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1

古里,再访铁琴铜剑楼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4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苏州常熟古里

原本我们并没有打算再去古里,只是偏偏回程的时候路过,不去看两眼,简直对不起这样的相逢啊!更何况,今天的停车场也很空,再没有借口过其门而不入。

我们过桥看到镌刻着“铁琴铜剑楼”的小屋大门紧闭的时候,有点不太妙的感觉。好在这并不是人家的入口,我们登记后,很顺利地进入了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乾隆年间,这里原来是瞿氏的住宅,瞿绍基定居古里后,就把靠东西进院落的后两进藏书楼取名“恬裕斋”。后来,因为避光绪帝载恬的名讳,改称“敦裕堂”。要说古代封建帝皇那真是一个霸道,凡是自己的名字,便不许老百姓用相同的字。

后来,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以藏书、读书为乐,并不以功名为念。要说到藏书楼今天这个听起来颇有些武侠气的名字,还是源于瞿绍基之子瞿镛,也就是瞿氏的第二人。他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收藏的这些金石古物中,对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尤为珍爱,于是便把藏书楼更名为“铁琴铜剑楼”。这个名字取得很有意思,也颇有特色,一直沿用至今。

别看这幢藏书楼建筑面积不过二百八十平方米,却是与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归安陆氏的皕宋楼、钱塘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铁琴铜剑楼以藏书质量高、数量多而著称于世。瞿氏五世传承,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解放后国家收管了藏书楼。现在我们看到的规模,要比原来的藏书楼大一些,当然现在也不是藏书所用,而是“铁琴铜剑纪念馆”,前后三进,建筑面积约六百平方米,介绍了瞿氏藏书的经历。

曾经的四大藏书楼,唯有铁琴铜剑楼还存在于世。第一进正堂挂着一幅山水竖轴,两侧是文字,我原先以为是一副长联,但细看才发现只是文字记述。上方的一块匾额,刻着“琴剑流芳”四个大字,正是对这幢私家藏书楼的赞誉。

我们从第一进走到第三进,藏书楼并不大,我们对铁琴和铜琴自然是兴趣深浓,事实上也是为了这两样才再度踏进来的。毕竟,关于瞿氏的介绍,以前游览的时候已经看过了。虽然如今的铁琴和铜剑都是复制品(想来不会是真品),但并不妨碍我们想象当年主人得到它们时的欣喜和珍爱。

从藏书楼出来,我们自然免不了去沿河的街道走一走。虽说建筑过于新了些,除了几段石板道,大多数都透着复建的味道。但喜的是古里算不上热门的旅游景区,所以很少有游客,我们可以临水照影,也可以在街道上放重脚步,聆听脚步声的回响。

古里被评为历史名镇的时间不长,在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古镇的光环下,古里实在是名声不显。如果不是无意间路过,可能我都不知道常熟还有这么一座名镇。不过,我们每次游玩,都是归程时的顺路走一走,其实也就是在临河的街道上走一圈罢了,还有更多的人文历史,还待下次专程去细细体会,想来要安排一整天吧。

毕竟,这里除了藏书楼的书香,还有起自乡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茆山歌、铁谦益和柳如是白发红颜的悲情姻缘、徽州会馆的旧影遗址、恬淡幽静的李市古落、乡间第一书院东湖书院、远古良渚文化遗址坞丘山、盛极一时的江南名刹增福禅寺……一天时间,还很紧张呢。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古里,再访铁琴铜剑楼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