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自驾在福建-泉港周边游-G228国道、土坑村古民居、海防峰尾古城

编辑
天数:10 天 时间:4 月 和谁:夫妻

    

  

     

      泉港是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区,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这里距泉州城40多公里,比泉州距平潭岛更近一些,为了避开周末泉州的游客高峰,有意安排在泉港住宿二晚,顺便把泉州市区外围的景点先行游览。

      泉港原系惠北地区,1996年在肖厝镇的基础上成立肖厝经济开发区,1999年,主管部门曾申报改名为“湄港区”,斟酌后觉得与莆田管辖区域易混淆,遂作罢。考虑到肖厝港是泉州市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最终以“泉港”定名。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港区,成为泉州市直辖的新区。

     福安国际酒店,五星级,位于湄洲湾南岸长寿之乡泉港,左眺台湾海峡,右望锦绣湖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酒店大堂,奢华大气,融合了现代时尚与海丝文化的闽南特色元素。 

   

    房间位于15层,居高临下,眺望田园和村落,似乎也能看见一点海,若隐若现。 看地图,这里距湄洲湾、距G228国道仅数百米之遥。

     16点半到达酒店,时间不长就变天了,天空发黑,开始下雨,继而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随之降临。此刻我们已经安安稳稳呆在舒适的房间里,再大的雨也无妨了。回想一下,觉得运气真好,我们15点从平潭岛驾车过来时天空才开始变阴,后来路上下了几阵雨,只是都不大。

晚餐

     晚餐就在酒店四层的餐厅,餐厅装潢高档,全是包间。服务员十分热情,说可安排小份菜,便于我们多品尝几样美食,实在贴心,真有宾至如归之感。

     肉燕,满满一锅,连汤带菜,味道鲜美。

      白灼活虾

     雪花松露饭

      不止这些,还有 富贵爆汁球、蒜蓉炒包菜、七彩芋泥酥,吃到发撑。

     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手艺就是不一样,大快朵颐,心满意足,当时就决定,明天还在这里进餐。

清晨

     房间密封极好,夜间安静至极,睡至半夜觉得有点热,却又不敢开空调吹。清早醒来,窗外大雾弥漫,根本看不了多远,之后才逐渐消散。

    预定的房间不含早餐,7点多出外散步兼寻觅早餐。

    这里本就是开发区,酒店又位于边缘地段,街上安安静静,几乎无人、无车。

     酒店前面的路叫泉三路,上下六车道。马路对面是个村庄,有了房屋、田园,路旁有店铺、餐厅。

   奎壁自然村

     往村子里走了几步,房屋高矮、大小不一,但多数是二三四层楼房,质量上乘,看得出当地人生活水平不低。

     树上红花开的正盛,叫不出名字,颜色火红,分外诱人。

       酒店相邻有一所学校,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楼宇盖的好漂亮,标准不低。

    附近是一个住宅小区,属于山腰街道,泉港区政府驻地就在山腰街道。

    小区北面有一条河,河那面应该比较繁华,因为泉港区政府就在那一带。

     高楼底商发现一家早餐店,面线糊,这可是正宗当地特色,还有麻圆、包子,油条、豆浆。

    早就耳闻过面线糊,但没有见过,这回要身体力行了。略微观察,学着当地人做法,点了一碗面线糊,一根油条,一个卤鸡蛋。

     面线糊中可以任意添加多种食材,有十几钟之多,陈列于玻璃柜台内,各种小料可根据口味自配。

   面线糊极热,近乎刚烧开的水,烫嘴。油条虽然凉了,但泡进热汤中,顷刻膨胀、绵软热乎,伴随有滋有味的面线汤入口,口感极佳。

     街面上又见到一家早餐店,品种丰富,看着干净,第二天早上在此打包回酒店,双份的包子、油条、鸡蛋,总共10元。

G228国道

    G228国道,属于一条“此生必驾”的公路,起点是辽宁丹东(也是331国道的起点),终点是广西东兴(也是219的终点),全长7800公里,是中国东部滨海最美公路 ,被誉为中国版的“加州一号公路”,这条路上,有惊涛拍岸的壮阔、有阳光沙滩的旖旎、有港口码头的繁华、也有渔舟唱晚的安宁……。

    应该在冬季,就盘算着春暖花开后的出游之地,“烟花三月下扬州”,江南自然列入首选,G228也随之进入视线。曾设想自驾车从天津滨海上G228 ,过山东,进江苏,到上海,然后走入长三角;亦或放缓节奏,缩短行程,飞到江苏某城市,落地租车,专走江苏境内的G228国道(江苏段为一级路,限速100公里),再进长三角。

     住在泉港,发现距G228国道很近,而且这段G228国道是沿着湄洲湾而行,策划行程时,曾将湄洲岛列入,但查看天气预报总是阴天下雨,想起数月前在广西北海的经历,进出岛受天气制约,最终割爱。去不成湄洲岛,能开车沿着湄洲湾转一转也算一种补偿。

     下图绿线为今日行走G228国道的线路,一直围着湄洲湾走,单程大约50多公里。

    说是沿海公路,并非一直沿海岸线走,开始路段行驶在滨海东路、滨海北路时,基本沿海岸行进,感觉还挺好。

     大约走了将近半程,进入城镇区域,视线内全是房屋、街道、汽车,红绿灯多,限速40,关键是没完没了,十公里长街都不止。

   抓拍几张照片,对照地图,这一带似乎是莆田城厢区东海镇

   路边一座石牌坊:蔡襄文化园,查资料,2014年,3月4日,蔡襄大型石雕像安放奠基仪式在莆田城厢区东海镇隆重举行。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村,北宋官员、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主持建造洛阳桥

     状元故里,不知是当地哪一位名人?

   万源城市广场,地图坐标为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川东大街。

胜利围垦

     终于驶出城镇区域,看见了海面,路右侧是一道长长的堤坝,高出路面一截,路旁有停车位。

     登上堤坝,眼前是大片滩涂,当时并不晓得是何处,事后知道此地叫胜利围垦,位于莆田市秀屿区。  

    查资料,胜利围垦工程位于莆田县灵川镇和东庄镇的湄洲湾海域,堤长1850米,工程于1969年9月动工,1972年完工,周边高滩地开发可耕地面积5000亩,中间低滩盐埕地5000亩,近堤处水域面积1000亩,养殖水产,是莆田县第一个万亩片围垦工程。

    遇一位从滩涂地走上来的干活人(照片左侧),攀谈几句,他乃浙江人,在此搞水产养殖。

      堤坝对面该是围垦出来的可耕地,阡陌纵横,已是良田。

    围着湄洲湾转了半圈,依次走过滨海东路、滨海北路,枫亭镇滨海新城、莆田市仙游县、莆田市城厢区、莆田市城厢区笏枫路。(均为G228)

    选择行走这段228国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顺便游览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

土坑村古建筑群

    驾车进入土坑村中,道路狭窄,七拐八绕,会车有点难度。好在今天是休息日,又是小众景点,游客不多,车辆亦少。   

    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占地面积约26860平方米,共有40多座明清时期二开进、三开进的大厝,屋顶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脊高翘、墙面拼花,是一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

     海丝港市聚落,东南刘氏故里。土坑古建筑群是由当地海商刘氏家族连续修建而成,是同一家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功能建筑组合、集中规划建设的范例,成为土坑刘氏家族成功经营海洋贸易的历史见证,也成为这一时期泉州海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土坑村海上贸易起源于唐五代,宋元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明清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荣,当时的村民从以海运为主发展到开当铺、药铺、布店、杉行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港市。

     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   

 百万大厝,又称旗杆厝,主人为刘端弘,家资殷富,族人称其为“刘百万”,曾拥有一支外洋贸易船队从事海上运输和贸易,厝因之得名。大厝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为约1115平方米。主厝为三落五开间外带三护厝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建筑。

   导览图,停车场远离村庄,节假日游客高峰,绝对不会让外来车开进村子。

    土坑村古建筑群交叉错落排列,布局规整有序,大致形成了四横五纵的街巷格局。 

     土坑村古建筑群保存较好的古大厝有20座。这些建筑皆为两进三开间、三进五开间建筑,正立面采用红砖、白石、红瓦、硬山式屋顶、燕尾脊,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状,并可见形式多样的石雕、木雕、砖雕和泥灰雕。

涂坑63 号,··大厝

   施布口街

    肇元进士第,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两进五开间结构,南北总长20.84米,东西总宽19.94米,建筑总面积415.45平方米。   

    古民居外,各种制作精美的石制品随处可见。

   施布当铺,由土坑十二世祖刘端弘建造,保存尚好。整体呈扁长形,建筑面积249.69平方米,由门埕、门厅、前天井及其左右厢房、正厅、后轩、后天井及其左右厢房、后厅等组成。

    古民居多前门为店,后门为仓,商住两用,兼具闽南传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征。

    祠堂

     绣花楼,由刘建珍(第十三世,刘端弘长子)所建造,时称“四角亭”,保存尚好。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精致小巧,二进三开间西侧连接二层绣花楼。

   来铺当铺,又称来铺五间张,由刘建珍着手建造,为二进五开间格局,既居住家眷,又作为经营船队的办公地点。位于土坑村69号,原为当铺,建筑面积578.97平方米,

     建珍大厝,又称来铺四间张,建于清中期,由刘端弘长子刘建珍建造,原为当铺,保存尚好。

     祠堂,门牌:涂坑56号。(村子里的门牌:涂坑,非土坑)

    博鹤府第

     涂坑46号,院门敞开,可入内参观。

    正在修缮中?抑或原本就是这种格局?

    南京布匹商行旧址。

      怀旧电影:侦察兵、地雷战、地道战、淮海战役,免费观看。

     乡村养蜂合作社

    虽然走马观花,但土坑村古建筑群各处基本走到,闽南特色,韵味十足,十分值得一看的景点。

      网上借用一张空中俯视图。

午餐

    驾车返回福安国际酒店,几公里车程,几分钟而已。刚过12点,直奔四楼餐厅,仍然就坐于大包间,仍然可点小份菜,点了清蒸鱼、猪脚笋干、青菜、生煎包,白米饭竟吃了3碗。

     笋干闷猪脚,点二块。

     上汤浸时蔬

     生煎包,点二个。

海湾掠影

    充分享用酒店,劳逸结合,餐后午休。14点半再出发,去周边看海。来到福建,非常想看大海,朝着海的方向行驶,几分钟后,就看见了海。

     这里是滨海南路(228国道),就在酒店正南方向,直线距离几百米,这里就是湄洲湾。

    海面悠远,不见尽头,只是海水看着有些浑浊,看着欠美观,当然与半阴的天气很有关系。 

     继续行车,换一处位置观海,这里叫渔港路(亦是228国道),海水澄澈、透亮了一些,海边闲坐有当地人。

     

     石块砌成坚固、整齐的海堤,海滩上正在施工,猜想正在打造海滨景观带。

圭峰塔

     按手机导航,找到圭峰塔,此地的一尺景点,地图上标注为圭峰塔公园。塔为石砌,三层,十分古朴。草坪前立一石碑:峰尾造船遗址

    圭峰塔,位于峰尾半岛旧城东南隅的海岸岩壁上,面向湄洲湾,通高6米,为三层亭阁式实心方形塔,古塔始建于弘治元年,清嘉庆三年重修(1798年)。是圭峰十二胜景中保存较好的一景。是观海景、听潮声、看日出的好去处。

     圭峰塔上而行大字: “起海国文明,作东南巨镇”。圭峰塔不高,却是旧时引导渔船归航的航标。

    圭峰塔下临港湾,有民居,有渔船,据说圭峰澳的沙滩上有一井,虽在海边却是淡水。

    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蜿蜒而下,可至海边。

      岙北村口杂货店,“岙”字,读音ào,比较少见,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

峰尾古城

     峰尾向为海防要地,惠安之门户。它北障沙格,南拒黄崎,与兴化府之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 峰尾古城明代建设的军事堡垒,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城垣周围150丈,厚1丈,高1丈8尺,西北各门建兵马司,建城楼于其上。城中有营房30间,供弓兵居住,俗称“旧城”。

     因旧城狭小,“据高乏泉”,且与村民分离,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经上宪批准后,修筑新城,“广而倍之”,兼容民居。新城前后历七年至1572年而功成,大环城周围300多丈,城墙洞3丈,高4丈,内外砌石中间填土。城墙上设人行道,阔6尺,设东、西、南、北四大门,女墙五百,楼橹四,挖掘浚沟以护城。并在“旧城顶”制高处筑起烽火台,“斥堠相望”。

    峰尾商家大兴海上贸易,曾有“小上海”之誉。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遭日本飞机的轰炸。1937年秋,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实行坚壁清野,令拆除各地城垣。于是当地驻军拆峰尾城垣之石以筑炮台,雉堞城垛丧失殆尽,只剩下4个城门。随后,峰尾民众又挖城基以筑校舍,新旧峰尾城遂均荡然无存。只留下少许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城基石和“城内”“城外”诸地名供人凭吊。

     以上叙述虽然冗长了些,但耐心读过,方知峰尾古城历史悠久,不可小觑,曾是抵御倭寇和海盗的堡垒要塞,亦是一座繁华商埠。

     几百年古城中闲庭信步,领略闽南老厝风采。

      义烈庙(姑妈宫)

      刘氏家庙

     漫步街巷,乡土之风情,尽在古城中。

   就地取材,石墙、石门、石窗,石板路。 

      西门古城墙遗址

     后街路祖厝

    中街

     看得出绝大多数房屋都有人居住,打理的井井有条,挂着灯笼,贴着门联,市井风情浓郁,生活气息十足,绝少商业化气息。

    也有极少的房屋破败、坍塌,许是久不住人?

    这里贴着提示:该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严禁居住。

    转来转去,来到古城的又一处入口,似乎比较正式,此处有峰尾镇诚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办公楼。

     观海楼

      峰尾古城,始建于1387年,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于一体的重要港口,与惠安崇武、石狮祥芝、晋江深沪并称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 

   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漫步在清幽、狭长的古街,望着眼前青石铺就的古巷、残瓦朽木的古屋,青苔斑驳的商铺以及深幽冰凉的百年古井,沉浸于古老、静谧的氛围,令人感慨万千。眼前浮现出很久很久以前,那幅繁荣富庶的惠北渔民市井风情图·····。

峰尾港

   回返路上,再度在渔港路停车观海,路边停了不少车,都是当地车牌。峰尾港,制作规范的招牌上写着时髦话语,海滩上游人不少,悠闲自在,看样子都是当地居民。

   沙滩细软、平缓, 一道石砌的护墙,整齐的路灯杆,新载的行道树,留好的绿地,建设进行时,想必这里是要建成滨海公园。

     福安酒店夜景

    在泉港小城度过二天悠闲时光,没有乌泱乌泱的人流,不闻喧嚣杂乱之声,不紧不慢,悠哉悠哉,随心所欲,舒适惬意,喜欢这样的旅行,喜欢这样的小城。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自驾在福建-泉港周边游-G228国道、土坑村古民居、海防峰尾古城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