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从四川阿坝到甘南重走一段长征路(图)

天数:3 天 和谁:和朋友
玩法:摄影,自驾,自由行

发表于 2020-09-14 18:42

在从四川阿坝到甘肃甘南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一段路途上流传着一个当年红色土司救助红军的动人故事。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长征两次途经甘南,遇到了重重艰险,但每次都以胜利告终,这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手中掌握有48旗的辖地,属民520族,约11600户的卓尼世袭第19代的土司传人杨积庆。

杨积庆纪念馆壁画(摄影:冯赣勇)

2010年4月中旬,为了深刻了解这段历史,记者随创作电视连续剧《卓尼土司》的先期考察小组,在杨积庆土司的孙子,曾任甘肃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党委书记杨正先生的陪同下,离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前往迭部。这是当年杨土司为红军开仓济粮的地方,于是,考察组从四川阿坝前往甘南,重走了一段当年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路。

与舟曲博峪乡民合影留念

2010年4月15日一早,考察组离开甘南舟曲博峪乡,在杨家卡与当地领导及前来送行的藏族乡民们留下了一张合影后再次启程。车队从甘肃文县进入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当晚在九寨沟休整了一夜之后于翌日一早继续出发。

红军长征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4月16日中午时分,考察组抵达了松潘的川主寺。在川主寺通往黄龙途中的元宝山顶,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红军长征纪念碑”。汉白玉的碑座形似雪山,高24米的碑身为三角立柱体,象征红军三大主力紧密团结,坚不可摧。碑顶上立着近15米高的红军战士像,双手高举,一手握枪,一手持花,象征红军长征的胜利。

途经甲蕃古城(摄影:冯赣勇)

从川主寺出发后不到一小时的车程,考察组已行驶在阿坝州辽阔的若尔盖草原。只见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不时出现藏民放牧的牦牛和山羊。时而还会见到一座座飘着经幡的藏民的夏季牧场。

川北草原牦牛群(摄影:冯赣勇)

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在四川滞留的时间最长、经历的地区最广阔、面临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卓绝、付出的牺牲也最大,所有这一切,都在世称“松潘草地”今若尔盖境内得以集中体现。约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于草地,红军走进草地时几乎濒临绝境。

若尔盖大草原(摄影:冯赣勇)

在若尔盖草原上,矗立着一座由四川阿坝若尔盖人民政府于2007年9月9日所立,上书“共和国九大元帅经过的大草原—若尔盖欢迎您!”的纪念石。这九位元帅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当时。除了陈毅元帅领导南方八省打游击战外,其余的九位元帅都参加了长征。

纪念石留影(摄影:徐真)

在这块巨石上是几位红军战士高擎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相互搀扶过草地的造型,红军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异常醒目。

夏季牧场(摄影:冯赣勇)

考察组从即将进入若尔盖草原的时候,就开始踏上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的路途。过了草原不久就途经了著名的“巴西会议”遗址。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巴西会议”纪念石(摄影:冯赣勇)

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

川北阿坝风光(摄影:冯赣勇)

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方面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到阿西集合,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

阿坝留影(摄影:刘卫民)

考察组经过巴西会议遗址的求吉,开始进入大峡谷中的达拉沟,从这里开始即进入了甘南藏区。1935年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中央红军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走的就是这个线路。只不过当年的达拉沟中并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穿越达拉沟(摄影:冯赣勇)

达拉沟是四川的拉吉乡到甘肃的达拉乡的一条大峡谷。记得当时这条峡谷中的从川北阿坝进入甘南藏区的路,依然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道。车队经过的地方扬起一股股暴土尘烟,久久挥之不去。时隔多年,不知如今这条从四川阿坝前往甘南的峡谷土路是否还依然如此?尽管路不好走,但沟内的景色却是非常秀美,潺潺的溪水流淌在峡谷中,山间植被茂盛,耳畔不时传来鸟鸣之声。

达拉沟的溪流(摄影:冯赣勇)

考察组的车队还未驶出达拉沟,就看到了在沟中已迎候多时的时任迭部县乔梅副县长率领的藏族姑娘一行。经过献哈达、敬美酒的欢迎仪式后,在乔县长的引领下直接到达了俄界会议旧址。

连绵的雪山(摄影:冯赣勇)

俄界,藏语译为“高吉”,系“八个山头”之意。这个村名,来自山寨背后有8个锯齿形的山头。俄界村地处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阻断南北通道。惟有一条发源于川北的达拉河穿行南北,沟通甘川。古人用兵征战,屡经此道。三国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公元1253年忽必烈远征云南,均取此道。

毛主席住过的木楼(摄影:冯赣勇)

俄界村会议遗址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东南68公里处的达拉乡高吉村。是一座两层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围墙木楼建筑,总面积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红军司令部面积69平方米,二楼的毛主席居室面积15平方米。现设展览室15平方米。

木楼上看俄界村(摄影:冯赣勇)

面对考察组的到来,达拉乡副乡长来瑞香亲自担当解说员。来乡长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令考察组的全体同志深刻了解了俄界会议的始末: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甘南迭部俄界。当时,甘肃军阀鲁大昌的新编十四师驻防岷县、甘南,卓尼土司杨积庆的两万藏兵也常年在此防守巡视。如果双方联合起来对红军进行夹击堵截,腊子口天险不仅不能顺利突破,而且将使红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俄界会议旧址(摄影:冯赣勇)

然而,杨积庆思想开明,善于审时度势。知道红军是“抗日反蒋”,是“不压迫番民”的,于是决定对身处绝境的红军施以援手。当鲁大昌命令杨积庆的藏兵从后路堵截,实行坚壁清野,进而将缺衣少粮、人困马乏的红军先遣部队一举消灭在腊子口的深山峡谷之中时,杨积庆一方面假装响应命令,调兵遣将准备出击,以掩人耳目;一方面冒着风险,暗中派心腹与红军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帮助红军。他写信指示自己的亲信和部下:“如果红军来了,不要堵击,将已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尼傲峡木桥尽快派人修复,让其顺利通过。”

迭部风光(摄影:冯赣勇)

当得知红军粮食特别紧缺,靠吃草根树皮充饥之后,杨积庆便密令部属把迭部崔古仓粮仓的粮食偷偷献给红军,指示守仓官和库兵把内部仓门全部开锁,以躲红军为名,跑进深山回避。这些粮食充分解决了红军粮草不足、人困马乏的燃眉之急,为红军突破腊子口,顺利长征过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主席故居(摄影:冯赣勇)

红军过后,鲁大昌把腊子口战役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卸到未出动藏兵的杨土司身上,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向蒋介石告状,说杨土司曾“开仓应粮,私通红军”。1937年8月25日,鲁大昌策动“博峪事变”,惨杀了杨积庆土司及其家属共7人。红军将领杨成武得知这一噩耗后非常惋惜,亲自为“杨积庆支援红军纪念碑”题写了碑文,予以缅怀红军长征途经甘南藏区时杨土司给予红军的无私援助和他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1994年1月1日,杨积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参观俄界旧址(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俄界会议旧址的参观,考察组驱车来到迭部县,受到了迭部县政府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在当晚下榻的迭部大酒店,迭部县政府设晚宴款待考察组一行,迭部的藏族民间艺术团为考察组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节目。

藏族姑娘献歌(摄影:冯赣勇)

4月17日上午,考察组离开迭部县,来到了旺藏乡的次日那村继续参观革命遗址。在“俄界会议”之后的1935年9月13日-15日,毛泽东等率领的工农红军途经迭部县旺藏,毛泽东在旺藏乡次日那村,向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如今毛泽东在次日那居住过的一幢藏式木楼,也成为重要的革命遗址之一,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

仙人桥(摄影:冯赣勇)

从此那日村口出来就是奔腾不息的白龙江。江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座仙人桥,只不过岁月的沧桑,使这座桥已陈旧不堪。当年红军就是经过这座仙人桥后翻越了卡拉大山,向腊子口天险进发。

迭部旺藏寺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次日那村出来后,考察组一行来到旺藏寺参观。一份文献这样记载:1935年9月14日,主力红军和党中央机关到达迭部最大的佛教寺院旺藏寺。

记者与旺藏寺僧人(摄影:徐真)

毛主席住在旺藏寺附近的次日那村阿尼家的二楼厢房里。藏区同胞从土司到百姓都为红军打下腊子口、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巨大而珍贵的支持。而考察组接下来的行程就是前往腊子口天险。近中午时分,考察组抵达了腊子口天险遗址,相继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纪念碑、腊子口战役雕塑群像和腊子口天险碉堡防御工事等景点。

腊子口纪念碑留影(摄影:徐真)

当年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我曾看过多遍,记忆尤深。其中就有攻打腊子口天险的场面。如今站在腊子口纪念碑脚下,望着对面的红军战士雕塑群像,在深深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展开遐想的翅膀,好像当年腊子口战役激战的景象,似电影画面一幕幕在脑海中涌现……

参观腊子口纪念馆(摄影:冯赣勇)

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其间两山对峙如刀劈斧剁一般,峡宽约8米,峡长30余米,在崖壁上穿孔凿石搭起一座小木桥,峡底腊子河汹涌奔流,腊子口这般险要,称为天险名符其实。当地民谣说:“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腊子口碉堡遗址(摄影:冯赣勇)

但是,再大的天险也挡不住休养生息后如下山猛虎般的英勇的红军战士。于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势如破竹般地打下了甘肃军阀、国民党新编14师师长鲁大昌重兵布防的腊子口。

战役遗址留影(摄影:刘卫民)

一份文献这样记载:1935年9月17日清晨,霞光驱散了峡谷的雾气,把柔和的金色洒满了山峦崖壁,腊子河欢快地唱着山歌顺峡而去。红四团的勇士们簇拥着被硝烟战火熏染的红旗,站在腊子口上,沐浴着血色般的朝霞,是那样的威武雄壮。

考察组纪念馆合影(摄影:冯赣勇)

尽管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却不能动摇他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面对强敌他们无坚不摧,面对困苦他们无往不胜。长眠在腊子口的先辈们,用鲜血滋润着大地的每棵松树每块岩石,默默地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腊子口天险遗址(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甘南腊子口战役纪念遗址的参观,记者随行考察组重走当年长征途中的一段红色之旅也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它将永远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甘南1522
从四川阿坝到甘南重走一段长征路(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甘南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甘南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甘南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甘南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甘肃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