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的首次欧洲之旅,我们选在了充满人文主义气息,荟萃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国北部。
法国是西欧地区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版图呈六边形,三面环水,三边靠陆地,如果想一趟行程就把法国的经典景点都看一遍实在是不太可能。我们的行程是从深圳直飞到巴黎,落地后开车一路向西北进发,先后游览鲁昂、翁夫勒尔、勒阿弗尔,圣米歇尔山、圣马洛、迪纳尔、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区域、沙特尔,然后再回到巴黎,这个行程主要是在法国的北部,西北和中部区域,看的景点和景区很多都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所以这个线路的文艺气息和人文色彩相比于南法更加浓厚,走这么一圈下来基本上把法国精华的部分都看了个遍,吃住标准相对于常规团队也更加高标准,更加本土化。
D1 深圳→巴黎
从深圳出发的海南航空直飞法国首都巴黎,预计起飞时间是凌晨01:05,赶上了下雨的天气再加上航空公司的航班调整,我们的航班延误到了凌晨03:00才起飞,按照常规计划,航班要飞行12个小时50分钟,实际上飞了11个小时就能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
国际航班建议提前3个小时以上到达机场办理值机托运手续,海南航空经济舱允许每人一件托运行李,行李限额23公斤,办理值机很方便,然后要到国际出发的标志那边,扫描海关小程序完成出境的健康申报,等到回来的时候还要继续申报一次,需要申报过去14天的身体健康情况。
D2 巴黎→鲁昂→翁弗勒尔→勒阿弗尔
海航的飞机上提供一顿晚餐以及一顿早餐,餐食还可以,中规中矩。落地巴黎后,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有三个航站楼,我们坐的海航是在一号航站楼,这是戴高乐机场建筑时间最早的一个航站楼,现在法国政府为了方便中国旅客,还特意在机场加了中文标识,看着很亲切,也非常便于游客。
从巴黎出发开车两个多小时先去到鲁昂,这座古城曾经是诺曼底公国的首府,公元9世纪,鲁昂被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海盗们攻占,随后北欧海盗在此地皈依基督教,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领大军征服了英格兰并自立称王,鲁昂也就开始附属于英国王室,直到1204年法国国王才收复了鲁昂并为法国的王室统治。
英法第一次百年战争爆发后,诺曼底沦为英王的领地,法国最为人所熟知的农家少女贞德,带领法军抵抗入侵的英军,可惜不幸被地方领主出卖,落到英国人手中,最后就在鲁昂古城的烈火中,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战后期,鲁昂也是饱受战火,很多建筑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战后逐渐修复才得以完全复兴。
如今的鲁昂临近首都巴黎,两地相距140公里,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港口,也是新兴工业区的中心,鲁昂现在是上诺曼底大区的首府,也是滨海塞纳省的省会,市内大量的古老建筑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气息。
鲁昂城区内文艺复兴风格的钟楼
鲁昂城里著名的哥特式圣母大教堂,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莫奈油画中的教堂西侧前墙,它由两个不同高度的塔楼构成,北面的圣罗曼塔和牛油塔,后者据说是大斋节期间征收的牛油税修建起来的。教堂灯塔上的哥特式尖顶建于1876年。
鲁昂有一家法国最古老的客栈餐厅La Couronne,最早可以追述到1345年,几百年以来,法国以及全球的各界名流都曾今到访过这家餐厅,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诺曼底佳肴,环境古朴,食材鲜美,厨师的手艺堪称一流。
诺曼底的三道式午餐,前菜是华夫饼配三文鱼,主菜是油封鸭,甜品是香草千层酥
翁弗勒尔----法国西北部卡尔瓦多斯省的一座最具魅力的港口。市中心是17世纪的老码头,13世纪的盐仓,还有一座15世纪的法国最古老的木制教堂----圣凯瑟琳教堂,这座教堂是由当时的码头船工修建而成,里面看特别像一艘倒扣着的大船,当年石材非常珍贵,都用来修筑城墙,所以就让本地的修船工人用木材修建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教堂。
巴黎外港--勒阿弗尔,勒阿弗尔位于塞纳河口湾北岸,人口20多万,它是巴黎最便捷的出海口,相距只有210多千米,也是欧洲著名的大港。勒阿弗尔的法文意思就是“港口”。公元1517年,法王弗筋斯瓦一世下诏在塞纳河口选址建一港口,勒阿弗尔就这样应运而生。由于有巴黎和整个塞纳河流域作为广阔腹地,今天它已发展成一个和世界各国有广泛联系的大型商港,是远洋船舶到欧洲的第一个挂靠港,也是离开欧洲驶上远洋“公路”前的最后经停港。为法国第二大港、港口全年的吞吐量最多时超过8000万吨。
二战中,市中心全部被战火毁掉,战后根据著名建筑师佩雷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建。崭新的市中心以宽阔的福熙大道和巴黎大街为主轴,显示出这一港市的壮丽面貌。在两条干道的交叉处建设了宏伟的市政厅大厦及广场,体形高大的圣约瑟教堂。高耸入云霄的塔尖,点缀了全市的景色。这里还新建了一座美术馆,展品是从1944年被破坏的老馆里抢救出来的。2005年,勒阿弗尔市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勒阿弗尔的美居酒店,酒店内的晚餐,头一次尝到了用大米饭做的布丁甜品
D3 勒阿弗尔→圣米希尔山→圣马洛→迪纳尔
天使托梦的海上圣地----圣米歇尔山
据说,天主教有三大圣地,:圣彼得大教堂、耶路撒冷的耶稣基督堂和法国的圣米歇尔山,只有圣米歇尔山在海路交界的地方。公元8世纪之前,圣米歇尔山只不过是海上的一块大岩石,离海岸仅1公里,涨潮时是一个小岛,退潮时黄色的沙滩把它与大陆相连。
传说公元708年,天堂的守护天使圣米歇尔托梦给法国诺曼底地区阿夫朗什主教奥伯特,要他在这个岛上建一座教堂。不料主教对天使的多次要求竟然无动于衷。于是大天使决定显灵提醒一下这个不听话的主教。一天夜里,天使长圣米歇尔在主教头上烧了一个洞,疼得主教大喊一声惊醒过来,想起梦中圣米歇尔的训令,不敢怠慢,立即开始在山顶上建设教堂。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这需要在花岗岩的山体上打地基,从陆地上运输建筑材料,全部靠人力来完成。这边先建成了一座小教堂,在以后几百年的岁月中,教徒们前赴后继,不断扩建,终于建成一座比圣米歇尔山本身高2倍的哥特式大教堂和修道院。教堂的基座牢牢地扎在岩石里,与山浑然一体,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米歇尔山,1979年,圣米歇尔山被列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暑期是法国旅游的旺季,来圣米歇尔山的游客摩肩接踵,主干道上人山人海
圣米歇尔山特色的布拉妈妈的蛋饼,山羊肉主菜以及本地甜品
布拉妈妈的蛋饼是当年朝圣者最喜欢吃的果腹美食
吃富含盐分的水草长大的小羊,肉质鲜嫩,搭配着现场研磨的海盐,别有一番风味
古朴的海盗城----圣马洛
法国六边形国土的西北角,形成一个伸人大西洋的半岛,这就是布列塔尼大区。它独特的地形和悠久的历史使之成为法国重要的旅游景点。布列塔尼与英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公元7-9世纪,凯尔特人从英吉利海峡群岛侵入布列塔尼,继而又有大批传教士涌入。凯尔特移民把这地方称做“不列颠”(Britain), 变成法语就是布列塔尼。
北部的圣马洛市,人口只有13万多,是一座历史名城。圣马洛原先是一座小岛,与圣米歇尔岛隔海相望。中世纪时,为防御海盗袭击,修筑了城堡,但曾一度被海盗占领,成为其根据地,对来往英吉利海峡的船只收取“贡金”。厚厚的城墙环绕整个城市,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全景,十分迷人。这里也是航海家卡蒂埃的家乡,1534,他从这里启航,到达北美,为法国占有北美洲的加拿大殖民地开辟了道路。
迪纳尔----毗邻英吉利海峡的滨海度假圣地,去本地人气最旺的餐厅,甄选上等新鲜的食材,震撼的三层海鲜塔让大家乐不思蜀,吃到你满意为止!这是目前市场上最顶配的团队用餐!
D4 迪纳尔→勒芒→舍农索城堡→城堡酒店
清晨的一缕阳光照进了迪纳尔大饭店,从这里可以直接远眺港湾外的英吉利海峡。
勒芒,萨尔特省的省会,距离首都巴黎200公里,地处巴黎通往布列塔尼的要道上,为法国西北部的交通枢纽。勒芒历史悠久,在公元前76年和公元270年先后被罗马人和日耳曼人占领,形成中世纪古堡,历史上曾作过多恩伯国的首府。罗马时代的城墙至今仍在,兼具罗马与哥特式风格的圣于连大教堂依然高耸。
大教堂广场的法国日常市集,生机勃勃,烟火气十足。
主教座堂,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勒芒的午餐
七个女人的城堡----舍农索城堡
法国中部的卢瓦尔河,曾是航运要道,王公贵族、达官富商都选择卢瓦尔河流域建宅邸。大大小小300座城堡组成了卢瓦尔河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国游客趋之若鹜。其中最漂亮的城堡当数舍农索。
舍农索城堡与众不同之处不仅是它建在水上,横跨卢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对其最有影响的主是七位女土人。城堡原先是一小磨坊,16世纪由宫廷总管买下。总管的太太把它改建为漂亮的城堡,作为招待国王的场所,两次请弗朗索瓦一世国王到舍农索小住,不仅使波希埃成为国王宠臣,也使舍农索名声大噪。16世纪下半叶,舍农索成为国王的财产,亨利二世把它送给了其情妇迪安娜。迪安娜对舍农索情有独钟,大加整修。在河上建了一座廊桥,直接与城堡相连,桥下平台作为停靠运输食品船只的码头。
亨利二世死后,王后卡特琳逼迫狄安娜搬离城堡,后来王后死后城堡由她的儿媳继承,城堡几经易手,先后有七任女主人经营打理。1888年,政府将它拍卖,一位巧克力商人买下了城堡,直到今天,城堡一直是商人家的财产。
我们在卢瓦尔河谷入住的城堡酒店----池赛城堡
池塞城堡位于卢瓦尔河谷,是15世纪法王查理七世时期为法国财政部长皮埃尔·巴姆萨德建造的私人宅邸。查理七世多次来这里小住。城堡先后由加尔坦佩男爵和男爵夫人拥有,然后由他们的后代博雷加德伯爵继承。1940年6月12日,戴高乐将军抵达池塞城堡召开战时会议,向保罗·雷诺介绍他的布列塔尼要塞计划,这里见证了法兰西的众多历史沉浮。
D5 池赛城堡→香波堡→沙特尔
法兰西后花园--卢瓦尔河谷卢瓦尔河是法国第一大河,最美的一段便是中游河谷,成为法国最大的旅游景区。卢瓦尔河谷提供了一条长达280公里的旅游线路,河流两岸有300多座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绿树丛中。
城堡之最~卢瓦尔河谷的香博堡是法国最有名的城堡之一,也是16世纪最大的建筑,城堡加森林的面积为5400多公顷,相当于一个巴黎。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法国中世纪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意大利古典风格,2000年卢瓦尔河谷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昂布瓦斯途中的午餐
一座清幽的小城----沙特尔
沙特尔是一座清幽的小城,一座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在高卢为法兰克人征服之后,它仍然是一个人口聚居区。公元858年,诺曼人在洗劫法国沿海地区时几乎摧毁了沙特尔。从1286年开始,沙特尔成为法国王室的直辖领地。在法国宗教战争中,亨利三世被吉斯公爵亨利赶出巴黎后曾来此避难。1549年,亨利四世在沙特尔加冕,开创了法国历史上辉煌的波旁王朝。在市区最高点是举世闻名的沙特尔圣母大教堂。它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79年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只有子夜才有的美景,壮丽的13世纪主教座堂,去欣赏令人目眩神迷的沙特尔之蓝!
沙特尔本地最具法国特色的三道式晚餐
D6 沙特尔→凡尔赛宫→巴黎→歌剧院区域万豪酒店连住三晚
法国最雄伟奢华的宫殿----凡尔赛宫
我们一大早从沙特尔的市区酒店出发,旅游大巴开了一个半小时后,进入到了伊芙琳省的凡尔赛镇,暑期旺季时节,需要提前预订好景点的官方讲解和团队票,而且到了之后就需要到团队入口先去等候,凡尔赛宫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稍微小一些,是欧洲宫廷建筑中最经典的存在。一条宽敞的大马路通向凡尔赛宫镂花铁门。马蹄形的三层楼宫殿,宏伟而朴素,外表并无惊人之处。宫殿前大广场上矗立着路易十四国王的塑像,神情威严,双目远眺,伸出的右臂手中握着权杖,仿佛在说:“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鼎盛时期的君主,他是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化艺术出资人,在他统治时期,法国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路易十四嫌卢浮宫太“寒酸”,于是大兴土木。把大量有才华的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等等,以及专为巴黎郊外子爵堡织挂毯的工厂全部用来为扩建凡尔赛宫服务。但是扩建了花园,宫殿相形见绌,扩建宫殿后,又嫌花园小了。如此反复扩建,共花了近40年的时间,耗尽了国库,才算正式完工。
路易十四住在这宫殿,享尽了奢侈的生活,最后因痔瘘身亡。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朕走了,国家依然存在。“现在,国王走了,宫殿依然存在。跟着官导游览,按照博物馆的规划好的参观线路走一圈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凡尔赛宫殿的主要部分在二楼,国王和王后的住房各7间,以战神厅为界。一边阳刚,一边阴柔。路易十四自称为“太阳王”,凡尔赛宫中除国王的7个房间外,其他房间都以太阳的行星命名,象征国王的权威。国王套间中,以阿波罗厅最为奢华“三段式”的建筑风格。天花板上是镀金雕花浅浮雕,中心是太阳神阿波罗骑着战车飞翔的图案。隐约象征着路易十四的辉煌战绩。厅四周的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房间中心是铺着深红色波斯地毯的小高台,上有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阿波罗厅是国王接见客人和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
镜厅----凡尔赛宫的镜厅是旅游者必看之厅,镜厅长75米,宽10米,17扇落地窗正着花园,打开窗户,花园景色一览无遗。窗对面是近400面大镜子,通过镜子折射,大厅显得更加宽敞。法国古典建筑中,利用镜子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其一大特点。镜厅的天花板是歌颂路易十四功绩的油画,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和护壁均为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西的崇拜。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晶莹闪亮,凸现了镜厅的金碧辉煌。300年过去了,镜厅历尽沧桑,见证了多少重要历史事件。德王威廉一世在这里加冕,普法战争后的法德合约在这里签订,一战结束后的对德协约也是在这里签署。
巴黎的地标----埃菲尔塔
你在巴黎,最想带回国的纪念品是什么?你可能会回答:“铁塔或凯旋门。”确实,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销售最好的是这两件,而铁塔由于造型优美,卖得更好。
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又要举办世博会。为此,巴黎市政府向全国招标,建一座标志性的建筑。700份标书中,评审委员会一致选中了埃菲尔的设计:在塞纳河畔,正对校练场、军事学院的高地上建一座高达300米的铁塔。可以想象,全巴黎都是古典式的建筑,突然出现这么一个黑色庞然大物,对人们观念的冲击有多大。包括莫泊桑、左拉等在内的300多名作家、画家、建筑师等社会名流致信市政府抗议,认为“这个毫无用处的怪物”破坏了巴黎的美丽。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对,卢梭等文人、学者就支持这个设计。铁塔建好后,使用合同是20年,规定1909年到期拆除。幸好,无线通讯发展需要天线,铁塔不是现成的天线吗?于是,这7000吨重的大家伙被保留了下来。
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比纽约的帝国大厦早42年。铁塔不是“毫无用处”,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开创了高层建筑的先河。埃菲尔本人熟谙空气动力学,利用铁塔底座的四条斜腿分散风力,使高层建筑物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纽约的摩天大厦就是根据埃菲尔的理论建造的。没有铁塔的实践,摩天大厦的建设可能会推迟很多年。
法兰西的精神----凯旋门
欧洲人在打胜仗后,喜欢建一座凯旋门来庆祝,为自己歌功颂德,拿破仑企图称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沙俄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反对,1805年冬,法国军队在波兰境内的奥斯特利茨与俄国及神罗的军队激战,大败联军。这次战役是由三个国家的皇帝亲自指挥的,又称“三皇会战”。
拿破仑踌躇满志,得意忘形。他要在巴黎的中心部位星形广场(又称戴高乐广场)立一座大“牌坊”,让世人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他原想在全巴黎立4座凯旋门,但真正建成的只有2座,星形广场上一座,卢浮宫的庭院里一座,但比较小。1806年8月15日,凯旋门破土动工了。没想到“流年不利”,先是设计师去世,又发生了对其艺术设计的激烈争论,然后是拿破仑不断失利、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政权更迭等,工程建建停停,拖拖拉拉,一直到1836年才全部建成。可惜拿破仑早在1820年5月在被流放的圣赫勒拿岛去世。1840年,在拿破仑逝世20年后,他的骨灰从圣赫勒拿岛运回法国,90万巴黎市民参加了在凯旋门下的葬礼。拿破仑在天之灵应感到欣慰:法国人还记得他。
巴黎百年老字号的比利时海虹餐三道式,纯正的比利时口味。
巴黎第九区的万豪酒店
巴黎大使歌剧院万豪酒店,这是一幢新艺术风格的复古建筑,地理位置绝佳,位于市中心第九区,距离巴黎歌剧院,老佛爷百货以及卢浮宫等景点都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连住三晚,从这里出发客人可以轻松享受巴黎的景致。
D7 & D8 巴黎两天自由活动,卢浮宫游览,塞纳河游船,和平咖啡厅晚餐
艺术的圣殿----卢浮宫
卢浮宫原来并不是王宫,是一座用于城防的堡垒。14世纪,堡垒成为皇家宫殿,才称为“卢浮宫”,此后历经沧,法国大革命后,卢浮宫改建为展示艺术品的博物馆。拿破仑一世把他在战争中抢来的艺术品充实博物馆。随着法国殖民主义扩张,卢浮宫博物馆的艺术品不断扩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大部分领土被德国占领,但是法国人早就悄悄地把卢浮宫的展品运出巴黎,分散隐藏。战后,法国经济持续繁荣,国家有力量对文化事业投人更多的资金。80年代中期开始扩建,使卢浮宫拥有6万平方米的展室,展出34万件展品。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贝聿铭的“金字塔”
1981年,密特朗总统提出建“大卢浮宫”的计划,请各国名建筑师提出方案。贝聿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挖地三尺”,在广场下建一个大厅,由一座玻璃“金字”覆盖,分用地下空间,把卢浮宫互不相联的四个楼连结。现在,对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赞扬远超过批评。它究竟好在哪里?贝聿铭说:“一、金字塔’由平面组合,它同卢浮宫多平面屋顶相协调;二它看上去很稳当,而且由玻璃组成,有透明度,不会把卢浮宫建筑挡住;三、用钢玻璃结构,摆脱了传统建筑风格。”贝聿铭用一句中国成语概括说:“相得益彰。”
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的名画《蒙《蒙娜丽莎》
不管多么拥挤,你一定要到德农馆一睹蒙娜丽莎的风采。这是一幅16世纪的油画,画在木板上,整幅画的色彩暗淡,画面也不大,只有77x53厘米大。放在镜框里,更难以看清。为保护这一艺术珍宝,除了自然光,没有灯光直射。我几乎把鼻子贴到镜框上,才看清画上纤细的木头裂痕。蒙娜丽莎背后的风景有点模糊,好像有一层水汽笼罩。这是达·芬奇画的风格,他善于运用色彩的逐渐变化,制造朦胧的感觉,产生神秘感。画中的蒙娜丽莎神态自然、安详,光线集中在她的面部,背景用深色衬托,这样处理光线,使观众产生距离感。
残缺之美----除了《蒙娜丽莎》,卢浮宫的另外两件镇馆之宝是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塑:胜利女神像和维纳斯像。
从叙利馆的一层沿着宽阔的阶梯向上走,阶梯尽头的平台上耸立着3.28米高的胜利女神像,她的底座是后来放上去的,做成船头形状,你可以想象她正带领战舰乘风波浪去迎战敌人,或者是击败敌人凯旋而归。她上身微微前倾,两翼迎风飞翔,裙衣轻柔缥缈,充满动感。这尊世纪前的塑像是如此完美,以至后人不敢给她加上头部和手臂。
另一个断臂美女是维纳斯,1820年发现这尊大理石雕塑时,塑像已断成两部分,肢体是健全的。维纳斯的左手高举着一只苹果,右手拉着往下滑溜的裙布。一位法国考古者建议把它买下来。没想到,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希腊海盗,双方争夺这一艺术瑰宝时,维纳斯的双臂掉下。法国水手不愿意返回寻找,于是维纳斯永远成了断臂美女。
塞纳河游船,修缮中的巴黎圣母院
标志性的哥特式大教堂宏伟庄严,它曾是巴黎参观人数最多的景点,每年有超过1400万人走进它的大门。然而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在火灾中严重受损,失火点位于教堂阁楼处。大火导致其尖顶坍塌,中后部的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而其石制的拱顶大部分得以保存。总统马克龙在火灾当晚宣布将重建巴黎圣母院,工期预计会在2024年结束。
我们行程中在巴黎三天的活动时间足够每个人根据个人喜好来安排,购物、游览都不耽误。老佛爷百货公司距离酒店步行几分钟就到,购物退税非常方便。
和平咖啡厅的晚餐
如果说有那么一家餐厅能代表巴黎人的生活,那一定是和平咖啡馆,几乎所有关于巴黎的美好形容词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D9 & D10 巴黎戴高乐机场→回国
最后一天要离开法国了,我们是从巴黎戴高乐机场一号航站楼坐海航飞回到深圳,如果有要退税的单子,在戴高乐机场离境的,为了避免人多,建议是提前3-4个小时到机场。机场的一层是有中文标识指引,退税的地方在一号航站楼的地下一层,需要拿着护照,税单和物品一起去办理自助退税。
到达退税区域后,拿出你的退税单,到自助机器区域,先自行扫描你的退税单(法国的税单),机器上是有中文的,笑脸绿色打钩就表示通过,如果是红色打叉,那你要去旁边的海关人工柜台出敲章了,敲章的时候带上购买的物品,海关会随机查看。一般比较友好的海关会让你拿出未扫描通过的物品给他看一下,然后他就会盖上章,然后你就能安心的前往退现金柜台。如果是在市区的老佛爷购物,可以在店内选择支付宝退税,然后到了机场机器上扫描出现绿色对勾图案就可以了,很简单,不用再寄回税单。如果退税单上没有信用卡信息,你又是退款到信用卡就必须填好信用卡信息,寄回退税单。有些在商场当场退税的,不寄回退税单,要被扣回退税款的。
海南航空的柜台,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很高,有中文服务,在这里办完手续就从不远处的地方坐扶梯去过海关和安检,因为人很多,越早办理越踏实。
一号航站楼的免税店区域不算太大,登机时间也比较紧张,基本上没时间去逛。
海南航空,一路平安,结束难忘的旅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