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1

又见广州——中山纪念堂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5 天 时间:7 月 和谁:亲子
玩法:自由行

发表于 2021-03-10 16:55

行走时间:2020.7

D1:

行走方式:飞机(南京——广州)自驾

行走路线:南海神庙(游览时间:1.5小时,门票:15元)岭南印象(16:40到达,五点闭园,没能进入)广州大学城科技馆(外观)北京路觅食

入住:CityNote希诺酒店(广州北京路大佛寺公园前地铁站店)271元/标间

D2: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鲁迅纪念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东博物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联合书店

入住:北京路希诺酒店

D3:

行走方式:步行,地铁

行走路线:南越王宫博物馆(1.5小时,门票无),越秀公园(2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州博物馆,越海楼觅食

入住:锦洲大酒店(广州越秀公园地铁站店) 207元/标间

D4: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中山纪念堂(医务人员免票),北京路,陶陶居觅食

入住:广州华茂广府文化酒店 151元/标间

D5:

行走方式:公交,出租,地铁,飞机(广州——南京

行走路线:上下九街,西关大屋荔湾湖公园,新泰乐用餐


D4:

中山纪念堂

地址: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

门票:10元(医务人员免票)


旅程计划中有些地方是明确想去的,就会计划好时间,甚至就近订酒店。有些行程是因为变化而临时起意的。中山纪念堂就属于后者。因为朋友开车来看我,广州城开车没有个把小时是到达不了的。在等待的时间我正好有时间去中山纪念堂参观。酒店步行到中山纪念堂十分钟的路程。中山纪念堂有东南西北的大门,但现在游客只能从东风中路的南门进入。进入南门,方方正正的大广场上,绿树环抱中的中山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纪念堂前正中央花团锦簇中有一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孙中山全身铜像。铜像两旁翠柏相依,鲜花相拥。

广场上粉色的千日红开的正盛

隔一块秀草茵茵的宽阔广场,临近马路的一侧有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门楼和我熟悉的南京中山陵前券门相似,三道屋宇式三孔大拱门,门头重檐叠阁,飞檐出卷,宝蓝色的琉璃瓦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

中山纪念堂前广场两侧各有一根华表。华表雄伟俊挺,高插云天,柱顶祥云缭绕,显得气派非凡,庄严肃穆。

中山纪念堂主会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门前有醒目的八根大红石柱,层层飞檐翘角,拱托中央八角攒石。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雄浑有力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

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1929年烧制的鼎。

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朱红色水磨大石柱。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色彩绚丽。


正门檐下悬挂的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奠基石,碑石上书纪念堂的生辰。纪念堂需要购票进入,凭医务人员证件免费进入参观。

验票进入纪念堂,几步之遥进入大会堂。

纪念堂内的大会堂。

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有8座楼梯,11个进出口,共有5000个座位。如此大的会堂竟然看不到一根柱子,这是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的别出心裁的设计。看了百度才知道设计的原理与思路:设计者用四根大柱子(柱子位于四周的墙壁中),支撑着四个大跨度的钢桁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子。


会堂顶部中层有一大大的玻璃天窗,光线可以通过玻璃天窗射入堂内。下层是装饰用的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因为设计的巧妙,这里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加上中西建筑细节巧妙结合,堂内采光通透,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


正中有宽阔的舞台,所以这里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舞台一侧这块便是著名的“总理遗嘱”。

出了大会堂,主体建筑中依托走廊举办了多个板块的展览。第一章是“名城挹秀”,介绍了中山纪念堂从总统府到纪念堂的历史。

第一幅“南粤古城,千年明珠”用一幅幅地图,图片,文字介绍了历史名城广州。

第二幅“军政要地,总统府址”介绍了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这里原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

历史真迹

“城市地标,纪念空间”介绍了纪念堂和故宫一样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设计,突破传统"前碑后堂”的形制,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上世纪30年代,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成为近代广州的空间坐标。


拾级而上,建筑的细节中西合璧,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二楼走廊环绕一圈也都是关于中山纪念堂的介绍展板。窗前的长条桌上有各种纪念章,感兴趣的游客都在排队盖章。


第四章“建筑瑰宝”详细的介绍了中山纪念建筑的巅峰之作。


橱窗内展示了中山大会堂设计,建造过程中的文书,以及一张民国二十年国庆日广州纪念堂开幕典礼的大合影。

设计者吕彦直一个了不起的设计师,我熟悉的南京中山陵和昨天在广州越秀山上看到的中山纪念碑都是他设计的。他就读于清华留美预科学校,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所以他的作品是东西方风格的交融,总体布局采用了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手法。

在二楼的回廊望向广场,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这栋历史建筑。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四周红棉高立,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楼。


回廊上用图板展示详细介绍了中山纪念堂的设计,从总体布局与构思,到中西建筑的对比借鉴,以及建筑的局部细节。

从这张简单的平面点线图以及俯拍的照片可以看到,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为轴心分别对称的。纪念堂继续往北是中山纪念碑,越秀山的镇海楼,这是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

南京中山陵的门楼与中山纪念堂门楼对比介绍

用文字和图片详细的介绍了门廊,尖顶,台基,屋顶,须弥座等建筑细节。


细致到脊兽,瓦当的介绍。


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世界建筑对比,借鉴

介绍完主体建筑还有附楼的介绍

倚在二楼的窗户边望向北侧的广场,北门外的山岗就是我昨天去过的越秀山。

那栋绿树环抱的两层楼的建筑是中山纪念堂的附楼。

“世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介绍


介绍了中山纪念堂的机构沿革以及在这里举办的重大活动。

参观完二楼的展示回到一楼

来到院外,从另一个角度看纪念堂。高低错落的植被衬托着这栋建筑,色彩和谐艳丽。

从侧面欣赏

再静静的从建筑的北侧看这座建筑。北侧因为没有游客的干扰可以静静地观察它:蓝色琉璃瓦屋顶,建筑中央八角攒尖式巨顶,巨顶之上有熠熠生辉的金顶。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建筑环抱在八角攒尖式巨顶四周,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中央白色花岗岩石为基座和台阶,淡青色大理石为墙裙、乳黄色贴面砖为墙身,紫红色水磨大柱上盖宝蓝色琉璃瓦顶。梁柱周围装饰着民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不论是建筑层次还是色彩层次都是富丽堂皇的庄严,层叠舒卷的灵动。

园中的路标


纪念堂的北侧,一东一西有两栋附楼,东北角的附楼现在是办公场所——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


除了大片大片绿茵茵的草坪,园内还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花草树木。

管理处的西侧靠近北门处有一棵已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木棉王”的中部,一左一右枝节向两侧伸出,就像一位母亲敞开怀抱,伸展双臂迎接自己的孩子。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棵木棉王的枝干,特意支起一根十几米高的支撑物。


纪念堂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白兰树。它们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硕大,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护在这里。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里兜兜转转,看了宏伟,巧妙的建筑,通过展览了解历史,建筑的知识。旅途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取很多,是一本愉快的教科书。


时间恰恰好,朋友到来,带着我开启了觅食之旅。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广州13291
又见广州——中山纪念堂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广州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广州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广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广州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广东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