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宾馆让我惊讶了!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美食,摄影,自驾,人文,自由行,跟团,周末游

发表于 2020-07-31 18:12

1旅游目的地——敦煌


本次旅游的目的地选定了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丝路线城市——敦煌,自驾畅游绝对是慢游敦煌的首选方式!开车驰骋在G30高速上,下了高速进入敦煌,就一个字“爽”,蓝天白云一望无际,感觉看到了草原的天空,最主要的是路太平了,自驾绝对是一种享受!


2自驾三要素


1、规划线路,多看地图,更新导航。

2、选定住宿,自驾一定要让大家休息好,这样才能旅游好!所以选一家好酒店尤为重要!

3、了解旅游目的地饮食、民俗、景区、天气等情况,才能让你的自驾之行多姿多彩。



3旅途奇遇


开着我心爱的小车带着家人顺利抵达敦煌,没走错路!那说明我功课完美噢!第二要素,重中之重,因为我想舒适的休息,因此此次出行通过网络甄选,需求配对最终选择了敦煌宾馆,结果证明,我的

选择太正确了。

选这家宾馆想走错路都太难了!下了G30高速一路直行,大家看看这是我进市区见到的最霸气标志。

进入敦煌宾馆,它的停车场就像是一个自驾营地,又一个不敢相信,市区一般都是寸土寸金,人家一个停车场占地面积都这么大,而且还有独立的园林区域,分南北两区!大气啊!

停车后,刚下车就有服务人员迎面而来,帮我们提行李,带路!所以说我的选择很明智,因为我喜欢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进门时感觉酒店外观一般,但40多年的酒店,我觉得还可以接受啦!

进入大厅后,我的下巴都被惊掉了,一家人呆呆的看着大厅,这那里是酒店大厅啊!这俨然是一个大气的博物馆啊!以至于进入后我首先带着家人在大厅里浏览了一番,太美啦!


办理入住时,一条热毛巾、一杯清香的茶水、一个微笑,让我一下感觉到我们身份的尊贵,这感觉太棒了,家里人都有些不适应,但我从心底里感觉到了满意!


4特殊的体验,美食的诱惑


在总台办理入住时,好多游客都在预定宴会,好奇心让我也淡淡的问了一句,才知道,宾馆每天会有一场宴会+歌舞,全称“敦煌宴”,这宴会可大有来头,听服务员介绍:“敦煌宴2002年获得了全国美食节最高奖项“金鼎奖”,被认定为中国名宴,是敦煌地域文化与莫高窟佛教艺术的经典演艺,也是古代餐饮与现代美食的完美结合”,而且最关键的是以前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看来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果断预定当天下午的席位,家人们纷纷表示赞同!

按照预定时间,准时到达,惊讶再次将我当头一棒!为什么呢!请看图!

平民般的价格,国宾级的享受,这是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一句话,当时心中有个小疑问,这么上档次的宴会,为什么只有三十多人参加,服务员的回答,又一次让我感到幸运之神对我们一家人的眷顾,原因很简单,为了保证客人的体验度,每日限定40人以内,好多人排队不一定能参加上,你说幸运不幸运。





一场歌舞,一场宴会,每道菜品的细致讲解,让我从美食中深深的体验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我和家人共同的感觉应该是,此生能享此宴会,已无憾事!让我带大家共同体验一下美食吧!



莫高神仙粥

光听这名字,我觉大家都能够想象到美食的味道,先来说说这道粥的故事吧!

二十世纪初,敦煌莫高窟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文物宝库—藏经洞。随后,洞内文物流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一门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藏经洞出土的60000多件遗书,为研究我国西北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食疗药膳等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这家宾馆把文字变成了美食。为了研制、开发、创制敦煌宴中的食疗养生药膳,宾馆第二代厨师们不辞辛劳,查阅资料,在成千上万的遗书中查找到1000多年以前的粥方—“神仙粥”,此粥的创意为古代将士出征前,送行者奉上神仙粥,吃后以壮阳刚之气。喝了壮行粥,鼓舞战士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雪山驼掌

在皑皑祁连雪峰下,茫茫丝绸古道上,骆驼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之所以能在戈壁沙漠中长途跋涉,主要凭借那四只坚实的驼掌。由于驼掌全部是筋,其营养价值极高。但骆驼一般寿命长, 很少宰杀,所以驼掌很难寻觅。因此,它与熊掌一样名贵。


苏武牧羊

在我国古代,羊肉是贵族才可以吃得到的美味,一般老百姓平时几乎没有机会享用。在宫廷,羊肉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祭祀,还是对臣子的赏赐,羊肉做为精美肉食,都会名列其中。

羊肉特别的地位使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把很多美好的事物打上了羊的痕迹。

比如:“美”字,则是羊大则肥美。《说文解字》载:“美,甘也,从羊从大。”

而“羞”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描绘了一个人手里拿着羊,表示进献美好食物的意思。

而“鲜”字则和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关。

尧舜时期的彭祖是寿命很长的人,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

在晚年的时候,彭祖特别喜爱自己的幼子夕丁。夕丁喜欢捕鱼,因为担心幼子的人身安全,彭祖严格禁止夕丁靠近河水。

有一天,夕丁没有听从父亲的警告,自己又去河里抓了条鱼回来吃。彭祖的妻子知道后,担心儿子被责罚,偷偷将鱼和羊肉混在一起烧煮,没想到异常美味。彭祖也很喜欢,为了形容这种特别的味道,取名“羊方藏鱼”,发明了“鲜”字。

而羊肘更是羊肉的极品,羊肘是前腿最嫩滑的部位,皮爽、肉甘香软滑,既无肥腻感、更无羊膻味,羊肘又是羊身上膻味最弱,油腥最少的部位,是这道菜中与诸多海珍配味的必需品。


渥洼活鱼

渥洼池位于敦煌南湖乡,是由众多泉水汇集而成的沼泽水湖。相传从前有个叫暴利长的人,看到一匹与众不同的骏马常来池边饮水,巧施计谋,捉住宝马,献给了爱马如命的汉武帝。武帝得马大喜,认为是吉祥之兆,便作“太乙天马歌”以示庆贺纪念。从此,渥洼池同天马一举驰名。现在,湛蓝、晶莹的湖水不仅灌溉着农田,还养育着各种活蹦乱跳的鲜鱼,供游客品赏。


泡儿油糕

敦煌泡儿油糕是甘肃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汉族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它是由面粉配食糖、猪油、桃仁、芝麻等制成的松糕,酥松香甜,味美可口。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


玉关金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90公里,建于西汉,是古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唯一海关。当时凡进入中原大地、出行西域各国者,都要在此关检验通关文文牒(即现在的护照),盖上玉门关都尉的金印方能出入关城。


阳关日出



阳关为古丝绸之路通往南道德海关,自汉代建关以来,多少文官武将商贾行者,文人墨客,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出入阳关。曾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旧时满目荒凉的古阳关卡,现以林木苍翠,葡萄品莹、鱼肥水美的沙漠绿洲。



鸣山大枣

因大枣最早发现于鸣沙山下,故名鸣山大枣。此枣品质优良,以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果大而享有盛名,为我国诸枣中之上品。大枣呈椭圆型,成熟后外表光洁如玉,红中透黑,含多种营养物质。其药用价值极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


丰收粮仓

这是雅丹地貌一景。被风吹雨打的黄土墩类似粮仓,一派丰收景象。此菜依据雅丹粮仓创制。造型优美,鲜香爽口。



九色神鹿


这是壁画中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有只心底善良的九色神鹿,奋不顾身从江中救起了一个溺水人。谁知此人在名利的诱惑下,背信弃义,向国王告密,出卖了九色鹿。国王领兵前来捕杀,神鹿陈述了救人一事,国王深受感动,下令保护众鹿。


西域牛排配饭

西域牛肉烹制,归于盐水炖煮,文小火,善用香料药料,层次作用各有不同。千肉纵好,不如连骨肉香,西北人的牛肉,花椒草果(下火去膻),木香(顺气化逆),小火用盐(软化牛肉纤维),小茴辣椒(增香催散),最让你难解的是配有干果水果(嫩化助消化),等等; 有了这些工艺,才能的西域牛排配饭,又香又脱骨,又好吃还不失营养。


古郡黄面


“黄面”在敦煌文献中称之为“水面”。在P3505V卷子中多有记载。“水面”就是今天敦煌地区的各种黄面。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清香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

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只见拉面师用双手舞动一块金黄色的面团,不时的甩、拉、旋转,象变戏法一样,将面团拉成细如粉丝的面条。煮熟的黄面色泽鲜亮,拌菜食之,可开胃去腻,清热解烦。莫高窟第256窟的壁画中就绘有制作黄面的场景,可见其历史之久远

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清香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宜,只见拉面师傅双手舞动一块黄色的面团,不时的甩,旋转,象变戏法一样,将面团拉成细如粉丝的面条。煮熟的黄面色泽鲜亮,拌菜食之,可开胃去腻,清热解烦。

炒榆钱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心地善良的农家夫妇,老俩口的日子虽然贫苦,但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总是倾囊相助,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有一天,农夫出去打柴时,在路边遇到一位快要饿死的老者,就赶快把老者背回家中,并用家里仅有的一碗米煮成稀饭给老者吃。老者被老俩口的善良感动了,临走之前从怀里掏出一粒种子,说:“这是榆树的种子,把它种到院子里,等长成大树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晃动一下就会落下钱来,切记不要贪心!”

农夫按老者的吩咐把种子种在院子里,几年后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更为奇怪的是这棵树居然结出了一串串的铜钱。老俩口并没有贪财之心,还是和从前一样过着贫困的生活,只是遇到非常困难或需要帮助别人的时候,才会到树下晃几下,晃下几个铜钱来。

然而,这棵能晃下铜钱的榆树很快被村里的恶霸地主知道了,他带着打手把农夫赶了出去,霸占了这棵榆树,抱着树就晃了起来,树上的铜钱像雨点一样哗哗地落。老地主从早晨晃到中午,最后老地主和他的打手都被铜钱埋了起来,压死了。

从此以后,这棵榆树就再也结不出铜钱了。

不知道又过去了多长时间,遇到大旱,村民们眼看着都要被活活地饿死了。此时,人们突然发现榆树上面结出了一串串绿色的东西,样子很像铜钱。饥饿的村民摘下几片尝尝,发现这些绿色的东西微微的有点甜,很好吃。更奇怪的是人们吃了它以后,就不感到饿,还浑身有劲了。全村人就靠这棵树度过了荒年。

活下来的村民为了感谢榆树的救命之恩,就把榆树称为“救命树”。由于榆树结出的东西很像铜钱,就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榆钱”,同时也寓意着年年有“余钱”,因而炒榆钱也是敦煌地方特色小吃之一,是敦煌人民每年必选的美食。

好了,挑主要的给大家说说,因为我们这一家对美食没有任何抵抗力,要想说清楚敦煌宴的里的故事,仅凭文字是难以表述,因为在用餐的过程我淡淡的听了介绍,敦煌宴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四大菜系,名胜古迹菜系;壁画典故菜系;民间小吃荟萃菜系;食疗药膳集锦菜系,可以说,每一道菜肴都是历史、艺术与饮食文化的精湛结合,发展到现在整个“敦煌宴”里面含钙的菜品早已成百上千,我今天品尝到的菜品才是整个“敦煌宴”菜品中的九牛一毛,难怪人家的这场宴会场场爆满,这吃的不光是美食,更是文化的熏陶啊!如果通过美食来说初到敦煌的感受,就一句话“太美了,太爱敦煌了”,古诗有云:“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天我想说:“西出阳关故人多”!在敦煌古乐舞和宴会中去亲身体味一下敦煌宴,也许能让你领略到更多的敦煌历史、饮食文化与人文风采。

没想到敦煌之行,旅程还没有开始,就能够神奇的体验到中国名宴中“敦煌宴”,看来这次旅程注定会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发生啊!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敦煌5629
这家宾馆让我惊讶了!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敦煌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敦煌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敦煌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敦煌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酒泉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