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五台山清凉寺(下)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9 月 人均:599 元 和谁:情侣

天王殿即山门殿,一做二用,内塑弥勒佛、韦驮菩萨、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为钟、鼓两楼。

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为大雄宝殿。内供横三世佛,中为释迦摩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均为缅甸玉制雕像。

中轴线上第三重大殿为三大士殿。上供文殊、普贤和观音,均为泥塑。观音像前立有善财童子和龙女。

另外,院内还放着从缅甸刚请回的五方文殊及巨型卧像,是五台山目前最大的一尊卧佛,均为缅甸玉雕像。

大雄宝殿和文殊殿之间有名震千古的清凉石。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五台山叫五峰山,冬天奇寒无比,夏天炎热难挡,气候异常恶劣,百姓苦不堪言。文殊菩萨为救民于水火,决心想向东海龙王借一件宝物来改变五台山恶劣的气候。文殊开口问龙王借了歇龙石。歇龙石原为青龙布雨回来歇息的地方,巨大无比,重达万斤。龙王原想又重又大文殊带不回去,岂料文殊默念一声,歇龙石瞬间变成核桃般大小,而后文殊带走歇龙石安置在这里。一刹间,这里天气变得清凉宜人。据说青龙回到龙宫后不见歇龙石一怒之下来到五峰山,用龙尾一扫,五峰山原先五座高峰被削成五座平台。从此,五峰山便改称为五台山。

五峰山变成了清凉山,放置歇龙石的地方被称为清凉谷。后来,为这块石头,清凉谷内又建起一座寺庙,被称为清凉石寺,也叫清凉寺。

站在清凉寺外,可见清凉谷东北面峰峦高耸的半山腰间,有一处红墙蓝瓦的建筑,那便是唐代法聚和尚所建的古寺,后人称其为古清凉。寺内东、西、北三面有殿堂房舍。在古清凉西侧200米处,有一个避风向阳的小山窝处有一天然石洞,称为罗汉洞,洞内比较宽敞;洞顶时常滴水,空气清凉湿润。让人称奇的是,石底石顶的石洞内,地面上有一眼直径达2米的水池,池水清澈味甘,长年不涸不溢,被人称为清凉圣水,凡来此朝拜者,以能饮池中水而感欣慰。

美丽的传说代表着美好的心愿,美好的心愿出自神圣的信念,神圣的信念能生发出无尽的动力,可谓妙不可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五台山清凉寺(下)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