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玩法:人文
发表于 2023-04-04 14:48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相传它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便成为了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传统文化。清明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缅怀,春回大地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一大习俗,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
古代
-
合肥
-
三亚
-
宁波
-
毛里求斯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2025-09-20 35回答
- 2025-07-03 3回答
-
#合肥南站包河万象汇轻居酒店#房间大小怎么样 ,可以带老人吗
2025-07-03 3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