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冬,广州天气难得地那么好,连续晴天,阳光充足,天空普遍很蓝,气温在25度至15度之间,此时不出游更待何时!即使是疫情期间,在市内总还是可以的。于是,我翻出了一张保存了很久的发黄的旧剪报,又复印了一张,本以为是广州各旅游景点总汇,仔细看却是在广州的国级省级市级文物单位一览表,总共219处,其中国级19处、省级41处,市级159个,这下有的玩了,如果将它们都走一遍,那至少得花费一年时间吧,不过目前精力有限,而且这219个并不都开放,有些在单位、学校、机构里,尤其疫情把守很严,还有的是否值得一看也待商榷,比如祠堂有一堆,是否雷同?有多大价值?墓也有一堆,就算有价值但是对我们个人是否摸得到,走得动(我们是公交兼暴走族,有些下了公交车还得徒步三四公里);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得走且走,图一个开心痛快,就当逛公园,顺便还学习了解了广州历史,也可以将这些历史地理民俗知识稍微做些传播,于已于人均是有益。
说实话,身处广州几十年,这些文物单位,论起国级的,早已是基本都去过,省级的,也去过不少,市级的多又分散于市郊各地,去过的占比相对较少,这正好给了我们探索的新奇感,让我们且走起!
边走边拍到现在差不多已半月有余,于是乎有心做个集子,给自己一个交待,给驴友一个参考,有兴趣者欢迎看看,无兴趣者,pass过去。
因走前完全没有计划,即没按历史时间,也没按地点地段,哪天脑瓜一拍想向东就东,想向西就西。准备做几集?完全没谱,有时间多走,没时间或天气冷了少走,做到哪儿算哪儿。有些历史事件和人物,难免做一点摘抄,尽管以前我是一个最不喜欢摘抄的人,但尽量精简。
本来应该按历史事件发生的脉络做比较系统,但寻访的日程没有按历史时间,且发表后也无法修改文章顺序,只能将先看到的尽量按年代排,后去又加的,自然没办法。但似乎应该将历史与民俗至少分为两档。我喜欢历史,先说和历史及人物有关的吧。
广州地区不说新旧石器,有影响的从秦南越王算起,之后有南汉(五代十国),这两个都建有较大型博物馆(南汉陵博物馆为近年所建),朝代不论伟大不伟大总有迹可查,而至清以前广东在中国所出的有影响的历史名人不多,前天去增城发现了一位——崔与之。
崔与之是宋代岭南由太学中进士第一人,他守淮五载,卫护四蜀,淡泊名利,激流勇退,七辞参知政事,十三疏辞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张九龄合称“二献”。看过他的生平后感觉他确实称得上“南宋名臣,一代兼吏”,值得赞赏与学习。
崔祠看完回家查资料,有一点疑惑:资料显示“崔清献公祠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下丰村西侧。”可本人看的却是增城(我按广州文物表探访),难道崔祠共有两座?雕塑见有三种,我在纪念馆中仅见到本照片里的一个,所以,佛冈还有一座也说不定。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亲子南沙游|广州周末游度假胜地 95995
- 食味识广州,自驾南沙四天三晚深度美食游 57012
- 湾区超美风景线,一起感受至美南沙 9429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