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22

珠江口的风吹过他的稿纸——对话财经作家郭军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

发表于 2025-05-22 09:44

在珠江入海口咸涩的风里,我叩开了郭军的书房。四壁书墙围出一方天地,案头摊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压着泛黄的采访本,墨水瓶边搁着副老花镜,镜片上映着窗外伶仃洋的波光。这位伏案四十余载的作家转身时,衬衫袖口沾着墨渍,像是时间在他身上盖的印章。

"您看这个。"他递来一本1995年的剪报集,泛黄的《人民日报》上,《横栏之路作品研讨会纪实》的标题依然鲜亮。那时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卡其布夹克,在中山横栏镇顶着台风采访乡镇企业家。台风天里断电的厂房,工人们举着应急灯继续赶工的场景,最终凝固成铅字里蓬勃的生命力。

如今再看那些报道,郭军的手指在剪报上轻轻摩挲:"当年那些用算盘算账的乡镇企业,现在都成了智能制造的标杆。"他说这话时,窗外正掠过港珠澳大桥的剪影,玻璃幕墙折射的流光落在他新近完成的《洞察:奋斗者的商业逻辑》续集手稿上。

书柜深处的《格力之父—朱江洪传》藏着段趣事。为还原格力初代创业者的真实面貌,郭军在珠海拱北口岸蹲守了整整一周。清晨跟着朱江洪挤公交,午间混在工人食堂啃馒头,深夜守候在实验室记录数据。当老董事长终于打开话匣子,说的不是商业谋略,而是当年在广西百色插队时,如何用竹筒装盐防潮的生活智慧。

"好故事都在生活褶皱里。"他翻开《江门传奇》,指着其中五金作坊老板娘在广交会门口摆地摊的章节。为了这段不足千字的描写,他跟着六十五岁的陈阿婆重走当年路,在南方潮湿的季风里,听她讲述如何用尼龙绳把样品绑在自行车后座,骑三十里土路赶集的往事。

案头那摞近四十万字的新书校样,散发着油墨与海风交织的气息。为续写大湾区民营企业史诗,这位六旬作家背着双肩包,三个月走访了东莞、佛山、中山十二个工业园。"你看这个。"他调出手机相册:凌晨三点的模具车间,90后技术员在机床前调试参数;跨境电商仓库里,自动分拣线流淌着银河般的快递包裹;新能源实验室中,海归博士正为电池样本做极端温度测试。

最令他动容的是在深圳华强北遇到的"芯片猎人"小王。这个90后带着团队在全球搜罗停产芯片,像考古学家般破解二十年前的电路图。"他们修复的不只是机器,更是中国制造的基因链。"郭军在新书序言里这样写道。此刻他摘下眼镜擦拭,我看见他眼角的细纹里,沉淀着四十年积攒的星光。

暮色漫进书房时,他谈起正在整理的《周庄手记》。1998年初访周庄,他为写《屈玲妮的周庄世界》在水乡住了半年。青石板路上收集的桨声灯影,最终化作财经散文里的水墨基因。"作家要像榕树,"他指着窗外虬结的老树,"气根扎进泥土,枝叶触摸天空。"

当我们谈起某些追求流量的速成写作,他轻轻摇头:"珍珠要裹十年沙砾,文章要蘸半生风雨。"这话让我想起他珍藏的派克钢笔——笔尖早已磨出凹痕,却依然流畅地书写着时代注脚。

海风突然掀起稿纸,四十万字的手稿如白鸽振翅。郭军快步关窗的刹那,我看见港珠澳大桥的灯光次第亮起,宛如一串横跨沧海的金色音符。在这个大湾区故事喷涌的时代,这位始终保持着采访本温度的作家,正用生命丈量着中国经济的年轮。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广州13324
珠江口的风吹过他的稿纸——对话财经作家郭军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广州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广州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广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广州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广东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