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5

南社旧事

天数:1 天 时间:10 月 和谁:一个人

全国人民一片堵,不如在家煮红薯,这个国庆深宅东莞,过了一个老年性养生型长假,绝不给祖国添堵。

 

主要还是因为穷。

 

趁假期悠闲,在家门口转悠,一不留神就一脚踏入了八百年前的古村——南社明清古村落

 

古村落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

 

南社明清古村落始建于宋朝,是一个以谢氏为主的血缘村落。1275年,东晋谢安的后裔谢尚仁迁居于此,至今已繁衍28代,子孙逾8000人。

 

古村落以长形水塘为中心,各式祠堂庙坊傍水而立,两岸明清时期村落建筑群绕池而建,青砖瓦房掩映于绿叶老树之间,古塘里碧水荷花生出别样新意,狭长的巷陌贯穿在一排排的古屋中,安静又从容。

总体上来看,古村的西区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比较破烂,巷子更狭窄,而东区建筑和公共设施的维护相对较好,石路小巷也稍显开阔。此外,东区面积要略大过西区,民宿、美食铺、菜馆、咖啡小店零星分布在池塘东岸和民居深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东区更像是一个城市的富人区、新城区,西区就是那个贫民区、老城区,而紧贴池塘两岸的主干道区域就是城市的CBD了。

相比较国内其它地方的古镇古村,这里明末清初的原始建筑群保存相对较好,保留了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和陶塑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据记载,古村落现存祠堂达22间,古居达200多间。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在建筑方面,明清时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高峰,明清建筑形体简练、细节繁琐,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

 

明朝建筑比较严谨工整和典雅,民间建筑多使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用本色木面,精巧,雅致。清朝建筑更显雍容稳重且富有人情趣味,建筑中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的比列,具有更大的建筑空间效果。清朝建筑中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南社古村的民居建筑以三间两进院落设计居多,与祠堂相比,更显朴素实用。可以说,南社古村落是研究广府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

 

人们常说的广府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地域文化,说的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粤西粤北部分地区使用广府话的汉族居民文化。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代表有粤菜、粤剧、醒狮、广彩、岭南园林、岭南画派等。

 

再说到广府建筑文化,广府风格的民居通常是一个家庭几代人共同居住,建筑通常要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然条件体现出防潮防晒的特点,因为岭南气候炎热多雨湿气重。早期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砌墙材料有土石蚝壳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民居一般为小天井大进深的设计,内部布局紧凑,正面多以脚门、趟拢、大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了解一下更多广府文化和广府建筑文化的介绍,东莞图书馆也有不少介绍岭南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的书籍可以借阅。

 

历史上,南社村人文荟萃,重视教育,谢氏更是名人辈出。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出了十多位进士举人,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除此之外,还出了29位秀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文化村”,谢氏大祠堂前密密麻麻的功名旗杆夹就是历史的见证。

旗杆夹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一为光宗耀祖,二为树立榜样激励后人。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南社村历史上的几位名人——南社四大进士。

 

谢氏先辈崇文重武,功名鼎盛,晚清时期,先后有谢遇奇、谢遇熊、谢汝镠等三人中了武进士,谢元俊一人中了文进士。

 

谢元俊,文进士,清朝正二品文官,被皇帝御赐为资政大夫,科举进士后,钦加礼部主事。

 

谢遇熊,武进士,光绪六年庚辰科武殿试,中士第六十五名进士,钦点营守府。

 

谢汝镠,武进士,光绪六年庚辰科武殿试,中士第二十二名进士,官至蓝翎侍卫。

 

谢遇奇,武进士,因作战有功,被清廷封为建威将军,荣膺一品,官至副将,总兵,为谢氏族人中地位最高的人物。谢遇奇曾祖谢汉秋、祖父谢甸禹均被封为建威将军、漳州镇总兵。

 

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庭院深深,官场也深深。

 

沿着池塘两岸,从西门到北门不过三百米的距离,修建了众多规格各异的祠堂。

 

谢氏大宗祠,南社村谢氏的“总祠堂”,南社村规模最大的祠堂,三进三开间结构,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南社村最“豪华”最“高配”的祠堂。大宗祠基本上保持了原貌,用来纪念始祖谢尚仁,各宗支每年在此合族祭祖议事,祠堂神龛上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任天公祠,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南社谢氏十四世祖谢任天房祠。该祠现已作南社村史陈列馆用,主要展现谢氏一族七百多年的奋斗和发展历史。

少简公祠,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谢氏十一世祖谢少简房祠。

应洛公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应洛公为南社谢氏十四世祖。

晚节公祠,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后多次重修,仍保留清代建筑风格,谢氏七世祖谢晚节房祠。

櫵谷公祠,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为南社谢氏八世祖櫵谷公而建,二进三开间四合院落式布局。

百岁祠,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为纪念村中百岁老人谢哲而建,清同治年间被毁,后由谢遇熊重建,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

新东园公祠,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于2011年,二进三开间布局,原为谢文卓而建,现作传统婚俗体验馆用。

晚翠公祠,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后多次重修,三间二进合院格式布局,为南社谢氏七世祖谢晚翠的房祠。

中国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以祠堂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祠堂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其基本功能是祭先拜祖,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

 

中国的祠堂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祠堂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教化功能(感化教育)、规范功能(行为约束,祠堂相当于村落的“法庭”,族长相当于法官)、维系功能(统一行为思想)、调节功能(文化活动调节身心)等。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各地祠堂曾被当做“四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改革开发之后至今,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祠堂文化又慢慢得到了恢复,然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化的事情是急不来的。

 

就像庙宇一样,祠堂建筑的结构布局也是有规律的。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从结构来说,不外乎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其纵向进深及横向路数,根据祠堂的规格以及建造者财力而不同,甚至还要考虑到地基和地形的特点而有所变化。常见的祠堂结构有:单进单路祠堂(一种简式祠堂,由单座建筑构成)、两进祠堂(由祠门、享堂构成,两侧由廊道连接,侧翼时有居住的附房)、三进祠堂(由祠门、享堂、寝堂或二门构成,侧翼时有居住的附房)、四进祠堂(由祠门或门楼、二门、享堂、后堂构成,两侧可能有边路,此类祠为敕建的官祠,规格较高)、三路四进式或边路三进式(主轴线保持三进或四进,并有左、右两路或一路,这应该是规格最高的祠堂了)。

除了祠堂,还有各种庙、第、坊、铺、楼分布在池塘边和东西两岸的民居中。

 

西门楼,景区的主入口,门楼建于明宗祯十七年(1644),将南社古村形成了以围墙为界的村落布局,高7米,固若金汤,相传1650年曾成功抵御上万名山贼土匪的围攻。

资政第,又名谢元俊书院,是古村里保存最大的一间书院,园林式建筑。谢元俊清朝正二品文官,深得光绪皇帝赏识信任,偏偏其时谢母逝世,谢元俊回家守孝三年,但光绪皇帝想谢元俊依然为其所用,特御批了这间资政第(全国只有三间),作为谢元俊办理公务的地方,平时用于接待特使和钦差。

 

所谓资政,就是帮助治理国政,即使不在皇帝身边,也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

 

此处应该有照片,但是木有,忘记拍了…

 

谢遇奇家庙,朝廷为了表彰谢遇奇功绩而建,光绪皇帝御赐,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谢元俊故居,当年谢元俊中科举时居住的地方。

碧海号药材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介绍,目前尚在营业中,店主是一名中医,现在仍经常有村民到此处看病。

南社绞寮,绞寮就是绞榨甘蔗的棚,绞蔗用耕牛做动力,带动两个石辘,将蔗汁榨出来,这是古法制糖的传统工艺。绞寮用的糖锅很大很深,三口锅为一组(生锅、中锅、熟锅),称为三星灶。

百岁坊,建筑风格独特,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前牌坊后宗祠的格局,坊内影壁、两廊围合,坊顶石雕装饰精巧,人物造型逼真,表情栩栩如生。百岁坊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20多年历史。百岁坊是为了纪念明代南社村里四位百岁老人而建的。

百岁坊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传承数千年的寿文化。中国的寿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汉时,追求长寿的观念深入人心,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祈望长命百岁,秦始皇遣人出海求仙人神药,汉武帝热衷于炼丹制药,祈求长生不老永远荣华富贵。起源于中国本土春秋战国时期的以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为主要宗旨之一的道教,在东汉时期既已初步定型,在唐朝发展到全盛,当时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可谓到了极致。

 

长生是可求的,不老是可笑的。

 

还有古村的“镇村之宝”——古榕树,一棵530多年树龄的榕树,被称为南社村的风水宝树。南社村为船型的大村庄,前面是船头,这棵大榕树位于村中间位置,相当于船中的风帆,据说谢遇奇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榕树下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么说来,到了南社古村,那是一定要在这里坐一坐的了,吸一吸古树的灵气,沾一沾古人的仙气,来年一定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榕树下,一群老人,几张板凳,一壶清茶,一段故事。一个秋日的下午,就这样伴着树叶缝隙洒落下来的点点斑驳,伴着老人们的家常和回忆,怡闲又悄然地过去了。

铁打的榕树,流水的光阴。

 

几十米外的另一棵榕树下,可能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一块不大不小的水泥栏台挂水而建,栏台上除了一门大清康熙二十六年造的火药炮之外,更吸引人的,只怕就是这台手摇爆米花机了。

将大米装入爆米花机,加少许香油,拧紧,架上火面,一边摇一边烤,使大米均匀受热,十分钟左右,估摸着大米已经熟透,就可以开盖了,“砰”地一声响,那是孩子们心中最动听的声音,出炉的一瞬间,正是孩子们的世界里最开心的时刻。

用爆了花的大米粒,加入一些熟花生,取适量白糖先在热锅里融化,然后全部掺和在一起翻炒,片刻之后,稍微冷却,就可以用木制模具做大米花切糕了。

经营爆米花摊位的是一位大娘,一位大爷,还有一位大叔,估计是一家子,分工明确,动作娴熟,烤、爆、炒、和、压、切,一道都不能少。新鲜出炉的切糕,满满的儿时味道,淡淡的人间烟火。

 

吃了切糕,再慢慢步入古村深处,细细品。

 

街陌深深,石径幽幽。

柳门竹巷,野草青苔。

古井,木楼,红岩石。

青砖,破房,烂瓦。

铜锁,石狮,镂雕。

斗拱,飞檐,琉璃。

杨柳在池塘边依依,兰花草在废墟中绽放。

180年的萍婆树。

南社的戏台。

隐藏在古村中的民宿。

树丛中的文艺小酒吧。

绿林里的情调美食铺。

古塘边的怡情咖啡小屋。

民俗民风的点点滴滴…

漫步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时而石雕前凝望,时而古井边沉静,偶有几个小屁孩路过,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又把我从八百年前的时空拽回到现实。

 

从为食巷里出来,天色已晚,爆米花的一家子早早打了烊,游人也少了许多,只有榕树下的老人们还在聊着人生和故事,借着夕阳的余晖,不舍得离去。

旅游真是有着对“远香近臭”的最好的诠释,我和古村同在这座小城已然二十多年,从居住的地方去古村,也不过半个钟车程,然而直到今天才有了第一次的见面,也好,或许这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好安排罢。

 

人生所有的相遇和不遇,都是命中注定。

 

你来么?

 

 

参考攻略。

地址: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开放时间:9:00 – 18:00

消费:门票25元

交通:

1.       东莞站(和谐号、动车):打车20元左右,约20分钟。或公交车309路直达(9站),南社市场站下。

2.       东莞汽车东站:打车30元左右,约30分钟。或公交车333路直达(23站),南社市场站下。

小贴士:

1.       古村适合慢慢走,建议预时3小时以上。

2.       古村小巷弄适合拍照,对自己颜值有信心的小伙伴,建议带专业摄影师前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南社旧事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