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体验春耕民俗,参加劳动实践,广州幸福田园犇牛牧场春天研学之旅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50 元 和谁:亲子

中国拥有五超过七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灿烂而坚韧,她从自然生发,蕴含着千年来人们勤勤恳恳劳作的身影。在古代,每到春天,县衙门都会组织百姓举行隆重的春耕仪式,也就是现代的开耕节。今年春季,广州幸福田园犇牛牧场推出了农耕文化、春耕播种、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了春耕的浓郁民俗,体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参加耕地、播种、插秧、采桑喂蚕等劳动课程。

幸福田园犇牛牧场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内,是广东省政府批准的广东省农业主题公园,首批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名录企业,是民族品牌创新示范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犇牛教育牧场是广东新建成的教育研学牧场,集旅游、休闲、度假、亲子、农耕、渔耕、畜牧、研学、教育、手工、团建于一体。

今年春季,犇牛牧场依托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结合春耕民俗与乡村民间艺术,结合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推出的研学线路与主题融合了农耕、文化、乡村、民俗、农业、劳动、自然、生态、蚕桑、畜牧、渔耕等内容。

主要参观学习讲解点:教育牧场、花海景观、立体种植长廊、农具博物馆、乡村民间艺术展览馆等。劳动课程有:插秧、挖番薯、翻地种菜、捕鱼捉泥鳅、采桑喂蚕;手工课程:拓染、小盆栽、薯莨拓画、蚕茧创意文化作品、春饼。通过研学活动达到以下研学目的。

春天的犇牛牧场,春花烂漫,绚烂缤纷。学员们可以扑入花海,踏春赏花,提升美感,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春天的美丽,上一堂植物花卉课。

学生参观学习点的鱼菜共生立体农业与立体墙植都是现代农业的标杆。鱼菜共生系统可以通过水面浮床种植蔬菜,利用蔬菜的固氮、固磷作用,将氮、磷等营养元素固定到有机化合物中,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绿色植物编织而成的墙,既具有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又具有郁郁葱葱的色彩,给人以舒适感和美感。植物墙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

学员还可以参观农具博物馆与民间艺术展览馆。农具博物馆展出了众多21世纪前农村经常使用的农具,每一件农具都蕴藏着古人的智慧,都是古人汗水的结晶。2000多年来,沉淀了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参观展出的民间艺术品,学习了解乡村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变迁。

在研学课程中,学员可以学习了解中国的畜牧文化与六畜兴旺的来源,做牧童与饲养员。喂食黄牛、兔子、猪、鹅、鸭、孔雀等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在春耕研学课程中,学员们要参加开耕节仪式,体验春耕节民俗。舞春牛迎新春,舞龙狮祈盼风调雨顺,在地里分别播种五谷,寓意新年五谷丰登。学员们还要体验插秧的民俗,学习辘轴打田、梯子平田、格子划线、插秧的整个过程,了解水稻从一粒种子到一粒饭的整个过程,更加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蚕桑丝织也是过去乡村的主要产业,学员在牧场也要参加采桑喂蚕课程,亲手体验喂蚕宝宝,上一堂自然科普课,了解蚕从出生到结茧的全过程,学习了解珠三角地区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织文化与基塘农业的发展变迁。

 学员的的春耕劳动课程还包括农具学习、捕鱼捉泥鳅、挖番薯种菜,学员们用古老的农具体验农事活动,包括小车仔推稻谷、风车车稻谷,推磨与踏碓等。捕鱼课程中,学员们主要学习撒网捕鱼,罾网搬鱼,地笼起鱼,徒手捉鱼,捉泥鳅等。

 牧场还给学员们开设了丰富多彩,极具传统文化味的手工课程,主要有植物拓染、小盆栽、制作春饼这三项。拓染是古老的押花技,学员体验拓染的素材有采集来的花、草、叶,将叶片放在想拓染的棉布上,先用小锤子沿着叶片的轮廓敲击,至叶片的汁液流出,渗透进棉布,轻轻揭下叶片,浑然天成的拓展作品就制作成了。

学员们一起种植一盆小盆栽回家,看着它慢慢长大,享受蔬菜瓜果长大带给我们的快乐。春天有吃春的习俗,也称为咬春或啃春,是中国民间立春节令期间的传统习俗。春饼是吃春最重要的食品,学生们用春天的艾叶或薯莨汁,将汁叶与面粉拌匀,制作春饼或者青团。

学员们通过参加犇牛牧场的研学活动,学习农耕历史文化,了解乡村振兴意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责任感,锻炼意志与体力,增强毅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手工课程则可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情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体验春耕民俗,参加劳动实践,广州幸福田园犇牛牧场春天研学之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