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桂林三洞

天数:2 天 时间:4 月 和谁:夫妻

         广西桂林风光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各种洞穴数不胜数,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美誉,较著名的有月亮山、芦笛岩、聚龙潭等,但我却对以下三洞情有独钟,因为它们兼具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之美,历史和文化积甸较为深厚,所以桂林三洞值得一游。

       首先要说是位于象鼻山的水月洞,象鼻山简称象山,位于桂林市区中心、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因其犹如一匹舒卷长鼻、豪饮漓江的巨象而得名,是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1995年被确定为桂林的城徽标志。象鼻山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距今1.2万年时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的通透圆洞,这就是水月洞,清代《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象鼻山水月洞

象鼻山第一景“象山水月”,位于象鼻和象腿之间,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山洞如同满月,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为桂林山水一绝,如果能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来此欣赏水月洞的风景,那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映成趣,凡是来桂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基本上都要来象鼻山游览。象鼻山早在唐代就已是游览胜地,水月洞的幽奇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其中最著名的有两幅,即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序》和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

象鼻山水月洞(东侧)

水月洞又名朝阳洞,为何一洞二名,此事要追溯到800多年前,从两位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一场“改名官司”说起。南宋时广西的治所不在南宁而在桂州(即今桂林),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省会,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桂州升格为静江府,故桂林在南宋、元时期又称为静江。张孝祥(公元1132年-1170年)为安徽省和县人,自幼资质过人,“读书一过目不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廷试,高宗赵构亲擢张孝祥为进士第一,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出兵北伐时被任为建康留守,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

象鼻山水月洞

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曾任静江府尹两年。张孝祥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全宋词》辑录其词223首,是宋淳熙年间词坛黄金时代到来之前的一个重点人物,其书法在南宋一代也名气甚著,诸多名家文人都对其书法推崇有加。张孝祥任职静江时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并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故将亭名、洞名、岩名全部改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此洞北壁(见下图1、2)。

水月洞北壁
《朝阳亭诗序》石刻拓片

5年后范成大主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公元1126年-1193年)为张孝祥同榜进士,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时已有名,到清初时影响更大。范成大数次出任地方官员,曾知处州(今浙江丽水)、静江府、明州(今浙江宁波)、建康(今江苏南京)及四川制置使等职,范成大在此任职时酷爱桂林山水,尤其钟爱水月洞之景色,当得知此洞更名朝阳洞之后,认为水月洞之名自古流传,由来已久,洞名与山水景观十分贴切,且桂林隐山已有朝阳洞不应重名,所以又将此洞恢复原名,并写下《复水月洞铭并序》,于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镌刻在此洞的南壁,正位于张孝祥《朝阳亭诗序》石刻的对面(见下图1、2),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现在看来范成大是对的,因为8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仍叫水月洞,但800多年前的这场“改名官司”为此洞平增一段历史传奇。

水月洞南壁
《复水月洞铭并序》石刻拓片

         其次是伏波山的还珠洞,伏波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漓江西岸、滨江路北端凤北路交界处,孤峰突起,东临漓江,有遏波伏澜之势。伏波山高度仅63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山体占地面积0.7万平方米,沿着西麓的石级拾阶而上,约20分钟便可登至山顶,每年的春夏之交,湍急的漓江奔流经此处时遇山阻挡,江水逆转回旋,波浪翻涌,因此有“伏波平浪”的说法,故称伏波山,也有传说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出征安南曾经在此驻军,唐代在山上修建伏波庙而名,“伏波晚棹”为桂林老八景之一(见下图1、2)。

“伏波晚棹”

伏波山不仅秀外而且慧中,到此游览既要领略山的外在奇秀,更要一睹山腹的别有洞天,其中位于伏波山东麓山腹的还珠洞正是其精华所在,也是伏波山公园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该洞属于喀斯特地貌,为丁字形溶洞廊道,主洞南北长127米,高4-6米,宽6-8米,洞底面积600余平方米,支洞东西穿插,与珊瑚岩、千佛洞、海螺洞相连。此洞名为“还珠”的起因说法不一,其中一个是讲述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南征得胜班师回朝,用船运载买来的薏苡回中原作为药用,路过这里时有人诬告他运的是从合浦搜刮来的珍珠,

“伏波晚棹”

于是他就当众把这些薏苡倒入漓江里,以表明自己的心迹,让这些所谓的“珍珠”流还合浦,故名还珠洞。古时此洞只有临江的东面有洞口, 唐宋时需坐船到达山岩东面才能入洞游览(见下图1),明代在伏波山西北开凿岩口,民国时又在山南麓开凿南口入洞通道,这才可以从陆地步行入洞。洞内有千佛岩,均为晚唐时期佛像,现在尚能辨认成形的有239尊,加上斧凿痕迹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见下图2-4)。

还珠东洞口
千佛岩
千佛岩
千佛岩

还珠洞中最重要的景点是“试剑石”,位于洞中临江的东口,有一根奇特的石柱“悬空而下,状若浮柱,去地一线不合”,因下垂的石柱与下面平整的巨石之间留有4-5厘米的缝隙,状如刀剑劈削所致而得名“试剑石”(见下图1-3)。传说马援南征时与敌方在此洞中谈判,谈至僵局时马将军拔剑而起,竟将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对方为之色变,立刻答应退兵,其实所谓的试剑石只是一根溶蚀残柱,如今它已无水的溶蚀作用,失去了继续生长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它将永远都是一块离地悬空的奇石,现石上布满各种摩崖石刻(见下图4、5)。

“试剑石”
“试剑石”
“试剑石”
石上布满摩崖石刻
石上布满摩崖石刻

还珠洞中还有不少摩崖石刻,伏波山现存石刻绝大部分位于此洞,多为纪游性的赏景题名、题诗、填词、题榜以及营缮纪事之作,既有擘窠大榜,又有图画雕刻,在书法上包括行、真、隶、䓍各体,题刻早起唐代晚至民国,而以宋代最多,较大的石刻有范成大的“正夏堂”、钟传书的“桂州靖江军”等,大部分位于东面的洞口处(见下图1-4),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见下图5),宋神宗年间23岁的米芾在此任临桂县尉多年,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曾与县令潘景纯同游此洞,当“米黻”是米芾早年的名字,

还珠洞摩崖石刻
还珠洞摩崖石刻
还珠洞摩崖石刻
还珠洞摩崖石刻
米芾题刻拓片

41岁后才改名米芾。题名右侧还有米芾的自画像,其身着古衣冠定袍大袖,右手伸二指,神态自若,风度潇洒,此画为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南宋名臣方信儒根据米氏子孙家藏本镌刻的,原高1.2米,画像的上方有宋高宗赵构的御笔:“襄阳米芾,得名能书,六朝翰墨,渔猎无余,骨与气劲,妙逐神俱,风姿奕然,纵览起予。”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以书法名世,以行书成就最大,也擅长篆、隶、楷、草等,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被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是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其墨宝流传后世不多,因此这幅自画像显得弥足珍贵,可称得上是“镇洞之宝”(下图1为米芾自画像,下图2为米氏子孙家藏本原图)。

米芾自画像
米芾自画像原图

在还珠洞这一片石刻上,集中了赵构、米芾及其子米友仁和方信孺4位宋代名家的墨迹更是难得,更何况画像为米芾自作,又和他年轻的题刻并列于一洞之内,堪称绝版。

        如果前二洞多为游人熟知,位于七星公园的龙隐洞则比较低调、隐秘,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一般游客来七星公园都直奔骆驼峰,而去龙隐洞则需进园右拐,沿水边小道前往瑶光峰西麓,这是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溶洞,高8—12米,宽8—20米,长64米,面积645平方米,是桂林三洞中最高大的(见下图1、2),此洞有两个洞口,一个如龙头高昂,一个如龙尾低伸,故名龙隐洞,其实龙隐洞是远古时代的一条地下河道,由于水流的溶蚀和冲刷作用,

龙隐洞
龙隐洞

使洞体越来越大,后因地下水位下降使地下河水流逐渐消失,就形成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干洞,其中有一条硕大、蜿蜒的石槽通贯洞顶,似龙身若隐若现,科学上称石槽为“天沟”,两面洞壁上有大量圆形、碟形的浅穴,这是被水溶蚀后的痕迹,宛若一片片龙鳞,其实洞顶的天沟和壁上的浅穴,都是喀斯特洞穴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指示该洞穴形成的环境和水流流动的方向。龙隐洞紧临小东江,洞身呈弧形走向,一条石径从左侧蜿蜒而过,如果江水上涨时洞中积水,人们也可以乘游舟穿洞而过。这一带是始于宋代的泛舟游览线,古人也从龙隐洞码头登舟,顺流而下入漓江从而泛游诸山。此洞的喀斯特地貌也值得一看,尤其是南洞口外更是怪石嶙峋,形态各异(见下图1-6)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龙隐洞喀斯特奇石

走进洞里摩崖石刻琳琅满目,远多于象鼻山水月洞和伏波山还珠洞,在桂林众多的洞穴中,龙隐洞刻石当居首位,明代人就称其“壁无完石,有碑如林”(见下图1-6),这里的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石刻”的子项(见下图7),也是最为精彩的一处,现存摩崖石刻205处,计唐代1处、宋代104处、元代1处、明代40处、清代24处、民国3处、年代无考者32处,其中最早的是唐代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还有北宋的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米芾与知交程节唱和诗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龙隐洞摩崖石刻
桂林石刻“文保”碑

但龙隐洞最著名的摩崖石刻是“元祐党籍”碑(见下图),北宋徽宗崇宁元年间(公元1102年) 蔡京专权,把元祐、元符年间司马光、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等309人列为奸党,将其所谓罪行及名字刻碑为记,立于内府端礼门,次年又勒令诸州据以刊刻,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重者入狱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允许不得内徙。后来徽宗赵佶又下诏毁碑,曾立于各州县的党人碑石也无一保留,被列入“元佑党籍”的官员陆续得到追赠谥号或官职,改称为“元佑忠贤”,党人子孙也以祖先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以示光大,这样的碑刻现存的全国仅有两处,其中龙隐洞这处也是如此,“元佑党籍”碑中309人之一的梁焘为湖北襄阳人,曾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尚书左丞等职,列入党籍后三年三贬,卒於贬所,其曾孙梁律时隔93年后到桂林为官,根据家藏碑刻的拓片于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

“元祐党籍”碑

重刻于龙隐岩石室内。清光绪年间康有为来桂林讲学,写有《读元祐党人碑跋》,刻在“元祐党籍”碑的左下侧,但大部分已被后来的地方官吏当作“逆迹”凿毁,现仅残余10多个字依稀可认。“元祐党籍”碑就其内容来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其可贵之处是它留下了一代书法高手赵佶和蔡京的真迹,其碑额大字为宋徽宗的“御笔”,碑序和党人名单系蔡京所书,字体为八分书,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但字迹有三分之一已经漫漶(见上图)。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桂林三洞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