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你 - 凤飞飞(1987)
词曲:马兆骏
轻轻地风吹来夏天的讯息,阳光它揭开这美好一季,燃烧在内心的那份情义,为何在此刻轻声叹惜,握着你曾留给我的一封信,是否该打一通电话给你,要如何来缩短这个距离,也许幻想要比事实容易,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
握着你曾留给我的一封信,是否该打一通电话给你,要如何来缩短这个距离,也许幻想要比事实容易,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
为何心中意乱情迷,只因为缺少一份感觉,追求人生美丽开始,必须将心扉来揭开,握着你曾留给我的一封信,是否该打一通电话给你,要如何来缩短这个距离,也许幻想要比事实容易,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潇洒又多情 幻想中的你,什么样的你 是你,LA LA LA LI LA ... 是你,WO WO WO ... 幻想中的你,什么样的你 是你 什么样的你 是你。
关起门来维修的褒先寺
华蓥市志(1995年09月)记载:“第二十四篇文化体育。……第五章图书档案文物。……第三节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3月,南充地区地面文物考察小组来华蓥实地考察,决定安丙墓等8处为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8月26日,华蓥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公布并树立石碑为文物保护标记。……
褒先寺,在永兴镇场后,是南宋资政大学士、少师安丙故宅,现为永兴小学校。寺址约3450平方米,是四重殿宇加配殿、厢房的庞大建筑,建于南宋末年,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初,宗尧禅师重修,现保存较好。”
华蓥市志1992-2005(2012年12月)记载:“第二十九篇文化体育。……第四章文物。……二、文物保护单位。……
(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褒先寺
位于华蓥市永兴镇,为南宋同资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安丙故宅。亦为宋理宗赵昀为表彰安丙平定吴曦之功而敕建的生祠。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次年落成。后因安氏苗裔远徙改为佛寺,明朝遇兵燹损毁,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褒先寺占地30亩,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前后四重殿宇,配东西厢房,殿宇为重檐歇山式,各殿之间建有花园、水池、石桥、古井。花园内保存有许多名木古树、宋代石基和雕刻,为研究安丙及南宋和清朝时期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3年,被列为华云工农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广安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被列为四川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蓥市志(1995年09月)记载:“第二十六篇人物。第一章人物传。
安丙
安丙(?-1221),字子文,生年不详,广安军甘溪场(今华蓥市永兴镇)人,苗族后裔,南宋淳熙进士。曾任大竹县主簿,又任新繁、小溪(今遂宁)县令及大安军知州等职。
宋开禧三年(1207)正月,担任四川宣抚副史的吴曦公然在兴州(今陕西略阳)称‘蜀王’,建行宫,置百官,向金称臣,引金入侵。在这危急关头,安丙表面接受吴的‘中大夫、丞相长史’的封赠,暗中联络兴州典仓官杨臣源、中军正将李好义等中下级官吏数十人,计议诛杀吴曦之策,由安丙假装怀揣‘圣旨’,闯入伪宫宣旨,趁吴曦跪下接旨时,将其杀死。安丙为国除害,被封为端明殿学士、中大夫、知兴州安抚史兼四川宣抚副使。金人恨安丙入骨,贴出告示:‘得丙首者,与绢银二万匹两,即授四川宣抚史’。安丙返蜀主持军务,军威大振,月余就收复了吴曦献出的4个州。其后,宋反向金求和,安丙十分愤慨,曾作诗讥讽:‘自古和戎掌权柄,未闻磕头可安边’。朝庭以安丙妄言轻举,贬为‘益修守备’。
嘉定三年(1210)。安丙任湖南路安抚使,倡导兴学、种植、养猪、改榷等事,均有建树。4年后还乡,定居永兴故宅,著有《皛然集》。
嘉定十三年(1220),安丙再次任四川宣抚使,发展农业,赈济饥民,整饬军队,并斩了王大才等叛贼,政绩昭昭。次年西夏与四川的宋军联合攻打金兵,不胜。嘉定十四年,安丙亲自带兵与金军作战,死于军中。后被朝庭追封为‘鲁国公’,在沔州建祠,以彰其功德。”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八册卷三十七寺观志记载:“裦先寺,在甘溪南半里殿閣數重規模宏敞宋少師安丙故宅施以建寺者有嘉定四年丙給慧照寺長老覺源劄刻石龕後上供有安公神位康熙初釋宗堯重修寺前数步有石坊一安公坊也今廢其石柱四尙巍然。”
永兴场(甘溪场)的甘溪街
咸丰广安州志卷二市镇记载:“明月乡。……永兴场,治南三十里。”
四川省华云工农区地名录(1987年08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永兴人民公社概况。
永兴公社位于华云工农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双河场西北方6.2公里处,总面积约24.25平方公里,全社17个大队,161个生产队,5,854户,2.5万人,其中农业入口5,618户,2.4万人,均系汉族。公社驻地永兴场。
永兴公社东与华龙公社(原回龙公社)接壤,西与广安县朝阳公社隔渠江相望,南与铜堡公社毗邻,北与广安县新民公社交界。全社均系浅丘地带,地形概貌象一个拳头,中间高,四周低,三面河溪环绕。永兴公社原名叫甘溪场,又名永兴场,有溪水甚甘因名。原属合州新民县领。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由新民析入广安,人们既叫甘溪场,又叫永兴场,两名同用。元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广安府为州,定名永兴场,永兴之名,沿用至今。场南半里,有褒先寺,为安丙故宅。1925年国民政府在此成立乡公所,定名为永兴乡,解放前辖17保,169甲。1958年成立永兴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永新’公社。1969年恢复为永兴公社。
解放后,该社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改造自然条件,兴修水利,修建了小(二)型水库二座以及山平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总蓄水量达136万方,灌溉面积达5,698亩,为粮食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条,长约3公里,全社有耕地面积23,146亩,粮食主产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1,342万斤,亩产达697斤。1980年水稻种植面积12,325亩,亩产521斤;小麦面积7,225亩,亩产255斤;油菜面积1130亩,亩产114斤;甘蔗面积485亩,亩产1,039斤,总产5,041担。1980年人平分粮397斤,人平分配收入42元。
该社现有社队企业26个,职工548人,主要有农机站、建筑队、加工场、印刷厂、酒厂等。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10台(件),计586马力,有汽车1辆。1980年社队企业总产值达89.6万元。
解放前,该社境内只有小学1所,教师18人,学生560人;有药铺二处。解放后,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现有中学1所,教师30人,学生599人;公民办小学17所 ,在校学生5,211人,普及率达82.5%;现有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38人,农村医疗点17个,乡村医生35人,公社还建立了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图书馆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永兴公社,以公社驻地在永兴场而得名。
永兴场,甘溪场,又名永兴场,有溪水甚甘因名。元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广安府为州,定名永兴场。
……”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二册卷九乡镇志记载:“甘溪場,今名永興州南三十里有溪水甚甘因名西半里裦先寺宋安丙故宅市濒渠江之東本宋新明縣鎮今入州西有東安城地產蔗糖多竈戶米穀較雜糧爲大下岸官鹽子店駐此買者肩運過山至鄰水市易皆土貨店戶二百餘街一道場期一四七坿市三里樂山東发陳杜大姓舒何李白。”
华蓥市志(1995年09月)记载:“第二十四篇文化体育。……第五章图书档案文物。……第三节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安丙墓,在市东2公里的昭勋寺后,是人工垒成的大土冢,墓前有9层石梯,缝隙皆铁水浇凝。土冢前原有石狮、石马、翁仲等,均在‘大跃进’时拆毁。
……
女儿坟,即安丙孙女安宝之墓,位于安丙墓左侧。安宝为清朝华文阁学士安癸仲之女,自幼聪明好学,精音律,善琵琶,得全家宠爱,不幸19岁病亡,伴公而眠。其墓多次被盗,现仅存墓室,为石卷拱墓,两侧有石雕人像10尊,下有二龙抢宝图案,形象逼真。”
华蓥市志1992-2005(2012年12月)记载:“第二十九篇文化体育。……第四章文物。……二、文物保护单位。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丙家族墓地
位于双河镇招勋村,1996年发掘,是南宋同资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安丙家族墓地。该墓地坐东朝西,由5座墓室及享堂遗址、九层坎遗址、石马坪遗址、九龙桥遗址、招勋寺遗址等组成,占地约300余亩。墓室为石室,长方形券顶,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柱、枋、壁满饰石刻浮雕图案,技法有圆雕、浅浮雕和高浮雕;石刻内容有武士、伎乐、瑞兽、植物、花卉及建筑构件等。安丙家族墓地发掘出土石刻墓志铭、金币、银器、铜钱、石造像等文物600余件。根据出土的墓志铭,确定了安丙的生卒年为1148-1221年,弥补了史书无安丙卒年记载的阙佚。墓室内的石质建筑形制有望弥补宋代《营造法式》四个传本中的诸多重大缺憾。1996年,安丙家族墓地被评为‘96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同年,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又是关起门的,只有狗在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丙家族墓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〇〇一年七月三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二〇〇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立。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八册卷三十七寺观志记载:“昭勳寺,南四十里界接鄰水宋理宗勅建以昭安忠定之動額題昭勳禪林安公墓在寺右。”
华蓥市建置沿革
华蓥境域古属梁州地,春秋战国时期为巴国属地,秦朝首立郡县制后,市境隶属及所属政区名随朝代更迭和政区建置调整屡有变更。
1964年,华蓥山中段被国家选定为“三线建设”工业基地。1965-1978年,沿华蓥山中段西麓北起禄市镇,南至溪口镇先后建起6个国有军工企业、2个省属军工企业及一批原煤、水泥生产企业。至1978年初,此区域发展成为国家三线建设光学仪器、机械加工工业基地和川东北能源建材基地。
1978年3月9日,中共南充地委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呈报《关于建立中共华蓥工农示范区委员会、华蓥工农示范区革命委员会的报告》,4月8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筹建。6月1日,中共南充地委、南充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筹建处。11月10日,经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华蓥工农示范区委员会和华蓥工农示范区革命委员会,隶属南充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区委、区革委驻双河场。华蓥工农示范区区划经省委批准,辖广安县东南的永兴、回龙、双河、古桥、三圣、铜堡、天池、明月、禄市和岳池县西南的庆华、溪口、鸡心、新合、福星、阳和、高兴和庆华镇等1镇16个人民公社。
1979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一级华云工农区。行政区划为原华蓥工农示范区区划。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同意四川省发挥大中城市作用调整行政区划,将“南充地区的华云工农区划归重庆市管辖”。9月9日,国务院同意四川省调整行政区划,“华云工农区仍划归南充地区管辖”。
1985年2月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县级),以原华云工农区的行政区域为华蓥市的行政区域。
1993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华蓥市划归广安地区管辖。1998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广安地区,设立广安市(地级),华蓥市由省直辖。9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安市代管华蓥市。
——华蓥市人民政府网站
禄市场(禄马铺)的同心街,曾经广安到邻水的东驿道要经过禄马铺。
咸丰广安州志卷二市镇记载:“明月乡。……禄马铺场,治东六十里。”
咸丰广安州志卷二营汛记载:“附铺递。……旧设塘铺九所。……禄马铺,治东五十里。……以上九铺今俱裁汰。”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二册卷九乡镇志记载:“禄馬堡場,州東五十里以舊堡名在峩峰山下地接鄰水界土饒竹木市易多山貨店戶數十餘街一道場期三六九坿市二里仙城漂草大姓舒。”
四川省华云工农区地名录(1987年08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禄市人民公社概况。
禄市人民公社位于华云工农区的北部9.5公里处,东与天池公社相连。南与华龙公社(原回龙公社)接壤,西与广安县长五公社交界,北与广安县新桥公社毗邻。面积26.77方公里,全社有12个大队,121个生产队,有4,723户,2.12万人(包括企事业单位厂矿职工),其中:农业人口4,650户,2.1万人,均系汉族,公社驻地禄市场。
该社原名禄马铺。清初兴场,为天池至代市,永兴至观阁和双河至代市的早路要道。此地原有几家铺子,一武士骑禄凤马从台湾归来路过,之后,这里行人居民逐渐增多,生意兴旺,如市镇一样热闹,故名禄市。1925年成立乡政府,解放前该乡有10个保,100个甲。1950年建立禄市乡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禄市人民公社,1966年初期,改为星火人民公社,1969年又恢复原名。
该社沟壑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有禄溪河一条,发源于广安县新桥公社水磨滩,流至永兴公社张家桥注入渠江。有杨家桥水库一座,蓄水量11万立方米,有电灌站7处,高压输电线路3条,长约7公里,全社总蓄水量为12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占50%以上,为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全社现有耕地面积1.63万卣,粮食主产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茶叶、油莱等,1980年粮食总产达到1,142.67万斤,亩产850斤。其中水稻面积1.24万亩,亩产446斤;玉米面积2324亩,亩产718斤;油菜面积1,171亩,亩产109斤。1980年,人平分粮397斤,人平分配收入45元。
社办企业主要有农机站、面粉厂、酒厂、煤厂、茶厂等,拥有各种农用机械74台,计388马力,其中有电动机38台,汽车2辆。1980年总产值达72.59万元。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襄渝铁路禄市火车站,重庆一一广安公路经此。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公民办小学13所,有教师106人,在校学生4,324人;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人,医疗点12个,乡村医生39人。群众就医方便,并为子女入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禄市公社,因公社驻地在禄市场,故名。
禄市场,相传古代有一武将骑一匹禄凤马经此,故名。禄市公社驻地。集市,非农业人口244人。
……”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二册卷七关津志记载:“仙成橋,州東五十里,湧溪水上流,乾隆中建,相傳建橋時難成,旁有丐者指一尖石爲基,從之果犟固眾,疑爲仙,遂以名之,橋外有高灘,下流水吼則立應晴雨。”
华蓥市志(1995年09月)记载:“第九篇交通邮电。第一章交通。……第一节陆路。……桥梁。
市内有古桥263座,其中10米以下的201座,10米以上的有62座,共长1308.2米。解放后,部分古桥改建为公路桥。古桥分平桥和拱桥。平桥多是石墩木梁和石板建成;拱桥有单孔和多孔2种,用条石拱成半圆形,承受力强。全市有拱桥22座,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仙城桥,位于禄市镇凉水井村和广安县长五乡之间的胡家河上,五孔石拱桥,长12米,宽6.1米。明万历年间,修建石板平桥。清顺治六年(1649)被洪水冲毁。顺治十七年(1660)春,当地人筹资修建石拱桥。顺治十八年(1661)夏竣工。1977年修建禄(市)代(市)公路,在原桥面上铺碎石成公路桥,改称天星桥。
……
第二十四篇文化体育。……第五章图书档案文物。……第三节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3月,南充地区地面文物考察小组来华蓥实地考察,决定安丙墓等8处为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8月26日,华蓥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公布并树立石碑为文物保护标记。……
仙城桥,位于禄市镇西北的胡家河上,是华蓥市与广安县的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桥长63.4米,宽6.3米,高5米,为五孔石卷拱桥。桥面两侧石柱,刻有花草鸟兽浮雕,中孔上端有2块浮雕石,头东尾西,伸出桥身之外,桥北端有1塔,桥南端有1大石碑,‘文化大G命’时石碑被毁。1987年4月9日,华蓥市将其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仙成桥字库塔兼纪功镇水的功能
广安县文物保护单位,仙成桥字库塔,广安县人民政府立,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
建修仙城桥序,……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季夏月谷旦立。
永镇江流
仙成桥是华蓥市与前锋区交界的地方
广安县志(1994年10月)记载:“第二十八篇文化。……第九章文物名胜。第一节文物。……二、地面文物。
境内地面文物众多。‘文化大G命’初,恒升淡家碑坊、肖溪冲相寺摩崖造像(均属省管),县城南飞来佛等全部或大部被毁,1972年县城对面的奎阁又在暴风雨中垮塌。1980年,县文化馆就地面文物进行普查后,保护工作加强。现著名的有:
……
旌表百岁石坊,又称五世同堂石坊,位于长五乡白鹤岭,为王家大院朝门。清光绪十九年(1839)王伯寿建。石坊下部呈屏风形,其正中有一门供出入。坊为石质仿木建筑双重檐,高4.65米,宽8.5米,上檐局部损坏,余完好。坊门两侧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唯以水平’楹联。坊右石壁上有赞语字百余。落款为‘拣选直隶今州周龙兴题,同治十三年桂月郡庠生王运开敬书’。”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八册卷三十八古迹志记载:“坊表。……百岁五世同堂坊,州东五十里,道光十九年王伯寿建。”
前锋区文物保护单位,百岁旌表牌坊,广安县人民政府1991年10月3日公布,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27日立。
五世同堂
广安市志1993-2005(2012年3月)记载:“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貌。……第三节山脉。一、华蓥山脉。
因冬季积雪如 ‘晶玉铺山,琼瑶盖地, 日照积雪,光华灿烂’,故名华蓥山。山脉起于四川省大巴山麓,止于重庆市江津山脉,连绵 300 余千米,横跨 15 个县(市、区), 为川东平行岭第一山。在广安市境内有中段西缘,长约 90 千米, 宽约 7~21 千米,呈北东向展布,北起与达州市大竹县交界的广安区光辉乡北端,经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最后从华蓥市溪口镇和邻水县高滩镇南端入重庆市三汇镇界。境内山峰重叠,中上部多古生代、中生代灰岩、泥岩,下部多三叠系砂岩。由于岩性不同,经侵蚀后形成多溶蚀洼地、残丘、石芽、落水洞,一般山顶相对高度 600 米左右。北段山脊平缓,少突峰。邻水县城北镇境内庙梁子以下,山峰呈锯齿状,峰峦重叠,兀立峥嵘, 至高登山一线,海拔上升到 1704. 1 米,为华蓥山脉最高峰,也是四川盆地底部地区最高峰。高登山以南山脊线降低到 1100 米,至华蓥山宝鼎,山势又复雄巍,海拔上升到 1590. 8 米,危崖耸立,形势险要。发源于深山的 60 余条山溪,对山体切割强烈,峡谷幽深,由峡中通往山脊的隘口,为出入孔道。山上多为林地,少耕地。华蓥山煤、铁、硫、石灰石、天然气藏量较丰富。历史上森林繁茂,夏日‘阴森夏木万行稠’,冬日‘碎琼乱玉,掩映长林’。由于一度乱砍滥伐,中上部多为乱石荒坡或山地灌丛。华蓥山独特的岩溶地貌和山地气候,形成风光迷人的自然景观。山中有瀑布、石林、溶洞,登上山巅,可见云海、佛光。”
最远处看得见高登山
广安市志1993-2005(2012年3月)记载:“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貌。……第四节山峰。一、高登山。
高登山古称海宝山,界于华蓥市瓦店乡、邻水县甘坝乡之间。海拔1704.1米,群山耸立,插入云表。绝崖纵横,狭谷幽深,石林、溶洞遍布。竹林茫茫苍苍,灌木藤蕃交结成丛。林中有三尖杉、红豆、香樟、楠木等珍贵植物。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煤层厚达两米以上。山中常年多雾,古谚云:‘高登山无云,来朝必定晴’,成为邻近县(市)的天然气象标志。山的西侧有一段正断层构造,岀露岩层从山顶至山麓为三叠系飞仙关组和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岩层。”
代市场的后街
咸丰广安州志卷二市镇记载:“明月乡。……戴家场,治东五十里。”
艺文街
四川省广安县地名录(1988年04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代市区概况。
代市区位于广安县东南部,东界桂兴、观阁区,南依华蓥工农区禄市公社,西连观塘区,北面与石笋区隔江相望。面积99平方公里,辖代市镇、代市、新桥、 梭罗、拱桥、长五5个公社,66个大队,534个生产队,4个居委会,19,098户,84,495人,系汉族。区公所驻代市场,距县城浓涸镇19公里。
代市区于1950年成立,据驻地代市场得名,辖6乡1镇,1955年观塘区并入,1961年划出观塘区,1967年改名胜利区,1971年复原名,1979年划禄市公社归华蓥工农区。
该区属浅丘带坝地形,东部高,北部较低,中、西,南部较为平坦,境内尖峰岭为全区最高处,主峰海拔676米,廖家溪口奶滩河最低,海拔217米。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全年降雨量1,050毫米,无霜期310天,渠江流经区境拱桥、梭罗两个公社的5大队,长约10公里,驴溪河流经新桥、长五两个公社,廖家河流经长五、代市、拱桥3个公社。全区总耕地面积69,953亩,其中田52,310亩,土17,643亩。土壤主要为沙溪庙组灰棕紫泥土,土质较为肥沃,适合多种粮经作物生长。全区有水库8座,总库容量为281万立方米,有渡槽6条,总长1.68公里,可灌面积为10,316亩, 全区共有山平塘345口, 蓄水量153.4万立方米,灌溉6,130亩,石河堰36口,蓄水59万立方米,灌溉2,364亩,有引水渠道5条,灌溉1,360亩。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副业以养猪、养蚕产值较大。198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为5,117.45万斤,亩产已由建社初期的380斤逐步提高到现在的890斤,其中水稻49,857亩,亩产547斤,玉米9,869亩,亩产907斤,小麦32,850亩,亩产274斤。随着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多种经营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80年种植油菜6,202亩,总产69.46万斤,产柑桔2万斤,产毛烟5万斤,产值4万元,黄麻产量10万斤,产值4.6万元,海椒年收入7万多元,产茧21.14万斤,产值达33.8万元。全区农副业人平经济收入为106.6元。社队企业目前有加工厂16个,人员145人;缝纫社2个,15人;农场8个,330人;建筑队2个,110人;农机站30个,146人;部分公社还有酒厂、煤厂、石灰厂、茶场、旅社、食店等。共有汽车2台,中拖12台,手拖66台,1980年社队企业总产值达172.6万元。
财贸、金融方面:区上有营业所、供销社、食品站、粮站等单位,公社有信用社、供销分社,农村经济日趋活跃。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完中1所,教职员工261人,高中12个班,学生595人,初中4个班,学生220人,有公民办小学72所,小学附设初中63个班,学生3,504人,小学288个班,学生14,123人,儿童入学率达98%,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区上有电影院1个,各公社均办起了电影队和广播站。全区有区、镇、公社卫生院6个,医护人员101人,农村医疗站66个,乡村医生152人。计划生育一胎率67.92%,人口自然净增率4.2‰。
全区梭罗、拱桥两个公社通水运,社社通公路,公路里程长近40公里,每天均有到达附近县、市班车,交通较为方便。全区共有47个大队,121个生产队通电照明,有加工站43处。
区境内代市公社有清代修建的代市牌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市镇概况。
代市镇位于广安县东南部,地处代市公社腹心,东、北部与代市公社林坝大队毗邻,南依代市公社翠屏大队,西靠代市公社茧庄大队。辖艺文街、石坝子街、钟街、上街4个居委,17个居民小组,有640户,2,820人,系汉族。镇人民政府驻代市场艺文街,距县城浓洄镇19公里。
代市场地处广安通往邻水、大竹的一条要道。清代有一代姓乡民于此设店,后逐渐成场,因市场繁荣昌盛,得名代市场。1925年置镇公所,镇以场名, 辖45个保,1940年析出部分保分别置原平乡和新桥乡,1947年并入代市镇辖,1953年又析出代市镇大部分村分别置长五乡、拱桥乡、新桥乡、龙山乡,并划一村归梭罗乡辖,仅余2个村和街道属代市镇。1956年撤龙山乡,归代市镇和长五乡所辖,1958年析出代市镇的村成立代市公社,代市镇只辖街道部分,随后实行镇社合一,代市镇归代市公社辖,1961年又划出代市镇单独设置,1967年曾更名为胜利镇,1971年复原名至今。
该镇有大小街巷6条,主街由钟街、石坝子街等四段相连与其余街巷组成块状聚落,石坝子为镇最高处,多新建砖木结构楼房,钟街系镇商业集中地段,市场兴旺,是县东部较大的商业集镇,有‘小广安’之称。随着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镇办企业发展很快,有机面社、豆腐坊、文印社、食店、百货商店、茶旅社、藤椅社和理发、印染、针织、建筑、运输等23个企业,从业人员237人,1980年总产值32.4万元。
解放前,代市镇的教育、卫生事业较为落后。解放后,文教、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公、民办小学1所,附设初中4个班,学生202人;小学12个班,学生586人,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镇上有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有电影院1个,中西药店8处,计划生育一胎率达92.3%。
代市镇地处南充至前锋(广安至邻水)公路旁,交通十分方便,每天有达广安、邻水、华蓥等县(区)和前锋的班车多次。镇上居民都用电照明和进行其它加工。
代市公社概况。
代市公社位于广安县东南部,东界得胜公社,南依新桥、长五公社,西邻观塘公社,北连拱桥、梭罗公社。面积21平方公里,辖牛王、五桥、卫桥、六侨、龙山、百店、平安、翠屏、偏马,围坪、林坝、金堂、指路、茧庄14个大队,116个生产队,4,304户,18,238人,系汉族。公社驻地代市场,距县城浓洄镇19公里。
代市公社据驻地代市场得名。1958年析出代市镇大部分区域成立代市公社,随后为精简机构,实行乡社合一,将原代市镇及长五、新桥、拱桥三乡并入代市公社,1961年又划出分别复置长五、拱桥、新桥三个公社和代市镇。1967年曾将代市公社改名胜利公社,1970年复原名至今。
该社属浅丘带坝地形,以龙山寨为最高,海拔370米,鬼门关最低,海拔330米。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7.8℃,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310天以上。全社共有耕地面积13,747亩,其中田11,603亩,土2,144亩,土壤多为沙溪庙组灰棕紫泥土,土质较好,‘有斗土斗粮’之称。水利没施有小型水库3座,库容量140万立方米,渠道3条,提灌站3个,57口山平塘分布全社,灌溉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0%以上,为农业生产的稳产增收提供了保证。全社粮食亩产量已由解放初期的450斤提高至Ijl980年的950斤。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1,258.66万斤,人平695斤。其中种水稻11,277亩,亩产608斤,玉米1,969亩,亩产794斤,小麦7,752亩,亩产315斤。 其它油菜1,381亩,总产18万斤, 收入8万元l养猪11,479头,出槽近5,000头,户平1头多,耕牛547头;养鸡6,545只;养蚕553张,产茧3.37万斤,产值5.06万元,土烟31.7亩,海淑34亩,黄红麻188.6亩。全年农副业人平收入134元。社队企业发展较快,主要有煤厂、酱油厂、酒厂、食店、茶旅社等,年总产值9.5万元,有汽车1辆,手拖27台。劳务输出人数79人,经济收入17.7万元。
解放前该社仅有小学3所,教师10人,学生300余人,无医院。 现小学发展到15所, 小学生3,043人,附设初中11个班,中学生636人,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有广播站1个,电影队1个,公社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9人,农村合作医疗站14个,乡村医生29人,计划生育一胎率达到68%,人口自然净增率0.2‰,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南(充)前(锋)公路穿越境内,每天有客车通往南充市、邻水县城等地,交通十分方便。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发展,有14个大队,30个生产队用电照明,有农副产品电力加工站17处。
境内文物古迹有四柱三间、仿木结构、斗拱建造的代市牌坊,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人物鸟兽栩栩如生,文字清晰,整体完好无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市区,据驻地‘代市场’得名。
代市镇,据驻地‘代市场’得名。辖4个居委会,667户,274人。
代市公社,据驻地‘代市场’得名。
代市,集镇。相传清代有代姓人于此开店设铺,后逐渐兴市成场。系代市区、镇、公社驻地。
……”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二册卷九乡镇志记载:“戴市場,州東五十里地近皛然山廟觀三處增飾崇麗地有茶木竹紙之饒穀米尤爲大宗富者傾邑銀錢多票會難數千緍可一日清割店戶五六百闤闠之盛甲於賨城街袤長一道場期二五八坿市六里伏龍龍山尙義雙雲蓮坪三溪大姓游鄭王。”
旌表节孝坊,天经地义,竹节松心。百代流芳。
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传,恭人字教箴,明月镇刘清滨先生之六女也,……民国三年仲??瀚邑人???敬撰。
广安县志(1994年10月)记载:“第二十八篇文化。……第九章文物名胜。第一节文物。……二、地面文物。
境内地面文物众多。‘文化大G命’初,恒升淡家碑坊、肖溪冲相寺摩崖造像(均属省管),县城南飞来佛等全部或大部被毁,1972年县城对面的奎阁又在暴风雨中垮塌。1980年,县文化馆就地面文物进行普查后,保护工作加强。现著名的有:
……
代市牌坊,位于代市镇牛市,距县城19公里,是王姓旌表节孝坊,清光绪十四年(1888)始建,民国2年竣工。牌坊为石结构,高10米,宽6米,4柱3间,仿木结构斗拱建造。坊上图案,文字雕凿精细,人物、鸟兽栩栩如生,文字清晰。”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代市牌坊,四川省人民政府2007年6月公布,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立。
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传,恭人刘出也,慧中秀外,少读书院,……民国?年仲季春下瀚邑人????撰。
这个方向就是到观音塘、护安场、广安城的大路
旌表节孝坊,心同铁石,德感神明。
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赞,……邑人张文蔚撰书。
旌表节孝坊,天经地义,竹节松心。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故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〇〇一年七月三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立。
广安县志(1994年10月)记载:“第二十八篇文化。……第九章文物名胜。……第二节名胜。……六、邓小平旧居。
坐落在今协兴镇牌坊村,距县城约7公里。旧居为一坐东朝西的农家三合院,占地833余平方米。房屋均为穿斗结构平房,青瓦粉壁,共计17间。正屋为邓小平曾祖父经修,左右厢房分别为邓小平祖父和父亲营造。正屋正中堂屋,系邓家供家神、祭祖先、待来客之地。今门上挂着木刻长联一副。其联为:‘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阑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屋内陈列着邓小平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些照片及全家合影,另有神龛1座、旧式木椅8张、旧式木茶几4个。堂屋右一室为邓小平祖母戴氏(民国15年去世)住房,今陈列着双层檐镂花围台木床1张,木质立柜1口;左一室为邓小平父绍昌(字文明)和母淡氏住房,亦陈列着木床等物;左二室向外为一圆形大门,是邓小平弟先修(邓垦)、先治(蜀平)、先清三人居住过的房章。
右厢房中间系横堂屋,是邓家待客和弟兄姊妹聚集之所。今为一陈列室。室内有以‘总设计师的足迹’为主题的照片若干幅,并有邓小平活动大事年表。横堂屋靠里的一间,则是邓小平诞生并住了15年之地,现陈列着单檐雕花木床和桌、椅、柜等几件家具。站在屋内,让人不禁产生一个伟大的生命竞诞生在这么一个简朴的屋子里的感慨。横堂屋靠外一间是邓小平姐妹先烈、先英、先群居住之所。
左厢房由三间组成。是邓家生产用房。两厢房与正屋相衔接的转角,右为饭厅,左为磨房。磨房里,今陈列着一盘推粉用的石磨和一个接粉水用的木质大圆桶。
正屋前方为长约17米、宽约2.3米、距地坝高约0.65米的通阶檐。阶檐上等距并列着四根木柱支撑着屋顶,地面用青石铺成。阶檐下地坝,面积212余平方米,亦为青石镶嵌。地坝外沿为一中有出口的石栏杆,出口两侧为石柱,石柱顶端各有一个石狮。再往外则是混凝土通道,通道左右各有两长方形花台。花台内有1980年新植铁树和多种花草。再往外左侧有一混凝土平坝,供参观者驻足、停车之用。
旧居附近有一座人们称之为‘翰林院子’的农房,为邓小平远祖邓时敏老屋。邓小平5岁时曾在此读书。另有一池(原为小溪)约数亩,是邓小平少时盛夏常往游泳之地。
距旧居约3公里的佛手山山腰有邓小平祖母戴氏和生母淡氏坟莹。坟为条石包砌,墓碑上书‘故显妣邓母戴老太君之墓’和‘故显妣邓母淡老孺人之墓’字样。墓碑两侧有楹联,其一为‘佛山作保障,渭水侥佳城’。墓前坟台为橘树环绕,宽约10余米。幕左侧二石兀立,高约6米,两侧如斧削,靠坟莹和正面向外两方亦陡峭难攀。石顶凹凸不平,可容数人坐。顶上有一可容半桶水的圆形石洞,洞内泉水常年盈满而不外溢。
旧居自开放以来,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者甚多。国外客人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国内事务助理约翰·埃克曼夫妇(1983年6月22日),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1984年4月)。美国《迈阿密先驱报》记者布朗宁和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艾伦(1985年1月17日),美国纽约长岛《每日新闻》主编夏壁尔(1985年4月1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北京分社社长包竹廉(1985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报》记者马乐平(1985年12月17日)等。他们参观后,均为在如此简朴的农村三合院里诞生了不仅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有功,同时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的邓小平而赞叹不已。”
神道碑是重修的
宣统广安州新志卷三十九金石志记载:“神道。……大清。……邓时敏神道碑,建在姚坪,正书,嘉庆中立,诰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
德政坊,这个也是重建的。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五册卷二十三选举志记载:“大清進士仍明制會試榜出列名曰貢士四月覆試后應殿試始分三甲以黃紙書榜曰黃榜一甲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首授翰林院修撰次三編修列二甲第一名曰傳臚以下及三甲者朝考分别三等首改翰林院庶吉士次改中書次改主事又次改卽用知縣餘人歸班選用光緖甲辰后罷廢凡十一人。
……
鄧時敏亁隆丙辰科金德瑛榜。
……”
曾经广安县的北驿道要过牌坊场
四川省广安县地名录(1988年04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协兴公社概况。
……
协兴区,据驻地协兴场得名。
协兴公社,据驻地协兴场得名。
协兴大队,随公社命名。耕地588亩,1113人。
协兴场,清乾隆年间,石板、牌坊、西来三场乡绅聚会夏家坝,协定废三场并在此立场兴市,故名。
……
牌坊大队,此地曾竖有石牌坊,故名。耕地1564亩,2146人。
牌坊场,以古时建的牌坊,故名。今废,系牌坊大队驻地。
……”
翰林院子门票二十块,门口打个卡就行了。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翰林院子,四川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广安市人民政府二00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青少年时期活动旧址,翰林院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一三年五月三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立。
宣统广安州新志卷二十四人物志记载:“大清。……鄧時敏字遜齋號夢巖溪鄕姚坪人進士性温恭謙退少讀書於朝陽寺雍正十年舉於鄕乾隆元年登第入翰林授編修七年遷侍講八年爲江南宣論化導使累轉侍講學士通政司副使十年遷大理寺正卿丁父憂歸奏乞養母二十六年丁母憂剙修州志二十九年服闋入朝補原官時敏在廷尉最久每秋讞苦心卒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必奏剛果持正不稍遷就同列皆畏敬之分校順天鄕試所拔皆知名士太史袁枚將軍阿桂其尤著者因老乞休誥授通奉大夫年六十六卒於家祖嗣祖父琳贈如其官。”
蚕房院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青少年时期活动旧址,蚕房院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二00六年七月九日立。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邓绍昌墓,四川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广安市人民政府二00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立。
四川省广安县地名录(1988年04月)记载:“七、名胜古迹。白塔概况。
在广安县浓洄镇南两公里的渠江西畔聋子滩口,为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资政大学士安炳建造,因塔的砖块涂有白色,习称白塔。其临江面第六层镌有‘舍利塔’三字,又名舍利塔,为广安县旧十六景之一。塔共10层,底层宽10.5米,通高35米,呈四方形,塔身系砖石仿木建楼阁式结构, 1~5层为石墩结构, 6~10层为砖块结构,每层开有门户,外部均有佛像浮雕,栩栩如生。第一层内有宋绍定元年(228年)王景实纪游题刻。塔内绕石梯可至塔顶,无塔刹,顶部可四方相通。因塔滨江而立,雄伟壮观,极目远眺,山色水光尽收眼底,素有。‘白塔凌云’之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安‘十六景’概况。……
‘白塔凌云’:县城南五里白塔,依江而立,塔高十层,雄伟壮观,景似‘白塔凌云’。……”
广安县志(1994年10月)记载:“第二十八篇文化。……第九章文物名胜。第一节文物。……二、地面文物。……
白塔,又名‘舍利塔’,南宋淳熙至嘉定(1174~1224)年间建。位于城南2公里渠江聋子滩侧,四方形,通高36米。塔座每方宽10.5米。塔身为砖石结构,仿木楼阁式建筑,共9层。1-5层为石结构,6-9层为方砖结构,彩裱3层。塔中空,层与层之间有阶梯,可登至塔顶。无塔刹,顶部四方相通。1-4层塔门两侧挂有石雕佛像80尊(今无存)。第6层临江一面有‘如来须相,舍利宝塔’八字。塔与对面文笔星塔遥遥相对,‘仰视远观,秀出云表’。前人吴中龙赞道:‘浮图高耸接天幽,素影层层映碧流。竹径斜穿通古寺,柳丝轻曳拂渔舟。遥瞻雉堞重云合,俯瞰渠江一线收。雅倩人工扶地脉,巍巍文笔壮千秋。’”
宣统广安州新志第八册卷三十八古迹志记载:“浮图。白塔,州南五里,渠江口,通志,宋資政大學士安丙建此以鎮水口,塔盤九層,高二十丈餘,仰視遠觀秀出雲表,其三層塔内有宋軍官王景實紹定元正紀游題刻,今存,明御史楊瞻吳伯通,國朝陸良瑜有詩,舊志十六景,曰白塔凌雲。”
如来须相,舍利宝塔。
咸丰广安州志卷八艺文诗记载:“白塔寺登高,李昀。披襟晓起共登高,极目浮图兴亦豪,天外彩云飞岭岫,江间怪石涌波涛,杯传拼醉重阳酒,韵险偏题一字糕,落帽于今人去渺,临风何必苦牢骚。”
【建置沿革】广安上古属梁州之域,殷属雍州之地。周灭殷后,武王封其宗族姬姓于巴,设立巴子国,广安属之。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命张仪、司马错举兵灭巴蜀后,设巴郡于江州(今重庆市),今广安市的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华蓥市为巴郡宕渠县所辖,武胜县属巴郡垫江县(今重庆合川区)所辖,岳池县属巴郡安汉县(今南充市)所辖。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析垫江县以北置汉初县(治地今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南朝梁普通三年(522),析宕渠县置始安县(治地今广安区境内)。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析宕渠县东部始置邻水县(治地邻州城)。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始安县为賨城县。唐武德元年(618),賨城县复名始安县,并划出部分地域置丰乐县(治地今广安区恒升镇古城村)。同年,置潾州,改邻水县为潾水县。唐武德八年(625),废丰乐县,其地复入始安县。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析南充县(今南充市)、相如县(今蓬安县)地置岳池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始安县为渠江县。宋乾德二年(964),改潾水县为邻水县。
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应西川转运使刘仁燧之请,在渠江县秀屏山下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广安军,广安一名由此始,领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县。渠江县为广安军的附郭县。宋开禧三年(1207),升和溪镇为和溪县(治地岳池县新场镇)。宋淳祐三年(1243),蒙古军入川,广安军治地迁大良城(今前锋区观阁镇大良村)。宋咸淳二年(1266),改广安军为宁西军。
元至元四年(1267),分汉初县地置武胜军,军与县同级。元至元九年(1272),升为定远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宁西军入元朝,治地由大良城迁回浓洄镇。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宁西军为崇宁军。次年,改崇宁军为广安路,并新明、和溪二县入岳池。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广安府,治地渠江县,领渠江、岳池二县,隶顺庆路。同年,邻水县并入大竹县,改为邻水镇。同年,省汉初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降定远州为定远县,属重庆路合州。
明洪武四年(1371),改府为州,隶属顺庆府,广安州领渠江、岳池二县、明洪武九年(1376),增领渠县、大竹二县。明洪武十年(1377),废渠江县,其地并入广安州,州领岳池、渠县、大竹三县。明成化元年(1465),增领邻水县。
清顺治四年(1647),广安州治地迁来苏寨(今广安区蒲莲乡西南)。清顺治八年(1651),治地由来苏寨迁竹山寨(今广安区肖溪镇北)。清康熙四年(1665),治地迁回浓洄镇,仍领岳池、渠县、大竹、邻水四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岳池县,其地并入广安州,其余三县属顺庆府,州遂为散州。清康熙八年(1669),撤定远县入合州。清康熙六十年(1721),复置岳池县,隶属川北道顺庆府。清雍正六年(1728),复置定远县,隶属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二年(1913),改广安州为广安县。广安县、邻水县、岳池县隶属川北道。民国三年(1914),川北道改为嘉陵道,广安、邻水、岳池县随属。同年,定远县更名武胜县,隶属东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川政统一,广安、邻水两县隶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岳池、武胜两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邻水、武胜、广安、岳池四县相继解放。1950年,岳池县、武胜县隶属川北行政区南充专区,广安县、邻水县隶属川东行政区大竹专区。1953年,撤销大竹专区,广安县划入南充专区,邻水县划入达县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各县隶属不变。1978年4月,从广安、岳池两县划出1镇16个公社设置华蓥工农示范区,驻地双河公社双河场,隶属南充地区。1979年10月5日,华蓥工农示范区更名为华云工农区。1985年2月4日,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县级)。
1993年7月2日,设立广安地区,辖南充地区的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和达县地区的邻水县,行署驻地广安县浓洄镇。1995年5月,迁广福街道。1998年7月31日,撤销广安地区和广安县,设立地级广安市,市政府驻广安区广福镇,广安市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由四川省政府直管,委托广安市代管。
2013年2月22日,将广安区1个街道7个镇5个乡分设前锋区,前锋区政府驻前锋镇。广安市增辖前锋区。
——广安市人民政府
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三十八山南西道六记载:“廣安軍。廣安軍,領渠江縣,本合州濃洄鎮渠州新明鎮地,國朝乾德六年,以合杲渠三州相去路遠,山川險僻,多聚寇攘,遂合二鎭置廣安軍,仍割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杲州之岳池三縣以成之,從西川轉運使劉仁之所請也。領縣三。渠江,新明,岳池。……”
咸丰广安州志卷八艺文诗记载:“广安十二景次石谷英吴伯通,明,杨瞻,御史。……白塔凌雲,文筆昂霄漢,突立無殘缺,古人補學宫,惟願生賢哲,履跡曾生稷,感燕曾生契,稷契溥神功,不恃江邊塔。”
咸丰广安州志卷八艺文诗记载:“……豫章,吳中龍。……白塔凌雲,浮圆高聋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竹徑斜穿通古寺,椰絲輕拽拂漁舟,遙瞻雉堞重雲合,俯瞰渠江一線收,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千秋。”
咸丰广安州志卷八艺文诗记载:“賨城即景十六首,州牧,陆良瑜 。……白塔凌云,玉峰突兀出层峦,极目凌霄意气寒,日夜江声流不去,还饶孤影枕回澜。”
吴伯通石谷达意稿卷之二记载:“韵语五言古。……广安十二景诗……白塔凌云。累石肖文笔,力补坤舆缺,所期孕生贤,此意感先哲,誉髦周咏文,振德尧命契,人才出教学,勿倚浮屠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