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更新时间:2021.12.14

董化新:工业遗产——海州露天矿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摄影,人文,自由行,半自由行,徒步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辽宁

发表于 2021-12-14 08:54

2020年12月17日,辽宁阜新煤炭工业遗产群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海州露天矿(海州矿坑)为其中之一。它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活化石。

海州露天煤矿是新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曾经闻名世界,是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1953年7月1日投产时,《人民日报》写道:“海州露天矿投入生产是我国煤炭生产的一次工业革命,从此,我国煤炭工业历史掀开了电气化采煤的篇章。”《工人日报》盛赞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在1954年全国发行的邮票上,在1960年版第三套人民币的伍圆劵上,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铭刻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海州露天矿的印迹。2005年因资源枯竭而破产。后经治理修复开发,被列入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和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这组影像记录的是昔日沸腾的大露天,采煤剝离,炮声隆隆、烟尘弥漫、电镐飞舞、机器轰鸣、满载煤炭的机车盘旋而上的生产场面以及破产后回收残煤、生态修复、整治矿坑地质环境等作业的现场纪实。同时也聚焦了大露天里的矿工们冒酷署严寒、拼搏奉献的作业场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几代矿工在这里挥洒汗水,奋斗不息,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海州矿精神,激发巨大的生产力,为国家累计生产煤炭2.44亿吨,源源不断为共和国输送能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这组影像是改革开放40年来海州露天煤矿不同阶段生产现场的缩影,以纪实摄影、客观记录了每个阶段的变化,一个画面承载着一段记忆,这些影像已成为历史,让人们从中去感受这一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厚重的矿山文化!虽然这里的煤炭资源枯竭了,可那特别能战斗的海州矿精神和几代矿工铸就的辉煌,已浓缩成一座丰碑矗立在天地间,永存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津门网特约摄影师 董化新、 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理事、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辽宁职工文化摄影家、阜新市优秀专家。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阜新34
董化新:工业遗产——海州露天矿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阜新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阜新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阜新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阜新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辽宁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