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贵州花溪夜郎谷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9 月 和谁:夫妻

2021年9月22日,上午,我们今天早上8点就开始从酒店出发,乘坐公交车来到了贵阳花溪夜郎谷景区。据史料记载,斗篷山就是古夜郎国道府夜郎邑的辖地,夜郎王后裔金竹府所在地,据说在斗篷山顶至今还保留着古夜郎城墙屯堡的残垣断壁,斗篷山不仅有丰富的古夜郎国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有风光绮丽的古态旅游资源。由贵州著名艺术家宋培伦先生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经过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创意所创作的夜郎谷就位于斗篷山脚的一处小峡谷里,因而称为夜郎谷,也称夜郎谷喀斯特生态园,这是一座集山、水、林、洞等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夜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园,也是一个独领风骚的神秘之谷,整个生态园蕴育在峡谷之中,占地面积不小,这里有石头建筑、雕塑和陶艺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同时有一些画家的工作室也在这里,贵州师大美院的实践基地也在这里。

 

我们下了公交车之后,按照手机上地图的导航开始步行前往夜郎谷,我们离开公路走进了一条树林中的小路,放眼望去,除了树还是树,感到非常的清幽,虽然还没有进入景区,但已经慢慢远离了来自都市里那些充满着各种商业欲望与热闹的喧嚣,自己感觉自然而然地清静了许多,单纯了许多,快乐了许多。我们穿过一条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圆拱门长廊,算是进入景区了,一座神秘的古堡,花溪夜郎谷便映入我们的眼帘。而走进夜郎谷里面,我们眼前的景象,就会让我们大为震撼。筑造夜郎谷,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来打造的,我们可以大致的看到,这里的所有建筑,基本上都是用石块筑造成的,最原始的建筑,给人古老而有壮观的感觉。夜郎谷给人的感觉十分的像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宗教神秘的部落一般,我们一进到古堡当中就深深地被这种神秘的画面吸引住了,就好像是古老的印第安部落图腾一样,它的建筑造型十分独特。

 

我们顺着石阶一步一步下到谷底,眼前是别有洞天,峡谷幽长,好似被巨人撕开的一道裂口。沿谷底走去,行走在谷内,一路上是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林间小鸟轻声歌唱,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路边石墙上藤蔓踩着岁月慢慢增长,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乐章。青石堆砌的雕塑在水汽中显得迷离而又神秘,似乎想要向到来的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从下往上看,白云空远,危崖耸立,令人惊心动魄,飞沙险滩,悬洞之中,吐出无数条瀑布,竞相抛珠撒玉,惊险之余,登上高高的古堡城墙,领略难有的征服者快感。夜郎谷中的各类建筑和图腾全部选用最粗犷的喀斯特岩石,用最原始的加工手段,通过不停地捶打雕凿而成,完美还原了夜郎古国的风貌。行走在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不真实感,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的那个传说中的夜郎古国,迷失在了它的辉煌之中。

 

夜郎谷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随处可见体现创作者追求和初衷的景观,夜郎谷中造型各异的石雕和石艺术品令人浮想联翩,原始古朴的石屋、错落有致的院落,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能够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大自然之后,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夜郎谷里面的小桥、流水、弧形状的石帘门融入了贵州夜郎古国苗、布依、水、侗、仡佬等民族,以石为居、取石创艺、依山筑屋、依林为生、傍水为乐的勤劳生活方式,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浓厚的西南少数民族的艺术气息。贵州本就与古时的夜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这些石头作品与夜郎文化艺术的交融,透过视觉上的构筑,体现了夜郎故土艺术家对贵州本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古夜郎国因为隐世独立,一直带有神秘的异域色彩,虽然曾经的夜郎遗迹已经消逝,也许这里就是宋先生心中的夜郎,质朴而粗狂,和谐而纯净。

 

我们大概用了半天的时间来逛夜郎谷,因为整个夜郎谷就是一件大型的艺术作品,需要细细地欣赏,用心去感受这些作品背后的深厚内涵。我们漫步在夜郎谷中,到处都是一些石头与瓦罐堆砌出来的石头人在注视着你,拾级而上峡谷幽长,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别有洞天,看怪石、看喀斯特风貌的石板建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不得不让人惊叹。看着景区里的一尊尊塑像,一处处城堡,不得由衷的佩服宋先生的才情和毅力,敬仰之心又增加几分,是他用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造就了这一个独特的地方。这里的建筑大部分是人像类的作品,看起来十分的梦幻,完全就是天马行空,但这些作品都凝聚了宋培伦先生二十五年的心血,更是融合了他自己的许多想象,所以需要去好好地感受其中的美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既是物质层面的自然现象,也是精神层面的心灵感应,每一个人对于艺术都有自己的解读,所收获的东西也都是不一样的,而夜郎谷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夜郎谷是贵州著名艺术家宋培伦先生在1997年就开始打造的一个艺术王国,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个年头了,但是长期以来都是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自从2017年9月BBC 播出了一篇很短的视频报道,记录了贵阳郊区有一座隐世之地,夜郎谷,是一位艺术家老先生坚持 20 年修葺而成的,随后CCTV、腾讯等知名电视网络媒体都报道了这个石头城堡,于是乎这座由石头堆砌的夜郎谷就开始被国内外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以前几乎无人知晓的夜郎谷开始火了起来,风靡一时。人们普遍都对这座横空出世的石头谷充满了各种疑问与好奇,夜郎谷的主人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花二十多年的时间来打造这座奇怪的石头堡垒,在这样一个耗时、耗力、耗财的浩大项目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动人故事。

 

宋培伦老先生一家人长期以来都是吃住在夜郎谷,夜郎谷就是他的家,所以,宋老先生每天几乎就在夜郎谷里面转悠,很多游客在夜郎谷游览都能路遇他,我在里面游览时也非常有幸遇到了宋老先生,并与老先生合影留念,他是一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披着一头长发,穿着古朴的衣服,身上颇有一股隐士情怀。根据资料介绍,我才知道宋老先生是一个颇具传奇的艺术大师。宋培伦先生1940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的一户普通家庭,他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别喜欢独处,一个人静静地观察身边成长的植物,蹲那看蚂蚁搬家等等,痴迷地探索着身边的环境与事物,出其的乖顺甚至让父母认为他性格有了问题。直到他上学后在美术课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这才让父母和老师看到这个孩子原来对绘画有如此过人的天资。于是父母用心培养,他自己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美术知识,尤其到美术学院经过深造之后,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宋培伦先生自从1957年起,就开始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漫画作品,获得多项奖,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1984年漫画《也是足球》获中国漫画足球“金章奖”,成为了在美术届成为了知名画家;1985年《木质烫刻工艺发明》获中国国家专利;1986年《面具·脸谱》获第6届布拉格国际舞美展“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创新奖”;1987年被授予贵州省“从工人到文学艺术家”称号,到达了人生巅峰时刻。1986年,他开始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在学校里他和其他老师成立了一个雕塑工作室,其收入超过职业收入的10倍,但是他并没有干下去,他认为这样雕刻的作品都是迎合了众人的欣赏观念,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宋培伦先生在1987年至1992年,先后在贵阳、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区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个人作品4件;北京国际艺苑收藏木雕面具20件。

 

1993年,香港一家旅行社邀请云贵这边的艺术家前往美国佛罗尼达参加锦绣中华建设活动,宋培伦先生推荐的一位人选因为活动时间错不开,于是他就代替去了美国,成了一名“旅美艺术家”,就在这一年宋培伦第一次听见了“疯马山”,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在美国疯马山参观时,被印第安的“疯马”巨型雕塑震撼到了,“疯马”用时70年建成,是印第安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而建造。他觉得疯马山有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给了当时的他很大的冲击,在与疯马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之后,虽然他在美国生活期间也创作了“夜郎古堡、夜郎图腾、夜郎脸谱”,但从此以后他暗自下决心,决定要穷其一生去完成一件属于家乡贵州、属于大地的地景艺术作品,要在家乡建造一个纪念贵州祖先,夜郎国的艺术品。

 

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宋培伦先生应该在艺术的道路上会向更高处攀登时,可他却选择了功成身退,并且隐居于深山之中进行苦修,因为他喜欢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状态,讨厌喧嚣的城市生活,这也许就是一位真正艺术家身上独有的高贵气质。宋培伦先生经过三年时间的准备,在1996年,56岁的宋培伦辞掉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放弃了大学教授的身份和安闲稳定的生活,而且就连他最擅长的漫画也不画了,花费了毕生积蓄,在贵阳市花溪区流转了三百亩山林,准备开始重新打造一座属于自己内心的艺术圣地。起初,宋培伦并没有想好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作品,只是觉得这件作品应该融于大地、顺势而成。宋先生出生在遵义湄潭县,小时候经常看废弃的古堡和傩戏,所以对神秘的夜郎古国自然也就充满了好奇,回忆虽久远,但早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傩戏中的脸谱面具给了他灵感,所以一直想着要做出一个自己想象当中的夜郎古国,这里天然形成的山石就成为了他最原始的建造材料,而石头与河流,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本身就是大地的艺术。于是,他就开始了用石头在山林峡谷中打造出一座将成为屹立千年城堡的艰难之旅,并根据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把这里命名为“夜郎谷”。

 

1997年,“夜郎谷”正式开始建设,此后的二十年多年了,他带领着附近村寨的几十个村民,齐心协力 演绎现实版的“愚公移山”。他们一起用铁杵翘起石块,叠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捡起废弃的陶片为雕塑贴上眼睛,用几何的图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图腾。在这里,他每天走进山林,越过小溪,用石头、农家烧制的陶器等,搭积木式的打造出了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一个属于自己心中的夜郎。他把心中的图像比划出来,村民则教他如何用堆石最省力。就地取材,用石头打造出具有浓厚傩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村民们没文化,但态度很认真。在村民眼中,拿了工钱,就要努力修建得体面点。但宋培伦却对他们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村民们觉得怪异,叫他“老鬼”,“老石匠”。在隐居的过程中,宋培伦并非每日悠闲自得,而是努力创造了一个十分精美的夜郎谷。为了能够打造这样一个夜郎谷,宋培伦几乎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积蓄,据统计,修建夜郎谷时,每一年都要耗费几十万元的资金,而当宋培伦的积蓄全部花光之后,他只能开始向亲朋好友借钱。

 

宋培伦坚持建造一半的理念,因为他觉得另外一半应该留给大自然,他把自己的艺术归结为“大地艺术”。为了建设夜郎谷,宋培伦借了300多万元的债,甚至将自己在夜郎谷的房子来抵押,这些钱大多向村民所借,村民理解他,也没有催他还,因为在村民眼里,夜郎谷已经是大家共同的心血了。但是夜郎谷还没有完工,宋培伦说,夜郎谷永远也不会完工。家里人不支持他,他自己就在夜郎谷隐居了20年。有人说他没有商业头脑,他却说“我不想自己被钱绑架,让作品失去艺术和文化的特性,那样我会很不舒服。”在隐居期间,饿了摘野果吃,累了躺在石头躺下。1998年,大雪封山,没水没电,为了看守夜郎谷,他一个人就在山里呆了两个月,砍柴、生火、做饭、点蜡烛,喝雪水,吃野生菌,每天在雪地里勘察地形,过得比较辛苦。安静地看书睡觉。细听雪落的声音,寻找动物的足迹,就像是《瓦尔登湖》的梭罗,远离现代文明,过着原始的生活。家人来看他,朋友劝他,他都坚定地不离开。他认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意的事情,就不会觉得辛苦和困难。《寄隐士》曾言:“奇书窥鸟迹,灵药得人形。”从古至今,社会中就存在着许多隐士,有些人之所以会选择隐居山林,并不是基于世俗的纷扰,而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真正的理想。基于这些人的存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内的发展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宋培仁着急为夜郎谷筹措资金的时候,夜郎谷却悄悄在网上走红。2017年,夜郎谷在社交网络媒体上大放异彩,BBC旅游频道对夜郎谷进行报道,随后美国、德国、荷兰的多家媒体也对夜郎谷进行了报道,渐渐地,夜郎谷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一步步得到了认可,成为了媒体口中独立艺术家的心血、古中国隐逸君子的风骨、古夜郎文化的剪影、原生态农耕文明的代表。不仅如此,贵州省政府得知夜郎谷的存在,在实地考察后,也对夜郎谷十分重视,出面帮助宋培伦解决了许多问题,并大力鼓励宋培仁的创作,这一切使得宋培仁的心血没有付之一炬。在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夜郎谷景区也正式建成,并成为了贵州的一个地标式景点。接着,便是纷至沓来的游客,画家,诗人,艺术家,夜郎谷成为了一处心灵洗涤的圣地。游客多了,收入就多了,但宋培伦并没有收入放在心上,面对这一切他想的很简单,他只希望让夜郎谷返璞归真,在宁静中永存。

 

宋培伦的梦想就是要把这里建成夜郎谷喀斯特生态园古堡,倾尽自己的全力去还原当初的夜郎国,他根据天然的地理环境与条件,再加上自己在艺术上的过人天赋,按照史书上对夜郎国的介绍与了解,对这里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的夜郎梦想成形了。宋培伦因过人的天资而蜕变成艺术家,又因追逐梦想而身陷拮据,甚至他都做好在深山中清贫一生的准备,但他最终还是幸运的。不可否定的是,宋培伦摆脱了对艺术形式的单一束缚,有别样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凸显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偏爱。如今的夜郎谷变了,这个被宋培伦用二十余年垒砌起来的地方变成了一颗明珠,吸引着人们前来欣赏和触碰。可关于夜郎谷未来的样子,宋培仁始终没有蓝图。“夜郎谷可能永远也不会完工,可能随时都可以建成,剩下一半要交给自然,留给老天,留给历史”。宋培伦说,你可以控制自然的进度,但不要试图干预自然的节奏。虽然宁静被打破,宋培伦还是想守住着己建造地这份宁静。

 

现在,不安分的宋培伦又将启程了,这次他要前往家乡湄潭,去打造一个名为“让一部分人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的项目。有的人说,这个地方会不会是第二个夜郎谷,宋培仁只是觉得,“宁静”是他用尽一辈子追寻的东西,他想要把这个主题通过艺术传达给更多的人,当做送给世人的礼物。至于它最后是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了。在古代社会中,很多名人志士都希望能够通过隐居避世的方法,来实现自己内心真正的理想,并追寻更好的修为方式,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现代社会中也有着一些独特的隐士,他们的理想,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从宋培伦的经历中就能够感受到,并不是所有人的人生目标都是追逐名利,即使是在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有一些人怀揣着质朴的愿望,并用毕生精力去对其进行追寻。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坚持初心,保持一定的愿望与理想,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能够长久地追寻自己心中真正的理想与信念,那么,他也必然会因为自己的坚持与努力,而获得真正的人生成功。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知道夜郎这个地方都是通过“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司马迁著《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想要通过西南地区寻求到一条通向身毒(印度)的通道,汉武帝的使者是先到滇国,滇王就问汉使者:“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史记》中虽有夜郎出现,但并不为人注意。到了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中有云“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这才有了成语“夜郎自大”,并且还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我认为根据《史记》的记载来看,根本就没有这种自高自大的意思。夜郎国作为西南区域最大的一个国家,因为交通等诸多条件所限,对中原不了解,问一下哪一个国家大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历史上真实的夜郎国和大汉朝相比,只能算是小国,但是如果和别的小国比夜郎国并非小国。据史书记载,古夜郎国的核心区域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区,强盛时期的夜郎国有精兵十万,城池覆盖很广,附近的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的一些地区都曾经有它留下的踪迹。夜郎古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商贸非常发达,巴、蜀以及中原之地的物产就是通过夜郎国而转向印度、东南亚等地之后再流向地中海国家。同时,夜郎国有丰富的黄金、白银等矿产资源,传说中的夜郎国非常富有,如果能在夜郎国谋得一官半职,所得的俸禄能养活十代人。富有且军事力量强大的夜郎国的能覆盖如此大的范围也是正常的,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弱小。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到夜郎国是这样描述的:“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绝对是地区一霸,实力不容小觑。后来汉武帝派五路大军齐征南越国,其中第五路军就包含向夜郎国借的十万精兵,沿牂牁江(北盘江)南下,然后进入珠江水系,直接杀进岭南地区。五路大军会合,经过近一年的激烈战斗,最终成功收复岭南。可以说,夜郎国在中国的统一过程中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其实,夜郎国最早入人们的视野是在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作为实力最强的秦国和楚国由于不断扩张和地缘冲突,彼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率兵南下灭了巴蜀,对楚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缓解秦国对其造成的地缘压力,楚国决定采取侧面迂回战术,对巴蜀之地施加压力。于是,在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庄礄通过黔中郡开始西征,溯沅水而上,向西南方向进行扩张,先是灭了且兰国,然后继续西进又征服了传说中的夜郎古国,一直打到云南一带的滇国。在庄礄西征的前后几年时间里,秦楚两国在黔中郡进行了反反复复的你争我夺。公元前277年,秦国派蜀郡守张若再次攻取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而楚国不甘心。第二年,楚顷襄王又派十万大军反攻,收复了黔中郡部分地区。庄礄西征总体上来说还算顺利,但是当他想班师回国的时候,却面临比较尴尬的问题,归路已被秦国切断,成为孤军的庄礄干脆放弃了回归,直接在云南做起了滇王,而被征服的夜郎国这时候应该是臣服于庄礄的滇国。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有三大古国文明像明珠一样闪耀却又扑朔迷离,它们是楼兰古国、大理古国以及夜郎古国。楼兰古国神秘的消失于茫茫大漠之中,大理古国变成了如今的旅游胜地,而夜郎古国也是如此神秘,仿佛如一滴水蒸发了般一夜之间从中国的历史中消失不见,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根据史料记载,夜郎囯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夜郎国其存在的时间上限,可上溯自春秋时齐桓公会盟蔡丘前后的臧克古国,下限普遍认为至汉成帝河平年间,约为公之前27年前后,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是汉代西南夷中最大的一个方国。夜郎灭国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斩杀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平定了叛乱,夜郎也随之被灭,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晋朝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唐朝诗人李白,一生的经历却非常坎坷。李白的前半后一直在为进入仕途而奔波,直到42岁才在贺知章与玉真公主的引荐下,唐玄宗才召令他为供奉翰林,但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宫人忌恨,最终被玄宗所抛弃。安史之乱暴发后,李白携家人南下避难,隐居庐山。后来李白因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被捕关入浔阳监狱,最终年已58岁的李白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夜郎。当年,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就曾写了首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的著名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没想到六年后,李白本人真的被贬谪到比龙标更遥远的夜郎了。李白在前往夜郎的途中,抵达三峡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天下大赦,59岁的李白又重获自由,归心似箭的李白顺江而下,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培伦老先生在山中归隐的日子了,学会了“慢”的意义,慢慢生活,慢慢创作,慢慢的等待大自然赋予夜郎谷生命与灵性。所以宋培伦想慢下来,想寻求一个让自己浮躁的心安宁下来的地方,也想让世人有一方净土安顿下来过一种原始的生活,回归到很安宁、平和的状态。在宋培伦心中,夜郎谷早已成了一个人们整理心情,荡涤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宋培伦拒绝将这一艺术品产品化、商业化,在他心中原始的始终是美好的。宋老先生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不为金钱,不为名利,不畏世俗眼光,凭借着自己一己之力和一腔热情,坚守初心,创造出心目中的夜郎谷。这份坚持的背后只为在这闹市里打造一片宁静。望着这用坚韧的石头一块一块垒砌起来的城堡,我的内心是震撼的。在这山水间,我学着他暂时放缓时间,只是任凭微风浮动,鸟儿清唱,感受着夜郎谷的幽静,我不再去挣扎于脑海中的困惑,在山林间仔细的感受着一呼一吸。眼前是夜郎谷的缓缓流淌的河,静静伫立的石柱,就在这一刻,我找到了夜郎谷中的静谧。心灵归于宁静后,整理好思绪与心情更好的投入生活与工作,这也或许是宋老与夜郎谷更想给的宝藏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贵州花溪夜郎谷游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