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杜甫文化园,重温诗圣名句——河南13日(52)

天数:13 天 时间:12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河南郑州巩义市杜甫文化园

原本我对于一个县级市的博物馆并不是很期待,只是爬青龙山的时候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巩义居然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是“诗圣”杜甫的故乡,也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的墓址所在,更是北宋七帝八陵的所在地。于是,默默地把巩义博物馆加进了我的行程清单。

我们走到博物馆门口的时候,看到有两个游客模样的人走到门口又退了出来,忍不住愕然:“怎么了?今天不开放吗?”拿出手机再次确认了一下时间,确定不是周一。

“不是,中午休息,要下午两点才开门。”来人笑着解释,颇有点无奈的样子。果然还是县级市,博物馆并不是全天开放。

看看还有一点时间,我查了一下地图,发现附近还有一处杜甫文化园,步行也就三五百米的样子,大概转一圈还能赶上下午博物馆开门。

杜甫文化园与博物馆同在杜甫路,只是需要穿过建设路,位于两条马路的交叉口。原本以为会看到关于杜甫与巩义的相关介绍,但是走进去却发现只是类似街心公园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周边高楼林立的缘故,地面上的雪还没有化开,尤其是灌木和草地上的雪,看着还挺存的样子。

文化园中心有一座不算大的广场,边缘竖着几根柱子,上下部位都有雕刻的纹饰,中间刻的是杜甫的诗,都是一些大家都挺熟悉的诗歌。毕竟,诗圣一生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多首诗被选入义务教育的课本。

小学的时候就背诵过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极其琅琅上口,更极具画面感,所以当时几乎读了三遍就背出来了,背诵的速度可能仅次于那首“鹅鹅鹅”。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尤其是结尾那一联,每当我登上峰顶,都会涌出这么一句来。

还有一首《登高》,也是哙炙人口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虽说全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两句,但是我还是格外喜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写得格外豪迈大气,如果不是自小背熟了,我还以为这一联出自诗仙李白之手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是上学的时候必背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位诗圣的诗风一向多有沉郁,但这一首的喜悦之情,却跃然于字里行间。虽然后半首诗的喜悦急切之情更甚,但我尤其喜欢“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对于一个整天埋首在书堆里的人,这得多高兴啊。

在成都游览杜甫草堂的时候,我想到的却是《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短短四联 ,就把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与无奈痛异写得淋漓尽致。

至于《春望》《春夜喜雨》等诗歌,无一不是我们曾经读过背过的。杜甫最著名的可能还是“三吏三别”,可是当老师让我们全文背诵的时候,还是觉得十分痛苦。毕竟,这些诗歌中写下的苦难,我们读书那会儿完全体会不到,所以背得很是艰苦。反倒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些趣味,当时并不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是觉得“公然抱茅入竹去”这副景象实在有趣。

广场上的雪已经扫得差不多挺干净了,只中间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雪块,并不影响步行,估计晚上跳广场舞也不会受到影响。

文化园很小,除了这些柱子和花坛里那块“杜甫文化园”的石头雕刻,大概就没有什么和杜甫相关的东西了。我也估摸着时间,两点差十分的时候,就启步往博物馆去了。

 

自由行:河南郑州巩义市杜甫文化园

12月仲冬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杜甫文化园,重温诗圣名句——河南13日(52)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