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12月敦煌行记(第一天、嘉峪关中转)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12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前言

甘肃省2004年12月开始推行景区票价大优惠,其中以敦煌力度最大。

敦煌市属景区对国内外所有游客免门票,包括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

莫高窟门票实行半价优惠,全国中小学生及60-69岁老年人在半价基础上再享受半价优惠。莫高窟开放洞窟由8个增至10个;研学团队适当增加开放洞窟,配备资深讲解员。

如此优惠,很难让人不心动。

于是12月6日开始,我踏上前往敦煌的旅程,开始了薅羊毛行动。

广州到敦煌没有直飞,我选择嘉峪关中转,顺便逛逛嘉峪关关城,好歹是个5A景点、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票价还能接受。

从广州飞嘉峪关,只有一个航班,6点多起飞。

选坐右面的座位,可以看到惊艳的云上日出。同行的朋友笑称,光看看这个日出,机票就值回一半。

进入甘肃省,下面的山体都是光秃秃的,有些还有积雪。公路或铁路在山间穿过,但看不到交通工具经过,真是荒凉。

到嘉峪关旅行,其实就是看嘉峪关关城这个景点。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上午10:30,步出嘉峪关机场,和预约好的包车司机碰头,嘉峪关旅程正式开始。

顺路先去吃个兰州牛肉面,酱料是香辣,其实不大辣,果然是香辣不辣,完全能接受。

填饱肚子,我们再前往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景区

在停车场下车后,先坐交通车到售票处。我们已经提前在某APP买好票,所以直接刷身份证通过就行。

嘉峪关文旅在去某APP上有20元的票价优惠,加上淡季优惠,嘉峪关关城的票价不到70元,含悬臂长城和长城第一墩。

坐交通车到九眼泉湖,下车后走一小段路才到正式关城。

九眼泉湖面已经结冰,可以踩上去拍照的,小心点就是。

关城周长733米,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

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民国十三年(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保存完好。

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我们在关帝庙内诚心祈祷,祈求我们的股票一周能有3次涨停!

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

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登上城楼,可以更好的看到关城风貌。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从嘉峪关门出来,关城景区就算走完,可以坐车返回停车场。

关城的旅游路线设计,我觉得很有问题。

景区线路是先看完几个城楼,出嘉峪关门坐交通车回到停车场,中间会经过博物馆。

合理的路线设计应该是先看完博物馆,有个总体的印象,再去看城楼,这样就能结合看博物馆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关城设计。

总体来说,由于淡季游人少,关城景区也有摆烂的嫌疑,除了开放城楼和交通接驳,其他服务一概没有。

悬壁长城景区

在停车场还是坐上那个包车,前往下一站:悬壁长城景区。

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距嘉峪关关城8.4公里,无公交车。

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还有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等。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城堡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建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是长城注入嘉峪关时的最后一段。

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 因长城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形式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

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因倾斜度在45’的山脊上,形似凌空倒挂,很类似于人的手臂呈S状搭在山上,因而得名“悬壁长城”。

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馒道。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颇似北京司马台长城。

有诗赞云:“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

爬到最高的城墙,再下来,还是要费点力气的。

由于附近酒钢的存在,长城的历史感已经大大的削弱。嗯,爬上长城,看到的是几个大烟囱,很出戏。

反而是出口处的小溪流,薄薄的冰块和清澈的溪水相映,闪闪发亮。

最后告诉一个大家好消息,长城景区出口那里有不少出租车,不包车也可以大胆的去。

不过太晚出来的话,我可不保证了。

晚餐要说说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去长城第一墩景区,虽然嘉峪关门票也是包含这个景区。

包车司机推荐的晚餐饭店强烈好评。羊肉味道很可以,价格更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点这么多才166?

这叫饭店莫非在做善事?

吃的饱饱的,还要打包。

包车司机把我们送到嘉峪关南站,我们还要坐2个多小时的动车,才能到敦煌站。

到达敦煌

出站后坐公交5元,坐出租车打表28元。我们选择出租车,分摊下来贵不了多少。

敦煌站离市区不远,很快到达酒店。市区灯火通明,司机说灯光是整夜不关的,果然是旅游城市啊!

酒店第一印象不错,有暖气有加湿器,设施也比较新,价格不到90。

于是决定连续三晚都住这里,不折腾了。

嘉峪关总结

嘉峪关属于不来有点遗憾,来了也就那样,但不亏的景点。

不过景点票价不算太高,路过看看很合适,专门来好像没必要。

关于天气:

晴,白天最高温度2度。甘肃的2度,比广东的2度舒服多了,因为是干冷。当时嘉峪关还没下雪,所以没看到雪山。

关于穿着:

上身一件内衣,一件薄外套,一件厚外套。下身一条棉裤,再加个帽子可以盖住耳朵,就已足以应付。

其实我还带了手套和围巾,但好像不用也没什么问题。

关于其他装备:

保温杯一个,喝热的对身体好。

关于游人:

淡季人少,广东人占比例比较高。

关于交通:

人少公交+出租车,人多包车。

淡季不包车的话,悬壁长城和长城第一墩不要太晚去,怕你出来找不到车回去哦。关城就没问题,就算不坐出租,出停车场的路边就有公交站。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12月敦煌行记(第一天、嘉峪关中转)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