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杜鹃花开祭英烈
从陵园西路步行到中山三路,顺道走进来过无数次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朱红色的铁栅门,种满青松翠柏的坡道,广州起义纪念碑,血祭轩辕亭,广东历史博物馆,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烈士陵园,了解广州近代历史的地方。
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广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于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读中学时,每到清明节都要来这里扫墓祭奠先烈们。这个埋葬着烈士遗骨的地方,在如今城市化的时代,它的功能不只是激励后人了,而更多的是给城里人提供了一个幽静环保的好去处。
陵区有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等。
正门门座是以白花岗石为基础,汉白玉石上配以橙红色的琉璃瓦顶,双阙正面石壁镌刻着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 个大字。陵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苍松翠柏,其间有20个花坛。
走进大门,宽阔笔直的陵墓大道两旁肃立着苍松翠柏,犹如革命先辈们的意志般坚韧屹立。花坛里争先吐艳的红花,像极了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焰,世代相传。
陵墓大道两边有“革命人永远年轻—广州起义部分英烈主题展”,用图片和文字书写先烈们的出生年月和英雄事迹。
陵墓大道尽头矗立着广州起义纪念碑,由著名雕塑家尹积昌所设计,是陵园标志性建筑。
其造型是一只巨手高擎步枪,冲破三块大石直指云天,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冲破“三座大山”的压迫,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斗争,彰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象征着勇敢无畏的烈士们功勋不朽,浩气长存。
以前都没认真看过这座雕像,今天绕着塑像走了一圈,原来塑像底部是有画面的。
登上台阶抬头仰望纪念碑,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之下,巨幅的浮雕向游客重现了广州起义中四个光辉的历史时刻,分别是起义前准备、攻打伪公安局、庆祝苏维埃成立和观音山之战。
纪念碑东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中朝人民血谊亭铁线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12月11日广州人民政府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
紧邻广州起义纪念碑的是广州公社烈士之墓。陵墓曾是“羊城八景”之一的“红陵旭日”。清晨,红日从陵墓东方冉冉升起时,霞光万道,绿树芳草闪耀着金色的朝晖,流光溢彩。陵墓四周植有杜鹃、龙船花、苍松和大红花,山花烂漫。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
现在的烈士陵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错落有致。
这时正是杜鹃花花开灿烂的时候。陵墓四周的杜鹃花有大红色、玫红色、浅粉色,还有少见的白色,开得正艳。以前从不知道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也可以这么美,让人感受到四季飞花的美景。
我是见到花就挪不开脚步的女子,虽然杜鹃花没有我喜欢的颜色,但还是拍了很多。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广州起义的枪炮声虽已远去,但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卓越功勋,
永远铭刻在人民心底。
真是英雄花开英雄路,杜鹃花开祭英烈。
(1594图35 2024/3/14)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亲子南沙游|广州周末游度假胜地 95964
- 食味识广州,自驾南沙四天三晚深度美食游 56986
- 湾区超美风景线,一起感受至美南沙 942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