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广州基督教东山堂 多样融洽今世间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12 月

      广州基督教东山堂   多样融洽今世间

2023年12月31日,在寻找东山老洋楼的路上,经过寺贝通津路的基督教东山堂,我在侧面隔着关着的铁门拍照。

 

然后朝正门走去,两个帅哥美女站在门口,好几个人在门口犹豫,不知能否进去。美女说:“可以进来看看的呀。”

我们鱼贯而入。

 

回顾一下历史。

一百多年前,清末的东山还只是广州城外东郊的一片地势稍高的荒凉山岗。

 

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原­本在华传教活动屡屡受阻的西方传教士们得以深入广州城,购地建房。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美南浸信会罗孝全牧师到穗传教。次年,叔未士牧师从香港到穗传教。

 

1870年(同治九年),美国基督教南差会在五仙西购置铺屋设福音堂,后因信徒增多,无法容纳,遂将旧址出售,在今寺贝通津9号购地重建教堂。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新堂奠基,翌年建成。1909年(宣统元年)5月2日东山浸信会正式成立,余瑞云为牧师。

 

新建成的教堂为砖木结构,大门东开,南北长轴,北端有一个钟塔。那里曾放有一口大钟,钟声可远至烈士陵园,是东山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从上空鸟瞰,整个礼拜堂好像一个十字架摆在地面,而教堂内部却是少见的半圆形布局,分上下两层,堂内窗户除西面有一个圆形玫瑰花窗外,其余皆为方正的尖拱窗,玻璃色泽朴素。与其他同时期的教堂相比,它显得低调而敦实。

 

1911年(宣统三年),广九铁路通车,侨民和本地富商纷纷在东山一带择地而居,以致“地价日增,屋宇日盛”。民国以后,一些党政要员亦相中东山的便利交通和清幽环境,修造了许多西式别墅官邸,使整个东山口似欧陆小镇般安静舒适。每当夕阳西下,教堂白色米石外墙萦绕着金色的晚霞,清脆的钟声传遍方圆两三里,让人仿佛置身一幅西洋景物油画­中。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入侵广州。教堂被日本人封锁,主日学堂被征用作伤兵医院,信徒不得自由出入,部分教会职员转入内地,信徒流失不少。据信徒唐启望回忆:“主堂钟楼的墙壁已弹痕累累,主日学堂的小课室全部拆通。堂内《圣经­》、赞美诗、文书、档案、长凳、钟楼的大铜­钟等物多已散失……”但是,留守下来的东山堂教徒仍然坚持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东山堂逐渐恢复了宗教活动。

 

1946年,美南浸信会将教产移交给东山浸信会。自此,教会产权归于中国教徒手中。但由于战乱对教堂损毁严重,修复工作量巨大,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信徒们只得边聚会边修复,光是修理门窗,前前后后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当时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广州信徒们以互助友爱的精神克服了种种艰难,展示出基督徒们守望相助、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恰逢东山堂成立40周年。信徒们节衣缩食,积少成多,历时四个月,捐资共建了一幢牧师楼。唐马太牧师是第一位住客。

1960年,全国实行教堂大联合,该堂与其他几间教堂合并,易名为基督教东山堂。“文ge”期间教堂停止活动。

 

1979年9月30日,恢复开放,为广州市基督教首间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也成为全国最早恢复崇拜的六间礼拜堂之一。

 

门口墙上钉着的牌子“广州基督教东山堂简史”,把这段历史说得很清楚。

 

进门第一眼就看到圣诞节的装饰还在,一棵高大的装饰性的圣诞树,深绿色的树叶满挂彩球和铃铛,一颗朴实无华的金色星星立在树顶,尖顶直插云霄,想必亮灯后一定很好看。

圣诞树里面有很多装饰,诸如小矮人、红色金色的圆球挂在树上,地上有不少小动物的造型。

 

我读大学时就听说过这座教堂,我那些在培正中学(我读的那所大学那时刚复办没多久,是借用中学的校舍上课住宿的,而且我们这些广州本地生是不能住校的)住校的同学还去教堂看过。

 

隐身于东山小洋楼中的东山堂为两层白色花岗石砌成的哥特式教堂建筑,美观、庄重、大方。

实用面积38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教堂面积677平方米。坐西朝东,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美式建筑。

 

远看教堂,深灰色的外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近看教堂,彩色玻璃窗与绿植相映成趣。整体看,这是一座庄严而鲜活的建筑。

 

东山堂有礼拜堂、副堂、主日学堂等建筑,堂内有个1300座位的圆形大厅,是信徒教友祈祷礼拜的地方。

 

每到礼拜日,虔诚的信徒们必相聚于此,向神圣的基督传递自己的心声和祝愿。

 

彩色玻璃、斑斑印痕,给你展示百岁老人的世纪风采。

教堂的钟楼。

那些圣诞装饰。

 

教堂虽然算不上华丽,建筑远不及同城的石室圣心大教堂,但它气定神闲的气质,有让人宁静的力量,与周围许多学校的书香氛围十分协调。身在其中,听不到喧闹与嘈杂,一点也不感到庄严肃穆,反而给人一种从内心发出的舒服之感。正如东山口带给你的那种自由,平凡与耐人寻味的感觉一样。

东山堂不仅是基督教信仰的场所,也是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每周,数以百计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教堂的管风琴音乐会和圣诞节庆典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教堂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举办慈善义卖和志愿服务活动。其关爱社区的举措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与支持。

 

近年来,东山堂还运用新媒体平台与市民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社交媒体传播基督教文化和价值观。教堂的线上活动和宗教知识分享,也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

 

基督教东山堂不仅是广州市的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一个融合了信仰、文化和社区服务的多功能场所。它在传承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也与时俱进,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部分。

(2007  图19  2024/1/5)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广州基督教东山堂 多样融洽今世间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