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佛寺红火千年 是否在为生活充实每个瞬间
20分钟之内看完药洲遗址,时间还早,百度一下周边的景点,最近的就是大佛寺了。不知从哪看到一句话,大佛寺的夜晚堪称广州版的洪崖洞,不知真假,还是先去看看它白天的模样吧。
广州大佛寺,又名新藏寺,就在北京路步行街上。始建于南汉(公元917年-971年),为南汉王刘龑(yǎn )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曾兴盛一时,是岭南有名的佛教名胜古刹。为广州历史代表建筑之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正式开放。
这座寺庙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在广州可谓是如雷贯耳。最令人感慨的是,大佛寺自从建成以来一直都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座红火了千年的古寺庙。
清朝顺治元年(1649)作为巡按公署的大佛寺毁于火灾,随着清初国家局势的稳定,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建大佛寺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当时的平南王尚可喜在康熙二年春,捐献了自己的俸禄,在仿照京师官庙制式的基础上,又融合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建成之后的大佛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具有较高文化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来到大佛寺门前,你立刻被临街的普觉楼所吸引。虽然大佛寺地处北京路文化旅游景区的繁华地段,周围被林立的高楼所围绕,但是丝毫不影响它的恢宏气势。
眼前的大佛寺砖木结构,整个建筑以棕色和灰色为主色调,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看上去很雄伟。金色的“大佛寺”三个大字熠熠生辉,显示着它的辉煌。大字下就是一组佛像浮雕,展现着佛教诸神的不同面貌,一些游客正在虔诚地烧香礼拜。
穿过狭窄的入口,从大佛寺两旁的走廊进入庙中,里面是类似四合院一样的围合,缥缈的福香味立刻萦绕在身边,沁人心脾。很多人在诵经,也有很多游客虔诚的点灯许愿跪拜。
古庙中虽然游客众多,但依然清幽静谧,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几棵参天古木将寺院笼罩起来,香烟飘散在绿叶之中,犹如仙境。
大雄宝殿座北向南,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冠,安南(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里面烟火缭绕,没敢进去。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查禁鸦片,将“收缴烟土烟枪总局”设在大佛寺内。
1926年3月26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在大佛寺大雄宝殿背后祖堂及部分僧舍举办“高级政治训练班”,吸收50多名从第一军及其他部门排挤出来的共产党员入班学习,培养高级政治干部,以满足北伐军政治干部的需要。训练班由周恩来任班主任,学员结业后分派到北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军、第六军任职。
历史的人物,总是不经意间与大佛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寺庙外,还有一个开放的现代佛教图书馆供游客参观。
大佛寺图书馆是广东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为游客提供了诵读经文的地方。图书馆里收藏了佛教教理、史地、哲学、文学等各种研究佛教的著作,还有期刊和画册。清顺治元年(1649年)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大佛寺的素食馆在广州也很有名,有机会约上好友去尝尝。
大佛寺真是繁华闹市中的一片清净之地,心灵净土,游人如织,香火旺盛。
据说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更成为了游客欣赏美景的好地方。当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霓虹灯下的时候,大佛寺也亮起了灯光,将自己照亮,一片金碧辉煌,给人一种皇家宫苑的感觉,与红遍全网的洪崖洞不相上下。这座无与伦比的寺院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最美禅寺”。我是不是该找个晚上去欣赏一下它的辉煌?
出门时抬头望见一扇解脱门,就在普觉楼西侧,相比起楼宇的金碧辉煌,解脱门并不引人注意,但我却一眼看见了它,人们在解脱门中行过,心怀着对神佛的虔诚祈祷,以期待去覆盖生活的苦厄,“觅解脱 得解脱”。
人的真正使命是生活,而不是单纯的活着,所以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也许,当我们看过了世界,才发现最需要看见的是自己;当我们感受过了众生,才明白活法是你唯一的成就。人生不只是一场物质盛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修炼,它的谢幕应该比开幕更为高尚。生活中有些东西,比一直追赶更为重要。
(1659 图14)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亲子南沙游|广州周末游度假胜地 95877
- 食味识广州,自驾南沙四天三晚深度美食游 56907
- 湾区超美风景线,一起感受至美南沙 940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