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出行的第四十一天,这天游览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 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九华山因此获得了“莲花佛国”的美誉。 九华山风景区划分为4大区域,天台区、花台区、大愿文化园区、闵园区。
早上6点去外面吃早饭,这里的早餐有点贵,在景区附近也能理解。这天天气晴朗,最高温度37度。6点半酒店老板开车送我们去游客中心,住的地方离游客中心挺近的,步行大约10分钟。门票半价80元/人,景交车往返50元/人 ,门票、景交车票2天有效。坐景交车到九华镇站点下车,九华镇有通往各个景点的车,我们选择先去最远最高的天台景区,坐车到达天台索道站下站,索道票往返160元/人,索道上升幅度挺大,风吹的车厢一直晃悠,有点紧张。
天台为九华山高山游览区。作为传统的精华景区,区内奇峰突兀,危崖层叠怪石嶙峋,以“雄、奇、特、神”为主要特征,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古名天台寺。
我们最先是走到十王峰的台阶路,走了一段,发现没有游客走这条路,想想这条路台阶这么多,不好走,折返往天台寺方向。
古拜经台又名大愿庵,释地藏曾在此处拜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迹。庵始建于清代,雄居于天台峰谷峭崖之间,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大殿坐东朝西,双层重檐翘角,气势雄伟。
继续往上走到天台寺,这段路走起来就有点吃力了,台阶比较陡。
走到天台摩崖石刻这里,右转先去登十王峰。大部分游客都是到天台寺,极少有去十王峰的游客,路也不太好走。
从十王峰下来再去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 该寺始建于明,清光绪间重修。
原路返回到索道上站,坐索道下来,坐车到小天台寺。
小天台寺,原名“明心寺”,始建于清光年间,1919年比丘尼妙量法师募化重修,后由僧性海住持该寺。
从小天台寺下来,坐车到月身宝殿。 我们是从山上下来,走的是月身宝殿在山上的入口,然后从入口处下山,也可以原路返回,继续坐车回到九华镇。
月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老爷顶”。又称肉身殿、月身宝殿,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是唐代高僧金乔觉坐化之地。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了山门回到九华镇上。镇上有很多寺院 ,走的实在是太累了,只去了几个重点寺院。
旃檀林位于九华山街西南,全寺由四座厅堂式居室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
今天天气实在是太热,带的水喝完了,从化成寺出来在旁边店里买了一瓶水,很普通的那种,竟要4元一瓶,觉得九华镇交通方便,不应该这么贵。在去祇(qi)园寺途中,老公可能是有点中暑,脸面很红,浑身没劲,找了一个荫凉的地方休息一下,把防晒衣脱了,散散热。
从祇园寺出来是下午4点,看时间还早,买了到百岁宫的缆车票,往返100元/人。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作为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其是一座典型的皖西民居寺院。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百岁宫缆车站边上,是看天然睡佛的最佳观景点,过去看一看。
从百岁宫坐缆车下来,下午5点坐景交车回到游客中心。步行回酒店的路上,去超市买了一个西瓜,又在路边的熟食店买了吃的,太累了,没有出去吃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