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凤凰坪,为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山中第一大寺。 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一说1620年 ),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还是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山门上“报国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正殿悬有“宝相庄严”匾。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横匾“普照禅林”和“普放光明”。大门上有联语:“独思喻道,敷坐说经。”
报国寺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报国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我们酒店脔报国是只有一公里路,下午时间还早就去参观了附近的报国寺和伏虎寺。
报国寺山门
报国寺钟楼
报国寺鼓楼
报国寺弥勒殿
报国寺弥勒殿
报国寺弥勒殿
报国寺弥勒殿
报国寺大雄宝殿
报国寺大雄宝殿
报国寺大雄宝殿
报国寺七佛宝殿
报国寺七佛宝殿
在七佛殿后,有一尊高达2.47米的大瓷佛像。佛像的底座上,有千叶莲花图案,佛身上披有千佛袈裟,体现了“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的佛教思想,为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 在江西景德镇烧制。
在七佛殿中,还有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书写的四幅《七佛偈》木条屏。
报国寺藏经阁(普贤殿)
报国寺藏经阁(普贤殿)
报国寺藏经阁(普贤殿)
报国寺
离开报国寺去伏虎寺,伏虎寺距报国寺一公里左右,路上有一来凤亭。
来凤亭
伏虎寺布金林牌坊
布金林牌坊
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
伏虎寺山门
伏虎寺山门(弥勒殿)
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
弥勒殿
离垢园
伏虎寺离垢园牌匾上的三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来此时,亲笔所题写的。从离垢园看庭院四周的屋顶上,一年四季都没有枯枝败叶,整个寺院无尘无垢,被世人视为奇迹,所以称为“离垢园”。
离垢园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的,在殿前有很多长明灯,也叫做佛前海灯,寺宇建筑构成若干个四合院,随意性很强,但有一点很具有代表性的,完全带有川西民居特色的烙印。
大雄宝殿
罗汉堂
罗汉堂地处伏虎寺的最高处,最早修建于清朝,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
罗汉堂
在罗汉堂的中间有一尊面佛,他是观音的化身。在四面佛的周围就是罗汉堂的五百罗汉。
罗汉堂
伏虎寺五百罗汉堂里实际有四百九十九尊罗汉,为什么叫做五百罗汉堂呢?据说当初塑罗汉的大师也是一位罗汉,所以大家说的五百罗汉实际上只有四百九十九尊,而还有一尊就是这位大师。
罗汉堂
华严宝塔
华严宝塔是在伏虎寺大雄宝殿的左上方,这个塔铸造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又因塔身铸有《华严经》全文,又名华严塔。华严宝塔是伏虎寺的镇寺之宝。这样一座精美而巨大的铜塔铸造于将近八百年前,而且是一次铸造完成,整座塔高度有5.8米,塔身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 但该塔原属圣积寺(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故称圣积寺铜塔。1959年圣积寺废,1964年移迁报国寺,1982年4月迁至现址。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来过个21度的夏天吧~避暑圣地峨眉山 14363
- 峨眉山有一座瑰丽奇幻的“戏剧幻城”,聆听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94970
- 《只有峨眉山》,再去一次峨眉的理由 1426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