸦一片,竟坐满了景色宜人的由山涧石桥和小池台阁组成的一方胜景-----破龙涧。涧上有一座“罗汉桥”,据説桥面是用一整块巨石凿成的。

我定睛打量兴福寺前,但见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照壁经幢,意境深邃,具备了林泉云壑之幽美。相传唐贞观年间,有高僧在兴福寺説法。常常见到有一个白须老人每天一早必到。一日,法师问他是谁?老者答:我乃山中白龙。老和尚好奇,想看看老者真相,老者説:“我现形时,法师必须念摩诃经号,助我之威。”老僧一口答应。不料其果见白龙现形之下,大惊失色,恐慌中误诵揭谛神咒。天神急急前来护法,不由分説,以降魔杵击之。有口难辩的白龙受重伤,被迫撞山而逃,山破,遂成破龙涧矣。比窦娥还冤的白龙洒下的鲜血,把涧里的岩石都染成了赭色。古寺从此又名“破山寺”。这个叶公好龙式的悲剧故事有鼻子有眼儿,十分耐味可嚼。

兴福寺面积很大。近售票处的告示栏上有寺院平面图可供游客参阅。寺中现有佛殿多为明清时修建,粉墙黑瓦,制式古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宏大。与寻常佛寺不同,寺内东、西、北都是庭院深深,不乏幽美的亭阁莲池、花苑山泉。难怪乎唐朝人常建游寺后留下了传诵千年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馨声。”而诗人的不朽诗篇,又更增添破山寺之名声于海内。当今之兴福寺,乃全国二十大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今日正当农历十五寺院香火旺盛之时,香客如潮。烛台上的蜡烛不论大小轻重贵贱,往往刚点不久即被不断涌来的后来者拔掉,抛进水池。工作人员不停地打捞回收大量几乎整支的“残烛”。焚香者,多自以为烧得越多越贵越好,大把大把地往香炉里搁。常常想,中国寺院里的蜡烛造型是不是应该变一变,推广扁扁的小蜡烛那种形式,那样的话,佛像前只要设一平面烛台,香客就可方便地按先后放置蜡烛了,不但小巧玲珑美观,节约烛油,燃烧的时间也可适时延长。而礼佛敬香,心诚为上,清香三炷足矣。菩萨面前众生平等,皆可普渡,不必比求大、重、贵、多。

寺内东侧有茶园,来此图一份净心的茶客不少,看来虞山所产绿茶颇得人缘。茶园南有一阁。相传梁高僧彦秤,戒行清苦。一天傍晚登阁,见有老虎中箭,咆哮于地,法师慢慢为它拔掉,老虎闭目舐血,少时离去。到了早晨,猎户寻踪而至。老和尚拿出箭给他看,告诉了事情经过。猎户感动觉悟,从此罢猎。此阁因此起名救虎阁。呜呼!现在野生老虎已经“灭九族”,绝望的老虎从南到北,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处。对比彦秤和尚之善举,我们只能赶快拯救动物园里那些可怜的笼中虎了。在救虎阁前有白莲池,但见莲叶静静平卧池面,莲花尚未盛开。而那块闻名遐迩的“兴福石”则躺在大雄宝殿内的西北角,石的下部深嵌地中。大石表面已被无数香客游人为图吉祥而摩挲得油光光的。大殿东侧亭内,保存着一块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的石刻:“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细读,发现笔走龙蛇的米先生有点不客气,居然自作主张地私改了古诗中几个字。今天的人们虽然赞赏米芾的一手好字,也并不责难米先生的改字之举,却还是没有淡忘常建的原诗,“曲径通幽处”仍被广泛引用。大殿之后有玉佛殿。玉佛殿后的山坡上林木幽深,登石阶而上还有舍利塔。到这儿就游人罕至了,而真要体会“曲径通幽处”的意境,非到此不可。

常熟人与颇有算计的无锡人不同之处,在于对“公园”一词的理解,虞山并没有像锡惠山和充山那样被无锡人整个儿地圈进收费的“公园”中。苍翠碧绿的十里虞山只对山上一些古迹景点收费。游人从各条大路小道登山拥抱天地是自由的。这无疑对向往亲密接触大自然的人们来説是公平的,必须的。

出破山寺大门右行2分钟,即上剑门之登山索道也。据説,由于生意平时清淡,只有周末开动。票价贵了点,单程竟要25元!双程为40元。比无锡锡惠公园惠山索道几乎贵一倍。这可能是游客数量比无锡少的缘故吧?另一方面,从言子墓那里有公交小巴也可开上山顶剑门,只要5元;而上山公路也对私家车开放,这些当然对索道生意打击不小。况且,有些游客上山后,听説步行下山到兴福寺不需半小时,除了体力不支的老弱,谁还愿意再烧一次钱喂这吱吱咯咯乱响、既不高又不险,没多少刺激的玩意儿?按地形和客流状况,当初还是修建缆车较为现实。毕竟,缆车可以按客流量定时定班,合理调节,节约能源开支。不像索道,即使上座率极低,一开就只能让所有的吊厢一起团团转,没法消停。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风光绚丽的尚湖边,古称乌目山,别称卧牛山,最高峰海拔 263 米。相传常熟地方原无山丘。一日,仙人牵一老牛,自东南而来,刚入常熟境,老牛即伏地不走。仙人问当地百姓:“此为何处?”答曰:“万段圩”。仙人听毕,对牛摇首叹道:“万段圩太小,不够你吃,起来再走。”仙人牵牛再走一程,老牛又伏地不行。仙人问当地百姓:“此乃何处?”答曰:“九万圩”。仙人听毕,仍对牛摇首叹道:“九万圩也不够你吃,还得朝前走。"可是老牛硬是不肯起步。仙人只得举鞭催赶。一鞭敲断牛尾,老牛依然伏地不动,仙人无奈,腾空弃牛而去。伏地老牛从此化成当今虞山。现在远眺虞山,形状确宛如一头卧牛,头朝东南,尾向西北,半山处的辛峰亭犹若牛角翘首。据说城内方塔即是仙人系牛之木桩,山下之湖(尚湖)乃仙人喂牛之料桶所变。连偌大常熟城亦是仙人之牵牛绳围成。

整个公园分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宝岩五个游览区。多崖、洞、泉、林:有剑门奇石、拂水晴岩、拂水双桥、常熟田、老石洞小石洞秦坡涧桃源涧等。多寺、台、亭、墓:有齐梁兴福寺、南宋维摩寺(今维摩山庄)、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辛峰亭。名人古墓:有商末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清代文坛宗师钱谦益墓及才女柳如是墓、抗清名臣瞿式耜墓、“画圣”王石谷墓、两朝帝师翁同龢墓、小说家曾朴墓等。历代名人墓众多,是常熟胜迹的一大特色。虞山号称“吴文化第一山”,因了虞山,常熟开启了吴文化的脉络,在三千年历史长河和广博的吴文化中占了一席之地。这里的“虞山派”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更难得的是,它还分为“虞山画派”、“虞山诗派”、“虞山印派”、“虞山琴派”、“虞山书法派”等,各自成为时代巅峰,并延续至今,成为常熟文化的核心。常熟历史上出过十位宰相,四百八十三位进士、八位状元。至今天,中国的两院院士,亦有十几位常熟人士。可见虞山书卷气的代代传承和深厚广博。

剑门是虞山风光顶绝之处,位于虞山之巅。其处峰峦险峻,悬崖凌空,气势雄浑。相传吴王夫差在此试剑,将石一剑劈开,裂为石门。顶端有巨石三块,称“三沓石”,上石如舟,中石如几,下石如斛,犬牙相交,架于缝间,欲坠未坠。两壁巨石临崖,直立如刀削。仰视天成一线,气势磅礴;俯瞰幽谷深邃,怪石嶙峋,层峦叠嶂,故有“剑门奇石”之称,为虞山十八景中最有名的一景。

透着中华雄浑风格的剑阁傲然伫立峰巅。东面山坡上,有一片片的茶田。产量仅够本地消费的“剑绿”正是此处所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兴致勃勃地想随游客们上楼感怀一番,可惜被楼下女售货员冷冷地告知:楼上现在成了会议厅,“谢绝登楼”。郁闷!悻悻然地想,当初王勃如不登滕王阁,何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剑阁附近全是巨石巉岩,可瞭望西南山脚下的尚湖景区。虞山十八景之“拂水晴岩”,有拂水双桥。细细俯瞰之,山脚已离湖有一定距离,尚湖也非整片的碧波万顷,历年的“湖滩变桑田”,使缩小的尚湖似乎有点支离破碎。有整齐的连片农田,谓之曰“常熟田”也。湖上有大桥,有公交车通过,只是不知几路车。山脚下有学校,有漂亮的操场。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一二一”的喊叫声浪竟顺着山坡清晰地传了上来。这个学校的师生真是幸福,能在大自然的青山碧湖怀抱之中、在老祖宗的千年文化浩气熏陶之间成长。

藏海寺前有涧、有石桥。据説,只要天一下雨,涧水奔流,临崖而下,会形成瀑布。站在“拂水双桥”上环视,我隐隐感觉眼前的景致似曾相识,青山、碧湖、庄严的寺、灌木杂草丛生的涧、小巧的石桥、参天的树林、怪石嶙峋的悬崖、险峻的登山小道......难道,难道这里真的是我少年时梦中到过的仙境?

藏海寺并不小,佛道并列其中。东为大悲殿,西是真武殿,中间光明殿,山门有四大金刚;法相庄严,庭院开阔。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坐在门口收票,时不时会对买票进门的游客説一句小哥费玉清常用的谢辞:“又让你破费了。”

山顶景点还有许多,够你玩得腿酸脚疼。但多数游人更喜欢花10元泡一杯沁香可人的剑门绿茶,懒洋洋地躲在浓郁的树荫下、依在塑料座椅上,花一个小时痴痴地看蓝蓝的天、青青的地,享受这难得的天上人间般的悠悠然。

想不到常熟特产叫花鸡在虞山顶上也有买,漂亮的包装袋上也打的王四酒家招牌。但店主让价太快,令人怀疑这是不是正宗货。再説,“景区的商品谨慎买”已快成旅行者的共识,谁知道价格是不是公道?更荒唐的是,店主人説其手中袋装的叫花鸡是“鸡块”,完全不是传説中当初那个叫花子的泥巴裹整鸡的做法。我想,如果把一种商品做得离传统太远,那就变成另一种商品了。

乘小巴下山,百万块方石铺就的山间公路旁,散发着清香的茶园一望葱绿,不远处林中透出一片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飞檐翘宇,这便是维摩山庄。它系在昔日维摩寺遗址所建而得名。寺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本名石屋维摩庵。原来与兴福寺、三峰寺、藏海寺并称常熟四大寺院。此处“满空晴旭照山林,翠竹丹枫画可评”。内有望海楼,回廊曲折,颇具幽趣,从前的文人雅士常结伴夜宿于此,清晨登楼观日出,云蒸霞蔚,极其壮观,向有“虞山十八景”之“维摩旭日”美称。如要这里下车,车资为3元。

虞山十里,山坡宽广,林木茂密。驴友只要敢攀登,“逃票族”大有用武之地。当然,风险只能咎由自取。在这书香福地,佛国圣境,玩逃票游戏,也忒顽皮了点吧?

山下是虞山公园,从前这里曾有一个体育场。世纪交替,常熟人忽感悟“亮山”之道,所谓“亮山”,就是拆迁了原来一些遮掩虞山倩影的杂乱破旧建筑,改造扩建虞山公园,使之成为了一个傍山、宽广、美丽、精致、开放、具备历史人文的湖景公园,让常熟的人、城和虞山更亲切、更和谐。

东面山脚的仲雍墓和言子墓与常熟城的历史几乎同时存在。这两位常熟的先贤和先哲永远在向后人诉説着古老中国曾发生过的美丽故事。言子就是孔子的弟子子游,学成之后就到南方教授学问,足迹遍东南,人称南方夫子。为古中国的东南文化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就连上海市南部远郊的奉贤区奉城镇,至今还有言子的遗迹和传説。仲雍则是“兄弟让国”故事,这对比人类历史上无数皇家内部充满血腥的争权仇杀故事,具有令人感到震撼的人情味。

有人説,在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有天降异人,改变历史进程的神话。仲雍之于常熟和江南,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天降”神话。我深以为然。仲雍,为殷末周族领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为避位与兄泰伯同奔南方(今无锡、常熟一带),为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业创造了条件,也在原始蛮荒的太湖边播种了文明。周武王灭商后,寻求泰伯、仲雍的后代,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他的墓就在仲雍旁边),吴国成为中国周朝时正式的诸侯国。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为三十世家之首。

从太伯到夫差,凡二十六代且千岁,吴文化在中华逐渐展露了光辉。

仲雍墓位于虞山东麓,言子墓上方。周围松柏环抱,气势磅礴。是墓年代久远,唐《艺文类聚》载梁简文帝撰虞山《招真治碑记》中已有“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傍临齐女则哀垅苍茫”之句。仲雍墓墓门在山麓下,为乾隆年间所建,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其后为“清权祠”,专祀仲雍。第二道牌坊横额“南国友恭”,背刻“让国同心”。再上面的牌坊横额为“先贤虞仲墓”,背刻“至德齐光”,均建于乾隆年间。墓穴留有三块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为明代遗物。
  
而“南方夫子”一直是常熟人的骄傲,谁又会忘记这位“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先哲?能与虞山仲雍做邻居的,只能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常熟人大大咧咧地说,中国的文人都应该来看看言子。

言子墓道第一牌坊和第二牌坊间的影蛾池上有跨石拱桥一座,名曰文学桥。文学桥身两侧各有一联,一曰:“道接东山远,源分墨井香。”二曰:“东南开道脉,今古挹文澜。”言子墓道已很久远,牌坊和石阶风化得很厉害。但正是这个不可避免的物理变化泛现了历史沧桑的特征,向世人展示着古老遗迹的久远之美、苍凉之美。我们要保护古迹,就一定要同时保留真实的古旧意境。在此需要提醒一些热衷“修理”或“重整”古迹的人:如果你把一件商周青铜器擦去铜锈,打磨得金光闪烁,那就恰恰是糟蹋了这件稀世古董。那个好大喜功的萨达姆异想天开地重造巴比伦古城,就是一个大笑话。

虞山很美,满山生机勃勃的森林。所有来过的人都説:常熟人有这麽一座半入城的十里青山,好风水、好福气啊!但现在山的西南面建筑物越来越多,都快变成了“城包山”。我的意思是,常熟城区要扩展的话,只能向东,而应该把西部的土地尽量还给大自然。也别再以别墅的形式蚕食剩余的湖景区域了。唯一要做的是努力把尚湖与虞山的自然风光结合得更优雅完美。这种努力,将来会给常熟人的子孙带来永久性丰厚回报的。

在虞山东望古雅的方塔,方塔正日益淹没于越来越高的“楼林”之中。民间传说虞山状如一条牛,所以要在城内对着虞山造一座宝塔把神牛拴住,方可永保富裕康乐。而方塔建造缘由的一个真实历史记载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当时有和尚文用提出“兹邑之居,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宜于苍龙左角,作浮图以胜之。”县令李之赞成这个智慧充盈的高见,遂命令建塔。方塔的兴建,一下子让常熟古城灵动起来。九层宝塔的伫立,给常熟带来了美的格局。可不,无论何地,只要当你看到塔和虞山在一起,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独到的风水美学眼光。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提醒一下常熟父老,应该学习法国巴黎人的城建构思,像巴黎铁塔一样,方塔周围若干里内,要坚决谢绝高楼的兴建。

呵呵,虞山!今天我又一次感悟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你古老,亦现代;优美,亦雄浑;悠久的历史让你充满神奇、悲壮、瑰丽的故事传説。沉淀蓄积了几千年精深智慧的虞山,是读懂勤劳勇敢聪明的常熟人的最好地方。看来,想要一天里游遍常熟、吃透常熟,是远远不够的。常熟的山,我一天尚未走遍她的古迹、园林和博物馆,更何谈常熟的水?那绮丽的尚湖、神话般的昆承湖、还有那阿庆嫂的沙家浜......

再见了!常熟。我会再来的,因为你还有那麽多我未去过的、引人入胜、令人遐思的地方。


(兴福寺前破龙涧)


(兴福寺)


(救虎阁和白莲池)


(剑阁)


(有远古之美与苍凉之美的言子墓道)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常熟675
寻梦虞山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常熟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常熟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常熟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常熟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苏州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