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有小于小朋友陪伴的察尔汗的清晨很棒。5岁小朋友一直没用我抱,坚持上上下下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比在妈妈身边坚强了很多。难得有这个旅游机会,希望他们也能在广阔天地间发现更多的色彩。
再出发一个多小时,我们就进入的格尔木市区,我们随便找了个地方吃早餐,附近的几个饭店都是四川来的老板。说来也怪,从重庆出来以后,就觉得四川的民风还不错,很亲切,大家都愿意聊天,一会儿我们就和旁边的几个老板打成一片。在这里加水充电也很方便,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样子,相比青海湖那边少了很多方言障碍。等特产采购齐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正式向昆仑山进发!
在我的印象里,昆仑山应该是中华文化中的“万山之祖”,很多上古传说都和这里有关。提到天庭和王母都会让我想到这里。而且这里是古代所谓的“中土边缘“,据说蜿蜒曲折的样子更象一条巨龙。
我们走在青藏公路上,不远的地方就是平行的青藏铁路,十五年前我也曾经过这里,不过那次是从在刚开通的火车里看这边,呵呵!
出了格尔木以后绿色渐渐消退,天地间渐渐变得浓墨重彩,更有国画山水的意味。在高原上的山都显得不高,好像顶多二十分钟就能爬上去,没有巍巍昆仑的”高大感“,感受更多的是连绵的“厚重”。
这边旅游热度和青甘大环线那边没法比,路上多是运送物资的车辆。偶尔和路过的人交谈,感觉高原上的藏族牧民依靠本地供给生活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城市里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外来的,要是没有这些运来的物资真是没法活的。在路上还时常会遇到去拉萨朝拜者和一些苦行僧似的行者,不免让人心生敬畏。
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边缘,最大的特点就是河水都很清澈。路上景点不多,偶尔停留一下,在河边煮点茶和咖啡也是不错的清闲,还有就是躺在车后的床上看身边经过的山峦,这个视角很新奇。
路上经过的可以称得上景点的地方也就是昆仑圣泉、无极龙凤宫,都是很清静的地方,当天我们夜宿西大滩。
再往前,天色渐渐阴沉 ,下起了小雨,经过这几天的高原酷热,顿感舒服好多。在峰回路转中经过一个山头后,远方突然出现连绵的雪山,那第一眼还是让我相当惊艳的。我们已经接近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前方是玉珠峰,昆仑山脉最高的地方。
西大滩
这是我们在傍晚时,在地图上找到的最近的补给站。远看建筑不多,绵延几公里零零落落,连在一起的还有兵营,很多年以来,这里都是西藏生命线的重要保障。
我们先找的超市,最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的物价之低廉,和城市里的一样。听服务员说这里都是国营的补给站,当初建立时就是为了方便来往的司机,所以不考虑效益的问题,长年就是由几个当地的藏族人轮着值班,一个班要几个月。在超市外面还有回族修车师傅,还有电车的充电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附近的兵营也在这里修车,年轻的兵哥哥很热情,看我们拖儿带女的出行,还送给我们一些军用的高反药物。据说现在有年轻的新兵偶尔也会有严重的高反,附近有常驻的救护车,如果出事了会马上把人送到低海拔区;按我们的路线继续前行的话,最高处是前面几十公里的昆仑山口,那里海拔4800米,为了安全不要停留太长时间,过去之后就是可可西里。其实我们要是能早来几周,会赶上藏羚羊的迁徙季,那成群结队的情景相当壮观。不过现在我们也会遇到些零星的队伍,羚羊野驴什么的都有,不过别离太近。再有那段路坑坑洼洼的,开着很不舒服。
晚上趁天色未黑,我们带孩子到河滩走走,目标是前面几公里的青藏铁路。经过这些天的旅游,孩子们都爱上了散步。这里宽大的河滩里有好几股水流,宽窄不一。我们一路走向铁路桥下,折返时,发现水量大了一些,有的地方刚才走过来时是平地,现在只能趟水回去。山区这边水势不定,通常不要走太久,要是在倒霉的时候,有急流导致水面陡然变宽变深把人困住的话,那还真不好办了。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大西北环线丨夏天最美的青甘大环线,一次看尽万般风景 36038
- 看完这篇攻略,轻松自驾西北大环线 86208
- 大西北旅行 I 从夏到秋,那些遇见的美好,我想说给你听! 1489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