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04-22 22:38
序:这次贵州行共13天,前半段5天跟团,主要行程为:黄果树-梵净山-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荔波七孔—青岩古镇,后半段8天主要是贵阳市区、万峰林、百里杜鹃的自由行,时间为3月中下旬。
第一天:平坝樱花——黄果树大瀑布——陡坡塘瀑布——天星桥。
一到贵阳,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道路两边金黄的油菜花,阡陌纵横的农田,与远处起伏的山峦,构成了美丽的画卷。
关注贵阳本地宝很久了,砖家早早预言今年樱花会提前到3月10号,新闻发布会也开了,但我到平坝的时候已经17号,樱花才开了一点点,再次证明砖家的不靠谱。
图片
贵州第一站“黄果树景区”位于安顺,分为三个主景区,第一个就是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它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第三大瀑布,5A景区。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高77.8米。“阔而大"的气势使它成为世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徐霞客这样描写:“万练飞空,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可惜正处于枯水期,壮观程度比雨季有所逊色。
图片
瀑布后有一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在其中穿行可以近距离欣赏瀑布风光。
图片
瀑布飞泻入犀牛潭。潭水碧绿,清爽怡人。
图片
第二个景点是陡坡塘瀑布,这也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
它没有大瀑布那么高,这里的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
这里的河滩也更显宁静。
图片
第三个景点是天星桥,它溶汇了喀斯特地貌的精华,集山、水、林、洞、根、藤、石、瀑为一体。这里的石景、水景、树景、洞景,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景貌奇特,有变幻无穷的奇峰异石,是“风刀水剑刻就”的“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帛”的的“千古绝画”。
可惜跟团游时间有限,只走了前半段天星盆景区、后面的天星洞、水上石林都没来得及去,遗憾。
图片
图片
美女榕,这是一个根抱石的自然景观,这块岩石犹如一个雕塑家,它用坚硬的身体不断地控制和雕塑这株榕树根的生长,迫使它严格的按照人体曲线变化发展,粗细得体,丰满均匀,最后生成了一个如同美女的身姿。
图片
第二天:梵净山——中南门古城
路上还是大片的油菜花,但远处,迷离的山峰却渐渐高耸。
图片
梵净山位于铜仁,是距今约14亿年时地壳运动从海洋抬升为陆地,从而使用梵净山巍巍屹立于周边喀斯特地区,形成穹隆状孤岛。它是武陵山脉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武陵山脉属云贵高原云雾山分支的东延部分。
梵净山也是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其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因在新、老金顶附近,常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光”和“幻影”,从而被认为“弥勒显像”,故也有梵净山是弥勒道场的说法。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树木幽深,群峰高耸,层峦叠嶂,坡陡谷深,峥嵘奇伟。
登山需要先经过10公里的盘山路,这一段有景区观光车,然后是号称万步云梯的8800级台阶,其中前6600级左右可以乘坐索道,下索道爬过1400级左右陡峭台阶,就到了第一个景点,蘑菇石。
图片
图片
此处山高风疾,又加上梵净山的小气候雨雾纷飞,很多人到此就不再向前,但其实金顶才是最值得去的。原计划
先上海拔2493米的老金顶,但走到拜佛台,看看时间有些紧,转而直去新金顶,它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达百米,是三座金顶中最险的一座,晨间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因此也被称为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有鸿运当头的的寓意。
这段路确实不好走,险峻,陡峭,有几个地方坡度近90度,都是沿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凳,后面就是万丈深渊,只容一人手脚并用借助铁链才能攀登,是名副其实的“爬山”,因此梵净山不但每日限售8000人,爬红云金顶更要在下索道后预约,旺季时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等待叫号登山。
好在当天人不多,再加上雨雾弥漫,视野有限,于是一鼓作气,努力向前,也没感觉害怕,反而是下山时,看见一个个小心挪动的人影,沿垂直的山崖正在自己脚下,多少有点脚软。本来一直遗憾不是晴天,未见山崖耸立,壁立千仞的壮观模样,现在想想幸亏飘雨有雾,不然看清这万丈悬崖,恐怕还要胆怯了。
图片
图片
千辛万苦到达红云金顶,它的上半部分被“金刀峡”隔成两座孤峰——南面建有释迦殿,供奉释迦佛;北面建有弥勒殿,供奉弥勒佛。中间由天桥连接,状若飞龙。它从不同角度观看,分别似佛手二指禅,也像生命的图腾,因此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山的路上顺便游览承恩寺和净心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南门古城占地3.6万多平方米,讫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省内最为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有保存较好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四合院、古巷道、天井等,这里的夜景很美,一扫爬山的疲劳。
古城大门和充满历史风韵的小巷。
图片
梵净书院和河岸风光,
图片
第三天: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
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元至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在多山地的贵州,水陆交通顺畅的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舞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形成“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古城风貌。5A景区。河水明媚,景色秀丽,令人沉醉,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镇曾是贵州通往四川和云南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内地的水运中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这里商贾云集,货物聚集,繁华异常,商业的繁荣带来文化的昌盛,徽派建筑的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石桥城垣错落有致,古街古巷曲径通幽。
图片
桥上的魁星阁和背后的石屏山相互倚望,历经风霜的禹门和小桥流水,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午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它位于雷山县,4A景区。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全寨约有1400余户、6000余人,苗族占99.5%,是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传说西江苗族是先祖蚩尤的直系后裔,其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苗寨白天壮观,夜晚灯火辉煌。
图片
苗寨是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这里还有苗族博物馆等,景区也随处可见着民族服饰的居民、游客,所以也被称为展览苗族文化、历史、发展的露天博物馆。不过不可避免,经济依赖旅游业也使这里的商业气氛浓厚。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天:荔波七孔景区。
荔波景区分为大七孔和小七孔,5A景区。七孔的由来是景区内各有一座七孔石桥。这里集山、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融雄、奇、险、秀、美为一炉,玲珑秀丽、美轮美奂。其中小七孔更为漂亮,也是前半段行程我最喜欢的地方,我觉得它的神奇秀丽只有地震前的九寨沟可以媲美。
我们先到的大七孔景区。潭水碧绿,峡谷幽深,林木茂密,溪水清澈。天生桥也很壮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七孔景区的第一站是卧龙潭。景美如梦,潭中树石、游鱼清晰可见。美丽瀑布倾泻而下,如珠如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站:翠谷瀑布。翠谷瀑布群峰苍翠,以植被郁郁葱葱而得名。瀑布悬于群山之腰,似玉带垂于山间。瀑高60多米,落下时水花飞溅形成一道道珠帘,云雾缭绕,随山势而下的瀑水犹如白龙归江,一泻千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站:水上森林。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全部植根于水中顽石,又通过顽石深深扎根于河床中,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每一棵生命之树,也正是在这岩石与流水中,显示出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风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站:石上森林。这一段也是景区的精华所在,迎面就是断桥飞瀑:山泉水似珍珠飞溅,如白练凌空,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图片
沿途溪流潺潺,潭水幽蓝,神奇瑰丽。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十八级跌水瀑布。其实一路走来,参差落水远远不止68级,因数字6和8在当地布依族人心中象征吉祥,所以用它表示很多。确实,如此密集的瀑布、跌水,也只有贵州的山才能造就如此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族语,其意思是美丽的姑娘。瀑布宽10米、落差30多米。宛如阿娜多姿的美少女。喷溅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扑面而来的丝丝凉爽让游客流连忘返。
图片
图片
第五站: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面宽1.8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募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枝丫沿桥伸展,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图片
图片
第五天:青岩古镇——清真寺——甲秀楼——文昌阁——东山寺
青岩古镇,为明清时期军事重镇。城内面积3平方千米,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柜台、庭院。5A景区。
图片
百岁坊,是清道光1843年奉旨建造,高9.5米,宽约9米。正中的横额上镌刻着道光帝的题额“升平人瑞”,上端有“钦赐”二字。抱柱的四对石狮子不是常见的站、卧或蹲狮,而是仿佛是从高山上俯冲下来,富有灵性。
图片
不可避免的,成为旅游区后这里也只是一个商业景点了,好在山上有城墙环绕,雄关漫道,沿石级而上,城楼巍峨。古驿道依稀可见。一株碧桃开的正好,春意溶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到这里跟团的行程就结束了,开启我的自由行,回到贵阳城中,路遇背筐大叔,对于“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来说,这个筐很实用,人们用它背蔬菜水果、背生活物品,也可以背孩子的哦,路上见到过,只是我没好意思拍。
图片
住宿选在喷水池,这里交通很方便,可爱的街头小品。
图片
旅馆附近有一个清真寺。大殿内部。
图片
贵阳第一站:甲秀楼。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1598年,传说此地一直不出状元,明万历江东之任贵州巡抚,修建甲秀楼,寓意“科甲挺秀”"甲秀天下",据说楼建好后,贵州出了“两文一武”三位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如今已成为贵阳的地标建筑。它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飞檐翘角,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头立有“城南胜迹”牌坊。楼侧有“翠微园”,可以小憩。
图片
图片
楼内有不少历史文件,碑记,题字等。裴宗锡题:山廻水抱一楼空,畲火村烟四望中。 铜鼓不惊椎髻梦,芦笙早革桶裙风。 题铭有柱追芳烈,布德何修答屡丰。 五十年前重俯仰,斑衣竹马逐儿童。
图片
出甲秀楼,步行前往文昌阁,感受贵阳的热闹。路边很多小摊贩,人间烟火,最抚凡人。
图片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1596年,占地1200平方米,原为道教供奉文昌帝君之所,以其九角形楼阁,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它高约20米,底层呈正方形,第二层和第三层是不等度数9个角;共有81根梁、54根柱,都是9的倍数;二、三层的椤木,各为9根。“九”在易经里意味着至高无上,代表崇高的地位。
到达时已是傍晚,闭园了没有进去。远处就是东山寺,下一目标——东山寺看夜景。
贵阳城中有山栖霞岭,山势雄伟,险峻突兀,一峰矗立,领袖群山,与城西黔灵山遥遥相对,同为贵阳名胜。
山上寺院称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明万历时(1573年—1619年)山寺逐渐扩大,成为老贵阳十景之首,称“东山胜概”。
从一条盘旋而上的石阶小路向上攀登,山势不低,石阶蜿蜒曲折,走走歇歇,穿过几道牌坊终于气喘吁吁的到达山顶,此时月已半空,月下的东山寺雕梁画栋,清雅迷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矗立山顶,凭栏远眺,夜色阑珊,烟火人家,点点灯光,美不胜收,令人爱上贵阳这座城市。
图片
第六天:贵州美术馆——贵州博物馆——观山湖公园——西普陀寺——泉湖公园
贵州美术馆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贵州人民借助得天独后地理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塑造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展品形态多样。画面热烈奔放,色彩丰富艳丽,充满想象力。
图片
贵州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6450平方米,藏品约8万余件,以民族服饰、特色文物等历史、文化多样性为特色。
负一层:尹光中艺术作品展。
图片
一层:贵州历史文化展。展出石、陶、青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书画作品等。
图片
图片
苗族银饰以重、多为美,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这些银饰通过美丽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向人们展示着瑰丽多彩的苗族艺术和精神世界。
图片
佛像:水月观音和雪山大士。
图片
蔡景行的书法。这是写在韩琦《信宿帖》的序,韩琦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信宿帖》是写给欧阳修的。蔡景行跋文:忠献平生立朝大节,勋业之盛,炳炳照映穹壤,为一代伟人。故不必赘陈矣。至于天性清简,一无所好,惟家藏图籍数万卷,每卷尾必题曰"传贤子孙",信乎子孙之贤,而后可传于永久也。今观二帖,银钩铁画,出入于唐贤颜柳之间。其端重刚劲,类乎为人。百世之下,见者肃容瞻慕焉。元帅萧侯珍藏既久,闻公嫡孙诚之笃学好修,克绍乃祖风烈,遂不远千里以奉之。忠献在天之灵,殆非偶然者,诚之其贤子孙哉,二帖之传,当不坠先志。 "樵李蔡景行拜手书。" 其字赏心悦目。
下图为清代诗人王恩诰孤舟客愁横幅:西风江上弄扁舟,衰柳夕阳动客愁。今夜不知何处泊,霜花满地月如钩。
图片
这两幅书法来头更大,上面是朱元璋所写,下文是岳飞手书。传说岳飞是武状元,写的一手好字不奇怪,但各类文学作品一直强调朱元璋的乞丐出身,给人一种文盲皇帝的错觉,实际上太祖的字挥洒自如,笔画刚劲有力,潇洒不羁;不愧为一代开国之君,充满豪迈与果断,展现出一种王者霸气。
这两顶精美绝伦的金镶宝凤冠,出土于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自唐僖宗(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神宗万历(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播州杨氏是一个存续了725年的土司家族,曾在南宋时期创造了“播州盛世”。从播州的建立到明朝覆灭,杨氏一直是该地区的统治者。凤冠金胎,镶嵌大量珍贵宝石,做工精细华贵,可以说是此类文物中的珍品。图片
走出博物馆,看到路边开满紫荆花,配上宽敞的街道和现代感的建筑,大美贵阳!
图片
图片
下一站:观山湖公园。其实把观山湖做为公园首选是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前一晚刷视频看到观山湖有一片非常美丽的油菜花田,误以为就是观山湖公园,后来才知道观山湖是贵阳的一个区,面积有307平方千米,我看到的那片油菜花距离公园还有10公里呢,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好好在公园里转一转吧。
公园很大,融合了坡地、山地与水面景观。先沿山坡走了一段,园内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遇见一株娇艳玉兰,和一个凉亭,亭上题诗比较有趣,是元代张可久的《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图片
图片
来到一处观景台,登高而望:湖面辽阔,水清透澈,波光潋滟。
图片
图片
远处有观山大桥,它把公园分为南园和北园,环湖一周有10.5公里,步行需2个小时,为节省时间,我回到大门坐观光车绕湖一周,这里有一段路樱花已开,引来不少游人驻足。
图片
图片
下一站是泉湖公园,这里有一个意外收获,做攻略时并没有看到西普陀寺,查公交路线时才发现泉湖旁有这个寺庙,原本还纠结要不要进去看一下,当看到壮观的寺庙大门时,我被惊艳到了,幸亏没有错过。
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公元1667年)以前,现为重修,属临济宗,还是一座尼众寺院,因建为观音菩萨道场而定名为西普陀寺。它宏伟庄严,建筑面积有近2万平方米,牌楼高14.15米、大悲殿面积856平、高17.90米、大雄宝殿面积1210平,高20.90米,还建有天王殿、地藏殿、钟楼、鼓楼、观音像、僧寮、方丈院、斋楼,佛学院、禅堂等。
图片
图片
以前没有注意过这个云板,还是昨天在贵州博物馆看到它的介绍,又称"云版"或"点",铁或铜铸云彩状,击其以报时、报事,作传令或集众之用。常悬寺庙做为佛教法器,用以计时、颂经或约集众人。旁边的鱼形法器,是木鱼的一种,也叫鱼梆、鱼鼓、鱼板等,作用和云板差不多,又因鱼类昼夜不合眼,用木雕鱼形敲击,以警醒修行者,劝诫佛门修行也应精勤不息,
果然是清净慈悲的风水好地,外面的花还在零星开放,这里的马缨杜鹃、大花蕙兰、还有茶花、桃花都开得非常艳丽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了寺庙就是泉湖公园了,它依托云山、孤山、空山、泉湖等建有云楼、水景、湿地、坡地、草坪等,4A景区。
云楼是泉湖公园的标志和“灵魂”,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高25米,木质结构,造型独特精巧,共七层,寓意七级浮屠,浮屠是前世,云楼是今生,与水面倒影形成的云楼禅影,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曼妙意境,引人入胜。
开满花朵的枝头,游人在春日的草坪上欢乐嬉戏。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广东的仔仔准备自驾去贵州,想去贵阳,镇远古城,肇兴侗寨,荔波小七孔,梵净山,要怎么安排路线比较合理呢
2024-03-24 5回答 -
请问一下8月份去贵州合适吗?我看天气预报那几天连续都是小雨,雨天会影响出游吗?
2024-07-26 10回答 -
我9月底想去贵州,只玩4天三晚,黄果树、大小七孔,梵净山,请问怎样走比较合适,贵阳住哪个酒店比较好
2024-09-03 2回答
评论