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看天上云霞,染地上莨纱,佛山香云纱晾晒基地推出学生研学课程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50 元 和谁:亲子

位于南海西樵镇西岸,面积90多亩,为广东最大的晒莨场推出了春天研学课程,主题包括学习了解香云纱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织造与染整工艺,体验染纱、晾晒、洒莨水、过泥等手工课程,让学生通过研学了解佛山蚕桑丝织产业发展的历史,香云纱的光阴故事。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香云纱”制作工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

“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霞”,指的是女子身着香云纱,尽显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香云纱作为广东丝织品的重要代表,开启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贸易交流。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主要流程有解丝、打纬、拔丝、浆经、打花纸、织布。后期染整技艺纯手工制作程序多达10多项,包含浸染、晒莨、洒莨水、提竹、捲绸、涂泥、洗绸等。

《广东省志·丝绸志》等数本地方史志上都有记载,1915年南海首创了具有扭眼通花图案的香云纱,南海是香云纱真正的发源地。香云纱由西樵民乐程家首创。莨纱通风透气,很密又有气孔,穿上它一走起路来就会沙沙作响,因此最初被叫作“响云纱”。后来取其谐音,演变成了“香云纱”。

西岸晒莨场是广东目前面积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晒莨工场,面积90多亩,拥有5大染坊,5大晒场,完整地保原了香云纱染整的所有工艺,是一个天然的蚕桑丝织、香云纱、染整工艺研学基地。

学生来到晒莨场,学生可以参观5大染坊、5大晒场,学习观摩香云纱整个工艺流程:坯绸准备→薯莨液制备→浸莨水→晒莨→洒莨水→一次封莨水→一次煮绸→二次封莨水→二次煮绸→三次封莨水(俗称“起货”)→过泥→清洗河泥→四次封莨水(俗称“复乌”)→摊雾。

了解香云纱的质量特色,包括感官特色:正面色泽乌黑发亮,反面色泽咖啡色或原底彩色,并具有莨斑和泥斑痕迹;古朴、美观,手感质地幼结、软滑、坚韧;透气性强、不沾身,还有理化指标。观赏触摸到香云纱衣服成品与创意文化产品,染整原料薯莨。

学生还可以亲手体验薯莨染香云纱、洒莨水、涂泥、清洗河泥、晾晒香云纱等动手课程。学生们手拿一块布,在薯莨汁液中染香云纱,学习与体验染整香云纱的头道工序浸莨水,浸完后拿到草地上晾晒。在体验染整晾晒工艺的同时,了解薯莨的自然科普知识。

   学员们每人一个小盆,小盆里装着薯莨汁液,学生员拿着小扫子,沾到莨水后洒到草地上晾晒的布上面,让云纱的色泽更均匀饱满。香云纱涂泥的作用在于对丝绸布料进行特殊处理,以赋予其独

特的质感和外观。云纱的制作过程中,会将丝绸布料放入涂泥中进行浸泡,使得泥浆均匀地覆盖在布料上,形成一层泥膜。学员们用拿小盆子、小扫子,将河里的淤泥均匀地涂在浸染了薯莨的布上面。

  学生还可以体验薯莨拓画课程,学员们将薯莨切开,将薯莨汁液均匀地涂在画板上,然后将画板按在画纸上,一幅栩栩如生的薯莨拓画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研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传统产业的了解,提升重振家乡产业辉煌的信心。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看天上云霞,染地上莨纱,佛山香云纱晾晒基地推出学生研学课程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