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美食,人文,自由行,小资
发表于 2025-09-13 15:36
第一天 8月11日:抵达成都
我们乘坐9个多小时的高铁,在晚上7点半多抵达成都东站,然后坐地铁赶往桔子春熙太古里酒店,酒店位于锦江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上,太古里商业区的斜对面。路名应该来自于被太古里商业区所包围的古大圣慈寺,始建于3-4世纪,盛于唐、宋,是当时蜀中规模最大的佛寺,但后来多次毁于兵火,目前面积已远不及当年。
春熙路附近是成都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区,酒店入住之后我们就去商业区逛街熟悉周边环境,商业区的夜晚人流如织,熙熙攘攘,3D大屏、各种店铺的灯光熠熠生辉。太古里边上就是IFS国金中心,那个著名的打卡点“熊猫屁股”就在国金中心顶楼,拍照留念者众多,旁边路上就是发车前往三星堆、熊猫基地等景点的公交车站,也有人给我们发传单推荐那种私人包车的。
逛了一会不知不觉时间已晚,我们去寻找店铺吃晚饭,开始租了3辆自行车,却发现那边非常不适合骑车,因为人流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通畅骑行。正为寻找吃饭目标店家犹豫不决时,忽然看见“陶德砂锅”的巨大牌匾挂于街头转弯处,想起曾在小红书见过这家店评分甚高,于是我们决定去这家店,时间已经近10点了,却还要排队叫号,站在二楼看下面的街道,依然是车水马龙,而电梯上也不断有三五成群的人说笑着上来,准备吃饭或者夜宵。成都是夜生活天花板!让人体验到“不夜城”的感觉。我们点了蒜蓉虾仁粉丝、水煮肉片、凉拌菜等,果然名不虚传,色香味俱全,调味料的运用炉火纯青,麻辣味也完全可以接受,连服务员也十分热情周到,无论口味还是服务,到成都第一餐就给人惊艳的感觉,让我们对接下来的旅行充满期待。
第二天 8月12日:三星堆和九眼桥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早7点去酒店吃早餐(加49元得2天第三份早餐),之后赶往春熙路的公交站点乘坐公交前往三星堆,站点旁边仍遇到人向我们推销那种私家包车,最后还是选择乘坐官方的公交,安全有保障,车上也有导游向我们介绍三星堆的概况,成都哪里可吃美食哪里难吃,哪里看川剧变脸等等,就是说得快很多记不下来。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多点抵达目的地——三星堆。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市三星堆镇,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广汉属于德阳市管辖。由于观赏这种出土文物有专业讲解效果好得多,除了能事先做详细攻略否则只能走马观花,因此我们决定请人工讲解。十人成一团,40元/人,我们在现场很快就拼好团,但是需要等待一个多小时要11点10分轮到,因此我们先去博物馆内文创区逛了逛,还买了一个盲盒,依据攻略成功抽到了想要的神树款。
终于等到我们进入博物馆,我们跟着讲解员有重点地参观,听他详细讲解。四大镇馆之宝为商青铜神树、商青铜立人像、商金仗和商铜纵目面具,这四件文物集中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神秘与高超工艺水平。其中青铜立人像有2.62米高,头戴高冠、身着龙纹礼袍,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立于神兽底座,被认为是古蜀国集神权与王权于一身的统治者或大祭司;商金仗长1.43米,金皮包裹木杖,刻有戴冠巫师、鱼鸟箭纹图案,融合中原与西亚文化元素;压轴宝物是商青铜神树,高达3.96米,采用分段铸造技术,由底座、树身和龙形装饰组成,树分三层九枝,枝头立九鸟,树干盘踞飞龙,造型与《山海经》中“扶桑神树”高度吻合,象征古蜀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沟通天地的神树,也是全球现存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除了四大镇馆之宝,还有黄金面具、像方向盘的青铜太阳轮、像愤怒的小鸟游戏中形象的陶猪等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博物馆展现了神秘莫测的祭祀文化、造型诡谲奇异的青铜器、精湛的黄金玉器工艺而震惊世界,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参观讲解结束了,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探秘之旅,讲解也花得很值。参观完主要展馆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旁边的修复馆,里面有考古人员如何发掘和保护象牙的视频,文物的修复与保护也是一件非常有专业性的工作。
参观完三星堆后,我们坐公交回到春熙路,接下来步行去“翠嬢嬢老火锅”吃晚餐,这家店的名气也是非常大,它是开在一条小巷子里的,5点多到达已经要排队了。上到店里2楼,我们点了鸳鸯锅,手打番茄嫩肉片,芝士丸子鲜肉现包,鸡爪,鸭血,蛋炒饭,麻糍…店里墙上写了每种食材需要烫几分钟,还有料碟的经典标配是“蒜泥+香菜+香油”,“火锅料碟是灵魂!”,“多放香油,保护肠胃”,特地上网查了一下香油的作用,原来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抗氧化、润肠通便、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吃完感觉总体满意,调味有特色,成都名火锅店很多,我们就尝了这一家,毕竟火锅总不能天天吃。
吃完火锅我们打车前往九眼桥,江边有酒吧一条街,也有夜景可观。抵达目的地,我们在江边漫步,特地去数数九眼桥的桥洞,发现怎么也数不出九个眼。后来查资料才知九眼桥始建于明朝,桥下确有九洞。1992年时旧桥有碍泄洪而被拆除,现在的新桥距离原桥1.9千米,2001年11月完工。关于九眼桥还有一个传说,当年张献忠败走四川,将金银珠宝藏在九眼桥一带,20世纪30年代曾从河底打捞出石牛和石鼓。九眼桥片区是“成都八大绝美夜景打卡地”之一,是成都夜场中的明珠。我们沿着江边的酒吧一条街向西走,天色渐暗,路边一侧是连片的一家家酒吧,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亮起,里面的驻唱歌手已经开始演奏与歌唱,悠扬动听的歌声不绝于耳。九眼桥西边还有一座桥叫“安顺廊桥”,该桥也有悠久的历史,最初建筑可追溯到元代,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安顺廊桥是他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四座大桥之一。当然,现在这座桥也是重新设计建造的,2003才完工,有着明清风格。夜晚,桥上灯光亮起,屋顶和桥洞是金黄色的,桥身上的砖块是亮白的,屋檐下的柱子是红色的,远远望去,线条优美,璀璨夺目。在江边的小路上漫步,吹着江风,听着音乐,欣赏着夜景,好不惬意,结束了一天的游览。
第三天:8月13日 熊猫基地和玉林路
第三天一早我们打车前往熊猫基地,熊猫基地在成都东北,位于成华区。接车的司机很热情,他是个有趣的人,一路上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成都的故事。他说熊猫基地里面有两百多只大熊猫,最特别的就是网红熊猫花花,它每年能为基地带来百亿级别的收入,堪称国宝中的国宝,但是要见到它并不容易,在夏天只有一大早会出来活动表演一小段时间,温度上升之后便会被带回,我们还是去得太晚无法见到它。熊猫现在的待遇好被保护得很好,但在九十年代那时比较贫穷,熊猫也是和普通的动物一样被训练来表演节目的,那时熊猫被鞭打、残酷训练的情况放到现在几乎不可想象。说起吃的他对成都的味道颇为自豪,他告诉我们即使不做什么攻略,只要走进大街小巷,看到人还比较多的进去吃就是了,基本不会踩雷,因为在成都能长时间开下去的餐饮店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这儿的味道普遍水平较高,外来菜系除了粤菜进入成都都以失败告终,连湘菜也不行,因为湘菜缺少了麻,也就是没有花椒。究其原因是成都的气候、地理条件特别适合香料作物的生长,这里的人民对香料的摸索与运用已经历史久远、炉火纯青。而关于著名的川剧变脸,他说以前主要是春熙路那一带的人喜欢看戏,有一个著名的说书人在那里演出(具体名字不记得了),现在有演出的剧院有好几个,价格也差不多,最正宗的应该是春熙路附近的锦江剧院吧。说起喝茶的地点他提到了人民公园,以前通讯不发达时和小伙伴们相约时就去人民公园见,他现在已经50多岁了,看起来依然年轻,应该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是现在人民公园外地游客多了,他们本地人多去望江公园喝茶了。
熊猫基地的范围很大,总面积有三千多亩,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熊猫产房、医院、科研中心等,还有豪华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根据熊猫主题特点,划分为多个区域。因为里面太大,各个主题区步行距离长,我们乘坐基地景观车进行参观游览,从西门进入,从南门出,不走回头路,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太多了,在中途乘车排队竟花了半小时。一般每个熊猫馆中有两到三只大熊猫,是用玻璃围起来的区域,里面有小山、水池、各种植物等,模拟的就是大自然的环境,人群隔着玻璃围成一圈观看。熊猫爱静,再加上夏日温度高,就更不动了,很多都趴着睡觉呢,甚至还是屁股对着你。当然看了这么多熊猫馆,也有熊猫在走动的或是打闹嘻戏的,憨态可掬,但是没见到和游客互动的。熊猫们生活在温室之中,常年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不用经历日晒雨淋、辛苦觅食的艰辛,可以说是最幸福的动物了吧!谁让它是国宝呢,物以稀为贵嘛!更何况它们还能带来巨大的收入,甚至作为外交的使者走向世界,熊猫是成都的象征,中国的象征。除了大熊猫,在山林之中还有小熊猫区域,它们可不是关在玻璃房里,而是在树林间穿梭,也十分可爱。另外,基地里面有餐饮区域,中午我们点了书亦烧仙草的奶茶奶昔和德克士的汉堡,价格和外面差不多比较合理,口感也还不错。
参观完熊猫基地,我们坐公交返回春熙路附近,随机找了一家“王婆婆老妈蹄花”吃晚饭,尽管才刚过5点,店里几乎满客了。我们点了蹄花、肥肠、拌面等,蹄花自然是很棒,它是在砂锅中煮的,白色的汤汁,里面点缀着葱花、大大的黄豆,味道十分鲜美。
吃完之后我们去酒店拿行李打车前往下一个要住的酒店——桔子酒店衣冠庙地铁站店,位于武侯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这家店要比春熙路店便宜近二百元,旁边就是地铁站,出行方便,性价比更高。我们到了之后就去周边逛街,好逛的芳草街和玉林路就在附近。我们的路线是从芳草街北口进入,然后走了玉林西路和玉林东路。玉林路上有很多小吃店和路边推车上的小吃摊,也有几家酒吧与卖小玩意的小摊,钵钵鸡特别多,就是浸在汤汁里面的串串,还有长满白毛的豆腐。我们吃了钵钵鸡,在一家卖饰品的小摊上买了2串有泡泡玛特萌粒的挂链,买了一罐现榨油柑汁,在一家叫“温良山秋”的甜品店喝了双皮奶和姜撞奶,一会就过了10点,便慢慢逛回酒店,结束一天行程。最后,说下成都比较特别的道路命名,比如玉林路可以有很多条,有玉林西路、玉林东路、玉林北路、玉林中路、玉林南路、玉林街等,总之那一带的路无论东西还是南北向的,都可以叫玉林路,那么,攻略上说的玉林路是哪一条呢,也不可能全部逛下来啊!
第四天:8月14日 都江堰
第四天上午我们乘坐快铁前往都江堰景区,快铁只要20多分钟就到目的地,但到达快铁起点犀浦站坐地铁要花近50分钟。我们预定的民宿就在景区边上,也在快铁离堆公园站旁边,但是我们疏忽大意买了到都江堰的票,那是到市区的,还多出来打车的路程,其实直接买到离堆公园站即可。
我们到达自在天民宿已经是中午了,这里的床特别大,是两张1.5米的,民宿建筑是仿古外形的,特别的是几幢楼是通过二楼的走廊连接互通的,多家民宿集中于此。老板娘给我们微信发了周边的好吃的餐馆,我们步行前往“草妹儿溢面馆”,点了剁椒牛肉面、清汤牛肉面、宜宾燃面、口蘑汤菜和叶儿粑,总计才52元,剁椒牛肉面尤为出色,是一种拌面,葱、蒜、辣椒、花椒、香油等调味料与细面条拌在一起,恰到好处。面条经过20多道工序精心制作,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臊子经过无数次反复炒制试味,秘制而成。口蘑汤菜是香菇和一种蔬菜加调味料一起煮的菜汤,清淡鲜香。店里墙上贴着店主夫妇创业开店的故事,2018年这家以女儿小名命名的面馆开业,受到了无数的追捧。拜水都江堰,寻味溢碗面,“溢碗面”已经成为都江堰的美食名片!
吃完午饭我们打车前往都江堰景区6号门,从这里进去是不走回头路的。刚下车就有人过来推荐讲解,我们顺便也就买了,价格是30元一人。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构成的一个庞大工程系统,秦昭王后期蜀郡守李冰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我们首先随导游登上秦堰楼,到达最高层可以远眺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蔚为壮观,也是拍照宏大工程全景的绝佳场所。导游在这里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同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鱼嘴”是都江堰工程的核心,它将岷江水分为两股,也就是分为“外江”和“内江”,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加上弯道的存在,使得春耕时节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保证成都平原灌溉需求;洪水季节,只有四成江水流入内江,有效解决了防洪问题。李冰利用河床高度差和弯道等自然条件实现江水的合理分配,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理念。此外,“鱼嘴”还具有排沙排石的功能,它利用弯道环流原理,将大部分沙石排向外江,减少了内江堵塞的风险。
接着我们去往二王庙参观,它是纪念李冰及其儿子二郎的,庙宇最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现在保留的是清末民初的建筑,除了供奉李冰父子,庙内还有道教神话人物,因此也是道教景点。《西游记》第11集《错坠盘丝洞》主要拍摄地点就在二王庙。特别地,二王庙内有紫薇树,在古代象征尊贵,常用于皇家园林,它是“怕痒树”,只要摸摸它的树干,它的枝叶就会抖动起来,像怕痒一样,有意思吧!在这里导游还给我们讲解了道教的参拜礼仪,还告诉我们进寺庙要走偏门,因为正面就是空门,直通佛像,象征出家人“四大皆空”的境界,走偏门则体现了谦卑恭敬。
从二王庙出来,我们继续往下走到平地,从进入景区差不多也有1个小时左右了,此时导游的讲解已经完成,最后她还提到日本侵华期间曾经想轰炸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机盘旋很久也无法投弹,因为根本找不到轰炸目标的大坝,这也体现了都江堰工程的神奇之处。与导游分开后,我们沿着靠江的松茂古道往外走,走出景区后是一条古街,通向离堆公园附近,路两边有很多特产或小吃店,一些卖香料的吸引我们进去逛了逛,还见到一只滑稽可爱的宠物小猪。
接下来我们走到民宿附近的咖啡馆小坐,之后去“抖小碗”吃完饭,虽然名字叫“小碗”,其实菜品的分量还是很足的,而且很便宜,南瓜丸子只要4.9元一碗,很甜,还点了鸭血肥肠、炒肉片等,米饭是送的,感觉满意。
吃完后我们步行到江边看夜景,路过步行街,路边是各种卖小吃的摊,不时听到吆喝推销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古人一定不会想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千年之后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和收入。我们挤到江边,可以看到岷江来水湍急,在灯光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蓝眼泪”的现象,这是水流中的气泡和矿物质增强了蓝光的折射和散射,形成宛如流动泪珠的梦幻场景。我们一边欣赏夜景,一边漫步回到酒店,结束了一天行程。
第五天:8月15日 成都博物馆和东郊记忆
第五天上午我们乘坐快铁重返成都市区,然后坐地铁至天府广场站,去成都博物馆参观。成都博物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有“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三大常设陈列。在民俗部分有关于成都美食的,“茶点过后又酒盘,共连摆饭是三餐。腌鸡腊肉尝俱遍,尚说连朝胃不安。”成都人崇尚美食的习俗由来已久。清初“湖广填四川”更带来八方食材与食俗,南北菜系交融、烹饪技艺竞展。清末民国形成了百菜百味,一菜一格,以“味道”著称的“川味正宗”。从公馆菜肴到坝坝筵席,从家常风味到街头小吃,麻、辣、烫、鲜兼备,酸、甜、咸、香咸集。在皮影戏部分有专门两个展厅,详尽展示了皮影的制作过程,皮影戏中的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千变万化,有一个视频专门展示了高难度的动作是如何制作和表演的,比如照镜子、换衣服、杀头等等,让人叹为观止。特别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镇馆之宝“石犀”,在天府广场东北侧出土,石雕长3.3米,宽1.2米,高1.7米,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与前肢躯干部雕刻卷云纹。《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该石犀可能与李冰治水有关,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价值。在都江堰时,导游也曾提到关于石犀的传说,古人认为犀牛能“分水辟浪”,其角可照见水怪,故石犀被置于岸边镇压水患,2012年出土后,成都暴雨频发,被戏称“神兽移位致水患”,反映了传说在当代的延续。另外,博物馆的各层都有文创区,想购买纪念品的这里应有尽有。逛完博物馆,我们在附近商业区吃饭,又回到衣冠庙桔子酒店办理续住并小憩片刻。
到了傍晚时分,我们打车前往东郊记忆。东郊记忆,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1958年成立,由苏联援建,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红光厂最辉煌的时候,机器运作轰鸣声从早响到晚,运载卡车川流不息,一度享有“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美誉。这里从工业遗址变成了潮流圣地,见证了成都的变迁与发展,目前这里仍保留了苏式建筑风格和旧机床、罐体等工业遗存,还有东方红号1519蒸汽式火车、飞机模型等,并成为国家4A级文创园区。当工业风遇上赛博朋克,涂鸦墙与老厂房的碰撞,记忆长廊里的老照片展,让历史在当代艺术中重生。集装箱街区、光影艺术展、电竞空间构成Z世代的打卡宇宙。
我们在里面逛了两家泡泡玛特,在一家名叫“Cloulu”的泰国菜餐厅吃晚餐,口味很赞。这里餐厅非常多,人潮汹涌,且是年轻人的天下,值得一逛!时间有限,那么多好吃的美食也无法一一品尝,我们晚上打车回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第六天:8月16日 武侯祠和芳华街
星期六上午我们打车前往离酒店较近的武侯祠,门口遇上来推销的导游讲解,三人价格80元,比官方讲解30元一人略便宜,我们就购买了讲解进入大门。此时讲解已经开始了,是一个长相结实的年轻小伙,自称是河南人,举着小黄旗,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刘湘将军带领川军英勇抗日的故事,围在他身边的团队成员非常多,估计有近三十人。为什么提到刘湘将军呢?因为在他1938年病逝后,国民政府特许其入葬成都南郊公园(武侯祠旁),该选址打破传统礼制,直接毗邻刘备墓(惠陵),蒋介石批准选址表彰其抗日首义贡献,又借武侯祠“忠义”文化强化川军抗战正当性。他的临终遗言“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成为全军誓词。
往里走首先看到的是明碑和唐碑。明碑是明代嘉靖年间(1547年)设立的碑刻文物,由四川巡抚张时彻撰文,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碑,碑文包含序文和七言排律,记载武侯祠历史沿革及刘备生平。导游讲解说当年祭祀诸葛亮的祠堂并不是和祭祀刘备的祠堂在一起的,当年由于诸葛亮祠堂香火旺盛而刘备祠堂相对门庭冷落,才把诸葛亮祠堂给搬过来放在一起了。而唐碑又称“三绝碑”,立于唐元和四年(809年),由裴度撰文,名匠鲁建镌刻,通高3.67米,是国家一级文物。碑文赞颂诸葛亮功绩,柳公绰书法笔力雄健,与裴度文章、诸葛亮功绩合成“三绝”。
接下来是刘备殿,“业绍高光”的匾额寓意深远,“绍”是继承的意思,“高”指汉高祖刘邦,“光”指东汉第一个皇帝光武帝刘秀。匾额通过“绍”字表达了刘备继承刘邦和刘秀帝业的意愿,强调了蜀汉政权与两汉王朝的一脉相承,是对蜀汉正统地位的宣扬。匾额由清朝时期成都将军兼署四川总督完颜崇实亲自撰写。关羽殿的匾额为“义薄云天”,“义”为儒家倡导的“五常”美德之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关羽是公认的“义”的最高典范和楷模。张飞殿的匾额为“诚贯金石”,诚者,信也,为儒家倡导的“五常”美德之一。张飞的各种美德中,诚特别突出,是我国古代“诚”的楷模。
继续往前到了丞相祠堂,这里总共有6块匾额。正中的匾额是“名垂宇宙”,清康熙帝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于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仲冬书,寓意诸葛亮名满天下。右侧匾额是“勋高管乐”,诸葛亮年轻时曾自比管仲和乐毅,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个匾额赞扬诸葛亮的功勋堪比管仲和乐毅,由近代学者李镒题写。左侧匾额是“河岳英灵”,意味着诸葛亮是神州大地上杰出的英才,由清朝的完颜华毓撰写。里面还有“静远堂”,出自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匪皋则伊”、“伊周经济”则讲述赞扬了诸葛亮的治国能力与才干。
最后来到刘备墓“惠陵”,陵墓占地2000平方米,封土高12米,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史载,刘备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后,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据说这个帝王墓从未被盗挖,也有人怀疑惠陵不是刘备奠基,它只是纪念刘备的衣冠冢,刘备的真墓只能是在他病死的白帝城(重庆奉节)处。
游览完武侯祠,出来边上就是锦里古街,感觉挺一般,没什么特别的印象,范围也不大,恰巧中午又碰上暴雨,裤子都湿透了,待雨小之后,我们步行回去酒店休息。
休息之后,我们决定最后半天再去逛逛芳草街、玉林路那边,因为13日晚上仅仅逛了一小部分。那天下午,我们在芳华街一带逛到了众多吸引人的咖啡店、冷饮店和面包店。我们先在“山面包”和“谷悟(grain inspiration)”分别买了面包,在“松哥凤爪”买了泡椒凤爪,在“李山山茶事”点了杯奶茶,坐在门口边喝奶茶边吃,“李山山茶事”是这边本土的奶茶店,产品起名很独特,我们点的是“阿月浑子”,绿茶底加上开心果奶油顶与杏仁片,一边嚼着入味的凤爪,咬上一口抹茶奶酪面包,一边又品着香醇的奶茶,瞬间消除了午饭未吃的饥饿感。
稍坐片刻,我们又起身去旁边的一个市场附近买了“剪刀土豆”、“玉米饼”等小吃,价格十分便宜,吃了非常饱腹,味道也不错。看到一家“王妈手撕烤兔”门口拍着长队,我们也去凑个热闹,买了一份烤兔。走累了,我们就又回到芳华街想顺便吃点冷饮、咖啡,先到了一家名为“不冰”的冷饮店,点了一份刨冰,感觉做工复杂,小料众多,口感层次丰富,绝对称得上顶级水平。
本来想去“serendipityBlend”咖啡店,就在李山山茶事奶茶店的边上,结果这家店的营业时间是下午1点至6点,我们到时已打烊,于是进了一家名为“INFINITE”的咖啡馆,点了dirty和美式咖啡,店里环境不错,已是傍晚时分,老板还过来点上了蜡烛,营造浪漫氛围,旁边是帅哥美女,年轻人众多。
喝完咖啡,我们就步行回去酒店,晚上在酒店还点了外卖烧烤,恰逢外卖平台大战,成都的优惠幅度特别大。最后一天终于大快朵颐,尝了不少成都的小吃,遗憾的是一路上想进去品尝的店家有还有很多,最终也只能选少少的几家,成都之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期待有机会下次再来这里旅行,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四天三夜重庆成都游,想去大熊猫基地,都江堰,武侯祠,宽窄巷子,长江索道,洪崖洞,解放碑,杜甫草堂,太古里时间来得及吗,该怎么规划路线呢
2023-02-17 90回答 -
请问九寨沟—黄龙—镇江关这个路线靠谱不,游玩时间充足否,能赶上当天17:40回成都东的高铁吗?
2024-07-01 23回答 - 2023-04-07 12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